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该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破坏鸡免疫器官法氏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雏和中雏,3~6周龄的鸡发病率最高,病情最严重。该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腿肌、胸肌、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笔者于2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传播快,并能导致发病鸡的免疫抑制,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的危害。赤峰地区,法氏囊病(IBD)的流行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而不断蔓延。据笔者调查,该病的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育成鸡.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由双股RNA组成,无囊膜,淋巴组织、法氏囊为病毒攻击的主要器官.该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琼脂扩散试验以及易感雏鸡接种等.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10周龄的鸡群,其中以3-6周龄鸡最易感。该病毒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从而导致免疫机能障碍,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的感染率可达100%。美国农业部已将该病与淋巴白血病、马立克氏病列为养鸡业的三大病。该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3~4d内全群鸡均发病,发病率为100%,如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为10%~30%。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10周龄的鸡群,其中以3-6周龄鸡最易感。该病毒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从而导致免疫机能障碍,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的感染率可达100%。美国农业部已将该病与淋巴白血病、马立克氏病列为养鸡业的三大病。该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3~4d内全群鸡均发病,发病率为100%,如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为10%~30%。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法氏囊,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鸡孵出时法氏囊已存在,性成熟前发育最大,此后逐渐萎缩(鸡10个月),直至完全消失,本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同时还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一般为5%~15%,能够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不仅会造成大量鸡死亡淘汰,影响增重,而且会破坏鸡的法氏囊.从而导致鸡群免疫抑制,使免疫后的鸡群免疫应答下降,抗体水平降低,抗体均匀度差,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等病原更易感染。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给养殖场(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主要分析了近期发生的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对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青年鸡。以鸡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高温、阴雨潮湿的天气易导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发,故引起养鸡场的高度重视。现将笔者2014年5月中旬遇到的1起病例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这种病主要侵害的器官是法氏囊。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同时还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只有正确地接种鸡法氏囊病疫苗才能有效的控制该病的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此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因此该病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疫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引起鸡体的免疫机能障碍,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给养殖场(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主要分析了近期发生的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对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近年来,据各省市畜牧兽医局统计调查疫情发现,鸡法氏囊病夏季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免造成更大损失。为此,笔者对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对我们养鸡户来说都不陌生,但法氏囊病的危害性不是每个养鸡户都清楚的。可以说该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鸡传染病。因为它直接破坏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从而引起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就像人的艾滋病一样。一旦鸡的法氏囊遭到破坏,对其他疾病的防疫都将受到影响。所以说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造成幼龄鸡法氏囊的损伤。该病在新饲养区域流行的初期或发生毒力超强毒株感染(vvIBDv)往往表现典型症状,但老饲养区域使用疫苗免疫后以及弱毒株、变异株的感染则多表现为非典型的临床症状。本文主要针对雏鸡前期3周龄以前发生的非典型IBD展开讨论,虽然非典型IBD不会造成大量鸡只的死亡和淘汰,但是病毒前期感染往往诱发严重的免疫抑制,使鸡只对其他传染性病原易感性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该病不仅会造成鸡只死亡,还有可能传染给其他牲畜,给养殖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潜在危害和相关的防治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破坏中枢免疫系统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抑制.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进行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促进养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但以2-8周龄的鸡只最易感,但是近来笔者发现有7日龄的雏鸡发生该病的病例,有的养鸡户怕鸡过早患传染性法氏囊病,于是就采取一日龄免疫的措施,这种做法不但见不到较好的效果,反而事得其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