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食用菌》2021,(2):79-79
价格便宜且味道鲜美,越来越多的法国人爱上了香菇。据法国欧洲电视一台1月2日报道,香菇逐渐成为很多法国人厨房里追捧的"味觉明星",这从不断壮大的法国香菇培育市场就能看得出来。据了解,香菇是源自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菌类食材,自上世纪70年代登陆法国之后,就征服了越来越多人的胃。与在法国极普遍的巴黎圆白蘑菇一样,香菇也是培育型蘑菇。但因其具有榛子等干果的"森林口感"和远低于牛肝菌与鸡油菌昂贵的价格,从而得到厨师和吃货的推崇。  相似文献   

2.
王迪轩  张建萍 《蔬菜》2006,(6):36-36
认准一个项目可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百羊庄村几年前是一个典型贫困村,自从1998年廖安亮等3人去浙江拜师学艺,引进香菇种植技术以来,全村90%以上的农户种上了香菇.每户少则万余棒,多则三四万棒,户均纯收入过2万元。他们还成立了香菇协会,会员遍及周边县区,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3.
1981年我就订阅了《食用菌》。在《食用菌》的指导下,1982年春开始从事食用菌生产,制香菇种200袋、银耳种600袋,请了几人用段木栽培香菇和银耳。当年菌种就收入900多元,香菇收入100多元,银耳收入1100多元,共收入2100多元。1983年又开始种植茯苓,1984年出售茯苓和茯苓菌种收入5600多元,加上香菇菌种和香菇收入400多元。全年单食用菌一项就比83年翻了两番。我深深地感到没有《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林业结构调整受到全国上下空前的重视,各地出现大面积林地利用林地的树木繁茂、林产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反季节香菇生产,形成林地经济食用菌产业,林菌互补,增加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笔者在树龄6-7年以上的林地种植反季香菇,一般5-9月出菇,此时市场香菇短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1981,(3)
我们总社食用菌考察组一行6人,于1980年10月4~17日对日本的食用菌生产和经营管理等进行了考察。现将日本食用菌生产情况介绍如下. 日本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有香菇、金针菇、滑菇、平菇和白蘑菇等。其中以香菇生产最为突出。自1976年以后,干香菇的产量突破了1万吨,鲜香菇的产量从1973年以后突破了5万吨,目前已达7万吨以上。近十年日本食用菌产量见表1。  相似文献   

6.
稻田香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种菇是一项开发稻田资源、引导农民致富的好途径。2006年以来,象湖镇积极推广稻田香菇种植模式,累计推广面积达800hm2,平均667m2产量600kg,667m2产值4万多元,已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种植模式。1稻田香菇栽培技术特点具有调温保湿作用,减少了虫害,提高了菇的质量和产量,扩大了香菇种植区域,同时具有操作简单、省工的特点,易被菇农接受。2稻田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缙云地处浙南山区,属中亚热带气候。香菇种植一般在山区县数量较大,缙云年发展香菇在5000万袋以上,根据笔者的实践,在海拔400m以上山地栽培香菇,可以利用高山地区早晨雾气浓重,山谷地貌日夜温差大,有冬暖夏凉的泉水,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山荫重,夏天气候凉爽的立地条件。充分利用山地气候优势,香菇采摘周期长,可达到周年有菇上市,实现人无我有目的,且菇肉厚,品质好,无污染,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产品。现将笔者多年积累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用菌》2014,(5):13-13
新疆新和县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是典型的绿洲生态农业区。传统种植作物主要是棉花和小麦,近年来林果业发展较快。但产业结构单一、生产季节不均、增收途径缺乏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2008年以来,该县开展了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品种试种工作,取得了一定范围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在提高香菇产量的研究中,为利用有限的空间扩大生产,我们采用塑料大棚层架式栽培种植,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此法可避免寒冬季节不良气候的影响,尽可能地满足香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使其早结菇、多结菇,可望成为提高香菇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大棚栽培香菇的优点是:不占房屋、可以搬迁、成本低、产量高,特别棚内昼夜温差幅度大,保湿性能好,这样的小气候对促进香菇生长发育和子实体形成十分有利,故出菇多,质量好。1979~1985年我们每年种植一座大棚,面积为0.3亩,棚内设层架,可移放香菇木屑菌砖1000块。一般8月上旬制栽培种,10月上旬压块,待转色…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景宁县英川乡王宅村88家农户1991年袋栽香菇36354万袋,产值85万元,人均产值1687.84元,全村人均纯收入1110.8元。王宅村是个人均耕地只有0.38亩、草山2.04亩的穷山村。由于人多地少,大多数农民每年外出江西、福建栽培段木香菇,但温饱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自从袋栽香菇的发  相似文献   

11.
待贮葡萄的后期管理技术河北省阳原县施家会村种植龙眼葡萄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采收后入窖贮藏是该村种葡萄的一大特色。该村家家有贮窖,贮藏技术好,可贮到第二年5月上旬,价值提高3~5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能贮藏这么长的时间,除有好的贮藏技术外,科学的生长后...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宁夏香菇产业发展,通过调整菌袋配方组分和比例、选择适宜的香菇品种和种植模式、严格控制出菇时间等关键技术,在形成相对稳定的含水量之上降低了杂菌污染率,在彭阳成功引进种植了香菇品种L808。通过技术示范,香菇产量为0.5~1.0 kg/袋,纯收入3.8元/袋,每茬收入8 000~10 000元/棚,填补了宁夏香菇生产的空白,且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3.
“上结西瓜下种菜,一棚收入四千块”。这是河南省内黄县二安乡大刘村的大棚种植新模式。 走进大刘村的一栋栋西瓜大棚里,你看到的不是满地滚的大西瓜,而是豆角、尖椒、西红柿等蔬菜。当你往上看时,才是一个个大西瓜。这些大西瓜都在绳子套里装着,就如婴儿躺在摇篮里,当地村民称为“摇篮西瓜”。这是该村今年推广的“吊蔓西瓜”,先给西瓜搭架,让瓜蔓顺着木杆向上爬,使西瓜吊在空中生长。这种吊蔓西瓜四面见光透气,其产量比“满地滚”常规种植的西瓜提高了3  相似文献   

14.
“香VED”香菇新品种是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出的广温型香菇品种。该品种适应温度能力强,产量高,商品性能好,在东北地区已经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建塑料大棚,采用立体栽培法,科学种植香菇,主要是根据香菇的不同出菇阶段,对外界条件的不同要求,因地制宜,掌握住各阶段的温湿度,精心管理,达到高产、高收入的目的。1合理选择栽培季节要根据当地气温变化因地制宜选择栽培季节,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管理,出菇至第二年5月份完毕,这是种植好菇的黄金季节。2种植地的选择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远离家庭牲畜饲养场和其他污染源的地方,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以满足香菇的需水量。3香菇菌丝体生理成熟期的管理香菇菌丝长满培养料后不能立即出菇,只是让菌丝体继续分解培养料中木质素等营养成分,让菌丝达到生…  相似文献   

16.
蓉儿 《花卉》2019,(1):14-16
之所以用这个标题来写花韭的故事,主要是往前翻了一下我在种植玫红花韭和白色花韭过程中的各种记录,发现早在2013年我就已经开始栽培,但是经过4年时间,到了2017年盛花期,竟然没有一年种出让人满意的开花效果,往往不是嫌弃花量稀少,就是厌恶它如杂草般凌乱的叶片。在这种带着不愉快的种植体验中,我竟依然没有淘汰这款植物,直至2018年春天,它们终于为我带来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17.
玉米套种香菇栽培是指在大田内每隔两垅玉米,种植两畦香菇,种植比例2∶2,因此也叫玉米地套种香菇。菇粮间作,一地两收,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值,经济效益显  相似文献   

18.
段炼 《西北园艺》2013,(5):52-53
陕西富县茶坊镇吉子湾村是种植大棚黄瓜的专业村,该村的王建刚,从1993年开始一直种植大棚黄瓜,十多年来他总结积累了一套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栽培技术。他所管理的黄瓜植株长势好、产量高。去冬今春一茬两棚黄瓜收入2.4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吉子湾80%以上的菜农都种大棚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薄皮甜瓜的初级和次级起源中心,华中、华东地区更是薄皮甜瓜的多样化中心,几乎分布薄皮甜瓜亚种下的所有变种。目前,除了与栽培品种有密切关系的种质资源得到较多的研究外,大量的本地资源没有得到利用。浙江湖州地区有一种白皮白肉、糖度高、口感好的薄皮甜瓜本地种质资源,俗称白糖瓜,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但白糖瓜存在产量低、果个小、果形差、畸形果多、成熟后裂口多等缺点,商品性不佳,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导致该品种逐渐被外来品种替代。  相似文献   

20.
何传娟 《广西园艺》2010,21(4):53-53,55
北海匙羹白是由北海市郊区农民在20世纪60年代从种植的普通小白菜中通过株选留种逐渐形成的一个小白菜品种,为十字花科芸苔属白菜种不结球白菜变种,白梗类型,因叶片似餐具的匙羹而得名。由于只是农民自留种自种植,其他地方市面没有该种子销售,多为北海当地种植。北海匙羹白食用口感好,在北海可以四季种植,一直是北海的主打小白菜品种。现将北海匙羹白四季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