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推广的规模化繁蜂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漂浮苗和成株期2个不同生育期烟草对繁蚜量、烟蚜茧蜂繁蜂量以及繁蜂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成株繁蜂法60 d内烟蚜茧蜂繁蜂量达4560头/株,生产成本为2674.21头僵蚜/元,实际生产成本1500头烟蚜茧蜂/元;漂浮苗繁蜂法40 d内烟蚜茧蜂繁蜂量为143.15头/株,生产成本为1968.09头僵蚜/元,实际生产成本1000头烟蚜茧蜂/元.结论:成株繁蜂法繁蜂量高、成本低,而漂浮苗繁蜂法繁育周期短.  相似文献   

2.
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推广的规模化繁蜂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漂浮苗和成株期2个不同生育期烟草对繁蚜量、烟蚜茧蜂繁蜂量以及繁蜂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成株繁蜂法60d内烟蚜茧蜂繁蜂量达4 560头/株,生产成本为2 674.21头僵蚜/元,实际生产成本1 500头烟蚜茧蜂/元;漂浮苗繁蜂法40d内烟蚜茧蜂繁蜂量为143.15头/株,生产成本为1 968.09头僵蚜/元,实际生产成本1 000头烟蚜茧蜂/元。结论:成株繁蜂法繁蜂量高、成本低,而漂浮苗繁蜂法繁育周期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漂浮烟苗立体繁蜂方法的繁蜂效果。【方法】比较了立体繁蜂与常规漂浮烟苗的繁蜂量,分析了3层繁蜂架层间繁蜂效果与层间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关系。【结果】繁蜂架上层的繁蜂量(456.93头/株)极显著(P0.01)高于中层(257.26头/株)和下层(233.16头/株),其主要原因是繁蜂架上层的光照强度极显著高于中层、下层的光照强度(P0.01),层间光照强度与繁蜂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与温度、湿度呈极弱相关。【结论】在占地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立体繁蜂的繁蜂量较常规漂浮烟苗繁蜂的多213 284头/m~2,是常规漂浮烟苗繁蜂的2.39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以萝1-苗为烟蚜寄主繁殖烟蚜的效果,为烟蚜茧蜂的规模饲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萝卜苗,达到2片真叶时按4、8、16、32头/株进行接蚜,研究不同接蚜量条件下的繁蚜效果。[结果]最佳接蚜量为16头/株,接蚜后20d总蚜量可达360头/株。[结论]萝1-苗可作为寄主植物进行烟蚜的规模饲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不同烟苗密度对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Ashmead)]繁殖的影响,提高繁蜂效果。[方法]采用4种密度(40、80、160、322株/盘)的烟苗繁殖烟蚜茧蜂,调查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繁殖量、烟蚜茧蜂寄生率和发病率、繁蜂生产成本。[结果]各处理的烟蚜、寄生蚜、僵蚜数量与烟苗密度的相关性表现一致,均随着烟苗密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在蚜霉病发病率上表现出较大差异,蚜霉病发病率与烟苗密度呈正相关;80株/盘密度的繁蜂效果最好。[结论]试验结果为毕节市烟蚜茧蜂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成株法研究烟叶、大豆、花椰菜、萝卜繁蚜繁蜂效果,然后在烟草及茶叶、柑橘、葡萄放飞蚜茧蜂防治蚜虫,结果表明,批量扩繁蚜茧蜂前期可以萝卜迅速繁蚜后接种烟叶繁蜂,可提高整体繁蜂效率。与空白对照(不放蜂)相比,放飞僵蚜苗防治蚜虫效果较好;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蚜节约了防治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6种寄主植物繁育烟蚜和烟蚜茧蜂的能力,筛选出更多适宜繁殖烟蚜茧蜂的寄主植物,为烟蚜茧蜂低成本规模化繁育技术集成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采用茄科龙葵、云烟203、野生烟G80,十字花科小白菜和樱桃萝卜,以及旋花科空心菜作为烟蚜繁殖寄主植物,分别设10次重复,接蚜后每5 d调查1次单株蚜量,共调查4次;于接蜂30 d后调查僵蚜量、寄生蚜量和正常蚜虫量,并对6种寄主植物繁育的烟蚜茧蜂羽化率、雌性比、寿命和后足胫节长度进行比较.[结果]从繁蚜效果来看,6种寄主植物均可作为繁育烟蚜的理想寄主植物,其中以云烟203和龙葵的繁蚜效果最好,接蚜后第20 d的蚜量分别为3153.90和3369.80头/株,野生烟G80、空心菜、樱桃萝卜和小白菜的繁蚜效果次之;以空心菜的繁蚜速度最快,接蚜后15 d繁蚜量即超过2000.00头/株.从繁蜂效果来看,6种寄主植物上僵蚜量最高的是云烟203,达2081.90头/株,野生烟G80次之,僵蚜量为1805.60头/株,空心菜的僵蚜量最少,为1261.40头/株.各寄主植物上繁育的僵蚜羽化率以龙葵最高,为92.00%,显著高于其他5种寄主植物(P<0.05,下同);云烟203、野生烟G80和樱桃萝卜繁育的僵蚜羽化率次之,三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小白菜和空心菜繁育的僵蚜羽化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4.00%和69.00%;6种寄主植物中除空心菜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性比较低外,其他5种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性比均较高,在65.00%左右,5者间无显著差异;各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寿命存在一定差异,且雌蜂寿命均长于雄蜂,其中以龙葵和樱桃萝卜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峰寿命最长,显著长于其他4种寄主植物;6种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蜂后足胫节长度均显著长于雄蜂,不同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雄蜂后足胫节长度无显著差异,以小白菜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蜂后足胫节长度最短,为0.75 mm,显著短于其他5种寄主植物.[结论]龙葵和樱桃萝卜可替代烟草类寄主植物用于繁蚜繁蜂.  相似文献   

8.
[目的]找出适宜于安康烟区烤烟育苗生产方式,提高育苗技术的进步。[方法]选用烤烟漂浮育苗、湿润育苗、两段育苗3种育苗方式,对比研究了苗期生长状况、烟苗素质、栽后农艺现状、抗病性及经济学性状等。[结果]漂浮育苗出苗率较高,成苗时间较短,成苗期生长势较强,烟苗素质中等,在团棵至旺长阶段长势较好,烟株的抗逆性较强;不同育苗方式对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单叶重等经济学性状影响不明显。[结论]烤烟漂浮育苗适宜在安康烟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草莓脱毒苗的生长结果与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草莓品种丰香的脱毒假植苗、脱毒未假植苗和未脱毒假植苗进行促成栽培 ,对其生长结果和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脱毒假植苗和未假植苗的移栽成活率、株高、株展直径、叶片宽度、地上部重量、根重、新根数、果实产量等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未脱毒苗。脱毒假植苗和未假植苗与对照 (未脱毒苗 )相比 ,株展直径分别增加37 6 8%和 15 43 % ,根重增加 10 7 6 %和 5 7 7% ,新根数增加 12 8 3 %和 76 0 % ,产量分别提高 15 0 %和 14 8%。此外 ,株高、新茎粗度、单果重等亦是脱毒苗高于未脱毒苗。上述各项指标均为脱毒假植苗 >脱毒未假植苗 >未脱毒苗 ,证明脱除病毒对草莓复壮和产量的提高效果显著 ,移栽前的假植使这种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利用烟蚜茧蜂防控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效果。[方法]研究烟蚜茧蜂防治、化学农药防治、不采用任何防治方法 3种处理对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大田环境下利用繁蜂大棚持续性放蜂可有效缓解烟田烟蚜种群数量的增长,人工释放烟蚜茧蜂进行烟蚜防治后,平均有蚜株率由放蜂前的14.4%减少至3.5%,有蚜烟株平均单株蚜量由104.0头/株降至18.7头/株,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虫口减退率为74.82%,防治效果达86.04%,蚜传病毒病(PVY+CMV)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病指减退率为73.07%,防治效果显著。[结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及蚜传病毒病效果显著,并且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烟蚜茧蜂对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气候环境和生产条件下,比较烟蚜茧蜂释放区、常规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的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结果]放蜂防治区的烟叶较易烘烤并且烤后黄烟率较高,单叶重高达8.6 g,产量高达2 742.5 kg/hm2,产值高达50 875.00元/hm2,均价18.55元/kg,上等烟比例为53.10%,烟叶产量、产值和总体质量明显较常规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好。[结论]试验结果为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申健  刘德江  谢友实  昌继伟  姜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0959+20995-20959,20995
[目的]得到长势一致的地笋幼苗。[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快速繁殖。[结果]培养基MS+KT 1.0 mg/L+NAA 0.5mg/L适合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3/4MS+6-BA 1.5 mg/L+NAA 1.0 mg/L适合芽的诱导;培养基1/2MS+IAA 0.5 mg/L适合再生植株生根。田园土∶腐殖土∶细沙=5∶3∶2对组培苗的生长最有利。[结论]建立了地笋的快速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温度对花卉种苗生产的影响,探寻设施花卉种苗高效可持续生产方式。【方法】以矮牵牛、三色堇播种繁殖种苗为试验材料,设计了3种夜温处理进行种苗生产,测定种苗生产周期、种苗质量、加温能耗和人力投入等。【结果】表明矮牵牛YS1处理生产周期比对照长3d,生长期加温能耗降低3%,种苗生长更紧凑,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但生产成本略有提高,冬季将夜间温度降低2℃进行矮牵牛生产是可行的;三色堇生长周期比对照长8~17d,生产成本增加较多,降低夜间温度的生产方式并不适用于三色堇种苗生产。【结论】降低冬季夜间加热温度进行种苗生产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除草剂抗性筛选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快速、准确、经济有效地选择抗螟虫水稻转育后代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子标记检测和除草剂抗性筛选两种方法,对不同组合的抗螟虫转育后代进行筛选,同时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筛选的抗性株系测定杀虫蛋白含量,比较两种筛选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在以T1C-19为供体亲本的4个组合169个单株中,两种筛选方法的符合率达到98.2%;而以T2A-1为供体亲本的3个组合141个单株中,两种筛选方法的符合率达到98.6%.在随机选择的经两种筛选方法鉴定均为阳性的144个单株中,均含有对应Bt抗虫基因的杀虫蛋白表达量,与亲本T1C-19、T2A-21相比,Bt抗虫水稻转育后代中个别单株的Bt蛋白含量出现大幅度下降或上升的现象.[结论]分子标记检测和除草剂抗性筛选对抗螟虫水稻转育后代的选择均有很高的准确性:分子标记检测准确可靠,且不受环境影响,但费用相对高;除草剂抗性筛选法耗费低、简便易行,但易受雨天影响.在筛选的过程中可根据现有的条件做出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野生兰花五唇兰(Doritis pulcherrima Lindl.)推广繁殖提供参考。[方法]以泥炭+塑料泡沫为基质,进行五唇兰的分株繁殖试验,于分株后40、90和300 d观察分株苗的生长发育、开花和新苗增殖情况。[结果]五唇兰分株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分株当年假鳞茎可以抽出花葶,开花率达到92.3%;分株次年根状茎上新苗增殖率可达2.9倍。[结论]分株可作为五唇兰推广繁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童子1号”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成本下草莓试管苗的快繁技术。[方法]以"童子1号"草莓匍匐茎的顶芽为试材,以附加不同浓度BA、NAA的MS培养基诱导和增殖草莓小苗,记录组培苗的诱导与增殖情况。带顶芽的茎段基部蘸不同浓度的IBA、NAAI、AA,观察生根情况。[结果]草莓低成本下最适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BA 0.5 mg/L。BA明显促进芽的增殖,KT会影响芽的增殖率。最优的增殖培养基为MS+BA 0.5 mg/L。3种不同浓度激素处理组培苗的生根差别不大。组培苗瓶外生根蘸取的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为IBA 800 mg/L。试管生根苗直接移栽的成活率高达99%。[结论]所有培养基均以3%食用白砂糖代替蔗糖,以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大大降低了培养成本,每株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7.
核桃幼苗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核桃嫁接苗大田快速繁育技术研究提供关键技术,缩短育苗周期。[方法]通过室外芽嫁和幼苗嫁接在相同的时间进行嫁接对比试验,室外芽嫁采用目前最先进最普遍使用的方块芽接,幼苗嫁接采用独创的对芽贴皮接。[结果]幼苗嫁接最高成活率达98.1%,室外芽接最高成活率达75.3%,幼苗嫁接高于室外芽接成活率22.8%;幼苗嫁接综合平均成活率为80.3%,室外芽接综合平均成活率为65.4%,幼苗嫁接高于室外芽接成活率14.9%;幼苗嫁接的接穗抽稍平均最高为81.8cm,室外芽接嫁接的接穗抽稍平均最高为75.1cm,幼苗嫁接的接穗抽稍高于室外芽嫁接6.7cm;幼苗嫁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为60.3cm,室外芽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为54.9cm,幼苗嫁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高于室外芽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5.4cm。[结论]幼苗嫁接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操作简便,繁殖速度快、省工、省料、成本低,育苗周期短,群众容易接受,其技术领先于目前国内外所报道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