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普遍存在“四个令人担忧”,一是监护状况令人担忧;二是受教育权保障状况令人担忧;三是健康权保障状况令人担忧;四是人身安全权保障状况令人担忧。有效保障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笔者对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状况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入手,指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并从当前户籍管理制度、保障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的缺失进行分析,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共同特征与不同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苏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48-6649
农村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从文化入手。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面临许多困境,只要我们做到确立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大文化"观念,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就一定能顺利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何使规模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序、稳定的转移则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该文对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经验并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对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农村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审要措施之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适应现代产业的生产技能和业务技能、提高市场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工积极性、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转移农业劳动力,实现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二元经济理论,对安徽省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化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可持续性转移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问题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贫困问题集中凸显在农村地区,解决好农村贫困问题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了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系统解读了中国农村的致贫因素,并从完善制度、调整政策、转变经济结构等方面系统地提出解决中国农村贫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龄化的进程正在加快脚步,农村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政府亟需面对的问题。目前农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而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建议有以下几方面: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促进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175-176
对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针对目前湖北省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提出要推进体制创新、乡镇企业升级换代、开展劳动力继续教育培训、加大劳动力就地转移及加快城镇化建设等措施来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11.
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建设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主导力量,认真分析和审视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因素,提出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并加以正确引导,才能更好的创造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既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所面临的生产停滞、生态破坏严重和农业资源过于浪费等问题给农村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才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唯一出路。用生态学的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生态模式,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原理和技术进行农业景观规划,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从不同层面描述了城乡差距、形成城乡关系失衡的危机意识。必须认识城乡统筹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的必然体现,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造成城乡分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策造成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值得借鉴;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实现城乡关系平等、协调、融合、发展是增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能力、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唐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30-10931,10940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与发展循环旅游经济在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循环旅游经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村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经济模式;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可以为循环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社会、科技和法律保障。因此,应从观念、机制、模式、消费等层面上进行创新,促进农村和谐社会与循环旅游经济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15.
沈中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41-19942
乡村旅游发展是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首先界定了乡村旅游的范畴并阐述了和谐新农村的内涵,继之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互动作用,最后提出了二者的互动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现状分析,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城市化建设是解决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难题的唯一出路和以大中城市为龙头带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思路,并从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制度创新和市场培育等方面提出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永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31-4332
在分析农村社区及农村社区体育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下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推进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做好农村环保工作与建设和谐新农村之间的内在辨证关系,论证了在新形势下进行农村环保的必要性,就实现和谐新农村这一战略目标提出了创新农村环保工作的建议。从农村环保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4个方面对农村环保工作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强调要做好农村环保工作,必须在改善环境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创新,走农村环保创新之路。要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技术,通过对激励、监管等多种机制创新、完善法律体系、强化农民环保主体意识、推广传统技术并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来做好农村环保工作,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陈新华  刘峥  刘卯钊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97-4098,4136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农村土地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该研究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土地利用管理问题,如村镇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过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导致耕地面积大量缩减;农村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低等.提出了合理规划,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土地的节约、集约、可持续利用,完善土地政策和法规等对策建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家庭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唐盛  龙小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43-7944,7965
和谐民主家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鉴于当前农村家庭所呈现的4种教育模式中的不和谐现象,及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严重影响,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