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德令哈地区56头柴达木黄牛和17头杂种黄牛的a-乳白蛋白(a-LA)和β-乳球蛋白(β-LG)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该地区柴达木黄牛的a-LA和β-LG位点均具有多态性,但a-LA位点的基因杂合度很低(0.0089)。(2)杂种牛的a-LA位点,只有a-LABB一种基因型而呈单态,β-LG位点有三种基因型而呈多态性,且基因杂合度较高(0.500)。  相似文献   

2.
青海柴达木黄牛乳中4种乳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06头柴达木黄牛乳汁中4种乳蛋白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α-LA,β-LG,αS1-CN和β-CN都存在多态性;(2)4种乳蛋白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75个,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2334,平均基因均质指数为0.607;(3)在β-LG基因座上发现罕见等位基因β-LG^D,在β-CN基因座上发现新等位基因在β-CN^F。  相似文献   

3.
青海本地黄牛及引进良种牛β-Lg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对364头青海本地黄牛和924头引进良种牛的乳样进行β-乳球蛋白分型。结果发现:①青海本地黄牛和引进良种牛的β-Lg位点均有β-LgA和β-LgB两种变异体,组成β-LgAA、β-LgAB和β-LgBB三种基因型。②青海本地黄牛的β-LgA基因频率和基因杂合度低,而引进良种牛的β-LgA基因频率和基因杂合度均高。③柴达木黄牛β-Lg位点的多态性特征与青海其它黄牛相似。  相似文献   

4.
瑞士乳杆菌发酵对牛乳中乳清蛋白抗原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瑞士乳杆菌为发酵菌种,研究了脱脂乳发酵过程中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β-LG)和α-乳白蛋白(α-LA))抗原性的变化规律及变化机制。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发酵能够显著降低脱脂乳中β-LG和α-LA的抗原性。发酵3~12h期间,β-LG和α-LA的抗原性迅速下降,继续发酵至48h,蛋白抗原性又出现缓慢升高。瑞士乳杆菌对乳清蛋白的水解作用导致其抗原性一定程度地降低;受发酵过程中生成的乳酸影响,β-LG和α-LA的抗原性随pH的降低呈现先逐渐下降后缓慢升高的变化规律。因此,瑞士乳杆菌的蛋白水解酶和发酵过程中生成的乳酸共同影响了发酵乳中β-LG和α-LA抗原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青海本地黄牛乳蛋白的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 84头青海本地黄牛的 4种乳蛋白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 1 )α -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αs1-酪蛋白和 β-酪蛋白等 4种乳蛋白都存在多态性 ;( 2 ) 4种乳蛋白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为 0 .2 0 0 8;平均基因均质度指数为 0 .62 82 ,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 1 .2 869;( 3 )在青海本地黄牛中发现一个新等位基因αs1-CNE  相似文献   

6.
以瑞士乳杆菌为发酵菌种,胃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为水解用酶,研究了乳酸菌发酵和蛋白酶酶解结合对乳清中β-乳球蛋白(β-LG)和α-乳白蛋白(α-LA)抗原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直接酶解相比,乳清先经瑞士乳杆菌发酵会促进胃蛋白酶对β-LG和α-LA的降解,提高最终水解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浓度,减少大肽的生成,但β-LG的抗原性仅比直接酶解降低了5%,而α-LA的抗原性反而升高了6%~7%。对于碱性蛋白酶,发酵并没有提高最终水解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浓度,对β-LG和α-LA抗原性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73头青海省德令哈地区黄牛乳中4种乳蛋白的多态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αs1-酪蛋白和β-酪蛋白都存在多态性;德令哈地区本地黄牛乳蛋白的多态性特征与杂种黄牛相似;在β-CN基因座上发现新等位基因β-CN^F。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黄牛生化遗传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火焰光度法,对柴达木黄牛的HB,KE,TF,PTF,PA,AMY1,ALPA,ALPB,RBC-LDH1,S-LDH1,α-LA,β-LG,αsl-CN和β-CN14个血液和乳汁生化遗传标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在被研究的14种生化遗传标记中有11种存在多态性,多态性基因座比例为78.6%;(2)各生化遗传标记的优势等位基因为:HB^A,KE^L,TF^D,PTF^A,PA^B,AMY1^B,ALPA^A,ALPB^0,RBC-LDH1^s,S-LDH1^s,α-LA^B,β-LG^B,αsl-CH^B,β-CN^A;(3)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267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792个。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水牛乳蛋白各亚型与乳蛋白粒径的关联。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60头泌乳中期的水牛进行多态性测定,并利用激光粒度仪分析水牛乳蛋白的粒径。结果显示:αs1-酪蛋白(αs1-CN)、β-酪蛋白(β-CN)和α-乳白蛋白(α-LA)存在A型和B型2种基因型,κ-酪蛋白(κ-CN)有A型、B型、C型和D型4种基因型,αs2-酪蛋白(αs2-CN)和β-乳球蛋白(β-LG)没有发现多态性。κ-CN和αs1-CN各亚型在乳蛋白面积平均径(D[3,2])上有显著差异,筛选出的6种αs1-β-κ-CN复合基因型在乳蛋白面积平均径(D[3,2])以及中位径(D50)上差异显著。综上,水牛αs1-β-κ-CN复合基因为AB-BB-AB型以及κ-CN的C等位基因均与乳蛋白粒度存在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果表明,羊的α-酪蛋白的基因多态性影响乳的品质;但是κ-酪蛋白的基因型是否影响乳的组成还知之甚少。并且α-酪蛋白和K-酪蛋白基因型的交互作用也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选择89头Murciano-Granadina山羊旨在研究α-酪蛋白和κ-酪蛋白基因型与乳品质之间的关系。在Murciano-Granadina山羊316 d的泌乳期内,每隔一周测定一次乳产量、总蛋白、乳脂肪、非脂固形物、乳糖、αs1-酪蛋白、αs2-酪蛋白等的含量。结果表明,αs1-酪蛋白和κ-酪蛋白基因型之间没有交互作用。与κ-酪蛋白的AA基因型相比,κ-酪蛋白的AB和BB基因型显著影响乳中总蛋白和蛋白质分数。并且试验结果与法国在山羊品种上的试验结果不同,本试验结果证明,αs1基因型不影响乳蛋白、酪蛋白和脂肪的含量。生产上当考虑山羊乳的成分时,应对κ-酪蛋白基因型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海丰奶牛场935头澳系荷斯坦牛β-乳球蛋白多态性进行分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多态性对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β-Lg有A、B两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477和0.523,优势基因型为AB型,频率为0.516。方差分析表明:β-Lg对乳脂率、总固体含量和305d脂肪产量有影响显著(P0.05),对日产奶量、脂蛋白比、乳糖含量、305d产奶量和305d蛋白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该结果为利用乳蛋白基因多态性提高荷斯坦牛泌乳性能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了解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黄牛乳的生化组成特点。试验测定了43头九龙藏黄牛乳蛋白含量、乳蛋白组成和酪蛋白多态性。藏黄牛乳蛋白含量低,仅约为29 g/L;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脱脂乳蛋白组成与普通牛乳接近,主要包括酪蛋白、α-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等组分,β-Lg与α-La含量的比值低于牦牛;酪蛋白的相对含量约为70%,主要包含αs-CN和β-CN,二者分别检测到3和2种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九龙藏黄牛乳的组成与生活在类似生态环境中的九龙牦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地对德令哈地区95头柴达木黄牛的血红蛋白进行分型。结果发现,柴达木黄牛Hb的多态性受Hb和Hb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构成HbAA、HbAB、HbAc和HbBB四种基因型,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368、0.1579和0.0053,基因杂合度为0.2748。  相似文献   

14.
青海牦牛乳中α_(S1)-酪蛋白的电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 2 0 1头青海牦牛乳中αS1 酪蛋白 (αS1 CN)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发现 :(1 )αS1 CN有αS1 CNBB ,αS1 CNBC ,αS1 CNBE ,αS1 CNCC ,αS1 CNCE和αS1 CNEE 6种基因型 ;(2 )αS1 CN基因座受αS1 CNB,αS1 CNC 和αS1 CNE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 ,其基因频率分别为 0 0 896 ,0 631 8和 0 2 786 ;(3)青海牦牛αS1 CN有效等位基因数为 2 0 62 6个 ,基因杂合度为 0 51 5 1 8,基因纯合度指数为 0 393 9;(4)环湖型牦牛与高原型牦牛αS1 CN的多态性特征相似 ,两者之间的遗传距离很小 (3 34× 1 0 - 3) ,基因分化程度低 (0 70 % )。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延边黄牛苹果酸酶1(ME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试验选取了100头6月龄健康无疾病延边黄牛,进行PCR扩增、基因多态性分析及肉质性状的测定,分析了延边黄牛ME1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延边黄牛ME1基因中共检测到ME1-1、ME1-2 P1、ME1-2 P2、ME1-2 P3、ME1-8、ME1-10、ME1-14共7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各不相同;在ME1-1位点上,pH值和屠宰率指标AA、AG基因型与GG基因型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背膘厚指标AA、GG基因型与AG基因型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ME1-2 P1和ME1-2 P2位点上,蒸煮损失指标纯合基因型与杂合基因型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ME1-2 P3位点上,蒸煮损失、眼肌面积、肌内脂肪含量指标AA、AC基因型与CC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ME1-8位点上,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含量指标纯合基因型与杂合基因型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ME1-14位点上,眼肌面积指标CC、CT基因型与TT基因型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ME1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青海黄牛以及引进青海的良种牛的血红蛋白(Hb)多态性特征。试验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对182头青海黄牛、297头新疆褐牛、392头黑白花牛、41头西门塔尔牛和40头杂种牛的血样进行了Hb分型。结果表明:①青海黄牛和新疆褐牛的Hb多态性由Hb~A、Hb~B和Hb~C三个复等位基因组成,显现出HbAA、HbAB和HbAC三种基因型,其中Hb~A和HbAA分别为优势基因和优势基因型。这似是亚州东部黄牛Hb位点上多态现象的共同特征;②青海黑白花以及引入的西德和丹麦黑白花都只有一种Hb~A基因,显现出HbAA一种基因型;③青海西门塔尔牛的Hb多态性由等位基因Hb~A和Hb~B组成,显现出HbAA和HbAB两种基因型,其中Hb~A和HbAA分别为优势基因和优势基因型;④新疆褐牛犊牛的Hb~A基因频率低于成年牛以及青海西门塔尔牛的Hb~A基因频率较其它地区为低,提示高原低氧环境对个Hb型有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水牛初乳和常乳主要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乳品分析仪对摩本杂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初乳和常乳中乳脂、乳糖、乳蛋白、总固形物(TS)和非脂固形物(SNF)等含量进行测定,用SDS-PAGE对乳蛋白各组分进行分离,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扫描定量。结果表明,初乳中乳糖含量随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乳蛋白、总固形物(TS)和非脂固形物(SNF)含量呈下降趋势;初乳中乳脂含量变化不规则,出现小幅波动;蛋白质各组分中乳铁蛋白(LF)、血清白蛋白(SA)、免疫球蛋白(Igs)含量第1天最高,以后开始下降;酪蛋白(CN)在乳蛋白百分比含量中占优势,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β-乳球蛋白(β-LG)第1天含量低,第5 和7天达到最高值;α-乳白蛋白(α-LA)第1天最低,第2天急剧上升,以后变化平稳。常乳中大部分组分含量比较稳定,有时有波动,但各天数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水牛乳中大部分组分的含量在初乳中变化较大,初乳的营养价值高于常乳。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本地山羊及杂种山羊血清运铁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19只柴达木本地山羊和110只杂种山羊血清运铁蛋白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被检两个群体山羊中有TFAA,TFAB,TFBB三种基因型,均以TFAA型为优势基因型。柴达木本地山羊和杂种山羊TF^A,TF^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8655、0.1345和0.8045、0.1955,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2328和0.3145。  相似文献   

19.
加热对牛乳中β-乳球蛋白(β-LG)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β-LG的来源与特性 牛奶包含了下列蛋白质:酪蛋白(casein)、乳清蛋白(whey,其中包括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血清白蛋白(BSA)。β-LG是乳清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8400kDa,存在于反刍动物及一些非反刍动物的乳汁中β-LG在60年前已被发现,但对于其生理及生物化学方面的功能尚未明确β-LG是牛奶中主要热敏感蛋白.主要由162个氨基酸所组成,并且在C106-C119及C66-C160的位置上有双硫键的键结,在C121位置上具有单一硫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四川5个地方山羊品种及波尔山羊乳上皮黏蛋白MUC1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山羊乳MUC1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检测到22种基因型和9个等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范围为205~278ku,明显高于普通乳牛;MUC1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其分布存在品种间差异;山羊乳MUC1基因杂合度较大,遗传变异程度高;根据乳MUC1等位基因频率对6个山羊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