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莉 《花卉》2019,(10):5-6
牡丹籽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市场中具有较大的需求量。在本文中,将就牡丹籽油的研究进展及油用牡丹综合利用价值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乔舒敏  王悦  吴澎 《中国果菜》2023,(2):24-29+50
作为花卉副产物高附加值再利用的经典产品,牡丹籽油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而受到广泛关注,其成分结构合理且营养价值较高,因而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分析了牡丹籽油的组分构成、生物活性以及稳定性,总结了当前牡丹籽油的提取方法,分析探讨了近年来牡丹籽油的应用价值,并且对牡丹籽油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以期能为牡丹籽油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姚汉辉 《现代园艺》2019,(17):72-73
油用牡丹是我国的原生树种,国家已将油用牡丹纳入木本油料体系。油用牡丹作为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作物,可以缓和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严峻形势,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起到积极作用。油用牡丹产籽量高,产籽盛期每年667m~2可产牡丹籽300~400kg,含油率22%,出油率在18%以上。牡丹籽油是木本坚果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2%,多项指标超过橄榄油,其中α-亚麻酸42.35%,是橄榄油的40倍。阐述了油用牡丹的发育特性,介绍了油用牡丹的品种选择及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芦浩 《花卉》2018,(14)
油用牡丹开花数量多,具有良好的抗寒和抗旱能力,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此外,牡丹籽油可以入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故而也被食品行业广泛接受。但是我们必须要加强牡丹病虫害控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油用牡丹的有益价值。  相似文献   

5.
牡丹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作用和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现将牡丹按应用价值分为观赏牡丹、药用牡丹和油用牡丹3类,概括了其主要开发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牡丹籽油、园林应用和营养保健等方面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紫斑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苹  唐红  李莉莉 《北方园艺》2016,(13):125-127
以紫斑牡丹籽为试材,用化学浸取法提取牡丹籽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籽油的脂肪酸含量及成分进行分析定性。结果表明:在紫斑牡丹籽油中检测出14种脂肪酸,含有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成分,亚麻酸含量占其总脂肪酸含量的57.109%。  相似文献   

7.
油用牡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用牡丹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特有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油用价值。其花及籽均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品种选育、栽培管理以及应用价值、经济效益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目前,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相关研究严重滞后,有待于进行总结明确。该研究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明确油用牡丹相关方面研究,并从主栽品种、分布范围以及栽培管理、应用价值、经济效益方面进行总结,同时,通过对不同层面政府部门促进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政策汇总,以期为今后开展油用牡丹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牡丹籽油新产品,本文利用微胶囊技术对牡丹籽油进行包埋,得到牡丹籽油微胶囊。通过分析感官、包埋率、水分、休止角、堆密度、热重、微观结构等指标来评价牡丹籽油微胶囊的特性。结果显示,制得的微胶囊含水量3.76%,微胶囊表面含油量和总含油量分别为2.48%和19.7%,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7.41%,休止角为35.8°,容重为0.41g/cm3,堆积密度为0.22 g/cm3,流动性43.21°,温度达到181℃以上牡丹籽油微胶囊才会发生热分解。整体上产品黏性较小,形状规则,表面光滑,流动性好,热稳定性良好,基本可以满足各类食品添加原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邵杨 《花卉》2022,(22)
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型的木本油料植物,其生产的油脂中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想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牡丹籽油生产,就需要大量优质种苗及高质量牡丹籽,这就对油用牡丹的栽培及育种技术提出较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以豫南油用牡丹为例,介绍其育苗、栽培技术,并对其综合效益进行初步的分析,以期为豫南及其他地区的油用牡丹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健 《花卉》2019,(1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饮食健康,其中食用油用量较大,很多食用油虽然能提供一些营养物质,但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比较大,这样使得很多专业人员对木本油料的物种进行研究,在研究后发现,凤丹果实中的籽油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数量较大,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应用元素。因此,在此次研究中,将8年生的凤丹牡丹单颗的产量、籽油含量、脂肪酸成分等经济性方面内容予以测定和分析。通过实验分析得知,牡丹籽油数属于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油,在对油牡丹新品种进行培育时,可以选择高产杂交的形式进行培育,这样能提升油用牡丹的产油量。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著名的观赏植物,牡丹在我国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育,而自2011年中国研究人员在牡丹籽油中发现极为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后,"花中之王"牡丹便开始在食用油领域大放异彩。针对这一牡丹籽油的发展热潮,本文就油用牡丹林下栽培及效益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油用牡丹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油用牡丹是人们经过研究发现的一种牡丹新用途或叫新的牡丹类型,因其籽油富含被誉为"人体脑黄金"的α-亚麻酸,营养、食用和保健价值颇高。近几年来,全国的油用牡丹生产呈现出雨后春笋般的迅猛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已发展油用牡丹数百万亩,仅洛阳、菏泽、亳州等地就发展有100万亩左右。然而,就其实际的经济效益而言,前景并不太乐观。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13.
李秋芳 《花卉》2019,(14):7-8
油用牡丹的价值突出,包括经济价值,也包括生态价值、景观价值,这使其健康发展得到了普遍重视。基于此,本文分别就油用牡丹的景观生态价值、油用牡丹的健康发展进行分析,并侧重研究油用牡丹的产业化发展,工艺进步以及周边产业全面优化等内容,使油用牡丹的作用得到多元发挥,服务地区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4.
油用牡丹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为提升油用牡丹的生长质量,提高油用牡丹的产量,应该科学选择油用牡丹的品种,并运用高产栽培技术,以便提升油用牡丹的整体产量,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刘国强 《花卉》2020,(12):4-5
铜陵油用牡丹凤丹为原铜陵县主要特产,凤凰山地区凤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牡丹(籽用)认定为省级工程植树造林树种,市政府专门出台了《铜陵市促进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以来,铜陵油用牡丹种植迅猛发展。本文通过凤凰山地区的油用牡丹生长状况,浅析油用牡丹种植管理要点,旨在促进油用牡丹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油用牡丹又称油牡丹、油料牡丹,属于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是指结实能力强、能够用来生产种籽、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牡丹类型。油用牡丹主要有两个品种: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凤丹也是传统的药用牡丹栽培品种,属中原品种群,适种范围广,苗木资源多,便于大规模推广种植。紫斑属于西北品种群,苗木资源少,短期内无法大面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将牡丹籽油用作新资源食品,并在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而开展油用牡丹与林木的间作套种是一条重要的土地利用途径。本文对已有的油用牡丹与林木的间作套种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主要类型做了简要评估,并对其发展潜力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油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牡丹籽油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项指标超过橄榄油,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滋补功能,在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多种领域广泛应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为了有效开发利用浅山区优势资源,引导农民走上绿色发展致富之路,甘肃省漳县从2013年起,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牡丹研究院,积极开  相似文献   

19.
《花卉》2015,(7)
<正>油用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荷泽、河南省洛阳、陕西省太白山,以及安徽省亳州市、铜陵市凤凰山和甘肃省、湖南省湘西等地。现在用于商业生产中的油用牡丹仅有‘凤丹’和‘紫斑’两个品种,是产籽量很高、出油率很高的牡丹品种,其含油率22%,出油率在18%以上。牡丹籽油是利用现代萃取技术制取的木本坚果植物油,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2%,其中油酸21.54%、亚油  相似文献   

20.
牡丹籽粕是牡丹籽油加工后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目前主要用于制作饲料或有机肥,而酿造酱油可以提高牡丹籽粕的附加值.本研究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方法酿造酱油,首先以氨基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定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以牡丹籽粕与豆粕质量比、盐水浓度、发酵时间为因素,以氨基态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