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针对乡镇自动气象站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包括:雨量传感器的故障形式如雨量传感器降水记录偏小或为0;雨量传感器降水记录偏小,计量翻斗翻转不灵活;雨量传感器降水记录偏小,计数翻斗不能正常翻转,出现连续几次都不翻转现象;雨量传感器降水记录偏大或偏小等,并提出科学的保养和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乡镇自动气象站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包括:雨量传感器的故障形式如雨量传感器降水记录偏小或为0;雨量传感器降水记录偏小,计量翻斗翻转不灵活;雨量传感器降水记录偏小,计数翻斗不能正常翻转,出现连续几次都不翻转现象;雨量传感器降水记录偏大或偏小等,并提出科学的保养和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下降水时间的改变将深刻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而草原生态系统ANPP是区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利用1998-2007年的SPOT-VEG NDVI数据并结合111个样点的ANPP地面样方调查数据,获得了内蒙古温带草原1998-2007年的ANPP区域数据,依此分析了中国内蒙古温带草原以及区域内的3种植被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降水时间对ANP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整个内蒙古温带草原来说,一个水分年内(从上一年9月份到当年地上生物量达最大值时的8月份)影响ANPP较为重要的降水月份为2-7月份,其中,5-7月份降水尤为重要。具体到每个月降水的影响,研究发现,7月份降水最重要,而仍处于生长季的8月份降水相对于其他生长季降水作用最小;影响不同草地类型最重要的降水时期存在一定差异,对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地区来说,ANPP达最大值前3个月(5-7月份)的生长季降水最重要,而8月份降水影响较小,而草甸草原地区8月份和非生长季的3、4月份降水最重要,但各个降水时期降水对ANPP的影响都较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小,大部分地区降水对ANPP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北干旱荒漠区气候条件恶劣,降水稀少,植物物种多样性贫乏,生态系统脆弱.据统计,种子植物仅1 704种,隶属82科484属,占全国同类植物科、属、种的24.34、15.53和6.31;生态系统多样,有沙质荒漠、粘土荒漠等28个.目前植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原因来自3个方面:①垦伐;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开发造成自然河水分布的改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保护的措施有①加强调查研究,制定保护计划;②加强生态教育,提高生态意识;③加强保护区建设,改善迁地保护设施;④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5种典型荒漠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荒漠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5种典型群落,利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研究荒漠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结果]5个群落的丰富度指数(Ma)从大到小依次为白梭梭、白刺、柽柳、沙拐枣、梭梭;优势度指数(C)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拐枣、梭梭、白刺、柽柳、白梭梭;群落多样性指数(D)从大到小依次为白梭梭、柽柳、白刺、梭梭、沙拐枣;均匀度指数(Jsw)从大到小依次为梭梭、沙拐枣、柽柳、白刺、白梭梭。[结论]同时提高荒漠植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可以提高荒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样方法研究湿地-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沿生境梯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沿湿地-草原化荒漠生境梯度进行样方布设,共布设样方64个.在物种多样性软件(Bio Diversity Pro)及统计软件(SAS9.0)的支持下,以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乌兰布和沙漠湿地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研究.湿地-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排序均为湿地>过渡带>旱生带;均匀度指数的排序为过渡带>湿地>旱生带.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湿地-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分析,论述了植物多样性现状及其退化原因,为乌兰布和沙漠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基础,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及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北干旱区未来降水有增加趋势,研究不同增雨条件下典型荒漠植物白刺叶片叶绿素荧光变化规律能够揭示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荒漠植物对降水增加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对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白刺荒漠生态系统人工模拟增雨试验平台,除对照(自然降水)外,共设置4个增雨处理,即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分别增加多年平均降水量(145 mm)的25%、50%、75%和100%,分别测定不同增雨条件下白刺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1)增雨对白刺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有显著影响的时间主要在白刺自身生理活性强、生长速率快且对水分需求较高的生长季前期(6月);2)增雨后,原初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上升,增雨使白刺叶片对光能的吸收、利用和转化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其热耗散能力;3)原初光化学量子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三者对最大净光合速率变化的解释量分别为29%、26%和23%,说明PSⅡ反应中心活性增强、光能转化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提高是促进白刺光合生产能力提高以及光合产物积累增加的关键过程。总之,白刺对新的水分条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调控自身生理特性及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上,研究结果对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荒漠生态系统对降水增加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降水对草地植被生长的影响和草地植被变化的关键因子,以1982—2015年间内蒙古草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植被指数、降水和草地类型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滞后系数方法,分析内蒙古地区不同草原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的降水滞后性.结果表明:(1)草地年降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草甸草原(477.39 mm)、典型草原(391.52 mm)、荒漠草原(247.41 mm),草甸草原7月份降水量达到最大值,而荒漠草原8月份降水量达到最大.(2)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呈现单峰变化规律,荒漠草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不显著,整个生长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波动不大;不同草原类型的年均归一化植被指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草甸草原(0.33)、典型草原(0.23)、荒漠草原(0.14).(3)生长季草原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与降水显著相关,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不同月份滞后时间存在差异.9月份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的滞后时间为2个月,5—8月份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的滞后时间为1个月左右,4月份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的滞后不明显.滞后月份降水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相关系数和显著相关面积占比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因此,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可以有效预测牧草的长势和干旱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荒漠地区野生动物生态学特征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较其它自然生态系统种类少,单位面积生物量小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中以啮齿类和羚羊类占优势。荒漠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在形态上,生理上,行为上有许多特点适应干旱的气候。由于荒漠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在遭受外界干扰情况下恢复力和抵抗力都很弱。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化下,降水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是加强认识干旱区水分循环与荒漠植物演替和适应等的关键。综述了干旱区降水格局变化对土壤水分分布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降水格局下前期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植物类型、根系分布、水分吸收模式、物候和年龄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指出由于干旱区降水格局变异性较大以及其生态效应受多因素影响,干旱区降水格局变化的生态效应十分复杂。目前研究通常未考虑降水格局变化的季节变异以及非生长季降水的作用,这可能会导致明显的偏差或错误。因此,为更好预测干旱区降水格局变化的生态效应,必须加强降水格局增加的季节差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并重视非生长季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中游旱坡地枣园集水保水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西黄土区枣树生长前期(4-6月份)降雨量少是限制枣树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因子,在没有地下水的情况下,集水栽培是解决干旱问题的惟一有效措施。降水是黄土区产生地表径流的惟一来源,降水量、降水强度及降水历时是影响坡面径流过程和径流量的主要因子。人工模拟径流蓄集试验表明,当径流集蓄至40-80mm时,增墒持续时间就能维持30d左右;当径流集蓄超过80mm后,增墒持续时间能够稳定在45d左右。一次天然降雨15mm,集水枣园土壤水分含量能够维持10d左右的增墒效果。15mm<降雨量<40mm,集水枣园土壤增墒时间约在10-30d之间。生长期内(4-10月份)降雨量达300mm时,集水枣园水平均集蓄效果开始显著,比对照平均提高土壤水分含量1.30%左右;低于300mm时,尽管个别月份差异显著,但整个生育期计算,集水枣园集流增墒效果不显著。当生长期降雨量超过400mm时,坡地枣园土壤水分含量比对照提高1.7%-1.8%。覆盖能提高土壤水分含量1%左右,但主要体现在降雨月份上,在非降雨月份或少降雨月份覆盖效果不显著。生长期松土能提高集水枣土壤水分含量0.91%,松土效果与降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降雨月份松土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降雨特征因子与坡面土壤侵蚀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哲明  杨晓明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0):92-94,101
以沪(上海)陕(陕西)高速公路信阳至南阳段填沙路基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径流场法建立了21个径流小区,对边坡的降雨特征因子与坡面土壤侵蚀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侵蚀性降雨量、侵蚀性平均雨强均与土壤侵蚀量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降雨侵蚀力值与土壤侵蚀量存在很强的相关性;降雨量级与土壤侵蚀量有较强的相关性,降雨历时与土壤侵蚀量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侵蚀性降雨的前3、5、7d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相关性均较差。该分析结果可为提高土壤侵蚀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有效预防和降低路基边坡土壤侵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侵蚀性降雨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侵蚀性降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选取霍山县上土寺水土保持站作为降雨观测资料的中心站,采用量级法和回归分析法来分析霍山县上土寺水保站记录的当地降水资料,研究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得出降雨因子中降雨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降雨历时,最后是降雨强度。  相似文献   

14.
杨建庭  杨为民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1):70-71,140
土壤侵蚀研究中,降水侵蚀力因子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同时详细的降水数据资料又往往比较难以获得。该文在一定的降水数据基础上,研究分别利用反距离空间插值法和按月时间插值法来获取降水数据,从而计算出降水侵蚀力,最终通过土壤侵蚀各因子值计算并统计出西南地区各省(市)的年均土壤侵蚀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按月时间插值法获取降水数据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5.
晋西黄土区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野外坡面降雨试验,对晋西黄土区刺槐林地内土壤水分进行连续定位观测,以揭示晋西黄土区坡面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旨在为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坡面土壤含水率受植被密度影响较明显,密度较高的刺槐林地相对于密度较低的林地或裸地而言,其林地内坡面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较平缓。2)垂直方向上,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最为直接和迅速。植被密度不同,各测点次表层(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上升有先后之分,与表层(0~10 cm土层)相比,次表层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有一定的滞后和延长,体现出土壤水分入渗的先后过程。深层(20~15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降雨几乎无响应过程。3)坡面上表层土壤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受降雨强度和植被密度影响,当降雨强度较小时,土壤含水率变化会出现上升期和退水期;当降雨强度较大时,土壤含水率变化则分为上升期、平台期和退水期,各期到达时间会因植被密度增加而出现相应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6.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退耕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退耕还林、退耕还灌、退耕还草不同退耕方式对土壤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耗水主要靠降水满足;3种不同退耕方式的植被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均随降水量而变化;土壤表层(0~30 cm)水分含量相差不大;在30~100 cm土层,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始终高于灌木地和草地,草地的最低;对于0~100 cm土层,林地相对于灌木地和草地能更好地维持土壤水分;2005年3种退耕方式的植被在生长季中对水分的消耗均超过降水补给.  相似文献   

17.
李昌龙      姜生秀    吴昊    赵鹏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5):35-40
研究梭梭林下土壤结皮发育对降水入渗、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旨在掌握梭梭林地管理和促进林下植被发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1)土壤结皮发育对各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P<0.05),0~0.5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化随土壤结皮发育逐渐增大,而其余土层逐渐减小。随土壤深度增加,无结皮沙地(NSC)和物理结皮沙地(PSC)土壤含水率先增加后减小,生物结皮沙地(BSC)逐渐减小。2)土壤结皮发育对林下土壤水分动态产生显著影响(P<0.05),随着土壤结皮的发育,0~0.5 cm土层土壤水分波动幅度逐渐增强,而其余土层则逐渐减弱,表现为NSC>PSC>BSC。NSC和PSC样地水分波动频度较大,BSC样地没有明显的波动。3)高强度降水下(区间降水39 mm),三者降水的入渗强度和入渗深度较大,而中(区间降水19 mm)、轻(区间降水8 mm)强度降水下,NSC和PSC样地产生轻微的浅层入渗,BSC样地保持在稳定的水平,表现为NSC>PSC>BSC,可知梭梭林下土壤结皮发育对降水的截留作用逐渐增强,限制了降水的入渗,但在稳定深层土壤水分和限制深层土壤蒸发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浅埋区3种水分的定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多年实测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资料,分析了地下水浅埋区3种水分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年型有效时段内地下水埋深与时段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性;时段末的土壤质量含水量与时段初土壤质量含水量、时段内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在不同降水年型、不同土层之间存在着差异;当地下水埋深在一定范围内时,土壤水分明显受地下水埋深影响,二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森林涵养水源机制,选择南京城郊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采用ECH20土壤含水率检测系统在坡面0M00CHI深土壤5,15,30,40,60,100CHI等6个深度层次进行土壤水分定位监测,分析了小雨、中雨、大雨条件下南京城郊麻栎林地各层次土壤水分变异过程,分析各土壤层次体积含水率的变化过程对降雨强度响应曲线,得到5cm和15cm层次土壤水分变化与降雨量变化有良好的同步性,在降雨量6.8mm,11.8mm和36.8mm时5cm和15cm层次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量分别是1.48%和2.10%,5.21%和5.72%,7.55%和7.85%;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与降雨量同步性逐渐下降,在中雨和大雨中土壤含水量的峰值会延迟1~2小时,在小雨下无变化。在降雨强度0-4.0mm·h^-1,土壤含水率自表层到30cm变异幅度增大,5cm,15cm和30cm层次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量分别是1.48%,2.10%和2.90%;降雨强度12~30mm·h^-1,土壤含水率自表层到60cm层次变异幅度降低特征,5,15,30,40和60C[II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量分别是8.01%,7.85%,6.39%,5.96%和2.63%,而100cm层次土壤含水率却变异幅度显著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量达到8.97%。在2011-2012年中研究的3场降雨量为6.8cm,16.2cm和36cm中,在降雨强度0~60.0mm·h^-1。区间,0~60cm层次土壤水含水率的增加量显著高于降雨量,无地表径流发生,最大侧向流分别为2.1mm·h^-1,2.4mm·h^-1。和28.7mm·h^-1,呈非饱和下渗现象。研究了在小、中、大降雨强度下,0~1.00m深度土壤垂直坡面上各层次侧向流对降雨强度响应的变化曲线,揭示了林地侧向流对各层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规律。图6表1参19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生育期降水对产量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降水对产量的敏感性。[方法]以郑州市1951~2007年的降水资料和小麦单产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生育期降水量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结果]不同时段降水对小麦产量的敏感性不同,底墒水权重占20%,越冬期降水权重占26%,返青至开花期降水权重占32%,灌浆期降水权重占-11%;其中拔节到孕穗期间降水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灌浆期降水为负面影响;越冬期降水距平每提高1 mm,产量增加5.22 kg/hm2,返青至开花期降水距平每提高1 mm,增收1.545 kg/hm2。[结论]根据降水量与小麦产量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可对小麦产量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