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波  冯露  王佳  程堂仁  张启翔  潘会堂 《园艺学报》2020,47(Z2):3113-3114
‘玲珑’是从紫薇品种‘Pocomoke’(Lagerstroemia indica‘Pocomoke’)开放授粉得到的半同胞家系中选育出的新品种。低矮灌木,枝条下垂。花粉红色,花期7—9月。  相似文献   

2.
以6个1年生库尔勒香梨全同胞家系杂交实生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6个家系单株的株高、地径、叶片长、叶片宽、叶面积和叶片周长,并对6个家系和家系间的特性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全同胞家系中叶片和枝干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性状分离,各部分的性状分离度大小依次为叶面积周长地径叶长株高叶宽;苹香梨和库尔勒香梨授粉组合的实生苗生长状况最好,晚香梨×库尔勒香梨和库尔勒香梨×苹香梨授粉组合的性状分离度最高;母本对叶片和枝干的特性影响要大于父本,父本对杂交实生苗的叶片特性影响较大;叶面积可作为实生苗早期鉴定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3.
油松苗期阶段最常见的病虫害包含立枯病和猝倒病,会对幼苗的根基位置产生伤害,从而导致幼苗死亡现象。为了提高油松幼苗的成活率,需要重视油松幼苗的病害防治工作,降低幼苗期的发病率。本文以桥山林区的油松种植为例,简要介绍了油松幼苗阶段常见的病害,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希冀能够对油松幼苗的健康生产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油松容器袋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容器袋平地育苗与油松山地育苗相比,其优点是能大规模育苗,管理、运输方便,且能带土栽植,使栽植后的苗木不换苗,大大提高油松荒山造林的成活率和整体绿化速度。文章从苗圃地选择、苗圃地规划建设、种子处理及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油松容器袋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银杏家系间的苗期生理、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并对生长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武功山林场林科所于2013年4月从福建省尤溪县洋口林场引进76个杉3代家系。通过栽植2a后对福建杉3代进行全林的全高和地径的测量,根据综合指数、家系和单株间的遗传增益选择较大的优良家系和单株,结果表明,初选家系是68号66号和52号家系,生长性状(全高、地径)在76个家系中最好的家系。在单株选择中选出的优良单株是68号家系第三小区第5株,是最适合武功山林区生长的优良家系和单株。  相似文献   

7.
介绍油松山地育苗技术,包括油松育苗种源的选择、种子处理、苗圃地的选择、整地、播种及苗期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为油松山地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依据欧李杂种实生苗营养性状进行品种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欧李杂种实生苗营养性状进行苗期预选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性状优良的个体往往在其苗期即表现出优良的营养性状,如叶片宽大、厚,色浓绿,芽大饱满等,在欧李实生选种过程中,可以通过预选筛选出苗期营养性状优良的个体,以降低选种成本。但并非苗期营养性状不良的个体栽培性状均不符合选种目标。在实生选种工作中,还需做到重点选育与全面培养的兼顾。  相似文献   

9.
1 “雪韭王”的选育经过 开封市通许蔬菜研究所于1995年选育出95-1韭菜株系,通过1995年至1998年三年的观察,发现95-1韭菜单株优系,具有生长迅速,抗病、抗寒性强,叶片较宽,叶片厚,叶色翠绿,叶鞘粗壮,冬季不休眠,是比较好的育种材料。 于1998年从95-1韭菜株系中选出50株优良单株作母本,用西蒲韭菜为父本,进行有性混交→单株自交→株间姊妹交,获得姊妹家系,通过家系比较和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韭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对阴香的8个种源共72个家系,即福建建瓯种源(W)13个家系、广东乐昌种源(L)7个家系、广东广州种源(H)3个家系、广东韶关种源(S)11个家系、赣县种源(G)11个家系、崇义种源(C)7个家系、信丰种源(X)10个家系、宁都种源(N)10个家系生长期为12个月的苗木生长性状,如苗高、地径、侧根条数、鲜重、干重等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8个种源间有较大的变异,L种源表现最好而C种源最差,其中L种源苗高、地径、侧根条数、鲜重、干重均值分别为15.6cm、4.25mm、14条、3.180g、1.087g,而C种源只有8.2cm、2.40mm、11条、1.391g、0.496g;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10个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  相似文献   

11.
油松营养杯种子育苗具有育苗周期短、苗木质量高、节地省种、便于集约管理等优点,在育苗中要抓住采种、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防寒、出圃等关键技术环节管理,以培育优质造林绿化苗木,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以4个产地24株银杏古树家系的实生苗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于云南同一立地条件下培育,研究不同产地及家系间子代的生长指标及叶片药用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苗龄0.6年时,不同产地间,平均叶面积、叶片数、叶片厚、地径和苗高分别为17.52~20.17cm2、5.6~8.4片·株-1、0.21~0.24mm,0.42~0.52cm和9.69~13.17cm,除叶片厚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它指标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家系间,以上5个指标分别为11.12~27.41cm2、4.3~12.5片·株-1、0.15~0.29mm、0.29~0.56cm和6.18~13.65cm,家系间5个指标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同龄苗木的家系折干黄酮和内酯含量分别为1.49%~1.91%和0.48%~0.84%,24株家系中,黄酮和内酯含量相对较高的优良家系分别有8株和4株,二者含量较高的优良家系仅1株。银杏叶片内黄酮及内酯含量与生长指标间呈现未达显著水平的负相关。药用为主的银杏叶用人工原料林培育的良种选育应采用产地-家系-单株的联合选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矮生豇豆-早矮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白二号白菜是陕西省农科院蔬菜所利用多年筛选的优良自交不亲和系及自交系作亲本,并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选育的一代杂种。1986年起在省内外进行多点试验种植。1989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在陕西、甘  相似文献   

14.
以白木乌桕为试材,通过测定白木乌桕果实及种子特性,探讨温水浸泡、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比较萌发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变化,分析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白木乌桕果实平均鲜重1.45g,平均千粒重为173.62g;变异系数为2.08%~10.87%,最大为种子高,果实变异系数小于种子;温水浸泡、赤霉素处理可提高种子含水量、淀粉酶活性,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赤霉素400~800mg/L处理发芽率较好,种子发芽率达75%以上;随播种深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呈先升后降趋势,2~4cm为最佳播种深度;年苗期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第110、150天,与苗期1年抽2次梢对应。通过选育大种子可实现油料的高产,子叶厚度为关键选育因子,并可通过养分措施实现营养物质在子叶的积累,温水浸泡、赤霉素处理可促进种子吸水及淀粉酶活性提高而打破休眠促进萌发,春梢、秋梢期加强肥水管理可促进苗期生长。  相似文献   

15.
薹油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多抗、菜油兼用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以矮秆双低常规油菜D50为母本,以骨干亲本系圃中亲缘关系较远的L89为父本通过化学杀雄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苗期长势强、摘薹后分枝多和籽粒产量高等特性,适合在江苏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油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绿色的生机,让人们体会到了自然的乐趣,在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油松的生长受病虫害的为害较严重。在此背景下,油松病虫害要引起人们的警惕,通过防治病虫害保障油松种子园的生态安全,为人们创造更大的效益,剖析了油松病虫害出现的原因,了解常见病虫害,通过科学管理油松种子园,采用多种防治方法、技术解决目前面临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进行了黄瓜黑瓜黑星病的发生,病原菌分离培养,不同菌株的致病力测定,菌株保存及苗期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的研究,为选育抗黑星病黄瓜新品种,提供了苗期人工接种的抗病性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8.
依据家系系统选育的原理,选择纯度较高的种质材料,采用人工隔离授粉繁殖法,通过单株自交选择,株系比较系内互交选择和超优单瓜选择混合播种原种生产程序,有效地实现了混杂品种的提纯,恢复了原品种的优良性状。1987年已选出原种12kg,良种700kg。  相似文献   

19.
黄子金玉是针对目前国内市场栽培面积较大、黄皮、厚薄皮杂交品种丰甜1号类型选育的新型甜瓜品种,通过6代定向选育,结合商品性及抗病力筛选而成的新杂交种。该品种具有黄子标记、抗病能力强、易栽培、极早熟和商品性好等优点;植株生长势强,苗期即比同类品种生长快,叶色深,茎干粗壮,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0.
作为松科松属的其中一种,油松是北方地区大范围造林的树种之一。油松在多种酸碱度的土壤都能健康生长,包括石灰性、中性、酸性都适宜,但油松裸根苗栽植成活率低。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通过油松育苗造林试验,探讨了油松营养袋育苗与病虫害防治方法,以期提高油松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