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信息文摘     
南平市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再创佳绩 近年来南平市农科所充分发挥科技和区位优势,强化水稻育种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内选育出了13个水稻品种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并有2个水稻品种获得国家品种保护专利。 2004年7月1日,海南国家863计划全国水稻新品种展示结果揭晓。在由全国60多家农业科研院校(所)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三明市水稻新品种推广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子是水稻生产的核心要素,新品种在农业增产增收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农业推广是发挥新品种作用的关键。笔者对福建省三明市2009—2011年水稻推广应用面积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三明市水稻新品种推广现状——水稻新品种多而杂、推广面积小、推广进程缓慢;分析了三明市水稻新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水稻种子质量的监管、发展商业化育种、建立水稻新品种核心示范区、提高对农户科技支撑等优化水稻新品种推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科技》2005,(1):11-11
“福建省主要作物品种抗性鉴定中心”是省级专业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抗性鉴定工作的研究机构。它是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委托,由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承担的全省及国内外育种部门的作物新品种(水稻、甘薯、玉米、大豆、花生和马铃薯等)的抗病虫性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技推广》2008,24(1):I0001-I0001
刘文炳,农业推广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为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制种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福建省优秀专家及福建省农业科学家。现为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所长,福建省水稻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基地主任,福建东方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省尤溪东南超泰米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福建省海峡品牌经济发展科研院荣誉院长兼首席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加大舆论宣传,提高执法者和广大群众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认识,这对调动广大育种家的育种创新积极性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有着重要作用。利用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数据,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情况,分析认为国内科研单位的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和授权量仍保持最多,人们对种业品种权意识还不够强。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激励水稻育种创新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全国和湖北省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针对湖北省水稻育种指出高产、优质、环保、安全的水稻新品种选育、高档优质稻的新品种选育、适合全程机械化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的三个发展方向,并提出充分利用籼粳杂种优势、提升水稻育种技术手段、发掘和创制优异种质资源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全国首届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矮培64S”、“龙单16号”等38个水稻、玉米新品种首次被农业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育种人员或单位在拥有品种权之后,可以通过对品种权的转让或实施,从生产、销售和使用授权品种繁殖材料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为继续从事育种创新提供资金保障,调动育种者的积极性,加速植物育种的步伐。  农业部现已发布了两批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共为19个属(种),即大田作物类的水稻、玉米、普通小麦、大豆、甘蓝型油菜、花生,蔬菜类有大白菜、马铃薯、普通番茄、黄瓜、辣椒属,观赏植物类的春兰…  相似文献   

8.
课题内容、目标: 从三个层面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即水稻聚合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研究,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创制新种质,聚合多个优良目标性状培育出优质、高产、广适应性水稻新品种。具体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稻优良基因的精细定位与高通量分子标记;水稻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的比较研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优良基因,创制水稻新种质;优质超高产广适应性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水稻新品种组培7号的选育过程及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情况。水稻生物技术育种具有周期短,速度快,节省人力物力等特点。水稻新品种组培7号是我国首次应用体细胞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耐冷性强的北方粳稻新品种。它标志着我国在水稻体细胞诱变技术育种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豫南稻区的常规水稻与杂交水稻组合品种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适应该地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选育过程较为缓慢。依据豫南稻区农业生产现状,应当重视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对其可行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探讨,做好水稻育种的基础研发工作,促进农业的可持续进步与发展。该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豫南地区水稻种植以及水稻品种的现状,针对相关问题指出了通过收集高产、优质的亲本改变传统的选育观念和模式,强化基础研究工作,引种与育种相结合,常规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不断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以期为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进步与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1.
于彦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93-21996
针对我国严峻的农村环境问题以及环境法制在农村环境保护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完善环境法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以下若干对策: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强化农村环境执法;转变政府观念,完善环境参与制度,加强农民参与和农民监督;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的环境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商业化育种的特点及发达国家种业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种业发展现状,提出国家应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新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及交易平台、种子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加速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立。结合水稻育种实践及湖北省水稻生产实际,提出水稻品种选育目标应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选育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中稻和直播早晚稻、再生稻、高档优质稻、中粳或单季晚粳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天气频发,高温热害已成为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概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颖花育性、活性氧积累与膜损伤、光合作用、内源植物激素、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提出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对策,包括选育耐高温品种、合理调整播期、加强稻田水肥管理、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并对今后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开展水稻抗热栽培和耐高温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尤其是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后,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农经本科人才培养呈现出明显 的非农化趋势,表现为学院更名、招生规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非农化不利于农经 本科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农经学科自身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以强化 农经专业“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兰州市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及新品种应用情况,从新品种的来源;种子市场管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种子加工包装;新品种的确定与示范推广方面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6.
实施UPOV1991文本对科研育种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阐述了我国农业科研单位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就其在我国农业育种领域的地位、品种权申请的状况和与国外的差距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实施UPOV不同文本对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品种创新的影响;提出了完善农业科技育种创新体系,设立新品种保护专项资金等建议,为我国加入UPOV公约1991年文本,实现资源和品种创新及其保护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频发,污染成分和原因复杂,流域性污染、跨行政区域污染的增多,给当地渔业生态环境、渔业资源和养殖业均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和损失。同时,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管理主体不清晰,调查处理力量较薄弱,调查取证困难,造成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不易顺利开展。通过对广州市渔业水域污染以及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快速响应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依法依规处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并提出了在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方面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执法、完善监测体系和加强培训演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豇豆是一种重要蔬菜作物,营养成份丰富,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的增长,矮生豇豆正引起广大农民的高度重视,但目前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尚有待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从种质资源研究、主要性状关联研究、育种途径研究、新品种育成等方面对矮生豇豆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制、多元化育种目标以及分子育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矮生豇豆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玉米种业现状、瓶颈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蓉蓉 《农业展望》2013,(11):51-53
从生产状况、品种、种业企业和制种基地等方面概述了中国现代玉米种业的现状,总结了面临跨国种业集团竞争压力大、公益性和商业化育种的关系尚未理顺、培育突破性新品种能力不足、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壮大民族玉米种业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