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架水帘设施大棚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2015,(1)
<正>目前在福建栽培香菇主要有反季节栽培(1-2月接种,4-9月出菇,宜在高海拔山区种植);常规栽培香菇(8-9月接种,11月-翌年3月出菇);越夏栽培香菇(4月接种,9月-翌年3月出菇),三种模式多采用荫棚或林地作为出菇场所,其产量和品质易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钢架水帘设施大棚栽培香菇是福建尤溪县近年来推广应用较佳的新模式,可突破季节限制,实现香菇在南方地区的准周年化栽培,应用前景十分看好。现将安农(福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福建马诗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栽培经验  相似文献   

2.
夏季速生杨林地香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升 《北方园艺》2012,(13):194-195
正发展速生杨林地食用菌栽培能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林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静海县现有林地面积4.5万hm2,目前已发展林地食用菌种植面积超600hm2,林地栽培香菇每667m2可出菇4 000kg,纯利润8 000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香菇的营养价值和生长特性,提出杨树林反季节地栽香菇的可行性。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从林地的选择、菌棒制备、栽培管理、出菇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杨树林反季节地栽香菇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开拓香菇菌渣利用途径,进行香菇菌渣还林试验。结果表明,香菇菌渣能有效改良林地土壤的疏松度,使土壤呈微酸性,养分更加全面、肥效期长、透水透气、质地疏松、不易板结,促进林木生长。林地施入菌渣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水分含量明显提高,林木生长迅速,提高林木的年生长量、林地郁闭度等。  相似文献   

5.
高继海 《蔬菜》2009,(11):28-29
近几年,北京市香菇栽培量比较大,面积最大是林地栽培,其次是日光温室栽培。经笔者调查了解,个别地区和农户出菇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产量、品质和效益受到影响。笔者多年经验,香菇生物效率应为80%~100%,但是有的只有60%左右。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09,31(1):39-39
1 变农田种菇为林地种菇 ①种菇不占用农田,不与粮棉争地。②不用搭建菇棚,节省建场成本。③杨树林地的土壤、环境、空气的卫生条件极佳,提高了香菇产品的安全性。④树叶的蒸腾作用,使大量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吸收了大量汽化热,使菇场小气候降低了温度,增大了湿度,提高了夏菇的产量和质量。⑤树叶的光合作用,增加了菇场的氧气,有利于好氧香菇生长。⑥增加了林地的肥料和水分,促进树木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7.
发展林下食用菌生产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增加林地效益,使农民的利益长短期相结合,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近年来,课题组进行了优质香菇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配套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在廊坊、[JP4]北京通州建立了林下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林下栽培香菇每667 m2每年纯收益可达万元以上,现将林下香菇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夏季林地香菇地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退耕还林、农林结构调整中利用小拱棚在夏季林地地栽香菇,投资少、见效快、易于掌握,可实现林、菌的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是我国发展高效生态立体创汇农林产业的一种模式,这种结合与利用将牵动多个相关行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夏季林地香菇地栽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天津市静海县林海经济园区在8000hm2的范围内已有林地4000hm2。园区内林地以近几年种植的速生杨树为主,新植杨树需要5~10a(年)时间才能产生经济价值。为使农户尽快从种树中获得收益,园区从2006年开始引进林下种植食用菌技术。利用林地遮阴,在小拱棚中生产香菇、平菇、木耳等,并于2008年开始重点推广了反季节林地香菇26.7hm2,每667m2产值4.8万元,纯收入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林下香菇生料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华北地区大面积的林地趋于郁闭,林下食用菌产业已发展成为林地经营的主要模式之一。香菇生产已成为林下反季节栽培食用菌的首选模式。鉴于以往的熟料栽培成本高,收益低、污染率高等原因,生产中逐渐摸索出适于华北地区生产的香菇生料地栽栽培技术。1、选地建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南北向的林地。做深10—15厘米,宽60—90厘米,长10米左右的畦床(长度也可视情况而定)。床面修成龟背形,  相似文献   

11.
西北葡萄园香菇立体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奎 《食用菌》2005,27(4):52-52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葡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长期以来是单一的种植模式,林地间隙一直闲置。葡萄果林特定小气候非常适应香菇生长,西北地区低温干燥的自然环境为培养优质花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实践证明,葡萄种植同香菇业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不失一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现将该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利用林地,生产仿野生富硒香菇,总结了林区选择、菌棒制作、废旧菌棒处理、林下培菌模式、覆土灌水、出菇管理以及采收方面的林下香菇栽培技术要点。试验及实践证明林下生产仿野生香菇技术具有突出的生产优势,不仅菇品富含硒元素,生产效益也很可观,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高温香菇种植面积广,品种多,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栽培方法及出菇模式。对目前有代表性的林地摆放、大棚覆土、大棚斜摆以及大棚覆土+太阳能光伏联建共4种出菇模式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归纳介绍,以供广大香菇种植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邱昌恩  江涓 《食用菌》2002,24(5):5-6
通过研究6-苄基腺嘌呤(6-BA)对香菇菌丝体两种同工酶和四种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来探索6-BA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代谢水平上,6-BA主要是通过激活香菇菌丝体一些胞外酶活性来增强其营养代谢从而促进香菇生长发育;同时6-BA可提高香菇菌丝体蛋白质、核酸含量,而促进其合成代谢,在分子水平,6-BA对香菇生长发育有关的基因表达且调控作用,它可以诱导促进或抑制香菇生长发育有关的酶或蛋白质的合成,其临界作用浓度为1.5mg/100mL培养液。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西峡县陈阳坪乡秧地村辖5个村民小组,608人,耕地199980m2(1亩=6666m2),林地8666万m2,海拨高度600~750m,年降水量800~850mm,昼夜温差10℃左右,生产香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1988年该村...  相似文献   

16.
韩进业  温云 《食用菌》2000,22(5):3-4
杨树蘑菇(自定名)产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四县的杨树林地,以张北县为典型产区,产量高,质量好,有一定的收购和销售市场。鲜菇食用质嫩味浓,干品泡发后更适火锅烫煮和煨汤,食之有香菇的肉质感和如同鸡脯的口感,很受人们的青睐。笔者从事组织采收、加工、购销多年,现将有关情况和资料介绍如下:1 杨树菇生长发育的条件及特征张北县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沿,地形具有典型的波状丘陵特征。全县非耕地和林地土壤大多属栗钙土类的草甸栗钙土和淖泊的盐碱土。自然植被多为草滩,森林覆盖率仅 8%左右,大部分林地是建国后的人造林和农田防护…  相似文献   

17.
杨建伟 《食用菌》2011,33(1):37-38
河南省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夏季热冬季冷。常规香菇生产技术复杂,制袋时间在夏末秋初,气温较高,污染率高,过晚又不利于转色和出菇,因此适合香菇制袋的时间较短。一般认为河南平原香菇袋料生产适宜制袋期在8-9月底前,适宜脱袋转色期在10月中下旬,历秋、冬、春三季出菇。夏季无菇,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食用菌》2014,(1):47-47
香菇起源于我国,人工栽培最早于中国,近年来整个香菇产业的发展非常稳定,香菇的产量和价格都稳中有升,香菇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好。香菇的市场行情虽好,但目前由于从事香菇栽培会比较辛苦以及从业人员的老龄化,产量始终也不能得到明显提升,所以香菇产业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分工合作及工厂化将成为香菇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关良洲 《食用菌》2006,28(6):62-62
5月20-21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香菇标准化(西峡)出口基地“联合体”成立大会暨香菇标准化(西峡)研究推广中心挂牌仪式在西峡举行。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遵化市属我国北方燕山前盆地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除8-9月外,温差均在10℃以上,极适宜变温出菇的香菇四季栽培。20年来,遵化靠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把香菇栽培规模发展到1.5亿袋以上,实现了科技兴菇,农民综合纯收益达到8亿多元。从2010年开始,以遵化市立强食用菌研究所为单位,承担了河北省科技厅山区办“山地低碳型香菇生产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燕山地区低碳型香菇生产模式化研究与完善,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