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艰巨。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污染的来源发现,农村水环境存在全能主义政府管制、城乡二元结构固化、水环境公共物品属性以及农民自身诉求和局限等方面的治理困境。为保护农村水环境,需要改善农村水环境治理机制,从协同治理视角出发,建立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关于农村水环境协同治理网络,以期能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演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09-210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中国社会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时机也逐渐成熟。但是从治理体系来看,不难发现真正的社会治理确是"社会公正"的维护机制。因此,要想彻底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首先调整我国现行的农村治理方式,通过农村治理方式的调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切实让基层政府参与进来,以农民为主体开创农村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村水环境治理现状,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仙下乡为调查对象,剖析和探究了当地水环境的现状和治理的困境,通过整体观的引入,将政府、市场、社会的联动体系化,将基础案例上升为普遍性,提出了以城乡一体化水环境管理体制为核心,社会公众参与机制、治理主体利益平衡协调机制、市场化运行机制和经济激励机制为延伸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国,农村的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乡村治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封建王朝统治下的“县政绅治”模式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主导下的“政社合一”模式再到改革开放后政府治理下的“乡政村治”模式,不同的治理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极速变迁,乡村社会治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的治理困境。面对乡村社会新的治理困境,探索一种多主体协商参与的合作共治模式成为我国乡村治理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比较匮乏的社会往往是一种"碎片化"的社会,农村地区社会资本的匮乏是制约农村发展和造成农村贫困的关键性因素。社会资本在帮助贫困农民获得经济资本、实现信息的共享、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农村贫困地区公共事业发展、促进农村自主民主治理等方面具有特定的功效。由此,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治理实践应从提高贫困者的社会地位,构建贫困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加强制度建设以及增加贫困群体的社会资本存量等方面入手,以社会资本为理论视角重构农村反贫困治理模式,构建农村反贫困的多元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代耕农"是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对珠三角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特殊的历史贡献。在流动过程中,引发系列农村社会问题,与流入地政府及农民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纠纷、合同纠纷、拆迁纠纷、入户、子女入学等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代耕农"流入地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代耕农"问题也成为乡村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将"代耕农"群体与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相联系,分析"代耕农"衍生的系列社会问题与隐患,从政策层面与管理制度上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7.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农民福祉与乡村发展质量。在政府承担绝大多数生态环境治理职能情况下,福建省漳州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面临治理主体单一化、治理能力与效果有限、监管与防控机制缺乏的困境。在持续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要根据农村生态特点,突破传统政府主导模式,发动政府、社会组织、农村居民的力量,构建良性互动的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新时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包括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农民意识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和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包括提高污染治理水平、降低治理难度、优化农民意识、增加资金投入和完善治理机制等方面。通过有效的措施和策略,可以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困境;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水环境治理研究——基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亦楠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1):186-190
利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分析中国的农村水环境治理问题。结果表明,农村水环境治理作为一种公共物品,需要村民、企业、地方政府的共同参与,但各主体在行动中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都出现了"搭便车"的行为。实现农村水环境的有效治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企业激励机制、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克服各治理主体的"搭便车"行为,增强主体参与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意识和行动能力,实现农村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破除,农村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迅速的解构,已由传统乡土社会逐步进入“后乡土社会”发展模式。后乡土社会视域下农村存在农民自我意识强化与传统治理模式矛盾、农村政治精英角色多重化影响其决策行动的公正性两大治理困境。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主动性、推动广大村民群体主动参与农村治理,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村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及农村文化建设及法制建设是化解以上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乡村社会对我国时代改革进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现有的乡村治理机制显然跟不上乡村社会结构性变革的步伐,各种治理困境和挑战层出不穷。其在治理层面的主要表现是开放流动的乡村社会现状与封闭排他、僵化保守和过分依靠行政权力的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存在明显背离。因此,要想突破乡村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化解现有的治理困境,有序推动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改革,需要将乡村社会协同参与机制、农村经济合作治理模式、统筹城乡整体发展作为治理导向,构建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逐步展开,乡村多元共治模式兴起,农民专业合作社日益成为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载体。以河北省唐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研究样本,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梳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人力资源、农民参与、政府指导、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困境。同时,提出新时代农民专业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需要强化人才培育,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加强法治建设,大力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政策法规;加强重视程度,形成乡村治理更为强大的工作合力;加强自身建设,在乡村治理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13.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地处欠发达地区的X市Y区作为案例,系统梳理农村集体经济的演进脉络,聚焦试点地区的“政经分离”实践探索及其运行逻辑并展开深入探讨,基于“制度—资源—技术”理论和自主治理理论,构建多元共治的分析框架,剖析“政经分离”实践的发生机制和富民兴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政经分离”,乡村能够根据自身禀赋实现兼具明确治理制度边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等特征的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运作。这能够有效带动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并逐步构建坚实的要素互动基础,加强多元治理主体的利益共识,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仍存在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系统运行机制不顺、治理主体能力不强等共性问题。为此,本研究从优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发展动能和强化要素支撑等方面给出路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825-1827
论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领域的自主性增长、农村社会自组织空间的扩展,以及"乡政"与"村治"关系的重构,从而得出自主性是农村社会发展的路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同样面临着乡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同时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主导式乡村环境治理模式面临困境,即忽视了乡村农民主体的作用。现阶段只有在乡村环境治理中,积极培育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为乡村环境的长效治理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只有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组建乡村环境组织,制度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发展乡村经济,才能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实现乡村环境的良好治理。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为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土地利用关系的重构,实现了乡村发展的转型,并从农村经济、社会服务均等化、村庄治理等各个方面对村庄进行了革新.针对农村新型土地利用关系的重构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并总结了“村企合一”型村庄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对促进乡村治理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使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民的“原子化”和村两委的“泛行政化”导致公共事务治理陷入困境。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重要的经济组织,具有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明确合作社的参与路径对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农村公共事务的内容,合作社的参与路径分为三个方面:(1)参与经济事务治理,包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规模生产与产业化经营、提供资金支持、优化配置公共资源;(2)参与政治事务治理,包括参与民主选举、影响决策制定、监督公共事务、培养社员民主意识;(3)参与社会事务治理,包括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组织文化教育活动、提供社会保障、调解农村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18.
社会治理环境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中国31个省市农村地区1988—2014年宏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以刑事犯罪批捕人数作为代理变量,分析社会治理环境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生产率有较大影响、主要由基层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社会治理环境改善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对生产率提升无直接影响、主要由县市等更高层级单位提供的公共品,社会治理环境的影响不显著;刑事犯罪历史数据高度正相关。短期的刑事犯罪批捕累计量增加,不会显著增加当期公共品的供给;长期的刑事犯罪批捕累计数量增加,会显著增加当期公共品的供给。这表明,只有持之以恒地打击黑恶势力,才会真正改善社会治安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主流城市化理论的预设前提是,城市化的结果就是农民的“终结”,因而把城市化起点的农村给忽略或遮蔽了。学界在除蔽中取得“农村就地城市化”的研究成果。农村就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一般村落,有着高度的发达经济,有着兼具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和谐文明。这里居民的收入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享受城市相似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享受相当于城市的现代化而又具有乡村特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走乡村善治之路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善治体现的是以治成善或善之治,是基于人的好生活而对治理秩序的美好愿景及其实践活动,因而它成为乡村社会秩序的目标与价值基础。随着国家意识的确立进而有了国家对乡村的整合,乡村善治实现了乡土善治到国家善政,再到现代社会的善治过渡,并在国家及现代化意义上不断获得新的诠释、演进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国家及现代化、公共利益及其多主体参与等方面的善治特征。国家现代化由此成为乡村善治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