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湿地公园园林绿化及生态修复相关问题,本文以查阅相关文献和笔者多年管理经验为基础,对城市湿地公园园林绿化及生态修复改造进行研究,提出了进行土壤改良和地形的打造、加强思想重视和规划管理、做好湿地公园绿化设计等相关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修复为指导的园林绿化建设可使受损的城市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化方向发展,既可达到辅助控制污染源、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又可实现景观再造、美化环境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修复的概念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通过重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案例分析,对生态修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深入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公园是以城市生态保护与恢复为前提规划设计的城市绿地。本文总结了目前城市生态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对策,以便为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提供更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郭旋 《现代园艺》2021,(4):155-156
近年来,湿地公园生态建设受到了人们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湿地公园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湿地公园在城市公共绿色建设中有重要作用,不仅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为人们构建更好的休闲场所。以我国湿地公园具备的作用及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城市修复理念基础上,探究了我国当前湿地公园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此,简要分析了湿地公园及城市修复理念,从2个方面分析了湿地公园施工技术性问题,从4个方面给出了城市修复理念下的湿地公园施工技术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带状公园不仅是城市生态长廊,而且也是城市绿地网络系统的重要桥梁,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水平对建设城市生态网络、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容量、提升城市景观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东莞松山湖北区中部公园为例,阐述了城市带状公园的节点空间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城市界面设计,给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董杰  邹丹  安明 《北方园艺》2012,(2):104-106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意义十分重大。现根据国内外众多已建成湿地公园的成功经验,以广府古城环城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与利用,并提出"保护与传承、修复与再生、置入与创新"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宋秋明 《现代园艺》2024,(7):98-100
公园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城市建设新理念,是生态、人文、社会和经济多维价值实现的综合凝练,是中国式人居环境的新范式。本研究以巫山宁江渡项目为例,探索公园城市理念下,生态、风景、场景三位一体的生态场景营造技术方法与实践路径。在生态层面,形成保护与修复相结合的“全要素”生态技术体系支撑;在风景层面,融合传统风景理念与现代生态手段的“大风景”塑造;在场景层面,基于人文历史溯源与本土工法材料的“小场景”营造。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公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度重视公园"生态性"而忽视"文化性"的现象。如何从实际地域条件出发,突出不同地域城市生态公园的"文化性",是当前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以湖南省尚书山公园为例,从地域文化的视角简要探讨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城市生态公园已被提上了各大城市议程,各地政府都在同社会进行广泛合作,以找到真正适合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案。但由于我国从事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缺乏实际经验,所以,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目前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技术与方法,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作用。湿地公园能保持城市良好的生态条件,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创造舒适优美的园林环境。伴随城市污染日益突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导致湿地水环境质量下降,这对人们所向往的宜居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文章以北戴河森林湿地公园为例,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出发,运用生态修复理念探讨湿地的保护、修复景观设计,在实现控制污染、植被恢复后使其形成良性循环的湿地生态景观系统。  相似文献   

11.
张玥 《现代园艺》2023,(3):115-117
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肺”,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建设湿地公园时,如何保护湿地既有生物资源、减少水资源损耗,同时对已经受损生态环境予以修复,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方面分析湿地公园的价值,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水质与水系保护、鸟类与植物保护、湿地生态文化保护,以及植被恢复、基质恢复和水环境恢复等方面,提出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保护与恢复方法,为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从当代价值观的视角,分析了风景园林发展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并以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为例,阐述了风景园林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尤其是工业废弃地生态修复与重建的方面)产生的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但近年来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着过度公园化、景观同质化、生态硬质化、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本文将以具体的设计案例,探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冯玉兰 《花卉》2020,(2):74-75
生态理念是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平衡、人类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呼和浩特市成吉思汗公园为例,探讨了生态修复理念、海绵城市理念在该公园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并简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公园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阐明了生态修复在郊野公园建设中的重要性,利用生态修复规划和措施,保护郊野公园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城市发展中,生态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景观、生态意义,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生态公园的含义及其价值,其后分别从土方工程、园路铺筑、假山置石、水景建设、景观小品施工以及植物种植等几个方面出发阐述了生态公园园林施工技术要点,并做了具体的案例分析,以供其他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奉贤区庄行公园新建工程为例,阐述以垃圾场为基底的公园建设中,针对生态修复、土壤改良和杂草防除等问题,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传统工业衰退带来城市棕地数量激增,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公园城市”理论以建设自然、生态、社会、人文相融合的宜居城市为目标,其理念有利于推动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相宜的城市棕地再开发。以公园城市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城市棕地再开发中的生态、生活、生产三方面的问题,提出打造城市棕地生态格局、建设城市棕地公园体系、完善城市棕地生产模式的城市棕地再生途径,为城市棕地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湿地是"地球之肾",属于特殊生态资源与土地环境,湿地的生态状况会对该地区生态平衡形成直接影响,因此,各地都加大了对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力度。以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原则为切入点,简要分析生态修复模式,为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中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在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建设中,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分析和说明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公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