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复合微生物肥料高效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供试土壤样品中筛选出几株高效解磷、解钾和自生固氮菌菌株 ,其中 ,以菌株P1 、K1 、N1 解磷、解钾和固氮效果最好。盆栽试验结果显示 :与对照相比 ,高效菌株组合P1 K1 N1 能使番茄和油菜的生物量分别提高 65 .9%和 68.4%。  相似文献   

2.
解磷微生物对土壤磷素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解磷微生物可以提高农作物对土壤磷的利用和有效性.解磷微生物活化土壤磷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分泌有机酸、质子及各种酶来溶解、螯合、降解无效态磷从而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解磷微生物的解磷作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N源、土壤水分、施肥措施等均可影响解磷微生物的活性,因此,提高解磷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量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土壤解磷微生物的种类、分布、解磷机制、解磷能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其他功能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并对解磷微生物制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阐释,旨在为解磷微生物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4种不同施磷水平下,施用解磷菌剂对生菜(Lactuca sativa var. ramosa Hort.)各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都随生菜生育期的进行呈规律性变化,在莲座期达到最大值,在采收期有所下降,但整体仍高于幼苗期;同一生育期,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解磷菌剂对生菜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的数量和各种酶活性的影响逐渐增强,在施磷量(P2O5)为0.060 g/kg时达到最大值,当施磷量达到0.120 g/kg时,解磷菌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无促进作用;解磷菌剂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与细菌数量变化规律相反。解磷菌剂配合适量磷肥施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和酶活性的提高,从而为生菜生长创造良好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巨尾桉接种促生菌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及营养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前期筛选的优良促生菌菌株(固氮菌N1、NC、N6,解钾菌9K、14K、40K,解磷茵P1)接种到按树幼苗上,运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造林试验.1 a后,通过对其林下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的分析测定,探讨了促生茵对桉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促生菌的处理中,细菌、放线菌以及真菌的数量较对照有明显地增加(P<0.05).接种促生茵后,根际土壤中全氮、水解性氮以及有效磷质量分数较对照有显著提高(P<0.05),但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较对照低.促生菌对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的提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解磷菌在土壤中解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养殖池塘底泥中筛选出2种解磷的微生物As-2和Aw-16,研究了其在土壤中的解磷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s-2和Aw-16微生物处理使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4.92mg/kg和5.77mg/kg;从不同培养时间上看,加入As-2微生物的土壤培养12h释放的有效磷量最低,24h达最大值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cK处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释放的有效磷量越来越低,N60h后下降到1mg/kg以下;从微生物对土壤中无机磷组分的影响上看,As-2微生物使土壤中Ca-P和O-P减少,而A1-P和Fe-P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均能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N,P,K肥配合稻草还田对提高土壤微生物活度的效果显著;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碳和生物氮量的作用显著,并可降低土壤微生物碳氮比.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土壤样品中的解磷微生物进行分离并研究获得的解磷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初步分析表明,两株不同的解磷菌株P1和P2,均为芽孢杆菌。利用比色方法对两株菌的解磷能力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发酵培养基中的pH下降,菌液浓度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培养7d以后,菌液浓度有下降的趋势,而基质中可溶性磷的含量在前期时比中期高,到培养至后期时,可溶性磷含量又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解磷微生物菌肥对香蕉土壤根际微生态的影响,利用T-RFLP(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分析土壤均匀度指数、香农指数和优势种群等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研究高效解磷菌剂与化学磷肥的不同组合施用方式对香蕉植株的生长情况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CK相比,T处理组香蕉苗较CK组生长健壮,地上部分鲜重平均值为42.2 cm,明显比CK高出35.2%。接M-3-01解磷细菌处理组T1、T3生长势最为显著(P0.05),其中,T3株高和茎围分别是CK的1.26、1.16倍。T-RFLP技术分析微生物多样性表明,T1、T3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指标分别为2.12/2.11和0.93/0.88,与CCK差异性不明显,但略微高于CK。同时,分析土壤优势种群,处理组T1、T3处理组土壤优势微生物种群数分别为12和14,数目基本与处理前土壤CCK的一致,而T2略低于CK。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和北里孢菌(Kitasatospora)只存在于CK和施用解磷菌剂T1、T3处理土壤中。土壤种植香蕉苗后,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稳定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施用高效解磷菌剂对维持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土壤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具有解磷能力的微生物在不同土壤、作物根际中的数量及种群分布,论述了解磷微生物的种类、分布、数量、解磷机制、解磷效果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广西大明山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为合理开发利用广西大明山土壤提供参考.[方法]按土壤发生分类法采集9种典型土壤类型的剖面样品,测定其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并与土壤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三大菌的数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总体以粗骨土最多,为88.53×105 CFU/g,以草旬土最低,为8.87×105 CFU/g;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加深而呈下降趋势;土壤三大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全P、碱解氮、速效钾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土壤全K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脲酶与蔗糖酶活性表聚现象明显,其活性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加深而呈降低趋势;土壤脲酶、蔗糖酶与有机质、全N、全P、碱解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除了与全K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土壤性质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可作为评价大明山土壤性质指标.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山地红枣林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方法,研究施肥对山地红枣林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不同土层(0~20cm、20~40cm和40~60cm)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P<0.05),单一施肥与氮磷钾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红枣林在施肥处理下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较CK样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0~20cm土层微生物数量变化明显,其中N221.0P2O5272.7K2O 303.0和N303.7K2O 180.5两组处理的效果最明显。施肥处理下的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CK有显著增加(P<0.05),N221.0P2O5272.7K2O 303.0和N303.7K2O 180.5处理的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P2O5272.7处理的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土壤纵向分析表明,0~60cm土层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和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N221.0P2O5272.7K2O303.0配施处理能明显提高枣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陕北延安地区枣树土壤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树龄的枣树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的微生物菌群、养分及pH状况,并且分析三者间相互关系.[结果]在不同树龄的枣园土壤微生物中,微生物类群的分布规律为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数量差异表现为盛果期枣园>老龄期枣园>幼龄期枣园,且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递减;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有机质及有效氮、磷、钾、铁、钼均呈正相关,其中细菌数量与有机质、有效氮极显著相关,放线菌数量与有效钾显著相关,真菌数量与有机质、有效钾显著相关;3种微生物类群均与土壤pH呈负相关.[结论]适当降低土壤pH,提高养分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改善枣园土壤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多功能微生物复合菌肥在晚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研究了双季晚稻施用自制多功能微生物复合菌肥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土壤酶含量和有效NPK含量及水稻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25 kg/hm2复合菌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不仅优于施用120 kg/hm2纯氮+120 kg/hm2氧化钾的增产效果,而且节约肥料成本870元/hm2。施用复合菌肥后,土壤中微生物优势菌群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速效N、P、K的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有益微生物组合加菌糠对小白菜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 ,通过测定小白菜的株高、叶片长、叶比重、叶面积和产量 ,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 ,研究不同有益微生物组合加菌糠对小白菜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有益微生物组合加菌糠可以促进小白菜生长、增加其产量和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 ,以有益微生物组合链霉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加菌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外源性氮和磷添加对藜蒴林土壤养分及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前全球性的氮沉降和施磷肥不断增加对森林土壤产生重要影响。藜蒴(Castanopsis fiss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研究外源性氮和磷对藜蒴林土壤养分和生化特性的影响,可以为藜蒴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指导。针对广东省云勇林场一片立地条件相似的14年生黎蒴人工林进行为期2年的模拟氮和磷沉降,设置不施肥(对照)、施N肥、施P肥、施N+P肥4种处理,对应的氮和磷施用量分别为0,200 kg N,80 kg P and200 kg N+80 kg P(hm-2·a-1),每种处理有8个重复。结果表明,加N减少了土壤全P、全K和速效K含量,增加了土壤碱解N含量;加P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和速效K含量,减少了土壤全K含量;加N+P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N、全P、碱解N和速效P含量,减少了土壤全K含量。加N、加P和加N+P处理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及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加P处理还增加了土壤放线菌数量及土壤脲酶活性,加N+P处理也提高了脲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樱桃根际生物活性因子动态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樱桃根际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种群数量及速效性养分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春梢旺长期脲酶活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根际效应显著,随生育期推进其活性及根际效应均逐渐减弱,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表现为负向根际效应;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变化在生长期内表现为低—高—低型,新梢停长期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最多,但二者根际效应方向相反,落叶期真菌数量最多。生长季内速效性养分整体呈下降趋势,根际碱解氮亏缺明显,而根际速效磷、速效钾相对富集,这种作用亦随生育期推进逐渐减弱。根际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间相关性强,而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间相关性弱。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年限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常显波  刘举  韩京龙  苏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23-1423,1426
采用常规方法对山东省烟台市周边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层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果园土壤pH值和含水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果园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呈增加的趋势,而全氮和全钾含量呈降低的趋势.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的三大类微生物的相对数量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仍然是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在不同土层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呈增加的趋势,土壤放线菌数量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测定辣椒果实、果柄干鲜重、N、P、K含量、土壤速效N、P、K含量,研究了施用微生物加菌糠对辣椒产量、营养元素吸收和土壤养分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加菌糠可以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提高辣椒产量,增加营养元素吸收,以微生物组合 菌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周慧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80-13882
[目的]研究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养法收集棉花根系分泌物,在棉田土壤中添加棉花根系分泌物,培养15 d后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结果]中、高浓度的棉花根系分泌物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的数量,表现出中高浓度促进的效应(P<0.01);而不同浓度处理的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该研究探讨了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棉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