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区,热量和水资源相对匮乏,大气降水年度分布极不均匀,春季多风少雨,干旱相当严重。笔者就如何实现寒地种稻节水、优质、高产进行探讨。一、选用优良品种是保证水稻优质高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黑龙江垦区水稻大面积机械化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针对垦区大面积机械化优势特点,将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优化栽培技术综合组装,进行了6基点的大、中、小适型机械试行配套,在“3区”体系内,经3年运作,在11.5万hm^2试区中,圆完成了省定计划和垦区指标。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垦区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将高产优质品种,适型机械,优化栽培技术综合组装配套,高度集成,在试验区,示范区,辐射区3区体系中不断完善创新,经2年实施均圆满完成省合同规定的的度指标,实践证明是垦区水稻大面积增产的有效措施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北部高纬高寒地区水稻发展现状,总结了该地区水稻发展存在的适宜品种少、缺乏水稻相关配套栽培技术、低温冷害频发、"旱改水"第一年投入生产成本过高、旱田除草剂残留药害、灌溉工程配套程度低、水利工程性建设缓慢,以及水稻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促进高寒区水稻生产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对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水稻品种审定力度、建立水稻高产示范带、加大抵御低温冷害研究、制定相关惠农政策、应对除草剂药害残留的影响以及针对黑龙江省北部独特气候特点采取配套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根据水稻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和栽培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文章总结分析了针对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氮离子注入水稻干种子的诱变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三种不同剂量的N+注入三个具有不同特征特性的水稻品种的干种子。考察各品种在M2主要性状的变异规律,寻找N+注入的最佳引变剂量,探索离子注入水稻干种子的育种方法,为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丰优早13号水稻的育成,有效的协调了高产、优质和早熟三者间的矛盾。为北方早熟区良种开发选育提供了优秀品资材料。该品种以其高产的产量而倍受专家和稻农的青睐;以其特有的品质使得粮、米商争购:以其适宜的熟期深受早期熟区和高寒区的欢迎。连续两届获中国吉林国际农博会金奖。被国家粳稻品种改良中心列为后备种源。  相似文献   

8.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过程,都是围绕当前、当地影响产量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稻株与环境条件,水稻的群体和个体及个体内部各器官间的3对矛盾,重点协调好个体内部穗数与穗重的矛盾开展多层次、多内容的技术改革,促使水稻生长发育过程达到苗壮、株健、穗齐、粒多、粒饱,实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目的.其发展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1)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扩大双季稻,应用传统技术经验;2)推广矮秆品种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3)推广杂交水稻及稀播、少本插等配套栽培技术;4)总结推广高产栽培模式及中低产田配套增产技术;5)开展吨粮田工程的农业技术及杂交水稻规范化栽培.研究立足水稻高产,关键技术主要是调节水稻与环境相适应,以实现高产.而高产必须正确处理产量因素关系,群体个体关系,生理生态关系以及技术措施的关系.促进水稻生产,改革技术主要抓3条措施:1)改革育秧技术,提高秧苗素质;2)推广合理密植,协调苗、株、穗粒;3)改进施肥方法,注意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稻品种9520穗肥促、保不同比例试验,探索了穗肥不同运筹方法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明确了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穗肥最佳运筹方法。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穗肥运筹应采用平衡法,即分别在叶龄余数3.5、2.5、1.5、0.5时四次等量施用;穗肥的促、保不同比例对产量影响无明显规律,具体应视苗情而定,高产栽培可选择6∶4或5∶5。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稻两茬套种模式高产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对两系杂交稻早稻与晚稻两茬套种模式的高产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水稻各生育期的茎蘖增长动态,生物量积累和产量构成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观察与测定,按照两茬套种模式进行管理,双季稻平均产量1062.1kg/667m^2,最高产量1125kg/667m^2,这一高产模式为水稻更高产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寒优7号是吉林省东辽县北方种植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优质、超高产、抗寒、抗病、早熟于一体的新型长粒精品水稻新品种。该稻育成有效的协调了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和高产不早熟、早熟不高产之间的矛盾。倍受北方早熟区和高寒区稻农的青睐,同时也受到了农业专家的关注。2003年被中国农科院水稻所作为北方珍稀粳稻种资搜保存应用;2004年获中国吉林农业博览会金  相似文献   

12.
对麦茬早稻不同追肥量、播量进行了试验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导致麦茬早稻产量增减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早籼中、迟熟品种稳产、高产特性,对水稻生长进行科学调控。试验结果表明,施纯 N47.2kg/hm 2、播量为600kg/hm 2,其产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淮北地区大穗型水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淮北地区的水稻产量和种稻效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用大穗型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采用田间试验和生产示范的方法,制定了大穗型水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经大面积生产示范,水稻平均单产增长26.2%,1hm2生产成本降低628.5元,实现了高产节本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4.
氮肥作为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施用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并最终影响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和稻谷产量。因此,为了使水稻获得高产,投入适当数量的化肥是必要的。针对不同稻区气候环境条件和水稻品种本身营养特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体系来指导水稻生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大部高寒区土壤肥沃,气候冷凉,环境污染小,病虫害轻,化肥和农药用量较低,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国家重要的绿色食品大豆生产基地。但是该区地处高寒,无霜期短,干旱、低温、早霜制约着大豆产量的提高,针对该区气候特点和生产中的问题,经过多年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探索,总结了一套大豆大面积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
20 世纪80~90 年代,水稻叶龄模式和作物群体质量调控成果就运用到了水稻栽培中。而水稻精 确定量栽培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根据叶龄进程,定量化诊断水稻生育过程和器官进程,依照高产形成 规律以定量化衡量群体质量和相关动态指标,然后利用调控方法定量的方法原理全程定量化栽培技术指标, 从而系统集成这两部分,让水稻能够精确定量诊断管理。由此使不同技术运用和相互间的配合都可以事先适 时适量且最大限度发挥利用效率,达到优质高产、安全生态的良好目标。而这也是当前水稻栽培技术发展的 趋势,其前景很广阔。  相似文献   

17.
水稻高产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扩大行距的超稀植栽培试验,探讨了其对水稻的生育动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提出了水稻再高产-≥10500.0kg/hm^2的插秧规律。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南农糯2号丁伦友(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210014)南农糯2号(原名南农4011)系我校承担国家“七五”水稻育种攻关研究育成的又一个水稻新品种。近几年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多点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  相似文献   

19.
水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时,有不同的注意事项,只有针对不同的生长期选取不同的田间管理技术,水稻才能够更好地生长,确保水稻能够实现高产量与高质量。本文将针对水稻的两个生长时期,即分蘖期与灌浆期,进行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稻器官相关生长规律及其在看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以多年来不同类型水稻良种高产试验田及大面积水稻生产的有关资料,对水稻高产群体内个体营养器官与经济器官的相关生长规律,以及每穗粒数预测指标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水稻长穗期的看苗施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