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Marc-145细胞是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培养的易感细胞。通过对PRRSV CH-1R高敏感Marc-145/D2克隆细胞株培养特性的研究,以及分析病毒在不同血清浓度细胞维持液中的增殖水平,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Marc-145/D2克隆细胞株无血清转瓶培养PRRSV CH-1R的抗原效价可达到108.0TCID50/mL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经典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疫苗株间的生物学差异,本实验以经典PRRSV疫苗株CH-1R的全长感染性克隆p CH-1R为骨架,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分别将其ORF1a、ORF1b和ORF2-7替换为HP-PRRSV Hu N4-F112的相应片段,构建3个全长c DNA嵌合质粒。将构建的3个重组c DNA质粒经体外转录后转染BHK-21细胞,并于Marc-145细胞中传代,拯救出3种嵌合病毒,分别命名为r CH-1R-T1a、r CH-1R-T1b和r CH-1R-T27。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3种嵌合病毒在Marc-145细胞中的生长特性与亲本病毒CH-1R基本一致;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嵌合病毒实验组血清中PRRSV N蛋白抗体阳转率分别为3/3(r CH-1RT1a)、2/3(r CH-1R-T1b)和1/3(r CH-1R-T27),而CH-1R免疫组血清N蛋白抗体检测始终为阴性。以上结果表明,HP-PRRSV Hu N4-F112非结构蛋白在N蛋白抗体产生中起关键辅助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LGALS1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Marc-145中复制的影响,设置LGALS1免疫血清和PRRSV共同孵育Marc-145细胞的试验组、LGALS1 siRNA转染Marc-145细胞后再接种PRRSV的试验组以及PRRSV直接孵育Marc-145细胞的对照组,利用间接免疫荧光、TCID_(50)测定、荧光定量和Western blot来测定病毒的增殖、滴度变化和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抗LGALS1血清组、转染LGALS1 siRNA质粒组与对照组荧光、TCID_(50)、病毒mRNA和蛋白水平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LGALS1对PRRSV在Marc-145中复制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三带喙库蚊携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初步证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临床发病猪场采集三带喙库蚊提取RNA样本,采用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2基因设计的引物进行RT-PCR检测,并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取三带喙库蚊匀浆上清接种Marc-145细胞进行PRRSV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从三带喙库蚊提取的3份RNA样品均扩增出大小约为1 060 bp的特异性DNA条带,其序列与从相应猪场病猪分离得到的猪源PRRSV毒株高度同源,与国内参考株CH-1a株相应序列比较均缺失90个碱基.将3份三带喙库蚊匀浆上清接种Marc-145细胞后,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检测,可观察到培养细胞内的特异性荧光;采用RT-PCR反应可检出培养细胞内的PRRSV核酸.上述试验证实,三带喙库蚊可携带PRRSV,可能是引起PRRS传播与流行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链A(NMHCⅡ-A)羧基端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Marc-145细胞中的作用,本实验通过提取Marc-145细胞总RNA,RT-PCR方法扩增NMHCⅡ-A羧基端930 bp基因PRA,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该基因连接到pEGFP-N1载体中,采用双酶切和PCR方法对重组质粒pEGFP-N1-PRA进行鉴定。将pEGFP-N1-PRA转染至Marc-145细胞后感染PRRSV,测定TCID50值及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PRA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影响。TCID50及IFA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的Marc-145细胞相比,转染pEGFP-N1-PRA的Marc-145细胞的PRRSV感染能力降低50%。本研究初步证明了PRA编码蛋白在PRRSV感染细胞中的作用,为PRRSV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活疫苗CH-1R株的产量和疫苗的质量,本实验探索了PRRSV活疫苗CH-1R株在MARC-145细胞中大规模生产培养的最佳条件。将CH-1R株分别在3L和10L转瓶培养的MARC-145细胞中进行增殖试验,分析CH-1R株在不同接种病毒量和不同接种病毒时间的TCID50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L和10L转瓶中,病毒的TCID50最高可达到107.0TCID50/mL以上。CH-1R株通过转瓶在MARC-145细胞中大规模增殖,为PRRSVCH-1R株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旨在通过慢病毒表达系统构建稳定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N蛋白的Marc-145细胞系。以PRRSV SH1株感染性克隆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N基因,并将其克隆到慢病毒载体中,获得重组慢病毒质粒pSin-Ires-Puro-N,将重组质粒pSin-Ires-Puro-N与辅助质粒psPAS2、pMD2.G、pRSV-Rev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获得表达N蛋白的重组慢病毒颗粒并将其感染Marc-145细胞,嘌呤霉素初步筛选阳性细胞,筛选几代后的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和终点稀释法获得稳定表达N蛋白的Marc-145细胞系。通过PCR鉴定表明细胞系中存在N蛋白基因,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试验验证N蛋白能在细胞系中能稳定表达。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PRRSV N蛋白的Marc-145细胞系,为研制PRRSV新型复制缺陷型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在Marc-145细胞中的增殖效价,本研究旨在筛选出一株对该病毒易感度高的Marc-145细胞株。采用有限稀释法从母代细胞中分离单细胞克隆株,通过RT-PCR的方法测定毒株在克隆细胞上的核酸量,通过TCID_(50)检测毒株对克隆细胞株的易感性,同时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绘制。结果表明,获得2-D4、2-E6、 2-C8、2-G9、2-H11株共5株Marc-145克隆细胞。接毒72 h后,2-D4、2-E6、2-C8和2-H11株细胞出现明显细胞病变,2-G9株和母代细胞培养上清液核酸检测呈阳性,但未出现细胞病变。同时,2-D4株对PRRSV毒株高度易感,该克隆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要强于其他克隆株。综合上述试验结果,2-D4株更适宜于PRRSV培养,因此采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对PRRSV易感的Marc-145细胞是一种可行的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CD151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关系,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CD151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从Marc-145细胞中扩增出294 bp的CD151基因片段并克隆入pGEX4T-3载体,转化人大肠杆菌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表达蛋白纯化后用于免疫小鼠制备抗CD151蛋白血清,用ELISA和IFA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及特异性.将抗CD151蛋白血清与Marc-145细胞孵育后再感染PRRSV,观察细胞CPE验证该血清对PRRSV的阻断效果.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GEX4T-3-CD151,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为37 ku的重组CD151蛋白.制备的抗血清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并有效阻断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CD151与PRRSV感染的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Marc-145细胞培养条件摸索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Marc-145细胞,上皮样细胞,来源于猴肾细胞,从母细胞(Ma-104细胞)克隆而得到,可连续传代培养。此细胞主要用于病毒的培养,特别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此细胞尤为敏感,本试验主要研究Marc-145的适宜培养条件,以及PRRSV野毒株在该细胞中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CH-1a株在Marc-145细胞上传代,用85代(S85)病毒对35日龄的仔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毒株已经被致弱,将其命名为CH-1R株。利用RT-PCR扩增10个不同代次的CH-1a株和CH-1R株病毒的ORF5基因,并与9株参考毒株进行RFLP分析,发现了一个特异性的内切酶酶切位点-TspEⅠ。根据该酶切位点,可以区分CH-1R株、CH-1a株、其它野生型毒株和参考毒株。ORF5基因的变异分析显示,该致弱毒株与CH-1a株以及其它8株参考毒株存在着差异,并且它们的氨基酸同源性在88.5%~97.0%之间。系统进化树研究表明该弱毒株仍属于CH-1a亚支。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Nsp9基因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在病毒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索Nsp9基因与病毒的毒力、复制能力及细胞嗜性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将PRRSV弱毒疫苗毒CH-1R的Nsp9基因进行克隆,酶切后连接到强毒株XH-GD的感染性克隆上,进行病毒的拯救。结果表明,成功构建替换了CH-1R Nsp9基因的重组病毒。对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拯救病毒的生长速度和病毒滴度明显高于亲本毒株rXH-GD,但是低于疫苗毒CH-1R,重组毒株的噬斑大小与CH-1R相似,初步推测疫苗株CH-1R的聚合酶有助于提高病毒的滴度。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Nsp9基因对病毒毒力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前期研究结果证明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的抗独特型抗体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上的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链A(Non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Ⅱ-A,NMHCⅡ-A)蛋白,其结合位点位于NMHCⅡ-A的羧基端。本研究通过真核表达NMHCⅡ-A的羧基端(PRA)蛋白,验证其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作用。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PRA蛋白。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PRA蛋白的表达及其与Marc-145细胞的结合。通过病毒中和试验、荧光聚焦中和试验和荧光定量PCR检测PRA蛋白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作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PRA蛋白在真核细胞中得到成功表达,其最高表达量为接种1个MOI杆状病毒后96h时。PRA蛋白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使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延迟24h并且感染效率降低60%。真核表达的NMHCⅡ-A羧基端蛋白能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并有效降低PRRSV的感染。这些结果为进一步阐明NMHCⅡ-A在PRRSV感染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疑似PRRS流产胎儿分离PRRSV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采用猪肺巨噬细胞和Marc-145细胞培养对国内暴发流行PRRS的某地猪场进行了病毒分离,从流产胎儿分离出特征性致细胞病变因子。用PRRSV SDOW-17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证明从4头流产胎儿分离出4株PRRSV(CH-la,CH-lb,CH-lc,CH-ld)。这4株毒均可在猪肺巨噬细胞和Marc-145细胞上生长,并产生特征性CPE变化。用PRRSV美国分离毒株VR-2332和NVSL抗血清分别对4株CH-1、VR-2332和NVSL毒株感染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4个CH-l毒株近似于美洲型PRRSV。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4个CH-l分离株与HCV、PrV、PPV、TGEV、PEDV和HEV无交叉抗原。本文首次报道在国内暴发生殖和呼吸道综合征猪群分离到PRRS病毒。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融合抗菌肽MAPWA和PGBD-2在体外的抗病毒作用,特开展以下研究:用融合抗菌肽MAPWA和PGBD-2与Marc-145细胞和PRRSV共培养,以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洲Marc-145细胞中及培养液的PRRSV含量.结果发现:PRRSV感染Marc-145细胞96 h,实验组的RT-PCR检测数量均≤1.7,而阳性对照组的RT-PCR检测数量达到3.38.实验组数值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说明融合抗菌肽MAPWA和PGBD-2能够显著减少PRRSV在Marc-145细胞的复制量;证明融合抗菌肽MAPWA和PGBD-2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应,能显著地抑制病毒复制,减少其在靶细胞中的含量.提示:融合抗菌肽MAPWA和PGBD-2分子具有显著抑制PRRSV在靶细胞内复制的作用,为开发抗病毒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河北沧州分离到1株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接种Marc-145细胞,经过4代盲传后,出现细胞病变,经鉴定为PRRSV,命名为HB-3(cz)株.根据GenBank公布的PRRSV CH-1a株ORF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P1/P2),用RT-PCR方法扩增完整ORF5基因,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GM-T载体并转化克隆菌,阳性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再设计另一对引物(P3/P4)从重组载体pGM-ORF5中扩增出缺失了N 端28个氨基酸残基的tGP5的编码序列tORF5,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并成功获得表达,经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蛋白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为研制PRRSV新型疫苗及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黑水虻(black soldier fly,Hermetia illucens L.)幼虫脂肪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体外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产生抑制作用的机制。试验采用水解黑水虻幼虫脂肪乳化液(BSFLh)处理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的PRRSV,以乳化剂为阴性对照,月桂酸单甘油酯(GML)为成分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PRRSV N基因RNA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培养基中含BSFLh 250μg/mL,可以显著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上的增殖(P≤0.001);在PRRSV侵入Marc-145细胞前添加BSFLh,可以显著抑制PRRSV增殖(感染后6 h,P≤0.000 1),而在侵入后添加BSFLh对PRRSV增殖抑制不显著(感染后6 h,P0.05);乳化剂对照组抑制效果显著低于BSFLh组(P≤0.01);培养基中含月桂酸单甘油酯无法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上的增殖。研究表明,BSFLh可以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上的增殖,其抑制活性来自于水解黑水虻幼虫脂肪和乳化剂,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病毒侵入细胞前。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Marc-145细胞为模型,采用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和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观察苦参碱(matrine)体外抗猪繁殖呼吸与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活性,并从抑制病毒复制、阻断吸附和直接杀灭3个方面探讨苦参碱体外抑制PRRSV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苦参碱CC50>1 500 mg/L,最大安全浓度为750 mg/L,EC50为(443.5±33.4)mg/L,SI≥3.38,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抑制率达到93.6%;在直接杀灭和复制抑制试验中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105.10%和91.53%;在病毒吸附抑制试验中抑制率<20%,表明苦参碱不能阻断PRRSV对Marc-145细胞的吸附.结果表明,苦参碱在体外可有效抑制PRRSV对Marc-145细胞的感染,其抗病毒机制可能是干扰病毒的复制或/和直接杀灭病毒,提示苦参碱可作为研发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对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磷酸化的影响,试验根据PRRSV CH-1a毒株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用于扩增PRRSV-GP5基因的特异引物,将目的基因扩增产物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转染Marc-145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应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GP5对IRF-3的影响。结果表明:经RT-PCR扩增,得到的GP5基因大小与预期一致;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GP5蛋白在Marc-145细胞中成功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显示,GP5基因可以抑制IRF-3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PRRSV诱导Marc-145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规律,收集PRRSV-SC1株感染Marc-145细胞后0h、24h、48h、72h、96h、120h、144h和相同时间点未接种病毒的细胞样品,采用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表明,PRRSV能诱导Marc-145细胞发生凋亡;在PRRSV感染后24h开始出现凋亡,48h凋亡更加明显,72h达到高峰,随后细胞凋亡水平又有所下降,在感染后144h,细胞的凋亡水平低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