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茶皂素及茶多酚对八角炭疽病菌及桉树梢枯病菌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茶皂素和茶多酚对2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茶皂素的抑制作用均比茶多酚强。对八角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EC_(50)值分别为3.72mg/mL及28.35mg/mL;对桉树梢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EC_(50)值分别为10.02mg/mL和104.35mg/mL。茶皂素与茶多酚按照1︰1、1︰4、2︰3的比例混配后抑制八角炭疽病菌的CTC值分别为471、318、246,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以1︰1混配后增效作用最显著;两者按照1︰1、2︰3、4︰1的比例混配后抑制桉树梢枯病菌的CTC值分别为406、141、234,也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以1︰1混配后增效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八种杀菌剂对八角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5%丙环唑EC等8种杀菌剂对八角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对八角炭疽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毒力最强的是25%丙环唑,EC_(50)值为0.022 3 mg/L,其次是25%咪鲜胺EC,EC_(50)值为0.034 2mg/L;效果最差的是43%戊唑醇SC,EC_(50)值为2.047 mg/L。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茶多酚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菌丝体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茶多酚对隐地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ryptogea)、油茶叶枯病菌(Pestalopsis apiculatus)、八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hori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rzia solani)、桉树梢枯病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茶多酚对这些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最好的是Colletotrichum horii,EC50值为12.84 mg/mL,其次是Phytophthora cryptogea,EC50值为16.01 mg/mL,抑制效果最差的是Lasiodiplodia theobromae,EC50值达到了104.35mg/mL。  相似文献   

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僵蚕醇提物对3种林木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僵蚕醇提物对种供试林木病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提物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增大。僵蚕醇提物对苹果炭疽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及花椒落叶病菌的EC50分别为0.048g/mL0.099g/mL和0.078g/mL。在3种供试病植物病原真菌中,僵蚕醇提物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从云南榧的新鲜茎与叶中分离得到10株内生真菌和5株内生放线菌,通过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内生菌对小麦雪腐病菌、辣椒炭疽病菌、三七丝核病菌等10种植物病害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云南榧内生真菌粗提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广泛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TY3对棉花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菌株TY7对辣椒炭疽病菌、三七丝核病菌及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5株内生放线菌中,菌株FTY1、 FTY5、 FTY7无抑菌活性,而菌株FTY2对10株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抑菌活性, FTY6对辣椒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梨黑星病菌表现出了很强抑菌活性。该实验结果为云南榧内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阿月浑子炭疽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种生防菌和8种药剂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其对阿月浑子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平板抑菌圈法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中的CN068、WCS358::phl对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活性;药剂中的炭阻绝、炭疽福美和代森锰锌对病原菌的抑制能力较强。室内防治结果表明,CN068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剂中的炭疽福美、代森锰锌表现最好。林间防治试验中,两种药剂分别单独使用和交替使用防治都有显著的效果,其中炭疽福美的防治效果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种不同壳聚糖(水溶性壳聚糖CS1、酸溶性壳聚糖CS2)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2种壳聚糖均对油茶炭疽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大而抑菌活性增强;在pH 5.3~6.0环境中抑菌效果最优,最佳酸溶剂为酒石酸和醋酸;2.50 mg.mL-1CS1 1%HA c对油茶炭疽病菌抑制率为71.6%,抑制作用几乎与500倍甲基托布津等效.壳聚糖是甲壳素脱去乙酰基的产物,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又具有较强抑菌作用,可望开发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农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高效低毒杀菌剂对花椒炭疽病的抑菌活性,旨在为花椒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供试杀菌剂对花椒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具明显差异。其中,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的抑菌效果较强,其EC50值分别为2.18mg/L和2.20mg/L,其次为多菌灵,克菌丹对花椒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其EC50值为851.14mg/L。因此,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对花椒炭疽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花椒炭疽病的有效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
植物抽提物对苹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点”建设需要为城市森林郊区生态经济型林果模式构建寻求具有植物抑菌素的绿化树种及植物。选用十大功劳(Mabonia bealil)、龙柏(Sabina chinensis Kaizuca)、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 R.Br)、银杏(Ginkgo biloba Linn.)、苍耳(Xanthium sibircum)等5种植物叶片样品的丙酮提取液研究其对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十大功劳、苍耳植物抽提物抑制苹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75%;鹅绒藤的抑制率在58.9%;银杏、龙柏的抑制率分别为3.9和17.9%。十大功劳和苍耳2种植物对苹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  相似文献   

10.
信阳茶树炭疽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林业科技》2015,(4):42-47
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信阳地区茶树炭疽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信阳地区茶树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嘧菌酯、丙环唑、代森锰锌敏感性较强。其中茶树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EC50为0.3185~0.6740μg·m L~(-1),平均为0.4470μg·m L~(-1);对嘧菌酯的EC50为0.6028~0.9009μg·m L~(-1),平均为0.6915μg·m L~(-1);对丙环唑的EC50为0.3935~0.6872μg·m L~(-1),平均为0.5441μg·m L~(-1);对代森锰锌的EC50为1.5720~2.5062μg·m L~(-1),平均为1.9028μg·m L~(-1)。部分菌株对多菌灵表现出中等程度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生植物是沙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沙地基质流动性对沙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有重要影响。而沙生植物也形成了对其特殊的生态适应对策。文章从4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沙生植物的生长对沙地基质流动性响应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并分析了沙生植物的生长与沙地紧实度及相关的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互馈关系,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旨在为干旱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防风固沙植物种选择、合理配置、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