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定西市羊肝片吸虫的发生。方法选用三氯苯唑利用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进行羊肝片吸虫驱治效果及最佳驱治时间的试验,并以硝氯酚驱虫作为对照。结果选用不同剂量的三氯苯唑对各个阶段羊肝片吸虫驱治率均可达到99.8%-100%;三氯苯唑驱虫组分别在10月、11月、12月对肝片吸虫进行驱治,来年4月份肝片吸虫驱净率分别为10%、60%和100%;硝氯酚驱虫组为30%。结论利用三氯苯唑在每年12月份驱治羊肝片吸虫,可达到春季羊体内无肝片吸虫的最佳效果,能彻底控制和消灭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和人们对生活物资需要的提高,养禽业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寄生虫对养禽业的损害,不能不引起人们重视。进行本试验是为了减少投药次数和减少侵扰鸡群,用不同驱虫效力的药物联合使用,驱除多类寄生虫。为此,选用了驱线虫类左旋咪唑,驱绦虫、吸虫类药硫双二氯酚,联合一次投服。  相似文献   

3.
《当代畜牧》2007,(3):22-23
将60只羊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丙硫苯咪唑组、硝氯酚组和硫双二氯酚组,进行了驱除肝片吸虫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丙硫苯咪唑、硝氯酚对羊的肝片吸虫较硫双二氯酚有良好的驱杀作用,其结果为弥渡县羊肝片吸虫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绵羊裸头科绦虫主要是应用化学药物进行驱治。然而在药物驱后排虫方面的报道较少。为此我们于1983年和1984年8—10月进行了吡喹酮、丙硫苯眯唑、硫双二氯酚等3种药物驱后绵羊裸头科绦虫的排虫时间初步观察试验,为制定牧地净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 5酚制剂 5.1复合酚 本品是由酚、醋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等按比例配制而成的水溶性混合物,由于它有臭味和毒性,所以对蚊蝇有一定的驱杀作用.该品不用于皮肤、创面的消毒,只用于畜(禽)舍、器具、活畜禽市场环境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秦州区羊寄生虫的主要种类,选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硝氯酚等药物对羊分别进行体内虫体的驱杀试验,然后经本次驱虫试验发现,联合使用阿维菌素片与阿苯达唑片、阿维菌素片和硝氯酚片的驱虫效果比单一使用这三种药好,且驱虫后羊体净增重可达到5.7±0.7、5.9±0.9 kg。  相似文献   

7.
碘硝酚对甘南藏羊鼻蝇蚴的驱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证实碘硝酚对甘南藏羊鼻蝇蚴的驱治效果,应用20%碘硝酚注射液按10mg/kg体重颈部皮下注射,对567只感染鼻蝇蚴藏羊进行了驱治试验,结果驱虫率达100%,表明该药是农牧民治疗羊鼻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应用3种广谱驱虫药和1种驱吸虫药及不同组合模式对84头BMY断奶犊牛的体内寄生虫进行了驱除试验,结果表明,3种广谱驱虫药组给药后30 d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丙硫苯咪唑组67.99%,敌百虫组80.13%,伊维菌素组84.6%;不同药物组合组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丙硫苯咪唑+硝氯酚组68.93%,敌百虫+硝氯酚组81.16%,伊维菌素+硝氯酚组86.74%,伊维菌素+丙硫苯咪唑组87.25%,丙硫苯咪唑+敌百虫组88.28%,敌百虫+伊维菌素组89.18%。给药前和给药后各组的日增重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试验应用3种广谱驱虫药和1种驱吸虫药及不同组合模式对78头大通牦牛早期断奶犊牛的体内寄生虫进行驱除试验,结果表明,3种广谱驱虫药组给药后30 d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丙硫苯咪唑组74.42%,敌百虫组77.17%,伊维菌素组78.75%;不同药物组合组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丙硫苯咪唑+硝氯酚组80.26%,敌百虫+硝氯酚组82.45%,伊维菌素+硝氯酚组82.43%,伊维菌素+丙硫苯咪唑组83.34%,丙硫苯咪唑+敌百虫组78.58%,敌百虫+伊维菌素组85.12%。给药前和给药后各组的日增重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此项研究用不同浓度橘皮油在温室内对小白鼠作驱避蚊虫试验,1~2%者2~3h有驱避作用、5~7%者4h有驱避作用。用不同驱避剂在自然环境和温室内对小白鼠作驱避蚊虫对比试验,结果:7%橘皮油、蚊怕水(RANBOW,USA)和驱蚊露均有4~5h的驱避作用;7%橘皮油及其0.5%单体亦有相同的驱避效果。从人群和马骡的现场试验观察,对人体仅观察2h、对马骡观察4~4.5h,均有驱避作用;个体和群体驱避时间基本相同。各项试验的空白对照均有蚊或蠓、蝇叮咬  相似文献   

11.
为证实碘硝酚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羊鼻蝇蚴的驱治效果,应用20%碘硝酚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10—20mg颈部皮下注射,对大河乡大滩村的478只感染鼻蝇蚴的细毛羊进行了驱治试验,结果驱虫率达100%,表明该药是广大牧区治疗羊鼻蝇蚴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橘皮油及其单体作为驱避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此项研究用不同浓度橘皮油在温室内对小白鼠作驱避蚊虫试验,1-2%者2-3h,有驱避作用、5-7%者4有驱避作用,用不同驱避剂在自然环境和温室内对小白鼠作驱避蚊虫对比试验,结果:7%橘皮油、后水(PRANBOW,USA)和驱蚊露均有4-5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三次采油的四大技术系列,即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和微生物驱。其中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及其复配的二元、三元复合驱、泡沫驱等;气驱包括CO2混相/非混相驱、氮气驱、烃类气驱和烟道气驱等;热力驱包括蒸汽吞吐、热水驱、蒸汽驱和火烧油层等;微生物驱包括微生物调剖或微生物驱油等。四大三次采油技术中,有的已形成工业化应用,有的正在开展先导性矿场试验,还有的还处于理论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青岛地区羊寄生虫的主要种类、流行病学等进行研究,选择硝氯酚、血虫净、丙硫咪唑、磷丹乳油、伊维菌素、氯喹等药物对羊分别进行体外、体内虫体的驱杀试验,然后根据药物敏感程度进行筛选,建立了适合青岛地区舍饲羊场寄生虫病的程序化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两种药物驱除山羊自然感染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矛线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硫双二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肝片吸虫和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莫尼茨绦虫分别为94.2%和80%;硝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肝片吸虫分别为81.0%和60.0%,对莫尼茨绦虫无效;吡喹酮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莫尼茨绦虫分别为94.1%和80.0%,对肝片吸虫无效。建议在山羊生产中采用硫酸二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驱除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矛线虫可获得最佳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16.
肝片吸虫病在我区流行面广,对家畜危害严重,据。调查耕牛的感染率27.2%,山羊23.05%,马21.7%,猪3.4%,家兔23.84%。本病是我区阻碍畜牧业发展的大敌。几年来我们先后采用了硝氯酚、硫双二氯酚,四氯化碳驱肝片吸虫试验,虽然都有  相似文献   

17.
以国产三氯苯咪唑对自然感染肝片形吸虫的山羊进行了驱虫试验,并以硝氯酚为药物对照。结果表明,三氯本咪唑5mg/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9.3%和92.9%,驱净率为75%;三氯苯咪唑10mg/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均为100%,驱净率为100%;硝氯酚5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驱虫率为100%,但对童虫的仅为74.3%,而驱净率仅为60%。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羊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正> 肝片吸虫,是我区牛羊寄生虫病的优势虫种,流行广泛,危害严重。多年来,一直沿用四氯化碳、硝氯酚、硫双二氯酚进行驱治,始终得不到有效控制。为了更新药物,探索高效、低毒、安全驱虫新  相似文献   

19.
1硫双二氯酚中毒硫双二氯酚简称双氯酚或二氯酚,其某些特性与硝氯酚相似,都是酚的衍生物,主要作为动物的驱绦虫药,对羊的扩展莫尼茨绦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两种药物驱除山羊自然感染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柔线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硫双二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肝片吸虫和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肝片吸虫分别为81.0%和60.0%,对莫尼茨绦虫无效;吡喹酮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莫尼茨绦虫分别为94.1%和80.0%,对肝片吸虫无效,建议在山羊生产中采用硫酸二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