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95年春季,市郊某蛋鸡场在雏鸡培育中发生了以下痢和败血症为主要症状的疫病,死亡率20%左右,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经综合诊断后确诊为鸡副伤寒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 一、发病情况 1993年3月28日,该场9505批13230羽商品代罗曼雏鸡采用四层网上饲养,1~5日龄有少量卵黄吸收不良的雏鸡死亡,从6日龄开始死亡增加,7~15龄为死亡高峰,15~20日龄发病逐渐减少,至30日龄,共死亡雏鸡2656羽,死亡率达20%左右。接着4月12日和4月25日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莆田县某专业户饲养的美国鹧鸪,于去年 3月12日,有两批雏鸪发病,5日龄625只,10日龄的595只。3月12日~15日共死亡295只,死亡率24.18%。病初,在病鸪的肺和气囊内可见到黄白色干酪样结节,病雏呼吸困难,食欲下降,口渴。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等诊断为曲霉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 3月 13日百色市某种羊场圈养的 3 0只隆林黑山羊 ,因饲喂大量的青草后突然发病 ,共死亡 7只 ,死亡率为2 3 3 %。其中有 6只成年山羊和 1只 7月龄小山羊病死 ,未断奶的羔羊均正常。经实验室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群羊原为舍饲加短时放牧 ,病前两天因下雨改为全舍饲。 3月 13日上午 10点钟左右 ,该场饲养员用前一天已经采好晾干的青草饲喂羊群。当天下午 3点钟左右部分山羊开始发病 ,病初主要表现呼吸困难 ,站立不稳。一般出现症状后15min左右倒地死亡 ,到下午 5点共有 7只死亡。2 症状与剖检羊群进…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 2004年6月,该县某养鸭厂进一批樱桃谷肉鸭3000只,在肉鸭16日龄时开始发病,第2天死亡10只后陆续死亡,1周之内先后发病1300多只,共死亡310只,发病率43.3%,死亡率10.33%,经诊断为黄曲霉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1990年4月19日至4月28日我县某肉鸡专业户饲养的一批(1500只)40日龄AA肉用仔鸡发生了从腹背脱毛,后腹及两腿内侧水肿为特征的急性死亡疾病,1周内共死亡168只,死亡率占11.2%,用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治疗效果均不佳,经调查试验诊断为对青霉素等药物有耐药性的葡萄球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11月 7日 ,广西凭祥市某养鸭专业户所养的 2批肉用雏鸭 (1批 13日龄 ,另 1批 16日龄 )共 40 0只先后突然暴发急性传染病。 2批雏鸭几乎同时发病 ,发病率 10 0 % ,4d内共死亡 3 16只 ,死亡率 79%。而同场还有 2 5 0只待出栏的 5 2日龄的大鸭却未发病。发病后曾用先锋霉素、青霉素治疗 ,疗效不佳。遂请笔者诊治。2 临床症状病鸭主要表现为发病急 ,潜伏期短 ,一般在出现症状后1~ 2d死亡。有些病鸭看似正常的 ,在水塘中扑打几下就死了 ;有些打捞上岸不到半小时就死亡。死亡鸭头向后弯 ,呈角弓反张姿态。死亡高峰主要发…  相似文献   

7.
万县市某鸡场产蛋鸡发生以垂腹、拉稀、卵巢病变、心包炎、肝肿大坏死为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及细菌学诊断 ,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药敏筛选出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扑灭了此病。1 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该场 2日龄“伊萨福”雏鸡先发生雏白痢 ,用SM2 、痢特灵等治愈。该批鸡 3 4 3 8羽于 5月龄开始产蛋 ,7月龄产蛋率达 64 % ,7 5月龄发现急性死亡病例 ,死亡率渐升高 ,每日死亡 1 0~ 40只。诊治后多数病鸡 3~5d好转 ,1周后重新产蛋。 8月龄流行止息。共发病 586例 ,发病率 1 7 0 % ,死亡 2 78羽 ,死亡率 8 3 %。该…  相似文献   

8.
1983年4月,韶关市养鸡场一批60—70日龄的肉用仔鸡,发生一种以败血坏疽、急性死亡为主要症候的疫病,10天内共发病死亡275只,发病死亡率5.8%,经试验诊断为鸡坏疽型葡萄球菌病。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该养鸡场是以饲养肉鸡为主的商品鸡场。该批鸡发病前共4750只,种苗系从本省某种鸡场购进的美国白色“A、A”鸡,经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某鸡场 1996年 7~ 9月间共进艾维茵肉鸡苗 4批 ,先后发病 ,经药物治疗 ,但效果不佳。具体情况如下 :7月 13日进雏40 0羽 ,9月 4、 5日各死亡 7羽 ,以后每日死亡 2~ 3羽 ,先后共死亡 3 1羽 ,死亡率为 7 8%。 7月 3 0日进雏 410羽 ,从 9月3日出现死亡 5羽后 ,每日均有死亡 ,共计死亡 12 4羽 ,死亡率为 3 0 %。这 2批肉鸡几乎同时发病。同年 8月 2 7日进雏 3 40羽 ,10月 7日开始死亡 ,至 10月 17日间共死亡 48羽 ,死亡率为 14 %。 1996年 9月 2 7日进维 5 80羽 ,10月 2 7日开始大量死亡 ,至 11月 2 1日共计死亡 98羽 ,死亡率为 17…  相似文献   

10.
张保发 《中国家禽》2001,23(9):31-31
河田鸡原产福建省长汀县,是优良的土鸡品种。邵武市某一鸡场于1999年4月15日从福建长汀县某河田鸡场引进1日龄河田鸡2500只,饲养至60日龄出现大量死亡,饲养至85日龄共死亡1659只,死亡率达69.85%,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经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品种鸡59日龄前生长正常,成活率为95.5%。60日龄发现2只鸡行走不稳,1只鸡一腿向前伸一腿后向伸,呈“劈叉”姿势。最后2只鸡均死亡。次日又死亡25只,死亡的鸡中以腿麻痹及一侧或二侧眼睛失明居多。尔后,每日死亡数不断增加,饲养至75日龄,即发病10天内共死亡655只,…  相似文献   

11.
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养鹅户在乌裕尔河附近用塑料大棚养鹅 12 80只 ,鹅分两批购进 ,按鹅雏日龄差别分为 1号鹅群 (80 0只 )和 2号鹅群(480只 )。 2 0 0 2年 6月 2 8日 ,2 7日龄的 1号鹅群开始发病 ,每天死亡 4~ 10只 ,又过两天 ,2 0日龄的 2号鹅群陆续发病 ,每天 10~ 2 0死亡只。畜主应用“禽宝康” ,“喹乙醇”等药物拌料和饮水 ,均不见效。 7月 4日 ,该养鹅户将病鹅送我站检查 ,先后送检 2 0只 ,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检查、实验室化验等综合诊断为鹅曲霉菌病。疫情历时 15d ,共死亡 169只 ,经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疫情得到控制。1 临床症状观察  病鹅…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肃南县马蹄乡马蹄等5村12户牧民饲养3 199只绵羊,2012年9月20日起陆续发病死亡,开始隔几天突然发病死亡1只,10d后每户明天发病死亡1~3只,至10月底共死亡绵羊137只,死亡最多的一户是30只。平均死亡率达到4.28%。病羊发病急、病程短,通常在下午进圈时无症状,清晨已静卧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肃南县马蹄藏族乡八一村某户牧民存养藏系绵羊257只,2月初为产羔期,共存活羔羊228只。2012年3月16日起陆续发病死亡,开始每天发病死亡1~2只,5d后每天发病死亡10只以上。至3月底共死亡羔羊92只,死亡率40.35%。患羊发病急、病程短,通常在表现症状约半小时至数小时内死亡。曾采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伊犁昭苏垦区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并伴有神经症状和部分母羊流产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诊、剖检及微生物学检验诊断为李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  1 999年 3月该垦区某团有一群羊只 ,出现发病 ,初期病羊精神沉郁 ,步态不稳 ,2~ 3天后出现神经症状 ,孕羊流产。该病发病急、死亡快 ,且较难治愈。 3月 1 5~ 31日该群羊发病 36只 ,死亡2 8只 ,发病率 1 5 .7% ,致死率 78%。2 0 0 0年 3~ 4月间该团又有 2个羊群 ,出现上述病症 ,前后共发病2 5只 ,死亡 6只 ,发病率 5 .6% ,致死率 2 4 %。2 临床症状 初期病羊精神沉郁、呆立 ,运步失…  相似文献   

15.
湖南某鸡场饲养的3200羽伊莎商品蛋鸡在30日龄时发生以呼吸道、消化道、法氏囊病变为主的疾病,经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隐抱子虫病和鸡瘟混合感染.现在将发病经过、诊断结果、药物治疗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该批鸡是1992年2月29日从成都购进的伊莎商品蛋鸡,30日龄前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高.3月23日全群注射卵黄抗体,预防法氏囊病,3月30号突然发病,死亡11只,约有10%的鸡表现精神不振,缩颈呆立,食欲下降或废绝,拉黄绿色或黄白色稀便,少数呼吸困难,有时咳嗽.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完全控制死亡为止,共死亡417…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2003年11月6日承德市某种兔场存栏成年兔3000只、幼兔300只,有150只幼兔发病,7d后死亡63只.10d后死亡71只,共死亡134只,在幼兔中发病率占50%,死亡率占88%。  相似文献   

17.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能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病,雏白痢是鸡沙门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以下痢和急性败血症为特征。通过蛋垂直传播。畜禽都可致病并引起畜禽的大批死亡。现将我对绥化市某养鸡场发生的沙门氏菌为雏白痢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具体如下:1流行情况该场2004年4月先后养鸡雏1.5万只,2日龄时即开始发病死亡,30日龄前死亡率达40.6%。死亡高峰在5~20日龄之间,其中第一批死亡高峰为5~10日龄,第二批死亡高峰12~18日龄,超过25日龄后,死亡率逐渐下降,曾先后用过青链霉素、痢特灵、氟哌酸、红霉素进行治疗均未能控制病情,育雏舍内地面…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2006年5月10日,某养鸡户购入蛋鸡雏2000只,次日出现脐炎,死亡率7%,用环丙沙星治疗得以控制。在30日龄后又开始发病,怕冷,食欲不振,每天死亡10至20只,用环丙沙星治疗效果不明显。拿12只病死鸡到我院诊断,确诊为鸡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9.
<正>1发病情况某养殖场共饲养獭兔497只,按常规进行了兔瘟、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疫苗免疫。从7月6日个别兔开始发病,至7月20日共发病138只,发病率为27.7%,其中1~2月龄发病101只,占发病只数的73.2%,3月龄以上发病37只,占26.8%,共死亡35只,死亡率为25.4%。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情况:1994年本公司养鸡分场一批30日龄雏鸡,和一批258日龄蛋鸡,先后在2、3月份发病。雏鸡第一天死亡13只、第二天30只、第三天47只。三天后由于治疗作用死亡和发病鸡只逐渐平缓下来,然后痊愈。经统计发病率为38%,死亡率10%,治愈率28%。蛋鸡:第一天死亡7只,第二天死亡16只,第三天死亡28只,以后由于用药治疗死亡渐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