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强  张玉金 《花卉》2016,(16):59-60
园林建设的关键造景要素就是水景,水的婉约与灵动可以提高整体园林的艺术魅力,无定形的水想要建设处水景就需要驳岸的建造,因此驳岸是园林水景建设的精髓与重点所在。园林驳岸的建造与设计关系到了动植物、美学艺术、生态环境以及工程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园林的驳岸具有关键的作用与功能。本文主要对园林驳岸的类型以及修筑要点等进行研究,以便为园林水景增添魅力。  相似文献   

2.
驳岸是界于水利和园林量大工程之间的项目,在众多驳岸类型当中,重力式驳岸在惠州市园林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是影响园林景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将重点针对重力式驳岸,围绕惠州市当地的园林工程,举例研讨园林重力式驳岸施工的基本要求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天然石材在园林水体驳岩构建中起到的作用及水体驳岸天然石材评价标准的现在状况,我们从观赏方面、工程方面与安全方面进行分析,给水体驳岸天然石材评价标准的构建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4.
堆山叠石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十分重要的手法之一,厅山、特置和嵌埋是造园中置石的两种常用手法,除此之外,山石还具有遮挡视线的作用,同样也可用山石的处理手法处理水池驳岸,只有处理好山石艺术的园景创作,才能成为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5.
孙瑾 《现代园艺》2012,(10):119+121
本文从园林水景驳岸处理的目标出发,分析了驳岸设计时必须从安全性、亲水性及观赏性3个方面入手,驳岸需要结合周边的环境,采用规则式或自然式的处理手法,因地制宜的营造宜人的水景岸线,最后提出自然式驳岸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驳岸作为城市陆地与水域的交界线,其设计处理对城市滨水区域的生态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梧州苍海新区环城水系滨水驳岸为研究对象,结合驳岸生态化设计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阐述城市滨水驳岸生态化设计的思想理念,对滨水驳岸的水文、景观、文化、亲水、生态五大方面内容进行研究,提出生态驳岸设计的具体研究方法,归纳总结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布置庭院、驳岸、护坡、挡土,设置自然式花台。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  相似文献   

8.
水景工程是风景园林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增加园林可观赏性,增添园林趣味性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证水景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建设过程中应明确重要施工内容,运用专业的施工技术,认真落实各施工细节,保证施工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探讨水景工程中的人工湖、喷泉、驳岸、护坡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顺应生态环保管理理念,在城市内河结构设计过程中,要融合多元化因素提升设计效果和整体设计水平,建立科学化处理机制提升水处理工作和驳岸管控效率,为水体质量的全面进步奠定基础。简要分析了城市内河中生态驳岸施工的意义,并对生态驳岸施工的主要模式和设计工作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龙梅珍  唐波 《现代园艺》2014,(17):93-95
随着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持续推进,生态驳岸设计与施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研究了传统驳岸形式与生态驳岸形式的优点及局限,分析生态驳岸的内涵和功能,重点讨论刚性驳岸和柔性驳岸2种生态驳岸形式,并对生态驳岸设计与施工要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吕道山  李昭北 《花卉》2016,(16):46-47
园林绿化工程在塑造景观的时候,一般都是融合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叠石理水理念,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自然山水之美。园林工程中的山景一般都通过假山及掇山设计来体现,而水景的营造都是利用理水手法。山石、花木、水景以及建筑等组成了园林独特的景观效果。我国传统园林一般都表现为自然山水园林,山景与水景是密不可分的,将山对稳重与不定形、流动的水结合起来,可以形成景观的鲜明对比。本文就对园林假山系列的叠石理水进行研究,通过探讨假山驳岸的叠石理水技术,从而为我国园林山水的造景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南京园南京园名为镜园,占地面积2800m~2,取意"鉴水常清,鉴镜自静"。园区利用生态水体、自然景观的围合,展现南京的园林风格与城市特点。以具有典型南京特征传统建筑符号、园林元素为切入点,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展现南京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相融合的风格特色。从总体布局上看,南京园地块狭长,临园区主要道路开敞面较窄,所以对空间采用先紧后放,先围后开的设计手法。同时沟通内外水系,对驳岸进  相似文献   

13.
生态驳岸形式多样,根据水体断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对立式驳岸、斜式驳岸、阶梯式驳岸3种主要类型。但其共同的特征便是模仿自然岸线的可渗透性特点。在分析生态驳岸3种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海绵城市技术的阶梯式生态驳岸设计内容,为指导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态设计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驳岸作为城市滨水岸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使驳岸生态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着重以生态驳岸的设计种类,来探讨生态驳岸的发展形势以及现存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力求营造良好的驳岸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滨水驳岸处理的灵活性、植物配置的丰富性、空间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滨水景观的可亲性及生态性设计是滨水景观设计的重要方向。生态驳岸在现代滨水景观设计中,应该把它视作为提升滨水景观生态性和人性化的有效手段,使自然之旅始于足下。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山市逸仙湖的地理位置、功能需求和文化特色等将中山市逸仙湖分为4个功能区:文化悦享区、观光游憩区、科普体验区、湿地保育区。并基于功能分区分别设计了立式——阶梯型驳岸结合体,立式——块石驳岸结合体、立式——亲水平台驳岸结合体、立式——植物床式驳岸结合体4种生态驳岸,将湖泊与驳岸和谐地构成一体,营造恬静优美的水岸景观与文化传播场所,为城市人工湖驳岸景观设计的应用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通过阅读期刊、书籍以及浏览网页数据库和实地调研等方法,运用多科学理论知识,梳理了河流防洪堤生态驳岸的相关研究进展。在充分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优化深入对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目前国内外对防洪堤驳岸生态化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对驳岸的结构类型研究等方面,而对于真正所谓的"生态驳岸"却缺乏实践项目的归纳总结。因此本文探讨如何运用生态驳岸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对现代河流防洪堤驳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探讨未来河流防洪堤驳岸的生态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石伟 《现代园艺》2014,(6):185-185
本文论述了传统驳岸存在缺陷和不足,提出生态驳岸必须具有可渗透性。提出了在现代园林水景中生态驳岸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滨水空间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关于自然生态、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交通、安全等因素,也让人们越来越重视滨水驳岸的生态景观设计。在滨水驳岸的景观设计中,应加入构建生态合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创造出更加舒适宜人的滨水驳岸景观。以广西大学为例,分析目前城市滨水驳岸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建设生态驳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综合公园的景观建设过程中,人工湖驳岸及其亲水景观设计是一个重点内容,需要在把握各类驳岸功能特点的基础上,融入景观美学设计思想。分析人工湖驳岸类型,探讨人工湖驳岸设计在城市综合公园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工程建设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