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广西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波 《广西农学报》2014,29(4):69-71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良种推广应用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纽带。通过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可以确定品种优胜劣汰,确定品种的种植区域,对品种合理布局,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保障生产安全及促进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体系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得到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步骤和统计分析方法,用结构化BASIC语言及C—DBASEⅢ联合编程建立了区域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RVTMS(RegionalVarietyTestManagementSystem)。本系统能够对区域试验结果进行汇总制表,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品种稳定性适应性分析,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并能对品种进行多指标模糊评判,宏观调控灰色决策。经初步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使用该系统能从区域试验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高产稳产是农作物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为进一步了解玉米新品种华玉17的品种特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利用2016-2017年参加湖北省山区组玉米区域试验汇总资料,对其产量、品质及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玉17是一个丰产、稳产且对优良环境更适应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我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的管理体制、试点选择、试验过程控制、区域试验评价、区域试验权威性以及与品种权保护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完善我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对区域试验的新需求,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等6家单位建成了农业部2016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江苏省徐淮地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物联网系统",实现了品种试验管理自动化、信息数据采集标准化和品种评价规范化,解决了人手少、工作量大和试验过程监管难的问题,为国家、省级农作物品种区试审定和品种推广、跟踪评价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促进了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提高了新品种试验示范的效率、质量、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育成品种的区域适应性和推广价值.为品种审定和品种布局区域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云南省农科所1960年就开始组织水稻品种的省级区域试验.“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从1973年开始.省级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由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和云南省农科院有关专业所共同组织,1980年起.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意见》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下达各地贯彻执行,从此,云南省的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就目前我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的管理体制、试点选择、试验过程控制、区域试验评价、区域试验权威性以及与品种权保护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完善我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8.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的主要途径,是农作物品种审定的重要依据,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结果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参试品种与试验的质量密切相关,同时也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及各项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试验示范及区域试验的经验,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同区试工作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的主要途径,是农作物品种审定的重要依据,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结果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参试品种与试验的质量密切相关,同时也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及各项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试验示范及区域试验的经验,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同区试工作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湖北农业科学》2011,(22):4564
品种来源:武汉信风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用"sh17"作母本,"sh34"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甜玉米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1010。品质产量:2009~2010年参加湖北省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总糖含量9.92%。两年区域试验商品穗平均公顷产  相似文献   

11.
高粱杂交种“吉粱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利用澳大利亚雄性不育系QL344A为母本、中国高粱恢复系L20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分别为8845.7,7436.3kg/hm^2,分别比对照“敖杂1”增产9.19%和16.94%。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产量高,高抗丝黑穗病,抗旱,适应性好。适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Adler et al. (Reports, 23 September 2011, p. 1750) analyzed the standardized sampling data from 48 herbaceous-dominated plant communities and concluded that "Productivity is a poor predictor of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t fine-scale. However, their method was biased toward site-number-dominated plant communities. They also failed to provide enough data for regional analysis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for within-sit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3.
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酿造干红山葡萄新品种“左优红”在干旱地区栽培,其产量、抗病力、果实的经济性状和品质等都明显地高于中等湿度地区和高湿度地区。“左优红”在3个区域试验点的产量,比对照(CK)品种“双红”平均增产31.0%。果实含糖和总酸含量分别比CK高3.9%和低0.7%。“左优红”抗寒力低于“双红”,高于“公酿1号”,与“贝达”相似。最佳栽培生态区是: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AMMI模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品种在各地点的表现通常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品种的基因型和环境(G×E)存在着交互作用。常用的G×E交互作用分析方法是相对于环境指数的线性回归方程,但这一方法约束性较强,解释G×E交互作用较少。加性主效应和乘积交互作用模型(简称AMMI模型)在常规的基因型和环境的加性模型中加入了乘积形式的交互作用,能更多地解释G×E交互作用。实例分析表明AMMI模型是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分析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7年以"吉林27号"为母本、以"DG325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66.7 ks/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8.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高蛋白杂交大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与恢复系WR99071测交组配杂交组合。该杂交组合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666.85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5.81%;2009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80.10 kg/hm2,比对照增产0.79%。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5.12%,粗脂肪含量18.10%,属高蛋白杂交大豆。该品种适于安徽省淮北及江淮地区作早中熟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为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利用价值与适宜种植区域提供科学依据,而区域试验站建设对于能否全面、准确、客观评价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概述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承担试验任务不断加重的建设现状及其在推荐审定品种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当前站点建设中存在与现代农业及现代种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站点布局欠合理、基础设施较落后、测试手段不先进和区试管理欠规范等;依据湖南省的气候生态布局,提出了农作物品种区试站建设发展的"CTS"模式,即设立6个综合区试站(C),设28个分站(T),7个特殊分站(S);并提出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区试站建设和运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AMMI模型在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品种在各地点的表现很不一致,说明品种的基因型(G)和环境(E)存在工作用,常用的GXE交互作用分析法约束性较强,解释G×E交互作用较少。加性立效应和来积交互作用模型(简称AMMI模型)在常规的基因型和环境的加性模型中加入了乘积形式的交互作用,能更多地解释G×E交互作用。本文应用AMMI模型分析1995-1997年度通过四川省油菜区试的品种,结果表明:AMMI模型是具体、直观、灵敏地综合评价油菜品种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89-12是利用高产、中质、抗逆性强的湘苎2号(又名圆叶青)作母本,品质特优的早熟地方品种资溪苎麻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从杂交后代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的早熟苎麻新品种。通过全国主产麻区5省6点苎麻新品种区域试验,89-12纤维产量为2338.5kg/hm2,比对照种芦竹青平均增产19.51%,居试验首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丰产性最好,增产主效应值最高。产量构成因素值亦居第一、二位,与产量表现相吻合。单纤维支数1900~2000支以上,全年工艺成熟期152~160d左右。具有较强的抗风、抗旱和耐寒能力。是一个适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王超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18-21320
[目的]研究区域自动气象站后端实时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介绍了区域自动气象站后端实时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步骤,对各要素进行系统的质量控制流程规范,深入分析广西区域自动气象站后端实时数据错误的存在形式,并结合要素的相关和线性变化规律,在传统质量控制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对气温、气压要素采用预估值检查、要素相关检查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该方法是在传统质量控制方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缩短了实时数据质量控制的时效;小时降水量质量检查采用小时最低温度相关检查、雷达资料垂直一致性检查,有效提高小时降水量质量控制准确度和可信度。[结论]该方法已在广西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试用一年,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