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地膜残留、农业废弃物及污水灌溉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及污水灌溉和大量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不仅对土壤、水体等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影响农产品质量,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以及农膜、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该文阐述了砚山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对砚山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砚山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药、化肥、农膜、畜禽养殖、农户生活污水及废弃物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该文对福建省福安市(县级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切入点,提出发展农村沼气,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吉林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基于对吉林省农业面源污染趋重的原因分析,提出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防止畜禽养殖污染、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加强农用地膜管控与回收等防治措施,助力发展农业可持续建设、开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莲都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得出莲都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点是畜禽养殖业、化肥农药及农残废弃物的污染,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畜禽养殖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残废弃物污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药、化肥、农膜及农村生活、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产出的各类废弃物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实行"两减三保"工程(减少化学农药,减少化肥施用,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及推广沼气综合利用等技术,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以及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而造成的水体、土壤、生物和大气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秸秆燃烧污染、养殖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等~([1])。农业面源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是化肥和农药。  相似文献   

8.
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秸秆燃烧污染、养殖业面源污染及水土流失等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其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广泛性和不易监测性等特点。其形成受到生产活动、水文条件、动力因素及地形特点的影响,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政策保障;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公众尤其是农民的环保意识等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面源污染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流失,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水土流失,作物秸秆大量废弃以及农膜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广泛性、随机性等特征,对土壤、水体、大气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从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农业管理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措施,以期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衡水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水市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投入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春江  杨信廷  李斌  李明  闫华 《农学学报》2018,8(1):180-186
农业信息技术对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内涵,回顾了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4个主要发展,分析了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农业信息技术未来发展重点与发展建议。旨在为促进国内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创意农业对现代农业发展重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创意农业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国情,论述了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策动力,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丰富人民生活内容的捷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国内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状况的概述,提出了中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尚属起步阶段、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成熟、农业信息服务机制不健全。根据中国农业目前实际情况分析,指出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是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强调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以及并探讨了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信息化推动农业向高新技术挺进,加速实现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文章阐述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农业信息化的涵义,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在推进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鲁静芳  左停  徐筑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12-18214
在介绍我国农业问题现状的基础上,从政策层面分析了我国农业问题的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上海市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已形成了都市型生态农业的理论体系和发展模式.今后,要继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的知识,全面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全程监控生态农业生产过程,强化生态农业研究等,以促进上海市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信息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互联网农业信息网站的迅速发展目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为在线统计农业信息网站信息提供了条件。本文采用元搜索结合网络爬行技术,采集互联网上农业网站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对农业网站的数量、行业分布、地域分布、流量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当前农业互联网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军 《农学学报》2011,1(10):31-33
从追溯循环经济理论起源着笔,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深刻内涵,总结提炼了新时期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即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简要回顾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浅析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发展都市农业符合北京市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缓解北京市耕地和水资源匮乏的状况、发挥农业的生态保护及休闲度假功能以及促进城镇郊区化和郊区城镇化的互动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密云创意农业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意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旅游业、创意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业态。密云县从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出发,依托其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休闲产业的优势,创意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论文在分析其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思路,并从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主题产品、构建产业链条、开展项目设计和创意策划,打造创意农业优势品牌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