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淫羊藿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乙醇用量、超声提取时间、液(mL)固(g)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岭脊分析确定的淫羊藿苷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8%、超声提取时间23min、液(mL)固(g)比32∶1,该条件下淫羊藿苷的提取率可达到0.661%,与理论值0.663%十分接近。【结论】确定了淫羊藿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具有耗时短、提取率高、能量消耗少且工艺稳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10种中药成分对单层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将安全浓度范围内的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多糖、板蓝根多糖、黄芪黄酮、蜂胶黄酮、淫羊藿黄酮、黄芪皂苷和人参皂苷等 10种中药成分分别加入已培养 2 4h、刚形成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中 ,在加药后12 ,2 4 ,36 ,4 8和 6 0h用MTT法测定它们对CEF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芪皂苷、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和蜂胶黄酮主要表现为促进增殖 ;淫羊藿多糖主要具抑制效应 ;其他 5种中药成分在某些浓度和时间点能促进增殖 ,而在某些浓度和时间点则抑制增殖 ,并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种胚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筛选其适宜的组织培养条件。【方法】以朝鲜淫羊藿种胚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在1/2MS基础培养基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讨6-BA、NAA、IBA和蔗糖对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适宜培养基,并分析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增殖、丛生芽增殖及幼芽生根的影响。【结果】朝鲜淫羊藿的最佳消毒方式为:利用体积分数0.1% HgCl2对种子表面消毒8 min,再对种胚消毒5 s,该条件下种子存活率为71.11%;诱导种胚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1.0 mg/L 6-BA+0.5 mg/L NAA+0.5 mg/L IBA+30 g/L蔗糖,诱导率为47.78%;愈伤组织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0.5 mg/L KT+0.3 mg/L NAA,增长率为172.67%;丛生芽的适宜增殖培养基为1/2MS+2.0 mg/L 6-BA+0.4 mg/L NAA,增殖系数为2.78;0.5 mg/L NAA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43.33%。【结论】建立了朝鲜淫羊藿种胚适宜的组织培养体系,在该体系下,组培苗长势良好,但生根效果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不同淫羊藿属Epimediam物种之间及种内的生理生化特征差异,为人工规范化栽培种植及产量提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量了3种移栽淫羊藿属植物的植株高度、叶形态、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气孔导度等生物指标,并运用非参数检验和邓肯氏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和结论】新叶植株高度:巫山淫羊藿E.wushanese柔毛淫羊藿E.pubescen粗毛淫羊藿E.acuminatum,其中,巫山淫羊藿与柔毛淫羊藿、粗毛淫羊藿植株高度均差异显著.老叶植株高度:巫山淫羊藿粗毛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其中,柔毛淫羊藿与巫山淫羊藿、粗毛淫羊藿植株高度均达显著差异.3个种间老叶植株的叶片形态差异显著,而新叶不显著;种间及种内的老叶和新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具有显著差异,且老叶植株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大于新叶植株.气孔导度的种内差异显著,新叶植株叶片的气孔导度大于老叶植株叶片的气孔导度.说明不同淫羊藿属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5.
淫羊藿苷是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中药单体。其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滋阴补阳、促进造骨细胞的增殖和发育、调节免疫和抗肿瘤等多种重要的药理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因此,充分利用我国淫羊藿苷的资源优势,在其药理作用与临床运用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全文概述了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淫羊藿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5种中药总黄酮成分体外抗病毒作用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抗病毒中药黄酮成分复方的主药,采用MTT法观察了淫羊藿、黄芩、忍冬藤、三七和菟丝子5种中药总黄酮成分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生长的影响,并采用先加黄酮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黄酮、黄酮与病毒同时感作3种加药方式观察了各黄酮成分抗新城疫病毒(NDV)感染CEF作用。结果表明:5种中药总黄酮成分在一定质量浓度下均能促进CEF增殖或延长细胞存活时间;在安全浓度范围内的5个稀释浓度下,各总黄酮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活性,尤其以淫羊藿黄酮在先加黄酮后接种病毒和先接种病毒后加黄酮且质量浓度为31.30μg·mL-1时,以及31.30μg·mL-1黄酮与病毒同时加入时的A570值显著大于病毒对照与细胞对照;黄芩黄酮在先接种病毒且浓度为7.80~3.90μg·mL-1时,其A570值显著大于病毒对照(P<0.05)和细胞对照(P<0.05)。最高病毒抑制率以淫羊藿黄酮最高,其次是黄芩黄酮,分别达189.70%和158.82%。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和黄芩总黄酮具有较显著的体外抗病毒效果,可作为抗病毒中药总黄酮成分复方的主药成分。  相似文献   

7.
淫羊藿苷的超声波强化提取及其稳定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淫羊藿叶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淫羊藿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溶剂60%甲醇溶液、液固比35∶1(mL/g)、超声波作用时间20 min。该法对淫羊藿苷的提取量与索氏提取法相当,但提取时间显著缩短,提取溶剂用量较少,不影响淫羊藿苷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骨疏康含药血清对鸡胚成骨细胞的增殖和AKP活性的影响.ISA蛋鸡口服骨疏康后1 h、3 h、5 h采血制备血清,分别加入到鸡胚成骨细胞中,培养24 h、48 h时分别用MTT法和PNPP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率和AKP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仅给生理盐水)比较,骨疏康含药血清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AKP的分泌,给药5 h采集的骨疏康含药血清作用最佳.表明骨疏康有利于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并提高活性,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9.
饲粮添加淫羊藿、补骨脂对鸡血浆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2日龄粤黄鸡290只,分为5组按日粮量依次分别添加0、2%淫羊藿、133%淫羊藿+067%补骨脂、067%淫羊藿+133%补骨脂和2%补骨脂,试验期为70d。结果表明:(1)83日龄时,添加淫羊藿、补骨脂提取物可使雄鸡睾酮(T)浓度及雌鸡雌二醇(E2)浓度升高,其中2%淫羊藿可使雌鸡E2浓度显著升高(P<005)。(2)83日龄时,添加2%补骨脂可使雄鸡血浆促卵泡素(FS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067%、133%、2%的补骨脂可使雌鸡血浆FSH浓度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这两种中药提取物能促进鸡生殖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饲粮添加淫羊藿,补骨脂对鸡血浆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日龄粤黄鸡290只,分为5组按日粮量依闪分别添加0.2%淫羊藿,1.33%淫羊藿=0.67%补骨脂,0.67%淫羊藿+1.33%补骨脂和2%补骨脂,试验期为70d。结果表明:1.83日龄时,添国淫羊藿,补骨脂提取物可使雄鸡睾酮浓度及雌鸡雌二醇浓度升高,其中2%淫羊藿可使雌鸡F2浓度显著升高。2.83日龄时,添加2%补骨脂可使雄鸡血浆促卵泡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0.67%,1.33%,2%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中草药叶下珠中的抗病毒活性成分,为开发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新药提供条件。[方法]分别用75%乙醇(E)和纯净水(PF)煎煮叶下珠全草,再分别以石油醚(PE)、乙酸乙酯(EA)、正丁醇(BU)萃取其活性成分。将萃取物分别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观察其对NDV病变的抑制作用;分别接种鸡胚,观察其对NDV血凝效价的影响;分别接种鸡,统计鸡群的死亡率,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E-PE、E-BU组萃取物均能明显抑制NDV在CEF细胞上的病变和显著抑制NDV在鸡胚内的增殖(P〈0.05),以E-BU较好;E-PE、E-BU组的鸡只存活率均极显著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以E-PE组保护率较高。[结论]叶下珠水提取物效果较差;醇提取物E-PE组和E-BU组能有效抑制NDV病毒病变及其在鸡胚内增殖,对NDV的免疫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莪术油对新城疫病毒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方法]用鸡胚培养法和血凝试验,测定莪术油对鸡新城疫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莪术油对鸡胚无毒性作用;莪术油与病毒同时接种鸡胚,能完全抑制鸡新城疫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结论]结果为莪术油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Ca~(2+)对水稻Ac/Ds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Ca2+对水稻Ac/Ds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方法]选用水稻品种Dongjin的Ac/Ds插入突变株系的种子,从成熟胚盾片诱导出愈伤组织,在筛选出的最适增殖、分化及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a2+,研究Ca2+对水稻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适当增加Ca2+浓度能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分化率、再生植株生根条数及根长,当Ca2+浓度为6.0mmol/L时效果最佳,当Ca2+浓度为7.5~15.0 mmol/L时水稻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分化率、再生植株的生根条数及根长呈下降趋势。[结论]适当增加培养基中Ca2+浓度可提高水稻Ac/Ds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分化率、再生植株生根条数及根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尿嘧啶(Uracil)和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TP)对牛卵母细胞成熟及激活后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尿嘧啶和ATP,研究其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激活后孤雌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50μg/ml尿嘧啶能够显著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分裂率及孤雌胚胎囊胚率;在成熟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250、500、750μg/mlATP,对卵母细胞成熟率影响不大,但添加500μg/ml ATP能显著提高激活后孤雌胚胎囊胚率。[结论]该研究为牛卵母细胞IVM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何首乌提取物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及量效关系。[方法]在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分别于加药后24、48和72 h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何首乌乙酸乙酯提取物能促进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增殖,试验中最佳作用浓度为0.1 mg/ml。[结论]何首乌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值。  相似文献   

16.
刘宇桐  金黎明  徐鑫  撒楠  鲍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778-12779
[目的]研究硒化壳寡糖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MC3T3-E1的作用。[方法]将硒化壳寡糖分别以10、100、500、1 000、2 000μg/ml的浓度加入培养基中,通过MTT测定法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作用。[结果]在试验设置的5个浓度梯度下,硒化壳寡糖均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且效果优于壳寡糖,其中500μg/ml为最适浓度。[结论]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陆祥  范桂金  陈伟  何志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75-1207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增殖、骨形成蛋白-2(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0、1、0.1μmol/L)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48和72 h后,观察成骨细胞的形态,采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并通过RT-PCR检测成骨细胞BMP-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0μmol/L As2O3组可见部分成骨细胞变圆变小,细胞核固缩、碎裂,细胞膜皱褶、凹陷;1μmol/L As2O3组成骨细胞数目众多和分裂相明显;0.1μmol/L As2O3组成骨细胞间连接紧密。10μmol/LAs2O3组大鼠成骨细胞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72 h OD值低于48 h O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1μmol/L组As2O3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72 h OD值高于48 h O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0.1μmol/L As2O2组72 h OD值与48 h OD值无显著差异(P0.05),且OD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RT-PCR结果表明,10μmol/L组72 h BMP-2基因表达明显低于48 h,且BMP-2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1μmol/L As2O3组72 h BMP-2基因表达与48 h无显著差异(P0.05),且BMP-2基因表达与对照组(P0.05);0.1μmol/L As2O3组72 h BMP-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48 h,且BMP-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s2O3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BMP-2 mRNA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鸡Mx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并检测其抗病毒活性。[方法]将鸡的Mx基因克隆入pEGFP-C1载体,经筛选鉴定后磷酸钙法转染293T细胞,并对转染细胞进行荧光分析以及RT-PCR与Western blot鉴定,同时提取细胞蛋白质,微量细胞病变试验检测其抗新城疫病毒的活性。[结果]试验构建的pEGFP-C1-cMx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后,在胞浆中可检测到绿色荧光,RT-PCR与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pEGFP-C1-cMx可在293T细胞中表达,微量细胞病变试验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保护鸡胚成纤维细胞免受新城疫病毒感染。[结论]试验构建的pEGFP-C1-cMx表达载体可在293T细胞中表达具有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的鸡Mx蛋白。  相似文献   

19.
复合酶水解鸡肉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二刚  童群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83-6085
[目的]为进一步改善鸡胸肉的加工工艺奠定基础。[方法]以蛋白水解度、水解液的鸡香和苦味为指标,比较P+N复合酶、胰蛋白酶、Alcalase、木瓜蛋白酶和精制中性蛋白酶在各自适宜条件下对鸡肉的水解效果。研究液固比、初始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N复合酶水解度的影响,探索P+N复合酶水解鸡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P+N复合酶为水解鸡肉的最佳酶,其水解效果明显优于单酶。各因素对水解度影响程度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初始pH值,而反应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显著。P+N复合酶水解鸡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0.2%、反应温度50℃、液固比31:、初始pH值7.0、反应时间8 h。[结论]在该条件下,鸡肉水解蛋白液的水解度达51%~54%,且鸡香浓郁、无苦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