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农田污水灌溉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中国污水灌溉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污水灌溉的益处和危害,并就如何科学合理发展污水灌溉提出健全监管、控制水质、加强污灌技术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白银市污水灌溉对农田环境及小麦产量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甘肃省污水灌溉历史较长的白银市污水灌区为调查对象,重点分析了污水灌溉对土壤环境、农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污水灌溉小麦平均产量略高于引黄灌区,但土壤、小麦籽粒中重金属镉、铅、铜、锌、汞、砷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引黄灌区。从长远得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考虑,污水灌溉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3.
我国污水灌溉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我国污水灌溉的现状、污水灌溉的影响,指出我国农业污水灌溉实践中存在的水质超标、管理混乱、研究工作滞后等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污水灌溉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灌溉前要对污水进行处理,并加强对污水灌溉的规范化管理,深入、系统地开展污水灌溉的科学研究工作等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万立国  张丽君  王怀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037-6038,6040
污水灌溉在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通过分析污水灌溉对地下水、农田土壤环境及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说明污水合理灌溉的必要性,同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为污水资源化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生活污水灌溉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於进  杨胜翔  王丹璐  姜云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88-12190
以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榆中县夏关营村农业灌溉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了污水灌区与井水灌区灌溉用水成分、土壤理化性状以及玉米长势和产量,分析了榆中县生活污水灌溉农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氨氮、COD、总磷含量远高于井水。长期用生活污水灌溉的土壤碱解氮、有机质含量比井水灌溉土壤分别提高了106.4%和6.4%,速效磷含量减少了7.9%,污灌对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有所提高。污水灌区土壤容重小,含水率高,盐分含量小于0.1 g/kg,污灌在有效改善土壤环境的同时并未引起盐渍化。污水灌区玉米的长势优于井水灌区,污水灌区玉米干重比井水灌区高7.4%,有效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干旱区生活污水灌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临汾地区污水灌溉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西省临汾地区污水灌溉现状的调查 ,着重研究了污水灌溉的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为害以及科学利用污水进行灌溉的方法。污水灌溉不仅可以净化污水 ,节约农业用水 ,而且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但是污水灌溉也存在着对农作物、土壤环境和地下水的为害问题 ,只有实行科学污灌才能达到既保护环境又合理利用污水资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污水灌溉在以色列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污水灌溉在我国特别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造纸废水灌溉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可行性和发展前景,指出:污水灌溉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灌溉前要对水质进行监测,且使用污水中的含量不能超过所灌溉土壤的净化能力。同时,要结合当地水源情况、土壤质地、作物种植的种类及生长阶段等情况,合理利用污水进行灌溉,这对缓解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文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23-3625
通过剖析我国农田污水灌溉的现状,指出了农田污水灌溉的生态效益及其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并对这些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鹏飞  周利霞  刘俊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60-7461,7521
通过全面研究污水灌溉后病原菌的传输过程,提出了定量划分吸附后的病原菌的方法,分析了污水灌溉后土壤吸附作用的去除效果,旨在为污水病原菌的健康风险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采取人工措施防控污水中病原菌的数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从工矿企业生产、污水灌溉、矿产资源开发、农业生产活动、大气沉降等方面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并介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同时探讨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白银市污水灌溉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白银市污水灌溉区与沿黄灌区农田土壤进行调查测定,分析了污水灌溉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表明污水灌溉区农田Cr、Cu、Pb、Zn、Cd、As、Hg、F等有害物质已严重超标,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并对污水灌溉控制和污染土质改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污水灌溉的迅速发展,污水灌溉对土壤环境及地下水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污水灌溉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污水灌溉对土壤及地下水中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灌水前相比,灌水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峰值都出现下移现象,灌水对土壤中的硝态氮有强烈的淋洗作用;地下水埋深相同时,高灌水量处理土壤增加的硝态氮含量比低灌水量处理的大;灌水量相同时,土壤硝态氮增加量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北省栾城县洨河两岸污灌区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Pb、Cd、Cr、Cu和Zn的分布与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和小麦籽粒重金属Pb、Cd、Cr、Cu和Zn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清灌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污灌土壤重金属Pb、Cd、Cr、Cu和Zn的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清灌土壤各重金属含量在0~60 cm土层通体变化不大。污灌区小麦籽粒中Cd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是清灌区的3.96倍和1.30倍。相比Pb、Cr和Cu元素,Cd和Zn更容易向小麦籽粒转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东营市的污水排放状况及农业污灌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阐明了农业污灌在缓解水资源短缺、节省肥源与灌溉成本等方面的益处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农作物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不利影响,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东营市农业污灌问题的基本思路,以确保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稳步改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包头四道沙河流域污灌区水系沉积物、表层土壤中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旨在为污灌区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包头市南郊四道沙河流域污灌区的水系沉积物、农田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不同稀土元素含量,系统分析污灌区水系沉积物、农田土壤中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和分馏特征。【结果】污灌区的轻稀土元素总量是重稀土元素的42.43倍,轻稀土元素与重稀土元素总量的比值为12.36~128.72。研究区轻、重稀土元素分馏非常明显,且以轻稀土元素的富集度较高,Eu元素有相对微弱亏损,Ce元素在局部地区分布明显异常。【结论】研究区轻稀土元素高度富集,人类活动导致外源轻稀土在污灌区环境中超量积累,外源轻稀土元素对包头市污灌区的农田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污灌时间对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时空互代、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石家庄栾城县不同污水灌溉时间下(0~52 a)耕地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点相比,污水灌溉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相对较高,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污水灌溉区土壤全氮、蔗糖酶、磷酸酶与污灌时间之间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P<0.05),其他指标与污灌时间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土壤肥力(有机质和全氮)、重金属(总Cr和总Cd)与水解酶(脲酶和磷酸酶)之间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交换态Cr与脱氢酶活性之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性.上述特征反映了污水灌溉时间对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具有复杂的影响效应,而这些效应是决定污水灌溉区土地生产力能否高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