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云港海州湾海域赤潮生物的种类调查及形成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是当今世界海洋的一大灾害,赤潮发生的海域的相对稳定、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可能受到威胁。在海滨旅游区,如果时有赤潮发生,必将降低环境质量,破坏景观,以致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赤潮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有关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辽宁近岸海域生物灾害及分布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伦  宋广军  姜冰 《水产科学》2017,(1):118-124
正海洋生物灾害为一种或几种海洋生物数量过度增殖引起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1-4]。辽宁省濒临黄海与半封闭的渤海,大陆岸线长2110km,近岸海域面积68 000km2,近些年海洋生态灾害在我国沿海频繁发生,为了掌握辽宁省的海洋生物灾害发生现状,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系统地论述了赤潮、褐潮、绿潮、水母和外来种入侵等海洋生态灾害的分布现状,探讨了辽宁海洋生态灾害发生特点及趋势,以期为海洋生态灾害管理提  相似文献   

3.
赤潮及其对渔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绪兴 《水产科学》2006,25(1):45-47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也是阻碍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其中对渔业资源危害最大的就是赤潮,赤潮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灾害。近20年来,赤潮的危害日益严重,已受到了许多沿海国家的关注。1赤潮及其成因1.1赤潮基  相似文献   

4.
王诗成 《海洋渔业》1991,13(2):78-80,75
<正> 一、赤潮的发生及危害1989年,我国沿海从南到北都有赤潮出现,不仅范围广,而且危害严重。1989年8月至9月,河北省沿海7县市近海发生了大面积赤潮,10万亩虾池不同程度受灾,养殖对虾减产1万吨,造成经济损失达2亿元以上。天津市海域赤潮灾害经济损失达4360万元以上。这次赤潮灾害也波及到山东省渤海  相似文献   

5.
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海洋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构成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威胁,引起各方面的极大关注。为此笔者在2004年9月29日对东港海域发生赤潮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日前,温州市人民政府转发了由海洋与渔业部门编制的《温州市赤潮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要求沿海各县级人民政府及市政有关职能部门在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在赤潮灾害多发期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同做好防灾减灾应急指挥工作。近年来,由于受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入海水流影响,温州市沿海赤潮频发,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温州市赤潮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出台,标志着一个由温州市政府牵头、海洋与渔业、环保、海事、卫生防疫、财政、新闻等多个部门协作的赤潮防灾应急反应体系的建立。温州市建立赤潮防灾减灾联合应急行动机制@傅国君…  相似文献   

7.
赤潮预报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辉  胡建华  周燕  余骏 《河北渔业》2006,(3):46-47,49
前言赤潮一般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段时间内突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引发生态异常并造成危害的现象.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工农产业和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赤潮灾害频频发生,针对此现象国际上许多组织陆续地将赤潮列入研究计划,如ICES(国际海洋勘探理事会)/IOC(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都成立了相应赤潮研究组.  相似文献   

8.
有害有毒赤潮是伴随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日益扩大的一种海洋灾害.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我国沿海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环境恶化,有害赤潮发生的频率、规模、危害增加,对我国的海域生态环境、渔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特别是有毒赤潮,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如何快速检测有害有毒赤潮,以便采取防御措施,减少损失和危害,是赤潮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日益严重,严重危害着海洋渔业、近岸旅游业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赤潮生物的防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对赤潮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赤潮是海洋自然灾害之一,近十年来频率增多、范围扩大、时间延长,大有发展之势。位于广东省沿海中部的珠江口是赤潮乡发区,但这几年来赤潮区域逐步向东、西方向扩展,例如 1998年3月中旬,珠江口范围内的香港海域发生赤潮后迅速向粤东、粤西两侧蔓延.这股持续了一个月的大规模赤潮,给粤港两地海水养殖业带来了3.5亿元的经济损失。 令人惊奇的是粤东汕尾港,这些年来虽曾有过赤潮生物带出现,但却幸运地通过了频频发生的赤潮灾害。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的的诱因,而汕尾港区范围内有3500多个养鱼网箱、200多公顷鱼虾池…  相似文献   

11.
近年福建海域赤潮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赤潮是由小型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大量繁殖和聚集引起的。引发赤潮的浮游生物有数十种,每种不同赤潮生物引起的赤潮,其特点和所需的环境条件都有差异。必须对我省的主要赤潮生物的生态习性利大量繁殖的规律,逐一进行研究,才能预测预报赤潮,减轻赤潮火害。自祸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成立以米,赤潮监控已成为海洋环境保护和减灾防灾的重点,目前闽尔四(石霜)海域、三沙湾、厦门湾已列入赤潮重点监测海域,其它海域也全面开展赤潮监视监测,努力减轻赤潮灾害。全省有福建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宁德海洋环境监测站、宁德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闽东海洋环境监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区南部沿海赤潮发生及其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市区南部沿海赤潮发生及其影响的调查吕建发,孙成明,朱丽岩(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1、前言大连市区南部沿海,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区和海滨风景旅游区。由于海洋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多次发生赤潮,造成增养殖生物的大批死亡,海水浴...  相似文献   

13.
自1947年,人们注意到美国佛罗里达沿海出现的赤潮,是由短小裸甲藻所引发。此后,人们加强了对赤潮的观测与研究,尤其是日本濑户内海所发生的赤潮,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70年代,濑户内海平均每年发生赤潮326次,仅1972年就造成鲹鱼死亡1400万尾,经济损失达710亿日元。自1974年起,各国的生态学专家及相关学科的学者便相聚在一起,对赤潮现象进行国际性的研讨,已先后在美  相似文献   

14.
厦门海域赤潮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斌 《中国水产》2012,(10):27-29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西部与漳州毗邻,北接泉州,东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厦门海域环绕厦门岛,主要由同安湾、西海域、东部海域组成,其中同安湾与厦门西海域由高集海堤隔开,并通过一闸口相连.近五年来,发生在厦门海域的赤潮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冬季赤潮接连发生,引起赤潮的赤潮生物种类也不断出现以前未引起过赤潮的种类. 厦门海域的赤潮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近五年来有关赤潮的研究报道较少,特别是没有较系统介绍近几年赤潮现状的报道.本文通过近五年厦门海域赤潮的发生情况,详细地分析赤潮现状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实现厦门海域赤潮研究和控制,海洋保护和管理,改善海洋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水养殖环境赤潮生物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赤潮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危害也越来越大。我们在海洋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我省沿海海域主要有17种造成赤潮的浮游生物,而在养殖池中发现的赤潮生物有23种。针对如潮发生的生物化学因子,我们试用天然沸石粉和化学药品相混合,制成混合药剂用来改善养殖池水环境,控制赤潮的发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赤潮的频繁发生,严重地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威胁到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每发生一次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这种情况早已引起各方向的人力关注。笔者在2006年9月上旬至10月19日期间,对鸭绿江口沿海局部发生赤潮情巩进行调查和研究,认为这次赤潮虽然没有造成大血积的死贝现象.但在产量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经统计因体弱而减产约10%左右。  相似文献   

17.
青岛近海赤潮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及赤潮生物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赤潮发生面积和赤潮藻类的危害类型,将青岛近海发生的赤潮划分为特大、重度、中度、轻度和轻微共计5个灾害级别。结果表明,1990-2013年青岛近海共计发生赤潮33次,以轻微灾害和轻度灾害为主,其它级别尚未发生;其中,发生面积小于10 km2赤潮占总数的51.5%,60.6%的赤潮由基本无害的赤潮种类引起,发生范围以胶州湾和浮山湾近海为主;赤潮次数和面积基本呈现4~5年的波动周期,高发期集中在每年的6-8月;主要赤潮生物种类是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和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ns);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甲藻比例升高,罕见种类逐渐出现。赤潮种类的变化反映出青岛近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发生了改变,与期间青岛近岸海洋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浅谈赤潮对养殖业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位琅 《科学养鱼》2002,(11):45-46
赤潮(Redtide),又称有害藻华(HarmfulAlgalbloom),是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引起一定范围一段时间的海水变色现象。近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入海污染源逐年增多,且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洋渔业自身污染也在不断上升,养殖环境恶化,海域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海域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赤潮灾害不断发生,不仅给海水养殖业、捕捞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应控制污染源头,加强赤潮的监测,控制赤潮的发生。一、赤潮及赤潮生物据统计,分布在我国的赤…  相似文献   

19.
根据福建沿海地区的地质地貌及气候的特点,综合分析了危害福建沿海的海洋灾害类型,主要有海洋地质灾害、气候灾害和生态灾害等三种类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和活动断层、海岸侵蚀、港口淤积;气候灾害主要为台风风暴潮;生态灾害主要为赤潮。提出相应的防灾建议:(1)注重海洋灾害的调查研究,进行海洋灾害填图和近海地质填图;(2)主动预防风暴潮,建设防护坝和营造防护林;(3)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4)建立海岸带生态防护网,确保生态环境的整体平衡。  相似文献   

20.
国家海洋局日前发布《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指出,预计我国2001年赤潮灾害将发生30次 左右,和2000年大致相同。针对可能屡屡“卷土重来”的赤潮灾害,国家海洋局将加大研究 力度,并采取加强监测等相应措施预防和治理。 不同海域有不同的频繁发生期:南海是3月至5月和9月至11月,东海是5月至7月,渤海 、黄海是7月至9月。 赤潮可能在一些海域频繁发生:营口鲅鱼圈、葫芦岛、秦皇岛、黄骅、塘沽、连云港、 舟山群岛、台州列岛、厦门、东山、阳江等地附近海域,莱州湾、胶州湾、大鹏湾、大亚湾 ,长江口、珠江口附近海域。 据介绍,赤潮灾害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