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研究外源蔗糖对NO3-胁迫下叶用莴苣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常规营养液、叶面喷施清水作为CK,在75 mmol/L NO3-胁迫下,通过叶面喷施O mmol/L(T1)、0.1 mmol/L(T2)、1 mmol/L(T3)、3 mmol/L(T4)和6 mmol/L(T5)的蔗糖,进行水培试验.[结果]在整个生育期内,T1处理叶用莴苣的生长受到显著的抑制,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外源蔗糖处理可以缓解NO3-胁迫对叶用莴苣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MDA含量.在生长中期,外施3 mmol/L蔗糖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了类黄酮含量;在生长后期,T5显著提高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NO3-胁迫下各处理间SOD、CAT活性无显著差异,T4处理显著降低了类黄酮含量.[结论]3 mmol/L蔗糖增强了叶用莴苣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降低了脂膜过氧化程度,缓解NO3-胁迫对叶用莴苣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2a生嘎啦苹果植株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0、2.0、5.0、10.0 mmol·L-1)NaHSO3后植株的光合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5~10.0mmol·L-1的NaHSO3对植株有光合促进作用,浓度为1.0mmol·L-1效果最好,并可维持12d。与对照(H2O)相比,经浓度1.0mmol·L-1 NaHSO3处理后,叶片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适应下光化学效率(Fv′/Fm′)及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均显著升高。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a)、半饱和光强(Ik)及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显著升高,光系统Ⅰ的相对含量和活性也明显增大。综合分析认为,低浓度NaHSO3可通过增强电子传递和光系统Ⅰ环式光合磷酸化来促进叶片的光合效能,减轻光合机构在高光强下的光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高温下叶用莴苣品种‘PS11’的最适CaCl_2喷施浓度,为促进周年均衡生产和合理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叶用莴苣品种‘PS11’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1、3、5、7 mmol/L的CaCl_2溶液,以喷施纯水为对照,分析高温下叶用莴苣表观图以及不同浓度CaCl_2溶液对叶用莴苣茎长、叶片形态、保护酶活性、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5 mmol/L的CaCl_2溶液对高温下叶用莴苣茎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喷施1、3、5 mmol/L的CaCl_2溶液增加高温下叶用莴苣的叶片展幅、最大叶长。喷施7 mmol/L的CaCl_2溶液降低高温下叶用莴苣的最大叶宽,且老叶的干枯现象严重。CaCl_2溶液浓度为5 mmol/L时,叶用莴苣叶片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最低。【结论】高温下叶用莴苣品种‘PS11’的最适氯化钙喷施浓度为5 mmol/L。  相似文献   

4.
在3叶1心时,选取大小一致的莴苣幼苗,定植到日光温室中。分别以不同浓度(0,0.1,0.2,0.4,0.6mmol/L)的外源水杨酸(SA)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旨在研究外源水杨酸对叶用莴苣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在0.2~0.4mmol/L的SA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用莴苣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当处理浓度超过0.4mmol/L或低于0.2mmol/L时,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各指标均反应出SA处理的效应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3叶1心时,选取大小一致的莴苣幼苗,定植到日光温室中。分别以不同浓度(0,0.1,0.2,0.4,0.6mmol/L)的外源水杨酸(SA)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旨在研究外源水杨酸对叶用莴苣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在0.2~0.4mmol/L的SA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用莴苣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当处理浓度超过0.4mmol/L或低于0.2mmol/L时,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各指标均反应出SA处理的效应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耐抽薹意大利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yidali")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以常规营养液(7.5 mmol/L NO_3~-)、叶面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在75 mmol/L NO_3~-胁迫下,通过叶面喷施0 mmol/L(T1)、3 mmol/L(T2)的蔗糖,研究外源蔗糖对NO_3~-胁迫下叶用莴苣生长及矿质元素含量与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NO_3~-胁迫处理显著抑制了叶用莴苣生长,降低了P、Mg、Fe的含量,但增加了K、Ca的含量;外源喷施蔗糖有效缓解了NO_3~-胁迫对叶用莴苣的抑制作用,其中植株地上部分鲜质量提高了20.94%,同时显著提高了植株中P、Mg、Fe的含量,降低了植株中Ca含量。NO_3~-胁迫下,P、K、Ca、Mg、Fe的积累量均显著降低,外源蔗糖可以提高植株中P、K、Ca、Mg、Fe的积累量。外源蔗糖通过影响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缓解NO_3~-胁迫对叶用莴苣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将NaCl和NaHCO3按同比例混合,模拟4种不同浓度,研究盐碱混合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主要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NaHCO3混合胁迫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SOD、POD的活性,增加了MDA和可溶性糖的含量。30mmol/L NaCl+30mmol/L NaHCO3浓度的盐碱混合胁迫处理,黄瓜植株生长和生理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当处理浓度大于60mmol/L NaCl+60mmol/L NaHCO3时,黄瓜植株生长和生理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处理浓度升高至90mmol/L NaCl+90mmol/L NaHCO3后,黄瓜植株膜系统已受到破坏,对植株造成了不可逆损伤,且随浓度的升高,黄瓜植株受伤害越严重。可以得出,60mmol/L Nacl+60mmol/L NaHCO3是黄瓜在盐碱混合胁迫下生长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8.
不同稀土配合物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小麦喷施最适稀土配合物,选用Cl~-、NO_3~-和甘氨酸作为配体制备稀土镧(La~(3+))和钕(Nd~(3+))稀土配合物,通过叶面喷施研究稀土配合物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镧配合物处理在镧浓度为0.5~1.5mmol/L时,与对照(空白)比均增加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其中Cl~-、甘氨酸配体当镧浓度分别为1.0mmol/L和1.5mmol/L时不同品种小麦叶绿素均增加显著。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低浓度镧配合物处理下比对照显著增强。不同钕配合物溶液喷施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均有降低趋势,Cl~-配体下钕浓度为0.5mmol/L、2.0mmol/L时显著降低,NO_3~-、甘氨酸配体下钕浓度为0.25mmol/L时皖麦33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配体NO_3~-在钕浓度为0.5~2.0mmol/L时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均显著增强,且增幅大;配体Cl~-在钕浓度为0.25mmol/L和1.0mmol/L、配体甘氨酸在钕浓度为0.5mmol/L时不同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增强显著。结论:不同稀土配合物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有差异,可采用0.5~1mmol/L LaCl3配合物进行小麦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9.
以8年生盛果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Red Fuji)树为试材,通过叶面、果面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观察了红富士苹果采收后在常温下几项贮藏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红富士苹果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叶面、果面喷施NaHSO3溶液可保持果实的硬度,降低失水率和病害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VC)和可滴定酸相对含量的下降,其中以10 mmol/L NaHSO3溶液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干旱下KHSO3和NaHSO3溶液对苹果生产的影响。[方法]采用5 mmol/L KHSO3和5 mmol/L NaHSO3溶液喷施苹果树,以清水作对照,调查果实月平均生长量和产量,计算同步相对生长百分数。[结果]在干旱年,果实月生长量高出对照11.93~12.89个百分点,果实产量高出对照9.31~10.21个百分点;在多雨年,果实月生长量高出对照5.15~5.16个百分点,果实产量高出对照组2.07和3.84个百分点。独立性检验证明,K+和Na+与苹果的生长量及产量的提高也有相关性。[结论]在干旱条件下,喷施KHSO3或NaHSO3溶液对苹果生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花生高产化控栽培技术,对盆栽花生盛花初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结果表明:100mg/L、200mg/L、300mg/L NaHSO3处理均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亚硫酸氢钠浓度越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越高;100mg/L、200mg/LNaHSO3处理较利于提高叶片蛋白质含量,而300mg/L则使蛋白质有所下降;喷施NaHSO3后,所有处理叶片POD酶活性明显上升,但以100mg/L、200mg/L处理较高。此外,单株荚果数和饱果数、有效分枝数、单株分枝数以200mg/L处理最多,单株饱果率以100mg/L处理最佳。因此,总体上以200mg/L NaH-SO3浓度处理效果最好,有利于促进花生植株生理代谢过程,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盐生植物灰绿藜对NaCl和NaHCO3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对日益严重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开发新的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的盐生植物.[方法]以具经济价值的新疆盐生植物灰绿藜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和NaHCO3胁迫后植株的日相对生长率(RGR)、丙二醛(MDA)、多种渗调质、抗氧化剂含量变化及几种重要的抗氧化酶活力变化,探讨了其对盐碱胁迫生理响应机制的差异性.[结果](1)在0~300 mmol/L,NaCl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300 mmol/L NaHCO3对植株生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2)150和300 mmol/L NaCl和NaHCO3处理后植株叶片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无显著变化;抗氧化剂ASA显著升高.(3)随盐碱处理浓度增加,叶片脯氨酸(Pro)、甜菜碱(BADH)、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其中脯氨酸在较高浓度NaCl处理下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NaHCO3.[结论]植株体内抗氧化剂和渗调质ASA和脯氨酸Pro积累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灰绿藜对高浓度盐碱胁迫耐受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Na2CO3、NaHCO3胁迫对大叶铁线莲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多年生大叶铁线莲为试验材料,用Na2CO3(5、10、20、40、80 mmol/L)、NaHCO3(20、40、60、80、100mmol/L)及Na2 CO3、NaHCO3 的混合溶液(20、40、80 mmol/L)对大叶铁线莲进行人工模拟胁迫,研究其在不同浓度Na2 CO3、NaHCO3 胁迫下的适应能力.结...  相似文献   

14.
研究蚕豆幼苗在梯度碱胁迫(0,50,100,150,200,250 mmo1/L NaHCO3)下,分别分析处理4,8,12,16 d后蚕豆幼苗的叶片脯氨酸含量、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NaHCO3胁迫时间和强度的增加,蚕豆幼苗叶片脯氨酸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50 mmo1/LNaHCO3处理的SOD活性呈先增加(P<0.01)后下降(P<0.01)趋势,100~250 mmo1/L NaHCO3处理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P<0.01);50 mmo1/L NaHCO3处理的CAT活性呈增加趋势(P<0.01),100~250 mmo1/LNaHCO3处理的CAT活性呈先增加(P<0.01)后降低趋势(P<0.01);50~150 mmo1/L NaHCO3处理的POD活性呈先增加(P<0.01)后降低趋势(P<0.01),200~250 mmo1/L NaHCO3处理的POD活性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是蚕豆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碱性。  相似文献   

15.
以赖草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HCO(30(CK),50,75,100,150,200,300,400 mmol/L)对其进行胁迫处理,通过对赖草的叶片含水量、SOD活性以及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研究赖草的耐盐能力。结果表明,随NaHCO3浓度的增加,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含水量在NaHCO3浓度300 mmol/L时才出现差异。综合分析,赖草能忍耐200 mmol/L以下的NaHCO3胁迫。  相似文献   

16.
采取水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水平的Al3+和在同一水平的Al3+胁迫下不同水平的Ca2+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地上部分高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脂质过氧化(MDA含量)和膜透性(电解质泄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营养液中Al3+水平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的伸长生长受抑制的程度逐渐加深,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及保护酶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和电解质泄漏率逐渐上升.Al3+胁迫下,增加Ca2+供应时,Al3+的上述影响被削弱.这些结果暗示,Al3+处理抑制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的伸长生长及其对光合功能的影响与导致膜质过氧化作用加剧、膜透性增加、保护酶活性下降等有关;在一定程度上,Ca2+具有缓解Al3+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的NaHSO3在葡萄上的应用研究表明,以100ml/L效果最佳。于浆果膨大期处理3次,能获得增产、优质和早熟的效果,这与NaHSO3能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和增加果穗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三十烷醇和亚硫酸氢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十烷醇能提高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幼穗干重及灌浆速度,亚硫酸氢钠也有同样的效应,两者对小麦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十烷醇和亚硫酸氢钠混喷能提高小麦千粒重,尤以0.1;KH2PO4+200 mg/lNaHSO3+0.5 mg/lTRIA的混喷方式为佳.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生长的生菜叶片上喷施0.1%,0.5%,1.0%的EM,生菜的叶片数、叶长、叶宽增加,产量比对照提高19.29%,42.23%,51.92%,品质有所改善,尤其是Vc和粗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