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香龙血树真菌病害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2000年在广州地区的香龙血树[Dracaena fragrans(L.)Ker-Gaw.]种植单位共调查到9种真菌病害,即:可可球二孢茎枯病,顶多毛孢叶斑病,弯孢霉灰斑病,弯孢霉褐斑病,炭疽病,拟盘多毛孢叶斑病,拟茎点霉灰斑病,拟茎点霉叶斑病和球壳孢叶枯病,其病原菌分别被鉴定为: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Pat.)、龙血树顶多毛孢(Bartalinia dracaenaeaP.G.Xi,Z.D.JiangetP.K.Chi),弯孢霉[Gurvularia lunata(Walker)Boedijn]、塞河弯孢霉[Curvularia senegalensis(Speg.)Subram]、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Schrenk],棒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Atk)Stey]、龙血树拟茎点霉(phomopsis dracaenae Sahni),龙血树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dracaenicola Z.D.Jiang,P.G.XietP.K.Chi),龙血树球壳孢(Sphaeropsis dracaenaeP.G.XietP.K.Chi),对生产影较大的是由可可球二孢引起的茎枯病和由围小丛壳引起的叶部炭疽病。  相似文献   

2.
棕榈科观赏植物真菌病害鉴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鉴定了采自广州和顺德棕榈科观赏植物上的9种病原真菌,即银海枣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phoenixP.G.Xi,Y.X.ChenetZ.D.Jiang)、围小丛壳[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Spauld.etSchrenk]、球色单隔孢(BotryodiplodiatheobromaePat.)、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辣椒炭疽[Colletotrichumcapsici(Syd.)Butl.&Bisby]、棒弯孢(CurvulariaclavataJain.)、棕榈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palmarumCooke)、异线拟茎点(PhomopsisheteronemaSacc.)、棕竹拟茎点(PhomopsisrhapidisGonz偄lezFragoso).其中银海枣小球腔菌为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3.
发现弯孢属一新种和一新变种:四川弯孢Curvularia sichuanensisMeng Zhang&T.Y.Zhang和疣弯孢南瓜变种Curvulariaverruciformisvar.cucurbita Meng Zhang&T.Y.Zhang。新种和新变种均有拉丁文特征描述,并附绘图。研究标本保藏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报道枝孢属一新种:香豌豆枝孢新种Cladosporium lathyri Z. Y. Zhang et Y. L. Liu sp. nov. ,寄生在蝶形花亚科Popilionoideae的五脉叶香豌豆Lathyrus guinguenervius (Mig.) Litv. 的茎和叶上。文中为新种提供拉丁文简介并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霉污菌的3个国内新记录种:炱壳小圆孢[Chaeta sbolisia microglbluosa Bat、&Cif],阿西炱束梗孢[Leptoxyphium axillatum(Cooke> Hughes]麦提多绺孢[Trjpospermum (Lind) Hughes]及1个国內稀有种:烟长壳色格孢Fumagospora capnodioides Arn、]。  相似文献   

6.
新疆小麦黑胚籽粒分离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南北疆的31个县市119份小麦样品,初步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小麦黑胚病籽粒的分离物以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 C. G. Nees]和小麦根腐离蠕孢[Biplaris sorokiniana (Sacc.) Shoem]为主,同时分离到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 (Kunze ex Pers.) Wiltshire]、芽枝霉[Cladosporum spp.]、匍枝霉[Stemphylium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球黑孢霉[Nigrospora sphaerica (Sacc.) Mason],但出现的几率不大.在吐鲁番地区小麦黑胚籽粒中分离到喙状突脐霉(拟)[Exserohilum rostratum (Drech) Leo.& Sug.],在和静的黑胚籽粒中,匍枝霉[Stemphylium spp.]分离率较多,同时分离出小麦生链格孢[Alternaria triticicola Vasant Rao].  相似文献   

7.
耿月华  汪敏  张猛  王进福  李朋华  高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78-9779,9890
[目的]了解郑州郊区生存在枯枝上的暗色丝孢菌种类。[方法]采用形态描述、绘图和显微摄影相结合的方式对采集自郑州郊区的40余份枯枝标本进行了暗色丝孢菌调查。[结果]从标本样品中分离鉴定出3种暗色丝孢菌,分别是膨梗头束霉、禾色串孢、黄槐棒孢。[结论]为了解中原地区枯枝上的暗色丝孢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洛阳牡丹、芍药4种真菌性病害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洛阳牡丹、芍药种植园圃,记述了牡丹的2种真菌性病害(牡丹灰霉病和牡丹黄斑病)和芍药的2种真菌性病害(芍药红斑病和芍药拟盘多毛孢褐斑病)。根据形态学特征,4种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分别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t Fr.)、斑点叶点霉(Phyllostica commonsii Ell.et Ev.)、芍药枝孢霉(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多毛粘质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langloisii(Guba)P.L.Zhu]。  相似文献   

9.
[目的]鉴定引起广西按树梢枯病的病原菌.[方法]对近年发生在广西河池、南宁、崇左、百色、梧州等地的桉树梢枯病进行了采样调查、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及种类鉴定.[结果]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 Griffon&Maubl]、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Pennycook&Samuels) Crous,Slippers&A.J.L Phillips]和拟隐孢壳菌(Cryptospotiopsis sp.Bub.et Kabat)均可导致桉树梢枯病的发生.[结论]为桉树梢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报道生于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eamum L.上的弯孢属2个中国新记录种:水稻弯孢Qurvularia oryzae Bugmnicourt和黄茅生弯孢Curvularia heteropogonicola(sjvan.)Alcom。研究标本保藏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1.
中国谷精草属植物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对东亚谷精草属 (Eriocaulon)分类进行了详细地研究 .发现中国谷精草 1新种 (峨眉谷精草 )、新分布 2种(南亚谷精草、朝日谷精草 )和 2个变种新组合 (龙塘山谷精草、长菲谷精草 ) .对谷精草属植物存在的一些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1 6个已发表的种 (变种 )处理为同物异名 .  相似文献   

12.
灵芝科(Ganodermataceae)我国已报道93种。本文描述了采自贵州省的灵芝科真菌1个新种即:册亨灵芝(GanodermacehdngenseXL.Wu)。新种的模式标本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冰雹灾害气候特征及防御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哲红  詹沛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77-19179
[目的]研究1984~2006年贵州省冰雹灾害气候特征及防御区划。[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84~2006年贵州省冰雹过程的气候特征和灾害特征,并与以前的结论作了比较,建立了冰雹灾害划分标准,绘制了贵州省冰雹灾害防御区划图。[结果]1984~2006年灾情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23年贵州省共出现1 243个冰雹站次,年平均约54站次,全省各地年平均降雹日数在0.1~2.7d,每次冰雹过程全省平均有3.8站次冰雹,52%的年度有30站次以下冰雹天气,35%的年度发生冰雹30~80站次;贵州省冰雹全年均可出现,74%出现在春季,最少的为冬季,该省为明显的春季降雹类型。这一结论与以往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将冰雹灾害统计主要归纳为人员死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两类,并将一县(站)次冰雹过程按直接经济损失划分为Ⅰ级(特别重大冰雹灾害)、Ⅱ级(重大冰雹灾害)、Ⅲ级(较大冰雹灾害)、Ⅳ级(一般冰雹灾害)。根据冰雹出现概率和重大冰雹灾害出现频数,绘制出贵州省冰雹灾害3级防御区划图,Ⅰ级冰雹灾害防御区域主要在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黔南地区,Ⅱ级冰雹灾害防御区主要在该省的西部、南部及东北部,省内其余区域为冰雹灾害Ⅲ级防御区。[结论]该研究为贵州省冰雹灾害的防御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天麻产业技术专利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相关部门全面了解天麻产业开发现状,进一步提升贵州省科技创新对天麻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专利申请的类型、趋势、区域、申请人、技术领域及主要机构等方面对全国及贵州省天麻产业技术专利申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9—2016年贵州省天麻专利申请量为102件,占全国申请量的14.80%。贵州省天麻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占比较高,较全国分别提高17.38%和2.11%,发明专利申请占比低,较全国降低19.49%。其中,贵州省天麻产业的发明专利申请以天麻资源及种植领域、天麻药品领域的申请量居多,分别为22件(39.92%)和13件(23.21%)。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木薯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海拔等要素的要求,结合贵州省各个县市主要气象站点1995—2014年的气象统计资料,选取贵州省木薯栽培的气象指标(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10℃活动积温和日均温≤0℃最长连续时数),基于"3S"技术,建立木薯可种植区域热量指标与海拔的回归模型,明确贵州木薯的种植区域,得到种植气候区划。结果表明,贵州省木薯适宜种植区面积126 642.3 hm2,其中优势种植区总面积为114 683.8 hm2,主要分布在南盘江流域、北盘江流域、红水河流域、樟江流域和都柳江流域的17个县市;一般种植区总面积为11 958.4 hm2,主要分布在赤水河流域的赤水市和习水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贵州地方山羊品种黔北麻羊、贵州白山羊和贵州黑山羊ras-related and estrogen- regulated growth inhibitor(RERG)基因第2、3和4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本试验通过PCR-SSCP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对3个品种外显子SNPs位点进行检测,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3个供试群体中在第4外显子上都检测到4个SNPs位点,即56 bp(C/G)、826 bp(A/G)、1 434 bp(T/C)和1 798 bp(A/T)。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AA型和BB型的体重对AB型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CC型和DD型的体重对CD型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EE型和FF型的体重对EF型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1 798 bp(A/T)位点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RERG基因的56 bp(C/G)、826 bp(A/G)和1 434 bp(T/C)多态性位点可作为生长性状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人心果病原真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年来对我省人心果真菌病害的系统调查表明:人心果生长期以枝叶病害为主,蛤实病害主要发生于贮藏期;生长期病害中影响生产最大的是炭疽病,引起枝叶枯死。本文报道了人心果的病原真菌8种,其中2个新种,它们是Didymella sapotae C.F.Zhang et P.K.Chi.sp,nov.,Lophodermium sapoti C.F.Zhang et P.K.Chi,sp,nov,其它病菌包括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贵州省土壤锰(Mn)的空间分布特点,本研究对贵州省376个采样点土壤锰含量进行空间插值,再与贵州省不同类型环境因子分布矢量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明土壤锰空间异质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贵州省不同类型土壤锰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平均含量依次为石灰土>棕壤>红壤>黄棕壤>黄壤>紫色土,表层土壤锰含量范围为2.57~5 203.98 mg·kg-1,平均值为876.92 mg·kg-1,变异系数为0.89,具有较强变异性。贵州省依据土壤锰含量水平可划分为低锰区(0~500 mg·kg-1)、中锰区(>500~700 mg·kg-1)、富锰区(>700~1 200 mg·kg-1)、高锰区(>1 200 mg·kg-1),全省土壤以富锰水平为主,面积占比达54.05%。空间块金系数达0.51,表明土壤锰分布具有空间中等自相关性。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评估发现,与锰含量显著相关(P<0.05)的影响因子解释力大小依次为年代地层(0.20)、地质岩性(0.17)、海拔(0.09)、土地利用类型(0.03);年代地层与地质岩性的组合变化是影响土壤锰空间异质性最主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海拔和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影响土壤锰空间异质性。可见,贵州省土壤锰的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区域土壤锰含量水平进行分区有助于指导土地资源的区域生态管理与安全利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内孢圆梗霉Basidiophora entospora在国内的新分布省、市、自治区。对国内尚未报道过的藏卵器和卵孢子阶段进行了补充描述。并将国内不同寄主的Basidiophora entospora进行形态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发现于广东的油柑真菌病害4种,即叶点霉引起的褐斑病,球梗孢,引起的拟炭疽病,拟盘多毛孢引起的叶斑病以及白粉病,前两种病的病原菌为新种,第3种病为国内新病害。新种的模式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