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小麦品种的烘烤品质密切相关。利用重组自交系研究同一基因位点不同亚基和不同基因位点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的作用,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含190个株系的RIL-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研究HMW-GS对小麦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同一基因位点不同亚基在籽粒硬度、干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等3个性状上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不同亚基组合对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断裂时间、和面时间、沉淀值、面筋指数、拉伸曲线面积、延伸度、最大拉伸阻力、8分钟尾高、峰高、面包体积、面包评分和面包坚实度等14个主要品质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RIL-6群体的8种不同基因位点的亚基组合的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其它各性状包括面粉理化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同一基因位点不同亚基和不同基因位点亚基组合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山东省当前育成小麦新品种(系)的品质状况,对2011-2015年山东省高肥预试、高肥区试、高肥生产试验、旱地区试和旱地生产试验共五个试验组别979个新品种(系)的籽粒、面粉和面团的品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个组别新品种(系)的平均容重均高于770 g/L,平均硬度指数均在64.0以上,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3.27%~14.91%,平均湿面筋含量32.92%~36.84%,平均吸水率均在60.0%以上,平均面团形成时间均超过3.60 min,平均面团稳定时间均超过3.99 min,白度平均值均低于77.0;高肥组品系的品质性状表现优于旱地组品系,五个组别参试品系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其它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年度间品系的品质差异较大,2012-2013年度品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等品质特性较好,2013-2014年度品系的容重、硬度指数、湿面筋含量、面粉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等品质特性较好;容重、湿面筋含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吸水率等单项指标达到国标强筋标准的品系较多,达标率均在60%以上,稳定时间达到国标的品系仅占10.11%,5项指标均达标的品系有41个。"十三五"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仍为蛋白质和面筋品质,同时,要注意面粉色泽(白度)的改良及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协调改良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甘肃省临夏州大田冬小麦加工品质基本状况,本研究以临夏州3个县的27份小麦籽粒样品为试验材料,测定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临夏州冬小麦籽粒硬度平均值46.8%,蛋白含量11.33%,湿面筋含量26.28%,沉降值20ml,形成时间1.9min,稳定时间1.8min,拉伸曲线面积平39cm^2,拉伸阻力114BU,延伸度110mm。临夏州大田冬小麦整体达到中弱筋水平,可将该地区作为甘肃省中弱筋小麦面粉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江苏淮南麦区主推小麦品种的品质表现并明确小麦关键品质选择指标,为小麦品质育种的简单快速选择提供思路和方法,以江苏淮南麦区的14个小麦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连续2年种植试验,测定其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和溶剂保持力等面粉理化指标,及反应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粉质仪参数,并在实验室制作曲奇饼干.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2.07%~14.88%,籽粒硬度指数为15.56~64.42,湿面筋含量为24.36% ~32.89%,水溶剂保持力(solvent capacity retention,SRC)为53.67% ~86.73%,碳酸钠SRC为74.09%~116.84%,吸水率为55.05%~65.30%,形成时间为1.55~3.10 min,稳定时间为1.70~6.30 min,饼干直径为14.54~17.23 cm,品种间除稳定时间外各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硬度、水SRC、碳酸钠SRC和吸水率与饼干直径相关程度高;多元回归方程显示,硬度能解释饼干直径变异63.7%,是决定饼干品质的重要指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其他品质参数相关性弱,硬度、溶剂保持力及粉质仪各参数与其他各品质参数相关性较高.综合分析,硬度、水SRC、碳酸钠SRC、吸水率、饼干直径可作为饼干专用小麦的筛选指标.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2类,宁麦13、扬麦16、扬麦25、扬麦23、镇麦9号为一类,这类品种蛋白质含量高、硬度指数大、溶剂保持力高、吸水率高、饼干直径小;其他小麦品种为一类,这类品种蛋白质含量低、硬度指数小、溶剂保持力低、吸水率低、饼干直径大.  相似文献   

5.
一、优质小麦的内涵 小麦品质分为营养品种和加工品质,营养品质主要以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来衡量,加工品质可分为制粉品质、面粉品质和面团品质等.小麦籽粒质地有硬软之分,国标规定硬质率达70%以上为硬质麦,软质率达到70%以上为软质麦.制粉品质决定于出粉率、容重、角质率、籽粒硬度等指标;面粉品质决定于白度、灰分、面筋含量、沉降值、降落值等指标;面团品质决定于面团的稳定时间、延伸性、吸水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两种高原环境下16个春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出粉率、沉淀值及粉质参数8个品质性状。 结果表明:①品种间品质有明显差异;不同品种的品质对高原环境的敏感性有差异,有的品种不敏感,表现稳 定。②两种高原环境间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但黄土高原的面团流变学特性明显优于青海高原的,表 明青海高原不利于蛋白质质量的提高。③青海高原小麦品质育种应提高蛋白质质量,培育制作优质馒头和面 条的品种,并注重弱筋小麦培育。  相似文献   

7.
新疆冬小麦区试新品种(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2005~2006年度新疆冬麦区域试验15个参试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AACC及国标分析方法对磨粉品质、面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小麦新品系的品质性状有了明显提高,表现为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延展度高的特点,但存在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不协调的问题,面团流变学特性需进一步提高.(2)新疆小麦新品系的的灰分含量、沉淀值以及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软化度、评价值、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变异系数均较高,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是今后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性状.(3)经综合比较和评价,仅有品种(系)CA0203、200502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质标准.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南部四种不同类型小麦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省南部麦区近年来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及黑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品质性状及部分流变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品种(系)容重、蛋白质含量中等,品质均较差。4种不同类型的小麦在淀粉含量、稳定时间、形成时间、硬度、千粒重方面差异极显著。面筋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都在65%以上,其中蓝粒小麦达到70.21%。4种类型的小麦流变学参数表现为吸水率较低,在60%以下;形成时间较短,在5min以下,其水、旱小麦平均值分别为2.97min和1.91min;面团稳定时间中等,平均值大于7min。综合分析表明,山西省南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系)较少,主要为做馒头、面条等主食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9.
研究证明,小麦的品质特性是品种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的综合表现,环境生态因子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烘烤品质有重要影响。对河南省30个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和烘烤品质等多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其籽粒品质在全国居中上等水平,与世界一些主要产麦国的小麦品质相比,营养品质属于中等,用作烘烤的面团特性的主要指标较差。用4个小麦品种分别在北京、石家庄、郑州、灵宝、虞城和息县种植,其籽粒的球蛋白、醇溶蛋白、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筋含量等指标都表现出由南向北的有规律变化。用3个小麦品种在全省不同地区54个点种植,相同品种不同地点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可以相差12个百分点左右,其差异远远大于品种间。表明在一个省范围内,小麦籽粒品质的地域差异是明显的,为品质区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定额灌水与等氮量不同追氮时期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定额灌水与等氮量不同追氮时期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定额灌水与等氨量不同追氮时期对面团流变学特性、蛋白质含量、硬度、沉降值、千粒重均存在明显影响.增加灌水量有助于改善面团流变学特性,蛋白质含量、千粒重、沉降值及容重均以灌拔节水(W1)最好.氮肥用量相同,与氮肥全部基施相比,基追比按4:6情况下,面团流变学特性表现较好,蛋白质含量、沉降值以及千粒重均明显增加;孕穗期较拔节期追施,综合品质进一步改善.由此可知,拔节期或孕穗期追施氮肥对于进一步改善小麦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54  
 我国农家品种蛋白质、面筋含量高;国外优质品种面筋强度大、面团流变学性状好,我国育成的品种在品质上一般介于上两类品种之间。我国品种在面筋和面团性状上显著低于国外优质品种,但也有一些优质品种。各类品种在育种上都有其利用价值。半个世纪中,我国小麦品种在蛋白质、面筋含量方面有下降趋势,但在面筋强度和面团流变学性状上却逐年有所改良,表明籽粒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协调的。将硬度(或角质率)、沉降值、蛋白质含量这三个易于测定的简单性状作为育种早代的选择标准,有利于协调品质性状之间及其与产量和其它性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皖北地区小麦品种的加工品质性状,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好的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皖北地区65个小麦栽培品种(系),对这些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性状包括蛋白质含量、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和千粒重以及面团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比较各品质性状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以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小麦加工品质性状方面,各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范围;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与面团品质性状的4个指标(除了峰值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地正相关,而千粒重与面团品质性状的4个指标呈负相关(除了峰值高度)。[结论]在小麦育种早代,可以通过提高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改良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质快速检测体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品质的优劣决定其最终用途,最终用途的多样化也使小麦品质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不断多样化。本文概括综述了快速检测小麦品质的技术方法,并利用这些技术方法对试验样品的籽粒硬度、籽粒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粉揉混特性、淀粉品质特性等进行检测分析,认为单籽粒谷物特性测定仪(SKCS)、近红外光谱技术(NIR)、面筋仪、Zeleny沉降值、揉混仪、快速粘度分析仪(Rapid Visco Analyzer,RVA)等形成了一套快速检测小麦籽粒品质、面粉品质和面粉淀粉品质的体系。该体系对于小麦品质育种早代的品质检测评价及快速、准确检测大批量商品小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面团流变学特性分析方法比较及与烘烤品质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选用27个筋力不同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粉质仪、拉伸仪及揉混仪所获得的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就11个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对面包加工品质影响力的大小及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测定方法的主要参数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粉质仪测定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拉伸仪测定的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最大拉伸比,揉混仪测定的和面时间和8min尾高各指标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这些指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面包的加工品质,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为面团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和面时间及粉质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9份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的4个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9个小麦品种聚为3大类,其中第Ⅰ类包括的16个品种性状相对较好,植株较矮,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低,容重和粗蛋白含量较高,湿面筋含量较低,沉降值较高和面团稳定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省3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进行面团粘度性状和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数、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面团的粘度性状与面粉很多品质指标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使用面团粘度性状对面粉品质进行评价。(2)面团粘度与代表面团筋力强弱的品质指标都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小麦面团粘度与小麦面团的筋力强度和面团的抗揉混强度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表明降低面团的粘度,可以提高面筋质量、面团的抗揉混能力和面筋筋力强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黑小麦品质育种、加工品质评价及相关加工企业的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在新疆种植表现良好的6个黑小麦品种(系)为原料,对其主要加工品质性状及面条、馒头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特性进行测试与评价.[结果]供试黑小麦品种(系)的容重、硬度、蛋白质含量、沉淀值较高,湿面筋含量中等,灰分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偏低.品种间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面粉蛋白质质量需进一步提高.S-2、黑小麦76和96-45具有较好的面条加工适用性,S-2属于制作馒头良好黑小麦品系,S-2和黑小麦76属于制作新疆拉面良好的黑小麦品种(系).[结论]黑小麦在我国传统蒸煮类食品加工上仍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小麦区试参试品系产量与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小麦区试参试品系为材料,研究了产量、品质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系的产量和湿面筋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偏低,湿面筋含量与稳定时间不协调;籽粒产量与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稳定时间等面团流变学特性相关不显著。品质育种应在蛋白质含量一定的情况下,注重蛋白质和面筋质量的改良。建议区试设立优质组并采取氮肥后移等管理措施协调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并以优质组的对照种为参考决定品系取舍,对区试品系统一进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测定,提高育种工作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选择不同筋力新疆自育和引进的春小麦品种,分析其磨粉品质、蛋白质品质性状和淀粉品质性状等指标,为育种家进一步开展品种选育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30个春小麦品种,分析23个品种性状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把23个品质性状归于8个主成分,分别是淀粉糊化特性、粉质参数、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直链淀粉含量、面筋指数、峰值时间和Zeleny沉淀值,以品质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经主成分分析,8个主成分其分别决定总变异量的44.00;、14.49;、8.52;、8.25;、5.46;、4.07;、3.30;和2.74;.把30个春小麦品种聚成4类:第一类小麦品种的面粉L*、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等粉质参数上表现突出,面筋指数和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好,而籽粒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粉吸水率偏低.第二类小麦品种中的淀粉糊化特性好,湿面筋含量、籽粒蛋白质、面粉b*含量高,但面筋指数含量低.第三类小麦品种在面粉L*、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表现差.第四类小麦品种的灰分含量、面粉吸水率偏高,而形成时间较短,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差.[结论]通过对新疆自育和引进的30个春小麦品种的23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类分析,筛选出了影响春小麦品质的8个主成分,对这8个品质指标的选择有利于小麦品质育种和改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东北早熟旱地组参试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品质、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等营养品质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沉淀值、评价值、软化度相关不显著,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相关很小。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沉淀值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面团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该地区优质与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协调籽粒产量与加工品质性状,同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蛋白质优质亚基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