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志龙  朱金良  陈跃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2):28+52-28,52
进行了10%阿维·氟酰胺不同用量及不同防治时期防治大螟白穗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阿维.氟酰胺SC对大螟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在破口期喷施450~600 mL/hm2,对大螟引起的白穗防效在80%左右;防治适期是在破口至破口后4 d。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艺栽培方式改变,三化螟在我区的为害已由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水稻穗期的主要害虫.2001年三化螟在我区突发,是近年来螟害损失最重的一年.三代三化螟最高田块亩卵量达38万粒.白穗率3%以上发生的田块占单季晚稻种植面积的27.8%;白穗率20%以上占11.5%;个别田块几乎绝收.本地区以往三化螟防治均采用杀虫双或杀虫单在水稻破口期进行药剂防治,但大发生年不能有效控制螟虫为害.2002年我们开始探索采用越冬早翻耕、早上水等农业措施,有效减少越冬代虫源基数;同时采取推迟水稻播种时间,避开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并在蚁螟易入侵阶段,应用三唑磷及其为主的复配农药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随"寒优湘晴"杂交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对螟虫(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的穗期防治明显加重,一些螟害化学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也纷纷浮现出来.为此,特进行两个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目的一是比较几种常用药剂对穗期白穗的控制效果,同时比较同一药剂不同用药次数对白穗的防效;二是比较几种常用药剂对螟虫转株危害的控制效果,同时比较同一药剂不同剂量对白穗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水稻大螟孕卵与寄主杂草的关系及其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大螟寄主广泛,寄主在大螟生长发育及为害过程中作用显著。研究得出,旱稗与水稻混生会加重大螟发生程度,纯作稻区则大螟不孕卵;三代大螟为害水稻呈白穗、枯孕穗和虫伤株,虫伤蛛比例越大,平均单穗粒重减小;三代大螟可转株为害1-3次;水稻大田产量损失率(Y)与白穗和枯孕穗率(X)之间的相关式为Y=0.2311 1.1018X,r=0.9950^**;田间以出现0.36%以上白穗、枯孕穗时为对大螟实行用药治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6种药剂防治3代三化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更好地为防治水稻三化螟的危害提供指导。[方法]在水稻破口期,以不同用药量和用药次数的6种市售药剂进行防治3代三化螟的药效比较试验。[结果]一次用药效果较差,以破口期两次用药,防效最好。第一次用50%赛利EC 100 ml,第二次20%强杀螟EC 80 ml组合防治效果最好,白穗率为0.87%,相对防效为96.51%;第一次20%三唑磷EC 150 ml,第二次20%强杀螟EC 80 ml白穗率为0.94%,相对防效为96.24%。[结论]50%赛利、20%三唑磷、20%强杀螟是防治三化螟的高效药剂,杀虫双不能作为防治三化螟的主体药剂。以破口期为标准来指导防治较为恰当,只有破口期两次用药,才能达到控制3代三化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余姚市水稻三化螟防治适期及药剂防效研究结果表明,余姚市3代三化螟在单季稻5%~10%破口露穗时用药效果最好,抽穗后田间已有白穗发生,用药后田间白穗已不可逆转,仍将少量出现。三化螟的防治应掌握"早破口早用药,迟破口迟用药"的原则,牢记"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重要时期。康宽、稻腾对三化螟均有极好防效,而甲维盐、毒死蜱在中、高浓度下对三化螟亦有极好防效。在目前余姚市三化螟尚处于轻发生的情况下,建议生产上可选用多种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控制大螟危害的最佳药剂,笔者于2009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三代大螟试验,结果表明,35%喹硫磷.敌百虫及40%敌百.毒死蜱是较理想的药剂,可大面积示范推广使用,在水稻破口期、大螟卵孵盛期每667m2用100mL,可较好地控制水稻后期大螟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水稻穗期病虫害总体防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稻穗期常遭受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多种病虫害并发为害,于水稻破口抽穗初期适时选用有效药剂采取总体防治,可同时控制多种病虫发生与为害,还可降低农业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单双季稻混栽地区第三代螟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单双季稻混栽地区第三代水稻螟虫在中稻,单晚稻和连晚稻上发生特点和防治。结果表明,第三代螟虫的发生以二化螟为主,三化螟和大螟数量较少,为害状主要是虫伤株和白穗,枯孕穗极少,中稻,单晚稻的发生量和为害程度显著高于连晚稻,且中稻田最早,连晚田最迟。卵孵高峰期基本上与各稻作的破口与齐穗期相吻合,在破口至齐穗期施用20%三唑磷EC和5%锐劲特SC,防效可达88.6%-100%。二化螟幼虫的残留量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单季稻穗期主要危害水稻螟虫有三代螟、二代螟、大螟.自80年代恢复二熟制以来,螟虫的生存环境和食料条件得到了改善,发生量逐年回升.1995年起,急剧上升为单季稻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我们根据本地区3种螟虫的发生特点,制定科学的穗期螟虫防治对策,把白穗危害株率控制在0.40%以下.  相似文献   

11.
豇豆荚螟在北京地区红小豆田为害消长规律及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普查、定点调查和灯光诱集的方法明确了北京地区豇豆荚螟Marucavitrata发生特点及其在红小豆田的种群消长规律,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结果表明,豇豆螟幼虫共有5个龄期,低龄幼虫喜食红小豆细嫩的花蕊,造成落花、落蕾.幼虫钻入豆荚时取食红小豆种子,有转荚为害习性.成虫对黑光灯和高压汞灯趋性不明显.北京地区豇豆荚螟发生为害开始于红小豆的始花期,集中在红小豆盛花期,豆花、豆荚上的幼虫数量在8月末达到高峰.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当红小豆田中的豇豆荚螟幼虫数在防治指标(百花/荚虫数5~6头)以上时,稀释1000倍液的5%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红小豆田豇豆荚螟幼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剂高氯甲维盐和阿维菌素,而且持效期在20d以上,具有明显的保花护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德县单季稻大螟发生规律及上升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5年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大螟在广德县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1年发生 3~ 4代 ,3代是单季稻的主害世代 ,重点为害破口抽穗偏迟的田块 ;4代集中为害瓜后稻 ,为害程度重于单季稻。免 (少 )耕油菜面积扩大 ,水稻播、栽期推迟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兼治效果的降低 ,是其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面积广.为害重,损失大,防治成本高。近几年,福鼎市二化螟种群数量呈现小的起伏变化.总体较平稳。但由于受耕作制度与栽培方式的改变、全球气候变暖及有的稻田农药不规范使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螟虫冬后残留虫量加大、蛾峰增多、发蛾期延长.并对一些治螟农药产生了抗性.防治难度加大.为害有加重的趋势。能否有效地防治二化螟和控制螟害.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从越冬基数及灯诱蛾量2个方面分析了吴江地区水稻2001—2016年螟虫种群发生动态情况,结合吴江地区水稻栽培方式、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大螟种群逐年回升的原因,提出了优先采用调整播栽期、无纺布隔离育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以及协调应用高效、环保药剂化学防治技术,突出秧田治螟、秧苗带药下田、控制水稻前期大螟的危害、减少后期虫口基数的水稻大螟综合防控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优质稻的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特进行不同药剂和不同用药时间对"优粳2号"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防治适期上,需在水稻破口始期(破口5%~10%)进行第1次防治,用药后间隔7 d(抽穗80%左右)进行第2次防治,若在穗期遇连续阴雨天气,考虑在抽穗用药后间隔7 d再加防1次;在药剂选用上,绿色食品标准田推荐交替使用6%春雷霉素和25%吡唑醚菌酯SC,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田推荐交替使用70%甲硫·三环唑WP、25%吡唑醚菌酯SC和20%稻瘟酰胺SC。  相似文献   

16.
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1代二化螟主要在分蘖期为害,造成枯鞘、枯心;穗期被2代二化螟为害后,以虫伤株为主,受害严重植株,造成枯孕穗和白穗,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防治上应掌握在2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至幼虫未侵入前施用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17.
二化螟是危害我市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在我市盛发2代,钻蛀为害,造成枯鞘、枯心或白穗,严重影响产量.为探索最佳防治药剂和防效,笔者用杀螟丹做了田间药效及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表达CpTI或CpTI+Bt基因水稻对鳞翅目害虫抗性的田间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结果表明,表达CpTI或CpTI+Bt基因水稻可在整个生育期对鳞翅目害虫保持高度或中度抗性.在分蘖期和灌浆期,相应普通水稻已遭受钻蛀性鳞翅目害虫(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等)严重危害,枯心率或白穗率均达10%以上;而该转基因水稻在分蘖期和灌浆期的枯心率或白穗率比对照分别下降了69.80%-96.40%和83.40%-93.30%.田间调查表明,相应普通水稻稻叶平均受害指数高达23.52时,转基因水稻稻叶受害指数仅为0.37-4.05,该转基因水稻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但该转基因水稻对褐飞虱、电光叶蝉和黑尾叶蝉的抗性与普通水稻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有效的水稻大螟防治药剂,选择3种不同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甲维盐·甲氧虫酰肼对水稻3代大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667m2用量40g时杀虫效果可达94. 44%,白穗防效为85. 56%,保穗效果为89. 47%。  相似文献   

20.
宜州市水稻稻曲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宜州市水稻稻曲病大发生流行原因,为防控水稻稻曲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地调查宜州市水稻稻曲病发生的现状及田间防治方法,分析造成稻曲病大发生原因。【结果】水稻孕穗后期及抽穗杨花期间多雨且气温适宜,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是造成水稻稻曲病近年来大发生的主要原因;防治策略不当,防治时间不及时导致稻曲病大发生流行;【对策】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选择防效好的药剂,在水稻破口期前5~7天第一次用药,在水稻破口即抽穗5~10%时,进行第二次药剂防治,能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