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福建省38年来抗瘟品种的利用研究状况,包括水稻品种的更迭,主要品种的亲缘关系,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和变动及一些代表性品种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反应。针对当前抗瘟育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讨论了抗瘟育种研究的方向和技术路线。提出当前应把抗ZB_(15)、ZB_9、ZB_(3)、ZC_(15)、和ZG1等小种的基因尽可能集合于一个优良品种(组合)之中;应对初筛出来的750份抗源进行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抗谱分析及遗传分析。必须加强我省的鉴别品种、鉴别菌系的筛选。加强水稻品种与稻瘟病菌互相作用的生理生化反应指标研究,以期提高抗瘟性鉴定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2004年江西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正国 《中国稻米》2004,10(4):21-22
1.赣早籼56号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常规早稻品种 ,品种来源 :中优早3号/浙9248。全生育期116.9天 ,株高93.1cm。食用品质优。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 :苗瘟0级 ,叶瘟0级 ,穗瘟0级。2002~200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2年平均单产415.37kg/667m2,2003年平均单产446.43kg/667m2。适宜赣中南地区种植。2.赣早籼57号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常规早稻品种 ,品种来源 :“赣早籼26号”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全生育期111.0天 ,株高93.2cm。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 :苗瘟0级 ,叶瘟2级 ,穗瘟0级。2002~200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 ,2002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陆稻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抗性表现,利用云南省4个稻瘟病菌优势小种对30个云南陆稻品种进行抗稻瘟病鉴定,并对其进行抗旱性评价及SSR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抗病能力中等以上品种占所检测品种的60%,抗旱能力中等以上品种占所有供试品种的6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97 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077 8;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品种的抗瘟性与抗旱性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且在面临不同逆境胁迫时具有相近的抗性表现,使得育种过程中培育兼具较好抗瘟、抗旱能力的栽培稻新品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1975年以来福建省水稻品种抗瘟性研究的进展。(1)从近万份种质材料中筛选出59份叶瘟、穗颈瘟反应在0~3级的抗源,其中16份材料分别用福建省7群37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接种鉴定,其抗小种率超过或相当于“赤块矮选”、“特特普”和“城堡1号”。(2)1975年以来,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由6群20个小种至7群49个小种,年际间有所变动。15年间优势小种群出现过四次较大的变化,即1978年以前,闽东南沿海平原以ZG群为优势群,闽西北山区以ZB群为优势群,龙岩地区ZB、ZG并列为优势群;1979~1982年,全省以ZB群为优势群;1983~1987年,ZB、ZC、ZG和ZA等多群小种趋于均衡状态;1988~1990年,ZB群小种回升为优势群。(3)1983~1990年,育成和引进43个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品种审定,其中本省育成35个,多数新育成品种(组合)的抗瘟性有显著提高;在抗瘟育种研究过程中,确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抗病育种程序;探索了用稻瘟病菌毒素粗提液为外源胁迫因素,在细胞水平上筛选抗瘟突变体(或品种)的可能性。(4)对15个抗源品种的抗病性作了初步的遗传分析。(5)初步明确了水稻品种抗病性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关系,并设想通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作为评价品种抗病性的指标。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进一步提高抗稻瘟育种水平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Ⅱ优 1 5是南平市农科所育成的抗病、优质、高产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 ,2 0 0 1年 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省区试抗瘟鉴定结果 ,该组合抗瘟性较强。 2 0 0 0年由泉州市种子管理站引进 ,2 0 0 1、 2 0 0 2年在德化上涌镇、安溪长坑天然的老稻瘟病区进行示范种植 ,结果表现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 ,为更好地配合推广利用 ,现将Ⅱ优 1 5在天然的老稻瘟病区 2a的示范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示范种植表现1 1 对稻瘟病抗性强泉州市德化县上涌镇上涌村、下涌村、黄井村、云路村及安溪长坑等地 ,由于其…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是福建省水稻最主要的病害 ,重发生年份为害大、损失重 ,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选用抗病品种是水稻生产上确保高产稳产、实现增产增收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上杭茶地稻瘟病鉴定圃已有 2 0多年的历史 ,其特定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根据省农林大学植保系测定 ,生理小种以ZB13、ZC15为优势小种 ,多年生产上应用表明鉴定结果在福建省比较有代表性。 2 0 0 1年我们继续承担了省、市区试的早稻新品种 (组合 )的抗稻瘟病性鉴定工作。现将本季鉴定圃工作结果小结如下。1 试验概况1 1 参鉴品种 (组合 ) 参加本季鉴…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是水稻的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利用稻瘟病抗病基因进行新品种培育是控制稻瘟病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对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鉴定63个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水平的基础上,利用Pi1Pi5Pi2Pi9PiaPiztPigmPibPikPikh等10个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对这63个品种的抗稻瘟病基因组成进行了鉴定,并进一步分析了抗病基因与稻瘟病抗性之间相关性。抗性鉴定结果显示,63个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中,抗叶瘟品种占66.7%、抗穗瘟品种占50.8%。抗稻瘟病基因分析显示,有60个主栽品种聚合了多个抗病基因,含有PiztPib基因的品种45个、含有Pi2Pi5基因的品种43个,此外,抗病基因PiaPikPi1Pi2PiztPikhPi5Pib在浙江省主栽品种中分布频率整体较高,而PigmPi9分布频率很低,仅3.2%。本研究揭示了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的组成及抗稻瘟病基因对稻瘟病抗性提高的贡献,为浙江省抗病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的穗颈瘟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黄淮海稻区育成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及其基因型,[方法]收集了来自本稻区5个不同地区的水稻品种,连续两年通过稻瘟病菌接种鉴定和田间病圃自然诱发对供试品种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并利用4个抗病基因Pita, Pib, Pi54和Pikm的分子标记,对水稻品种基因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抗性等级为表型值对品种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发病率较高,分别达 85.2%和 65.9%。Pi54和Pib检出率分别达 84%、65%。同时抗性聚类分析表明Pi54和Pib在本稻区的抗性贡献率却很低。[结论]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弱,携带的抗瘟基因的抗性在不断减弱或丧失,需加强稻瘟病主效抗性的发掘、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1982-1983年室内测定63个水稻品种的抗稻瘟性,其中抗性一号、Tetep、赤块矮选、红脚占、砦糖、宁晚一号、IR64、Milyang53、城堡一号等九个品种抗谱较广、抗性较稳定。除城堡一号外,其它的八个品种在田间叶瘟和穗颈瘟的鉴定中抗性表现均为0-3级。文中讨论了稻瘟病生理小种的致病性问题并推荐赤块矮选、城堡一号以及福建省当前大面积推广的品种77-175为福建省辅助鉴别品种。  相似文献   

10.
水稻抗性基因Pi对福建省稻瘟病菌优势菌群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和布局是实现水稻抗瘟持久化的关键因子之一。为明确水稻24个抗性基因在福建省的抗病性及其应用前景,【方法】首先分别采用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和CO39近等基因系来鉴定2012-2015年间从福建省各稻区种植的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上采集的347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的生理小种类型和致病型,再测定24个抗性基因对福建省稻瘟病菌的抗性。【结果】根据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菌株的抗感反应,可将供试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划分为6个群36个生理小种,其中ZA、ZB和ZC为主要种群,ZC15、ZD7和ZB15为优势生理小种。根据CO39近等基因系的接种结果,将供试稻瘟病菌划分为17个致病类型,其中I34.1为优势致病型。供试的24个抗性基因对347株福建省稻瘟病菌菌株的抗性频率不同,抗谱为9.80%~89.91%。其中,Pi-k~m、Pi-7(t)、Pi-9(t)、Pi-k~p、Pi-k、Pi-k~h、Pi-z~5和Pi-ta(1)等8个抗性基因的抗病性较强,抗谱均高于70.00%。【结论】说明这8个抗性基因在福建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育种时可以考虑联合利用这些抗性基因。同时,实验结果表明,这8个抗性基因对主要生理小种的抗谱和主要致病型的抗谱均值高于69.00%,与其对所有测试菌株的抗谱吻合。说明利用稻瘟病菌的优势种群或优势致病型来鉴定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在得克萨斯洲波蒙特的稻瘟病圃“小区”评价了来自日本、埃及、土耳其及中国的廿五个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小种的慢性抗性(dilatory resistance)。选自在日本对稻瘟病田问抗性高的日本品种组成一组,在这里最抗稻瘟病。中国的一个品种南京11号也是高抗的,Akceltik和Sariceltik两个土耳其品种的感瘟性显著高于美国感病的对照品种M-101。埃及品种作为一个组感瘟性显著高于日本品种,但其抗瘟性比三个土耳其品种其中的两个强。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收集湖南推广种植的92个杂交稻品种,在湖南桃江稻瘟病鉴定中心病圃鉴定了它们的稻瘟病抗性。结果表明,供试92个杂交稻品种依据抗性综合指数评价,表现抗病(中抗至高抗)的品种有43个,感病的品种有49个;相关性分析表明,苗叶瘟病情指数、穗颈瘟病情指数、穗颈瘟损失指数和抗性综合指数这4个指标相互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苗叶瘟来初步判断品种的抗瘟性及预防穗颈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及其与父母本抗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9个水稻不育系与12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53个杂交水稻组合在福建省将乐县黄潭、上杭县茶地的稻瘟病重病区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筛选出22个抗稻瘟病组合.对杂交组合与父母本的稻瘟病抗性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瘟与母本叶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父本叶瘟相关不显著.因此,在杂交水稻抗瘟性育种中,选用抗瘟性好的不育系作亲本配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明确黄淮海稻区育成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及其基因型,【方法】收集了来自本稻区5个不同地区的水稻品种,连续两年通过稻瘟病菌接种鉴定和田间病圃自然诱发对供试品种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并利用4个抗病基因Pita, Pib, Pi54和Pikm的分子标记,对水稻品种基因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抗性等级为表型值对品种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发病率较高,分别达85.2%和65.9%。Pi54和Pib检出率分别达84%、65%。同时抗性聚类分析表明Pi54和Pib在本稻区的抗性贡献率却很低。【结论】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弱,携带的抗瘟基因的抗性在不断减弱或丧失,需加强稻瘟病主效抗性的发掘、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明确黄淮海稻区育成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及其基因型,【方法】收集了来自本稻区5个不同地区的水稻品种,连续两年通过稻瘟病菌接种鉴定和田间病圃自然诱发对供试品种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并利用4个抗病基因Pita, Pib, Pi54和Pikm的分子标记,对水稻品种基因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抗性等级为表型值对品种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发病率较高,分别达85.2%和65.9%。Pi54和Pib检出率分别达84%、65%。同时抗性聚类分析表明Pi54和Pib在本稻区的抗性贡献率却很低。【结论】黄淮海稻区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弱,携带的抗瘟基因的抗性在不断减弱或丧失,需加强稻瘟病主效抗性的发掘、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2007和2008年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龙S及其后代进行稻瘟病菌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龙S对稻瘟病菌的抗谱较广,对供试26个菌株均表现为高抗,其稻瘟病抗性强于广谱抗瘟基因Pi9的携带亲本75 -1 - 127;龙S的稻瘟病抗性由主效显性基因控制,无论配组所使用的父本品系对接种菌株表现抗、感或高感,龙S的杂种F1代均表现高抗;龙S对菌株RB13的抗性表现为由1对核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7.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每年均给生产造成损失。加强水稻品种资源抗瘟鉴定筛选,不断发掘一批抗源用于选育适合各地种植的抗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是确保粮食增产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本文对1981年至1986年我所水稻品种资源抗瘟鉴定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抗病亲本的利用做些探讨。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供试品种的种子由本所粮油室提供,鉴别种由浙江省植保所提供。从1981年到1986年,连续六年田间共鉴定4689份(次)品种(系),抗谱测定48份。 (二)、方法;田间鉴定采用自然诱发  相似文献   

18.
一,选育经过: 早糯“717”系宁德地区农科所于一九七九年早季用“意印6号”和“珍白”杂交的“(意珍)”F_4材料,再与红410杂交,经过七代选育而成的早稻糯中熟种,其亲缘关系见图一。一九八三年参加省水稻育种协作攻关,随即推荐参加省预试和闽东稻区区试,抗稻瘟病多点鉴定和接菌诱发鉴定,同时扩大示范试种,表现高产、抗瘟、糯性好、中熟。二,区试表现: 一九八三年参加省早糯组预试,平均亩产379.3公斤,第二名,比对照种早沂糯增产32.3%,抗叶瘟点占88.9%,抗穗颈瘟点占88.9%。参加闽东稻区区试平均亩产395.4公  相似文献   

19.
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快速、有效的手段。湖南桃江病圃是湖南省及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区域试验新品种的抗稻瘟病鉴定基地。为明确主要抗稻瘟病基因在该病圃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于2020—2021年评价了24个抗稻瘟病单基因品系在湖南桃江病圃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含Pi-z5、Pi-1、Pi-7与Pi-ta2等单基因的品系对苗叶瘟均表现中抗水平,含Pi-1、Pi-z5、Pi-ta2、Pi-12(t)与Pi-km等单基因的品系对穗颈瘟表现抗或中抗。综合来看,Pi-1、Pi-z5、Pi-ta2等单基因对苗叶瘟与穗颈瘟皆表现出较好的田间抗性,可单独或与其它抗性基因聚合应用于抗稻瘟病育种与生产中。研究结果对指导湖南省乃至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抗稻瘟病品种选育与合理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59份供试材料经闽清宝峰等四个稻瘟病老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筛选出麻谷85在四个点叶、穗瘟均表现(0—3级)和在三个点叶、穗瘟表现(0—3级)1143、353061、芭芒/科红//圭幅3号、卷②/红410//双抗77015、78130M_5、IR296585—6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