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鸭坦布苏病毒对青年鸭的致病性,对7周龄的樱桃鸭肌肉接种病毒建立人工感染模型,观察感染鸭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免疫反应及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消长规律。结果显示7周龄的攻毒鸭在接种病毒后第3~4天出现暂时性的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但未出现死亡。剖检可见感染鸭心内膜出血,肝、脾脏肿胀,回肠淋巴滤泡处黏膜肿胀。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集中在心、肝、肾实质细胞变性,间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大脑呈典型的病毒性脑炎病变。感染鸭自攻毒后第1天各主要组织器官就能检测到病毒,但病毒含量从第3天达到峰值后迅速消减,第9天时已经检测不到病毒,同时7周龄感染鸭自攻毒后第3天血清中就出现中和抗体并以较高水平维持。结果表明,鸭坦布苏病毒能迅速侵入宿主体内并大量复制,呈泛嗜性特征,但7周龄青年鸭抵抗力较强,能快速产生中和抗体以抵抗病毒。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天~3天,有时可长达7天,多发生于1周~3周的鸭群,多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但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带病者。  相似文献   

3.
本地有一专业户于1997年1月在水南鸭苗场购进一批刚出壳半番鸭600羽,到7~8日龄时雏鸭发生以肝脏极度肿胀,胆囊充盈为特征的疾病,死亡率为55%,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病状、剖检变化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畜主用水拌小鸭料并加土霉素24小时任意采食。第7天发现雏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发病第2天死亡20羽,第3天死亡80羽,而后用青霉素、链霉素和氯霉素治疗均无效,第15天死亡330羽。2临床症状病初精神沉郁,呆滞,食欲废绝,眼半闭、昏睡,有的脚软站立不稳,少数病鸭拉绿色稀粪,发病第3天出现运动失调、全身抽搐、…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和死亡率高为特征。1病原鸭肝炎病毒(DHV)。2流行特点该病毒主要侵害出壳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7~21日龄死亡率达50%左右。4~6周龄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1病原鸭肝炎病毒(DHV)。2流行特点主要是出壳后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7~21日龄死亡率50%左右。4~6周龄也有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郊某养鸭场每月饲养近3000只半番鸭,建场初期的半年内,鸭生长正常,育成率都在90%以上。而近一年来,鸭发病不断,大都表现软脚腹泻,死亡率在20%~50%之间,造成养鸭批批亏本。 一、发病情况 该场每月购进2000~3000只半番鸭苗,2日龄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疫苗,25日龄接种鸭瘟疫苗。饲养至10~25日龄间,常有部分鸭不爱吃食,经过2~3天就出现软脚,继而腹泻死亡,病程大约3~7天,  相似文献   

7.
某鸭场饲养樱桃谷种鸭(SM3)2000余羽,据场主反映,每当120日龄,注射疫苗后都会出现鸭子死亡。本次注射大肠杆菌油苗后的第2天鸭群出现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等现象,第3天早晨发现鸭舍内有几十只死鸭,以后几天死亡数明显增加,母鸭多于公鸭。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不愿走路,蹲伏在地、闭眼缩颈、呆立一隅,有的鸭出现瘫痪甚至食欲废绝;排灰绿色粪便并有恶臭,略有呼吸困难;最后鸭出现浑身震颤.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是雏鸭病害之首 ,2 0日龄以内多发 ,雏鸭育雏期是本病盛发期。现介绍一些防治方法 ,供参考。1 饲养分群管理法进雏鸭前 3天 ,鸭舍内用“百毒杀”消毒 ,消灭隐藏于舍内的病毒。雏鸭的饲养密度根据大、小、强、弱适当调整 ,对发育良好、发育不良和体弱的要分群饲养 ,并及时做好雏鸭的保温工作。一般 1~ 3日龄为 2 7~3 0℃ ,4~ 6日龄为 2 4~ 2 7℃ ,7~ 1 0日龄为 2 1~ 2 4℃ ,1 1~ 2 0日龄为 1 8~ 2 1℃。鸭舍饲养密度 ,1~ 7月日龄每平方米 1 5~ 2 0羽 ,8~ 1 4日龄 1 0~ 1 5羽 ,1 …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鸭业的不断发展,鸭病爆发的频率和类型也随之增多,给养鸭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众多的疾病之中,鸭病毒性肝炎危害更为严重。由于鸭病毒性肝炎易感的是3周龄的雏鸭,尤其是3~7日龄的雏鸭,发病早、死亡率高,给防制带来了难度。近几年来不断有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变异株、暂时不能确定的病毒和“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出现,其中有的不  相似文献   

10.
行业会讯     
张家港市某养鸭户2003年10月24日引进一日龄肉雏鸭6000只,按常规饲养与免疫。饲养到7日龄时,禽主用庆大霉素给雏鸭饮水,以预防大肠杆菌病。开始按每只雏鸭500单位饮水,连用7d,但用该药饮水时不断有病死鸭出现,认为用药量小,接着加大用量,按每只雏鸭20000单位的庆大霉素给雏鸭饮水,第2天雏鸭死亡80多只,第3天死亡170多只。后请笔者前往诊治,剖检部分病死鸭,体内都有尿酸盐沉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