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探究施用复合肥对大豆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大豆品种徐豆18为研究对象,以空白处理为对照,设置1、1.5、2和3g·kg-1(复合肥·土壤-1)4个浓度的浇淋复合肥处理,观察盆栽大豆的生长发育情况,测定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及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施用复合肥有利于提高大豆株质量、根冠比和土壤酶活性,其中复合肥施用量为3g·kg-1时,大豆的株质量、根冠比最高,土壤脲酶活性显著提高了62.1%;复合肥施用量为2g·kg-1时,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了42.3%.由此可见,种植大豆过程中施用复合肥可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环境,从而促进大豆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2.
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养分转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土培试验研究腐植酸复合肥对油菜品质和生理指标影响的同时,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腐植酸复合肥较等养分无机肥增加油菜鲜、干重和氮利用率;②腐植酸复合肥增加土壤碱解N和速效P含量,促进土壤K的消耗;③腐植酸复合肥降低土壤pH值,提高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脲酶活性,说明腐植酸可作为脲酶抑制剂。HA复合肥中以4号(HA-NPK-Zn)的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④各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P呈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K呈极显著负相关,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K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包膜复合肥料对芹菜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包膜复合肥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释放特性。[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包膜复合肥对土壤有效养分供给变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包膜肥料使土壤中NO3^--N舍量的峰值出现时间延迟了15~25d,且在第75天时施用自制包膜复合肥1(CRF-1)较复合肥(CK1)高150%;有效磷含量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或先降再升的过程;包膜肥处理土壤有效钾的下降速率低于对照,且在第75天时施用自制包膜复合肥4(CRF-4)最高,比复合肥高3.4%。[结论]该研究为包膜复合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溶、氨挥发和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中N素在多介质环境(土壤、水体、大气和植物)下的迁移转化和积累,以及木质素对复合肥中N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包膜肥的氨挥发量明显低于普通复合肥,降幅达5.3%~17.7%,氨挥发量占总施N量的0.2%左右。施用木质素包膜复合肥能显著减少青贮玉米中硝酸盐的积累(P<0.01),最大降幅达20.3%;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中N素的淋溶损失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土壤中肥料的氨挥发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研究认为,木质素能抑制土壤与肥料中N素的水解和硝化作用,调控土壤中矿质态N含量,减少N素的淋溶损失,对肥料中N素转化有很好的调控作用,木质素作为一种农业环境友好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污泥,污泥复合肥农业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初步探讨了污泥、污泥复合肥对玉米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污泥与化肥按一定的养分配比制成的污泥复合肥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而且可以提高土壤中脲酶,磷酸酯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包膜复合肥料对大田玉米缓释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玉米试验,研究3种自制的包膜复合肥料对玉米的养分释放速度的影响。通过测定土壤中的速效N、P、K,对包膜肥料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膜复合肥料在前期释放较少,在后期大量释放。在玉米收获期,CRF-2和CRF-1碱解氮含量比复合肥高29.8%,41.2%。CRF-1的速效磷含量比复合肥提高了38.9%。在玉米的收获期,CRF-3的速效钾含量最高,比复合肥料提高了50.7%。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棚栽培方式,研究了自制包膜控释复合肥对大棚辣椒产量、品质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普通复合肥相比,施用等量包膜控释复合肥的辣椒增产效应最大、增产率达157.28%,施用70%包膜控释复合肥、70%包膜控释复合肥 30%普通复合肥、50%包膜控释复合肥 50%普通复合肥也分别增产34.27%、150.45%和67.43%.且施用包膜控释复合肥或与普通复合肥混配施用的辣椒Vc、可溶性糖含量及植株生长状态亦明显高于或优于100%施用普通复合肥,说明包膜控释复合肥对辣椒的增产以及改善营养品质和植株生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包膜控释复合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棚盆栽试验,就1次性基施自制的包膜控释复合肥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inn)两茬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100%非包膜控释复合肥处理相比较,施用100%包膜控释复合肥处理的在1、2茬平均单株鲜重分别增加了34.85%和39.40%(P〈0.05),主根长、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也都显著提高(P〈0.05),第2茬产量仅比第1茬产量降低约10%,表明足量的1次包膜控释复合肥基施可以满足小白菜两茬种植对养分的要求;随着包膜控释复合肥施用量的减少,小白菜的产量、主根长、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降低;40%包膜控释复合肥处理的结果与100%非包膜控释复合肥的相当(P〉0.05),表明自制的包膜控释复合肥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及室内恒温培养试验探讨了CA肥料中的包膜物质对小麦生长、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高分子聚合物的分解性.结果表明:膜物质对小麦生长与产量无不良影响;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有较明显的激活作用;经4个月的恒温培养,膜物质中有机质分解率约为3%.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复合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的效果,以‘图腾’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复合肥减量10%~30%条件下,配施与所减复合肥等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生物有机肥较不施肥处理(CK)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与复合肥处理(TK)相比,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分别显著提高了6.42%~26.11%、14.75%~26.23%、4.38%~10.74%和26.63%~39.09%。苗期,配施生物有机肥较CK和TK处理降低了土壤酶活性;开花期,F1、F2和F3处理分别使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73.05%~92.74%和14.65%~32.23%,成熟期仅F2处理使脲酶活性提高10.90%,F1、F2和F3分别使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55.56%、82.22%和76.67%,随番茄生长期的延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绿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测定3种绿肥(大豆、怀豆、绿豆)和不同施氮量复合作用下,影响土壤碳、氮、磷、硫等物质循环的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绿肥对土壤酶活性有重要影响,其中怀豆和大豆在大多数情况下激活土壤酶活性,而绿豆对脲酶等表现出抑制作用;施氮抑制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增加芳香硫酸酯酶和脱氢酶活性,对磷酸酶影响较小;除脲酶外,绿肥和施氮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酶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等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计算得到的总体酶活性顺序为怀豆>大豆>绿豆>休闲,其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远高于单一酶系,揭示出总体酶活性不仅可表征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而且绿肥种植和翻压后提升了土壤酶活性水平,是一种较好的环保培肥措施;在渭北旱塬地区,怀豆是种较好的绿肥培肥品种。  相似文献   

12.
白浆土改良盆栽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1985年,在白浆土的白浆层添加不同的改良物料并种植不同的作物(小麦、大豆、玉米)进行盆栽试验,其结果是不同的改良物料其效果不同,同一改土物料对不同作物的影响也不同。氮磷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白浆层土壤的生产力;对小麦、大豆来说,有机物料和氮磷肥表现出较好的联因效应,玉米施氮磷肥就表现出显著效果,但添加有机物料,反而使产量下降。加粘土调节白浆层土的机械组成,再配合施氮磷肥,有很好的增产效果,优于单施氮磷肥的处理。施用石灰,对大豆有良好的增产作用。麦秸还田必须配合施用氮磷肥。有机物料相比,腐殖土优于草炭,草炭优于麦秸。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肥料对连作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连作障碍是制约烟草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以连作12年的烟草土壤为对象,通过施用不同肥料,研究了不同肥料对连作烟草产量、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烟草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施用农家肥有利于提高连作烟草产量。土壤微生物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后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呼吸强度依次为:农家肥>有机肥>氮肥>复合肥。与土壤营养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后烟草根际土壤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以有机肥处理后活性最大,而酸性磷酸酶则以农家肥处理后活性最高。与土壤生物抗逆性相关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后烟草根际土壤抗性相关酶活性大小依次为:农家肥>有机肥>氮肥>复合肥。  相似文献   

14.
海藻酸复混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夏玉米施用海藻酸复混肥的增产效果,通过田间试验,以浚单29为材料,利用数理统计、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海藻酸包膜BB肥、常规BB肥、海藻酸包膜复合肥、常规复合肥4种肥料对鹤壁和许昌两地夏玉米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养分积累量、SPAD值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鹤壁和许昌夏玉米施肥分别显著增产8.80%~15.41%和21.21%~35.85%,海藻酸包膜BB肥较等养分常规BB肥分别增产5.70%和5.22%;海藻酸包膜复合肥较常规复合肥产量显著增加5.98%和13.37%,施海藻酸复混肥提高了夏玉米叶绿素含量,促使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分别增加3.76%~17.03%、6.29%~27.14%和3.70%~9.33%,协同提高了千粒重与穗粒数,且减量施肥20%产量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产量、肥料投入与环境压力,豫北和豫中地区夏玉米推荐施用海藻酸复合肥6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缓释氮肥在茶园中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优  王东辉  吕闰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51-652,678
[目的]了解缓释氮肥在茶园中的施用效果。[方法]设置尿素(CK)、包膜肥、包膜肥减氮量20%、包膜肥+双氰胺(DCD)4个处理,对茶叶产量、含氮量、品质和土壤氮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尿素处理的茶叶产量最高,达14599.5kg/hm2,包膜肥、包膜肥减量和包膜肥+DCD处理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减少2.6%、4.3%和8.1%。茶树功能叶的氮含量比较稳定,在3.08%~3.94%。不同处理对茶叶的品质未造成明显的影响。尿素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与施用时间及次数有关,包膜肥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都是春茶期间较高,以后逐步下降。包膜肥减量处理的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较少。包膜肥中加入DCD之后,硝化作用明显被抑制,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明显下降,铵态氮含量相对有所增加。[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新的肥料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茬口对大豆苗期生物学性状及根部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对大豆正茬土、重茬土、迎茬土及连茬土施入有机肥,测定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对大豆苗期生物学性状及根部病虫害的影响。试验表明,正茬土的土壤环境优于其他3种茬口土壤,重茬土是最不利于大豆生长的土壤环境。施入有机肥后,4种茬口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明显提高,提高幅度为14.8%~36.9%,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不大。大豆根部病虫害的发生在正茬土中较轻,在其他3种茬口土壤中发生较重。施有机肥后能加重大豆根部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黑龙江省耕地黑土发生酸化的现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发现在白浆化黑土、草甸黑土中施用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生石灰后大豆株高、荚数均有增加;白浆化黑土中施用有机肥料增产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相比增产428.4kg.hm-2,增产百分率为19.87%;其次是施用草木灰,增产14.81%。施用生石灰增产效果不明显,在草甸黑土中施用草木灰时大豆增产效果要好于生石灰,与对照处理相比,施用草木灰处理增产7.77%。施用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生石灰都能使土壤的pH提高,对治理土壤酸化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复合肥对鸡冠花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复合肥(CCF)一次性基施对鸡冠花生长及肥料氮素利用和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一次性基施该肥料,可以满足鸡冠花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与普通复合肥相比,可以显著提高肥料中氮素的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淋失,延长花卉的观赏期,有明显的节肥作用。此外,通过实验室水浸泡法测定,该肥料养分溶出规律与进口同类花卉专用肥相似,氮素养分溶出呈线性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