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探析豫东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河南省商丘市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采用样本计数法、平均近邻比率法、最近邻距离法和平均分布密度法,使用ArcGIS 10.2软件对河南省商丘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商丘市下辖6县、3区和1个省直管县级市,乡村聚落呈聚集分布,平均分布密度较高。河南省商丘市西部乡村聚落平均分布密度高于中部和东部。河南省商丘市乡村聚落平均分布密度边缘地区大于中部地区,村均人数中部地区大于边缘地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商丘市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了一村一品发展,为商丘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一、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一)发展现状据调查统计,商丘市已发展一村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今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象化表达。自2013年河南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商丘市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商丘市美丽乡村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总体上仍处于探索期。本文采用实地访谈、观察、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浙江乡村建设成功经验,指出商丘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花生是商丘市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得到大力发展,面积达到12万hm2,单产也逐年增加,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笔者结合商丘市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搞好优质花生的生产等方面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产业发展的对策,为商丘市花生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商丘市被誉为"豫东粮仓",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商丘市给人的印象仍是"贫穷"。2017年10月,乡村振兴战略开始实施,商丘农村经济在平稳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能够认清当前农村经济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的优势与问题,从而指导经济发展趋利避害,切实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人民获得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由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编制的《海南省乡村民宿发展规划(2018—2030)》正式印发,从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产品规划、政策扶持等方面全面制定海南乡村民宿发展规划,将以乡村民宿为抓手促进乡村振兴。该规划首次界定了海南乡村民宿的定义,提出乡村民宿是指利用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重要支点.而如何提升乡村教育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大学生支教作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而开展的一项公益活动广受关注.文章以在河南省商丘市M县的支教实践为例,结合对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调查,综合分析了当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短期支教的现状,结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乡村建设,必须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管理,坚持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积极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发挥村庄规划指导约束作用,确保各项建设依规有序开展。加强乡村建设规划,一方面要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完善县镇村规划布局,推进县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一体规划,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推动公共资源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加强分类指导,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注重传统特色和乡村风貌保护,体现乡村建设的地域特色。编制乡村建设规划,要立足各地乡村建设实际情况,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及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重点解决好乡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村容村貌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乡村规划内容合理性,促进乡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乡村规划建设理论的演进与时俱进,核心是对乡村地位的确认、乡村本质的认知和乡村运行规律的把握。【方法】针对城乡制度变革背景下乡村规划需求展开分析,内容包括乡村振兴需求、产业兴旺需求、生态宜居需求、乡风文明需求、治理有效需求、生活富裕需求等,通过研究做好空间开发工作、加强乡村产业规划、打造乡村宜居环境、开展土地综合治理、确定空间管制规则等内容。【结果】明晰乡村地区规划定位,重视乡村区域专项规划研究,借助国土空间规划完善乡村空间布局,乡村振兴规划需结合乡村规划建设,落实规划编制方案,借此挖掘乡村发展优势,完善乡村地区整体建设。【结论】通过采取合理措施加强乡村规划实践工作,促进乡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为美丽中国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效益、建设题材重复、环保、经营管理等问题日益突出,旧有以自发式为主乡村旅游需要科学规划并转型提高。本文从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入手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要求和注意问题,并以实例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规划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乡村资源与区位背景,制定不同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1.
商丘地区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丘市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丘市的水资源利用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具体分析商丘市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商丘市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商丘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961~2010年商丘市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选用商丘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商丘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M-K等方法确定气温突变年。[结果]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以0.122、0.255和0.488℃/10a的速率上升;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和年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以-0.217和-0.292℃/10a的速率下降。从空间分布上看,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为东部增幅大,西部增幅小;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东部减幅大,西部减幅小;年极端最高气温西部减幅大,东部减幅小;年平均最高气温有增有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在1997年前后发生突变;年平均最高气温没有明显的突变点;年极端最高气温在1973年前后发生突变;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在1989和1999年前后发生突变。[结论]该研究对商丘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区域气候规划、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商丘市水功能区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商丘市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成果进行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系统全面地对商丘市水功能区现状水质及污染状况分别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影响水质的因素从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宏青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111-111,154
根据商丘市的土壤肥力和大豆的需肥规律提出商丘市高产优质大豆平衡施肥技术,主要从大豆平衡施肥的原则、全生育期施肥指标、肥料使用准则以及拌种、基肥、追肥、叶面喷肥的施用等进行技术概述,旨在为商丘市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吴俊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29-7430,7434
从商丘的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出发,研究了该市干旱缺水的气候环境及多年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干旱是商丘最易发生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最严重;该市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年际变化较大,且各季降水分布不均,夏季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7月份降水最多,11月份降水最少;东部降水日数多于西部。该市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剧,年平均气温上升0.7℃,冬季增温现象最明显。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实施人工增雨战略工程,是解决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秸秆生物质资源量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2—2007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农作物产量数据,定量测算了河南省秸秆生物质资源的实物量、理论可获得量,并探讨了其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表明:2002—2007年河南省秸秆实物蕴藏量平均值7 244万t,主要分布于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等5个市,地理分布不均匀,可用于生物质资源的理论可获得量平均为1 835万tce;平均能源密度为110.89 tce/km2,较高密度地区主要是漯河市、周口市、许昌市、濮阳市等4个市。  相似文献   

17.
李刚  席运官  刘振华  钟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401-16402,16408
近年来,我国有机产品产业发展较快,部分城市也纷纷制定有机产品产业发展规划。以浙江省建德市有机食品产业建设规划为例,阐述了其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规划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组织模式、发展策略和重点工程,为建德市有机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同时为其他地区发展有机产品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伟  娄喜艳  张煜星  张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611-8613,8616
运用园林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通过对商丘市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对植物景观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出商丘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特点、艺术手法,并对商丘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南省内外高校同类区域校园植物景观与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商丘市保护地蔬菜病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超  姚鹏鹤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2):1307-1309
为了解河南省商丘市保护地蔬菜病害种类,并为保护地蔬菜病害防治提供指导,2007~2009年对商丘市周边地区保护地蔬菜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调查鉴定出真菌性病害9种、线虫病害4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害各1种;其中根结线虫病害在各类蔬菜中普遍存在,番茄叶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发病也较普遍,影响较重.  相似文献   

20.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被国家最高决策层提高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应当在一定区域内广泛探究这一契合当今社会进步的发展理念,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保定市区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笔者以此为背景,就保定市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政策展开研究,认为保定市区域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产业政策有待完善,工艺流程和技术装备落后。同时,借鉴高阳县发展循环经济在总体规划、政策指导等方面的经验,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金融政策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保定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