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甲4氯·氯氟吡36%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同时分析2甲4氯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和乙酸为流动相,使用ODS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20nm波长下对试样中2甲4氯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进行液相色谱分离和定量分析。2甲4氯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1和0.999 0,标准偏差为0.026和0.032,变异系数为0.09%和0.53%,回收率为99.84%和99.63%。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可以满足2甲4氯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6%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可湿性粉剂405~540 g a.i./hm<'2>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持效期较长,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3.
30%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562.5~675.0 g a.i./hm2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播娘蒿、藜的防效很好,对荠菜防效较好,对冬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温室整株生物测定法比较研究了三氯吡氧乙酸、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钠和草甘膦异丙胺盐4种常用于水稻、小麦种植区防控大龄阔叶杂草的茎叶处理除草剂对6~8叶期葎草Humulus scandens的防除活性。结果表明,在210 g/hm~2剂量下,三氯吡氧乙酸和氯氟吡氧乙酸可完全杀灭供试葎草植株,在420 g/hm~2剂量下,2甲4氯钠对葎草的鲜重抑制率达到95.25%,而草甘膦异丙胺盐840 g/hm~2剂量处理对葎草的鲜重抑制率仍不足80%。进一步通过Logistic曲线模型分析除草剂对葎草鲜重抑制率达到50%和90%的剂量(GR_(50)和GR_(90)剂量)发现,三氯吡氧乙酸、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钠和草甘膦异丙胺盐相应的GR_(50)分别为58.74、76.96、182.52和272.82 g/hm~2; GR_(90)分别为143.97、202.83、678.27和2 980.11 g/hm~2。结论:对于水稻、小麦种植区葎草危害,优先推荐使用三氯吡氧乙酸防除,其次是氯氟吡氧乙酸;使用2甲4氯防控效果不够理想,使用草甘膦无法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36%氯氟吡氧乙酸&#183;2甲4氯可湿性粉剂405~540ga.i./hm^2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持效期较长,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内标物,用DB-1石英毛细管色谱柱,FID检测器对二甲四氯异辛酯.氯氟吡氧乙酸甲基庚酯65%乳油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二甲四氯异辛酯和氯氟吡氧乙酸甲基庚酯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25 9、0.093 9;变异系数分别为0.24%、0.77%;二甲四氯异辛酯回收率为98.96~100.69%,平均值为99.82%;氯氟吡氧乙酸甲基庚酯回收率为99.21~100.53%,平均值为99.86%。该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产品的常规分析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不同助剂对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EC)防除空心莲子草的增效作用,并系统研究了不同助剂对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氮酮、油酸甲酯或聚三硅氧烷可显著提高20%氯氟吡氧乙酸EC对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鲜重及再生能力的抑制效果,其中以添加聚三硅氧烷的处理增效最为显著,添加聚三硅氧烷后,20%氯氟吡氧乙酸EC对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鲜重、再生茎叶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86.95%和81.66%;添加氮酮、油酸甲酯或聚三硅氧烷后,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接触角减小,滞留量增加,其中以添加聚三硅氧烷的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添加聚三硅氧烷后,20%氯氟吡氧乙酸EC的初始接触角小于50°,180 s时接触角均小于15°,表面张力为25.09 m N/m,滞留量为1.891 g/cm2;添加氮酮或聚三硅氧烷可缩短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正、反面的干燥时间,而添加油酸甲酯则会延长其干燥时间。研究表明,添加助剂改善了20%氯氟吡氧乙酸EC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面的润湿性能,可能是助剂提高20%氯氟吡氧乙酸EC对空心莲子草防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氯氟吡氧乙酸·烟嘧磺隆·莠去津30%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在玉米3~5叶期,禾本科杂草2~4叶,阔叶杂草株高2~5cm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喷液量300L/hm2.适宜用药量为氯氟吡氧乙酸·烟嘧磺隆·莠去津30%可分散油悬浮剂382.5~450g ai/hm2.在上述推荐剂量范围内,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9.
200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防除夏玉米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的经济有效用量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对马齿苋、铁苋菜有良好的防效,对莎草防效不明显,对玉米生长安全,推荐使用量为900 g/hm2。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同时测定小麦及其土壤中双氟磺草胺和氯氟吡氧乙酸残留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低温冷藏条件下双氟磺草胺和氯氟吡氧乙酸在小麦上的储藏稳定性以及15%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悬乳剂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添加水平为0.005~1 mg/kg范围内,双氟磺草胺和氯氟吡氧乙酸在小麦及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2%~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41%~11%之间 (n=5) ,均能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在 –20℃下储藏365 d后,麦粒中双氟磺草胺和氯氟吡氧乙酸的残留量变化小于30%,符合植源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储藏稳定性试验准则要求,储藏稳定。双氟磺草胺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4~8.1 d和2.4~9.3 d;氯氟吡氧乙酸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9~10.6 d和11.8~24.8 d,即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双氟磺草胺在植株和土壤中消解速率快于氯氟吡氧乙酸的。采用推荐剂量有效成分180 g/hm2和推荐高剂量有效成分270 g/hm2的15%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悬乳剂于小麦田施药1次,在小麦收获期的麦粒中均未检出双氟磺草胺和氯氟吡氧乙酸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