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诊治耕牛肩、髋关节脱臼23例,均用仰卧式抬牛整复法全部治愈,现予报道,以飨读者。(一)肩、髓关节脱臼的临床特点1.肩关节脱臼:患肢伸向前方,避免负重,运步时患肢拖地前进,负重瞬间患肢即外偏,呈高度跛行,肱骨肌结节向外,变得  相似文献   

2.
脱臼即关节脱位,通过药物治疗是难以收到治疗效果的。可通过物理疗法使关节复位。如得不到及时的治愈,常可废役,丧失经济价值。诊断要点肩关节脱位(小胯脱臼);患肢多呈现混合跛行,前方短步,驻立时,蹄尖着地,患肢肩胛骨下移,在肩胛软骨部形成凹陷(与健肢比较下移0.5-1寸),比健肢长,腿外展,肩胛关节前移,肩胛突出、肿胀、增温、疼痛明显,运步时,患肢不敢着地。髋关节脱位(大胯脱臼):后肢呈混  相似文献   

3.
脱膊是牛肩胛部软组织损伤引起肩跛行的总称。俗称塌膀、错胛。因在行走过程中,患肢受外界强刺激所致,如跌倒、角斗、过沟渠、跳跃、路滑上下坡时,在使役中陷入墒沟等,均可致使肩部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组织过度牵引而损伤发生本病。1诊断要点本病都是在行动过程中,患肢突然跛行,呈跳跃式行走。患病多是前脚单肢性。在站立时患肢虚踏于地,伸向前方或后方,见外展姿式,以减轻患肢负重,患肢的肩胛骨下陷,下移一二指,患肢明显长于健肢,臂骨的大结节向外突出,显得比较粗大。行走时呈悬混跛,患肢外撇划弧前进,肩胛骨不能随健肢运行而呈冲和活…  相似文献   

4.
湟源县巴燕乡岳家村李某家养的 1头 6岁母牦牛 ,于 2 0 0 3年 9月 15日在赶往放牧地时 ,因受汽车惊吓 ,不慎陷入一个深 2m的坑内。拉上来后 ,牛就不能行走 ,且右后肢向后伸直 ,故来院求治。1 临床检查病牛站立时 ,患肢高度外展 ,僵硬 ,并向后挺直 ;当驱赶运动时 ,患肢以蹄尖着地拖拽前进 ,或表现“弹腿”症状 ;检查患肢时 ,发现膝盖骨移位于股骨滑车上部而不能滑下 ,患肢向后上方抬举困难。征得畜主同意 ,进行手术治疗。2 术式保定 :病牛取右侧卧 ,在患肢系部拴绳引向后方 ,固定在柱栏杆上 ,其余三肢捆在一起。麻醉 :肌注 846合剂 1mL ,…  相似文献   

5.
耕牛肩胛脱位常发生在多雨或霜冻季节,山坡路滑,驱赶过猛;耕牛从高处往下行时,另一前肢未及时收回也会造成肩肿脱位。笔者30多年来应用整复法先后治愈肥多例,愈后无一例复脱.观介绍如下:1症状患牛出现跤行,患病前肢向外伸展,肩肿骨下陷不能活动,患部有痛感,有微肿,食欲和体温正常。2鳖复方法在平地上,将患牛放倒倒卧保定,患肢向上,叫几个助手把前后健肢用绳子分别向前后拉开,再叫两位助手把患肢拉直(使腕关节不弯曲),用力往下拉和往上推(蹄与肩牌成30度角,蹄不要碰着地面人术者站在患牛背侧,面向患部,在助手把患肢往…  相似文献   

6.
陈军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140-140
1脱臼 脱臼是关节头脱离关节窝,不能复位,引起运动障碍的疾病,按变位的程度可分完全脱臼和不全脱臼。脱臼的共同症状是脱臼的关节外形发生异常改变,出现异常隆起,或异常塌陷。患肢肿胀、疼痛、跛行,不敢负重,有异常姿势。关节头与关节窝完全脱位时,患肢比健肢缩短,未完全脱离时,患肢比健肢延长。  相似文献   

7.
<正> 耕牛髌骨上方脱位,也叫冷拖杆;发于某肢一后或两后肢同时发生,其特征是:患肢向后方、高度伸直,不能自由屈曲,常以蹄尖着地拖步前进。有时行走中可听到患肢膝关节内有“咯咯”声或用力蹬缩患肢,当休息后起立行走时尤其明显,如不早治发展到严重时则丧失使役性能,笔者根据有关资  相似文献   

8.
金堂县兽医协会刘平顺老师经多年临床试验,对牛的髋关节脱臼摸出了一种轻巧的整复方法。现整理如下。一、术前准备术者一人,必要时配助手一人,保定者一、二人,绳一根。将鼻绳双折,牵患牛靠砖墙站立保定,患侧向外,防止跌倒,便于整复。二、整复方法髋关节脱位,常见的有两种:向外或向后脱位。共同症状:患肢不能驻立,行走时拖地或短步,较健肢略长。臀部凹陷。外方脱位(即股骨头向外方脱出),患肢内踏,鹰嘴(即大  相似文献   

9.
耕牛跛行在农村较为常见 ,病因较多 ,处理时要根据患牛的情况进行分析 ,现将耕牛常见跛行要点介绍如下 ,供参考。1 视诊站立姿势判定患肢1 1 患牛一前肢患病时 ,可出现患肢前踏、后踏、内收、外展姿势 ;也可能出现患肢关节屈曲 ,以蹄尖着地。两前肢同时患病时 ,两前肢频频交换负重 ,两后肢伸到腹下 ,头高抬 ,弓腰卷腹 ,使身体重心转向后肢 ,以减轻前肢负重。1 2 患牛一后肢患病时 ,患肢前踏、后踏或呈外展姿势 ;关节屈曲 ,负重不确实 ;疼痛剧烈时 ,患肢悬垂不敢负重。两后肢同时患病 ,常卧地不起 ,站立时 ,前肢后伸 ,颈部伸直 ,头向下低…  相似文献   

10.
<正>耕牛髌骨上方脱位,俗称冷拖杆。多发生于某一后肢,有时两后肢同时发生,主要特征是:患病肢向后方高度伸直,不能自由屈曲,患肢常以蹄尖着地拖步行走。有时行走中可听到患肢膝关节内发出"咯咯"响声,或用力蹬缩患肢,当休息后起立行走  相似文献   

11.
耕牛髌骨上方脱位,俗称冷拖杆,多发生于某一后肢,有时两后肢同时发生。主要特征是:患病肢向后方高度伸直,不能自由屈曲,患肢常以蹄尖着地拖步行走,有时行走中可听到患肢膝关节内发出“咯咯”响声,或用力蹬缩患肢,当休息后起立行走时尤为明显,如不早治,发展到严重时则丧失使役性能。本人根据有关资料,采用切断息肢髌骨内侧直韧带的手术方法治疗3例,全部一次治愈,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8年 8月 2 9日 ,我场 1头 3岁龄黑白花乳牛因发情爬跨其它母牛滑跌后发病 ,经整复后采用局部分点注射酒精并限制病牛运动而治愈 ,报道如下。1 临床检查 病牛驻立时 ,左后肢向前外方伸出 ,比健肢长 ,该肢以蹄球部触地 ,基本不负重 ,运步时患肢拖曳 ,明显外展。患侧臀部皮肤  相似文献   

13.
牛髋关节脱臼多因使役或运动中滑、撇、跌、扑等造成;也可因气血虚弱,筋腱松弛而发生。笔者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简单手术法治疗该病20例,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 患肢不能着地,运步时拖拉前进。上方脱位,站立姿势不定,膝关节和蹄尖向外,飞节内向,用蹄尖着地,大转子上移近荐椎骨脊,臀部突起;下方脱臼,站立时患肢较长,向健侧倾斜倚立,不能负重,蹄尖着地,大转子下移,距荐椎骨脊远、臀部低下。2治疗方法2.1术前准备。厚度为3cm,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硬木板一块,木板中央凿开长6cm,宽3cm的长方形孔…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区的天堡奶牛养殖小区常年圈养奶牛400头。2003年5~7月,先后有12头奶牛患腐蹄病,请我们就诊。经我们采取治疗措施后,12头患病奶牛除1头因蹄部溃烂严重而卧地时间长被淘汰外,其余11头痊愈。该奶牛养殖小区现无本病发生。现将该病发生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加以介绍,以供同行和养奶牛者参考。1 临床症状 患牛常将患蹄提起,以健蹄跳跃行走,有的牛则喜卧而不愿行动,不愿站立,食欲减退,皮毛粗乱无  相似文献   

15.
病因:由于各种机械的作用,如滑倒、踢伤、跳跃等均可造成膝盖骨脱臼。症状:病马一后肢后伸,不能屈曲,运动时蹄壁着地,不能提举,拖拉前进,严重时三肢跳跃前进。巧治法:用倒马绳先把病马捆倒,使脱臼的患肢着地,如果病马瘦弱无力,可不用倒马绳倒马,一人保定马头,一人双  相似文献   

16.
肩胛关节脱臼,一般说来大家畜很少发生。但在水牛中,间有发生。若初期不予整复,成为陈旧脱臼,预后即不良。对于新鲜,不全脱臼,几年来整复十余例经过一二次手术,即告痊愈。症状:突然出现支持肢跛行,驻立时患肢侧伸或前伸,如使患肢与健肢站齐,由前面或后面看髻甲部,患肢的肩胛骨较低,同时对照看两肩端,患肢的肩端比较突出。触诊,初期有痛感。无热,无全身症状。整复法:将患畜横卧保定,健肢同后两肢缚牢,患肢在上。在肩端附近,分三个部位注射3%普鲁卡因10至15毫升。用普通麻袋二条将患肢全部包裹,上面缚牢长木枋一根(木枋长120厘米,宽20  相似文献   

17.
腰肢风湿在冬春寒冷季节常能见到,骡多而马少。其主要表现为一后肢运步时稍外展,蹄尖着地,负重不全,驻立时患肢膝、跗关节屈曲,蹄尖离地约半尺,健肢负重。群众说“抽肾把胯,离地一拃。”细察腿蹄,又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用水针治疗牛桡神经麻痹的方法,前后共收治50例,均收佳效。症状患肢变长,举伸困难,着地时过度屈曲,多以蹄尖着地;人工运动患肢时伸展不充分。患肢负重时,除肩关节外,其余各关节高度屈曲。臂部肌肉松弛无力,痛感降低,久则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19.
胛气症为顽固性四肢病之一,发生于大家畜的一前肢,罹病后长期不愈,轻则影响使役,重则患肢肌肉萎缩,失去劳役能力。中兽医用长针深刺胛气穴(又叫透胛)治疗该症有特效。现简述如下。一、胛气症的病因与症状牲畜多因负重远行,践踏泥泞,或道路崎岖,乘驰滑倒,闪伤肩胛,气血淤滞,经脉受阻,发生本病。患畜站立时,常将患肢伸向前方,以减负体重。运步时患肢抬举前伸缓慢,蹄向外划弧,步度低,步幅短,呈中度或轻度悬混跛,前方短步。跛行随运动增多而加  相似文献   

20.
牛脱膊是近期来我县耕牛外伤病最常见的一种,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主要是耕牛(劳役牛)摔跌或上下坡滑倒,或过桥、急走时脚陷隙洞中,或因角斗中互相碰撞引起肩胛骨脱下变位。症状患肢不敢负重,站立时弯曲或伸直轻轻放于前方。患肢有时发热、稍肿、疼痛,患肢肩骨部有掌大陷凹,患肢较健肢稍长,下端发麻带冷,步行时三脚走路,患肢拖地而走。背拱起,毛粗逆,全身抖动,食欲减退,白睛呈红色,卧地时不易起立,健肢多集于腹下。诊断牛患脱膊,其特征为三条腿走路,患肢稍长,肩部有掌大陷凹,发热肿疼,健肢肩部特别突起。治疗先行手术整复,用一条绳捆住健肢蹄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