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云南省生产用玉米主要种质分析与杂交优势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990~1998年云南省生产用玉米主要种质进行系谱分析,发现一米种质主要集中在5大杂优群,利用的主要模式6种,重点讨论了在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杂优群和杂优模式选择、改良与利用等问题。根据育种经验和生产工作的实践,对地方种质与外引种质结合利用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 1 994~ 2 0 0 0年生产上主要种植的玉米杂交种的统计分析表明 ,河南省种植的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是以改良Reid群、Lancaster群、四平头群和旅大红骨群四大系统为主。其中改良Reid群利用水平逐年上升 ,Lancaster群明显下降。将河南省的玉米种质划分为五大杂优群8个亚群 :即改良Reid群、Lancaster群 (Mo1 7亚群 )、四平头群、旅大红骨群和其它群 (外杂选亚群、综合种选亚群、Suwan亚群和其它低纬度种质亚群 )。总结出 7种主体杂优利用模式 ,1 3种子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河北省玉米主要生产用种的种质分析表明:改良Reid系统从1980—1998年所占比例基本上是上升趋势,1999年开始大幅度下降。兰卡斯特系统在1980-1998年为下降趋势,1999年开始上升。唐四平头系统所占比例呈波浪式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旅大红骨所占比例一直最低。河北省玉米种质分为5大杂种优势群、8个亚群,即改良Reid群、兰卡斯特群(包括M017和自330两个亚群)、唐四平头群、旅大红骨群和其它种质杂优群(包括外杂选亚群、综合种选亚群和Suwan亚群)。总结出12种主体杂优利用模式和18种子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玉米杂交优势群主要种质抗玉米粗缩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中国玉米杂交优势群的抗玉米粗缩病性,加快玉米抗粗缩病育种进程,对中国玉米种质改良Reid、Lancaster、四平头、旅大红骨四大杂交优势群及其他杂优群的代表性骨干自交系抗粗缩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Reid群的抗性表现接近高感,平均病指为39.77;旅大红骨杂优群抗性表现感病,平均病指为29.82;Lancaster、四平头杂优群的抗粗缩病性较差,平均病指分别为22.62、23.11。其他杂优群中美P群选系抗性表现突出,六个参加鉴定系平均病指为6.89。今后玉米抗粗缩病育种应重视美P群材料的利用,利用模式应为四平头杂优群×美P群材料选系和Lancaster杂优群×美P群材料选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玉米生产长期大面积推广应用少数优势品种,致使种质资源匮乏,种质遗传基础狭窄,存在遗传脆弱性风险,引入优良玉米新种质改变了此现状.介绍了我国玉米育种中对PN78599种质的改良与利用,总结出PN78599种质在我国玉米生产中利用的几种主要杂交优势模式,提出了今后PN78599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中改良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杂优群玉米(Zea mays L.)亲本及其杂交种的抗旱性生理性状进行比较,为提高不同杂优模式和优良杂交种的利用率,提高玉米抗旱性育种的预见性提供参考。[方法]以来源于不同杂优群的10个自交系及其组配的7个杂交种为试材,对各杂优群亲本及其杂交种抗旱性生理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黄C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抗旱性最差,而四平头群的K12表现最好。沈单16(四平头群×PB群)的MDA含量最低,抵抗干旱的能力强于其他品种。旅群或PB群杂交组配的方式不同,后代在同等干旱条件下,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差异显著;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并非所有的杂交种POD活性都表现出杂种优势。[结论]基础种质有存在的必要性,利用新种质改良时应注意组配方式的选择。低Pro和MDA含量的Reid群与POD活性强的旅群自交系组合,强POD活性、低MDA含量的PB群宜作父本,而Pro含量低的PB群宜作母本分别与四平头群和Reid群组配,是F1代抗旱性改良较好的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7.
玉米育种核心种质的构建与有效利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分析山东省与国内玉米育种骨干种质的基本关系以及玉米生产中出现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当前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中所利用的基本杂种优势模式和杂种优势群,结合"九五"国家玉米育种协作攻关项目的研究进展,探讨并提出了通过筛选、鉴定、扩增、改良、创新和有效利用优良基因以构建新的玉米育种核心种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构建新的玉米育种核心种质是解决我国玉米育种基本材料遗传基础狭窄的关键性措施,是实现玉米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 1990~ 1999年山东省主要推广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杂交优势模式以及种质改良创新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生产用玉米杂交种种质基本上由Reid、唐四平头、外杂选、Lan 和旅大红骨 5大核心种质类群组成 ,种质基础更趋狭窄。有 6种杂交优势利用模式 ,但目前利用最多的有Reid×外杂选、Reid×旅大红骨和Reid×唐四平头 3种模式。我省玉米种质的改良和创新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优质、抗逆、高配合力和适应性广的新种质匮乏,已成为影响玉米商业育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生产用种质的遗传脆弱性受到普遍关注,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成为作物育种研究最重要的发展方向.美国Reid种质对国内外的玉米育种和生产贡献巨大,Tuxpeno和旅系玉米种质在我国利用较广.因此,系统地利用Reid种质和旅系种质对Tuxpono种质关岭白玉米进行种质扩增、遗传改良和加代选系,以创建新的种质资源,挖掘新的杂优模式,让原有典型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在新世纪的中国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上发出新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0.
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针对玉米育种遗传基础狭窄的突出问题,分析了热带、亚热带种质研究和在育种中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指出要加强我国引进,研究和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的工作,讨论了温热杂优模式,光敏感等问题研究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对辽宁省2008-2012年审定的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育种应用种质可归纳为改良Reid、Lancaster、旅大红骨、外杂选、PN、唐四平头、其它等7个类群.同时在众多杂优模式中改良Reidx旅大红骨系占主导地位。辽宁玉米育种资源狭窄.育种手段单一.急需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拓宽种质资源,更新观念,明确今后育种目标.利用先进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创造新的种质.从而提高玉米育种水平.以适应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杂种优势与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遗传基础狭窄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首要限制因素。根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原理扩增和改良玉米种质,将为育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奠定基础。我国研究杂种优势群的技术路线可概括为系谱分析结合双例分析、NC-Ⅱ设计和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组合。当前,我国玉米育种主要使用3个杂种优势群或5个亚群,2个主要杂种优势模式或4个模式。根据我国玉米生产和种质结构特点,制定了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外来群体接力改良、创造半外来种质和分析杂种优势群与构建杂种优势模式。杂交种选育技术的提高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促进群体改良技术从群体内选择转变为群体间相互轮回选择。相应的技术路线也要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3.
对辽宁省十二五期间审定主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主要种质可分为外杂选、改良瑞德、旅黄改、旅改、黄改、兰卡斯特、PN等系统类群,多数为外杂选系统、瑞德系统、旅黄改系统。在众多杂优模式中以国外血缘×旅黄改模式应用最为广泛,说明国外种质的改良创新和国内种质群体间的相互改良研究得到重视。辽宁省玉米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手段单一,应不断创新杂种优势群核心种质,构建玉米杂种优势新类群及其利用模式,不断提高辽宁省玉米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4.
种质基础狭窄已经成为我国玉米育种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玉米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成为作物育种研究最重要的发展方向;Tuxpeno是玉米的一个重要种族。本文就其种质的特点以及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成功应用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深入利用玉米Tuxpeno种质,进一步探索创建新的种质资源,挖掘新的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1983~2006年主要种植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中应用的种质主要有Reid、塘四平头、旅大红骨、温热、M017、自330和其它群共7个杂种优势群,Reid×塘四平头杂优模式占主导地位。山东省玉米仍存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因此,需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不断引进外来种质,拓宽种质资源,同时不断更新观念,明确今后的育种目标,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创造新的种质,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水平,以适应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玉米杂种优势与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   总被引:70,自引:5,他引:65  
遗传基础狭窄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首要限制因素.根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原理扩增和改良玉米种质,将为育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奠定基础.我国研究杂种优势群的技术路线可概括为系谱分析结合双列分析、NC-Ⅱ设计和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组合.当前,我国玉米育种主要使用3个杂种优势群或5个亚群,2个主要杂种优势模式或4个子模式.根据我国玉米生产和种质结构特点,制定了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外来群体接力改良、创造半外来种质和分析杂种优势群与构建杂种优势模式.杂交种选育技术的提高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促进群体改良技术从群体内选择转变为群体间相互轮回选择.相应的技术路线也要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杂优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群的最新研究,对主要杂种优势群进行重新划分。黑龙江省主要玉米杂优模式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8个,以Reid×Lancaster、Lancaste×r唐四平头、Reid×红玉米为主,变为以Lancaste×r唐四平头、Reid×自330、Reid×唐四平头为主,以Reid×Lancaster、Lancaste×r自330、Lancaste×r其它为辅。其中以Lancaste×r唐四平头杂交模式占绝对优势,Lancaste×r自330、Reid×自330和Reid×唐四平头3种杂交模式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玉米杂交模式。对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群及杂优模式的重新正确划分,有利于对种质、杂优模式的利用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热带玉米种质在山区的改良与应用情况,并分析了热带玉米种质在山区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及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山区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提高玉米育种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文章还讨论了热带玉米种质今后在山区的改良利用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NCⅡ设计,以6个代表我国主要玉米种质的自交系为测验种与来自CIMMYT并经过初步改良的4个群体杂交,通过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以明确其进一步改良与利用的方向。结果表明:①可以将Pob45群体导入Reid种质,Pob45改良系×Lancaster种质可能为一个潜在的杂种优势组合模式;②可以将Pob46群体导入Lancaster种质,Pob46改良系×旅大红骨种质可能构成一个潜在的杂种优势组合模式;③可以将Pob69群体导入PA种质,Pob69×Lancaster种质可能构成一个潜在的杂种优势组合模式;④在青贮玉米育种可将Pob70群体导入PB种质,在普通玉米育种中,可将Pob70群体导入旅大红骨种质,Pob70×PA种质可能构成一个潜在的杂种优势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20.
种质资源是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实现资源快速有效利用是提高科研育种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玉米育种由多群论的杂优模式转变为以二群论为主的转型期对种质资源整理、扩增、改良、创新及杂种优势模式利用等方面对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进行了阐述,并对Dom种质规划及热带种质资源在自交系改良中的创新方法进行了展望,以供育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