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两种新型化学杂交剂(Genesis及Sc2053诱导小麦产生雄性不育,在败育过程中测定稳部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两种化学杂交剂的不同剂量诱导雄性不育的效果都表现为低剂量部分不育,高剂量接近完全不育;(2)处理后穗部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处理的酶活性高于对照,说明败育的发生可能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有关;(3)不同基因型对化学杂交剂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配合杂交水稻雄性不育诱导剂保纯灵的应用技术研究,探讨了保纯灵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保纯灵处理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衡农S-1和培矮64S两种材料的叶片和颖花核酸总含量均降低,叶片酸溶性无机磷含量降低,而颖花中含量增加;叶片和幼穗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首先表现增加,随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衡农S-1叶片和颖花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均增加,而培矮64S叶片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增加,颖花中该酶活性首先增加随后降低;衡农S-1叶片和颖花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降低,而培矮64S叶片和颖花中,该酶活性首先增加随后降低.此外,光温诱导的培矮64S不育株颖花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地高于可育株的酶活性,光温诱导雄性不育与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过程中颖花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棉花雄性不育的生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和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种子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种子酯酶同工酶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酶谱遗传分析表明,1E,2E酶带与育性恢复有关,8E,9E酶带与不育有关,(2)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数不育株(系)均少于可育株(系);(3)花药游离脯氯酸含量可育阳(系)明显高于不育株(系);(4)随着小孢子发育进展,细胞核雄性不育株过氧化物酶活性急剧增长,其增长速度高出可育株几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减少和酶活性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的急剧增高,被认为是引起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本文还提出了在“三系”选育过程中结合同工酶分析技术加速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选育进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是一个优越的杂交优势育种系统。因此,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对提高棉花高产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试验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2P5A为试验材料,保持系C2P5B为对照,利用石蜡切片观察花药不同时期的发育情况,并测定叶、花朵及不同时期花药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的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性及叶片的关合速率。石蜡切片观察不育系的败育时期和败育特点,并分析引起不育系败育的原因。【结果】石蜡切片观察到不育系败育发生在小孢子减数分裂期的四分体时期,不育系内绒毡层没有发育,四分体没有形成;不育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光合速率比保持系低,不育系丙二醛(MDA)含量高于保持系,而过氧化氢酶(CAT)在败育前较低于保持系,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不育系败育时较高。【结论】引起不育系败育的原因可能是绒毡层没有进一步发育,不能给小孢子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不育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光合速率较低,造成营养不足,使小孢子母细胞分化受阻;脯氨酸的含量低,花药抗逆性差,花药容易褐化。不育系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的异常,造成细胞内不能及时清除自由基,导致活性氧对细胞膜造成伤害,不利于花药的正常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5.
对新型化学杀雄剂CHA1诱导油菜品种638和82089雄性不育过程中叶片和花蕾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变化及MDA(丙二醛)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HA1处理下,油菜叶片中SOD、POD和CAT酶活性都升高,MDA含量降低;而在花蕾中SOD酶活性升高,POD和CAT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表明在CHA1处理油菜花蕾败育过程中,细胞中发生了氧化保护酶的活性变化和膜脂过氧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化学杂交剂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的影响效果,1993~1996年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衡农S-1和培矮64S进行了化学杂交剂筛选和应用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湖南农业大学生化教研室研制的无毒化学杂交剂“保纯灵”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衡农S-1和培矮64S可育状态下叶面喷施(适宜时期为花粉充实早期),诱导雄性不育效果较好,辅助制种能明显提高杂种纯度,在衡农S-1和培矮64S育性恢复、自交结实率20%左右时,每666.7m2分别用“保纯灵”160和240g,对水200kg叶面喷施1次,一般空壳率达98%,杂种纯度95%左右;F1杂交种子发芽率正常,秧苗生长旺盛;根芽比提高,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保纯灵”对水稻杀雄有效的剂量范围广,活性期长,处理后水稻开花集中,午前花比例提高,雌蕊柱头生活力正常.但处理后的水稻植株对赤霉素有轻度钝感,生育期延长2~3d.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A(G05106)及其保持系B(G05107)花蕾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研究了胞质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中的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显著高于保持系,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略高于保持系,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相对较低.此外,不育系中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说明活性氧是促使甜椒花蕾败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A(G05106)及其保持系B(G05107)花蕾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研究了胞质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中的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显著高于保持系,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略高于保持系,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相对较低.此外,不育系中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说明活性氧是促使甜椒花蕾败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油菜化学杀雄作用特征与机理,为新型化学杀雄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化学杀雄剂EXP诱导甘蓝型油菜品种秦油3号、L89雄性不育过程中叶片和花蕾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过氧化氢、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EXP处理后的油菜体内保护酶活性及过氧化氢、丙二醛含量发生显著变化,说明活性氧代谢出现了异常。同时,不同品种及器官对EXP处理的反应程度表现出较大差异。[结论]活性氧代谢失调与化学杀雄剂EXP诱导雄性败育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与幼穗中乙烯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小麦发育的 Feekes8.5时期用化学杂交剂 GENESIS进行处理 ,分别在小麦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测定幼穗中乙烯释放量的变化 ,研究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与乙烯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化学杂交剂 GENESIS诱导后 ,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在 3个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随着 GENESIS喷施剂量的增加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率也相应增加 ,同时幼穗中乙烯释放量也表现出相同的增长趋势。表明 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生化机理在于 GENESIS诱导小麦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增加 ,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小麦雄性不育有直接关系。同时 ,利用乙烯合成抑制剂 (AVG)处理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后 ,内源乙烯释放速率降低 ,育性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1.
Male sterility induced by a chemical hybridization agent(CHA)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utilizing crop heterosis. Leaves, especially the flag leaves, as CHA initial recipient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inducing male sterility.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times of CHA-SQ-1 used, morph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wheat flag leaves were detected in this study. CHA induced programmed cell death(PCD) as shown in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 UTP nick end-labelling(TUNEL) and DNA laddering analysis. In the early phase, CHA-SQ-1 triggered organelle changes and PCD in wheat leaves accompanied by excess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_2and H_2O_2) and down-regula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catalase(CAT) and guaiacol peroxidase(POD). Meanwhile, leaf cell DNAs showed ladder-like patterns on agarose gel, indicating that CHA-SQ-1 led to the activation of the responsible endonuclease. The oxidative stress assays showed that lipid peroxidation was strongly activated and photosynthesis was obviously inhibited in SQ-1-induced leaves. However, CHA contents in wheat leaves gradually reduced along with the time CHA-SQ-1 applied. Young flags returned to an oxidative/antioxidative balance and ultimately developed into mature green leaves. These results provide explan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PCD and anther abor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HA for hybrid breeding.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因型小麦雄性不育的化学诱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21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Genesis的不同剂量为处理,采取裂区设计的方法,研究了Genesis的杀雄效果及其不同基因型小麦对Genesis反应的遗传差异 .结果表明,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具有广谱性,在3 kg.hm-2剂量下大部分品种的不育率达到99%以上,但不同品种敏感性不同,其不育率差异显著.本文还对Genesis的药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3种新型化学杂交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杂种小麦新品种西杂一号和 1 6个小麦常规品种为供试材料 ,应用混合线形模型研究了 3种化学杂交剂 SQ- 1 ,GENESIS和 BAU94 0 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及对种子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SQ- 1在 3种化学杂交剂中的杀雄效果最好 ,并对杂交种种子的千粒重有提高作用 ;GENESIS和 BAU94 0 3不同程度对杂交种种子千粒重有降低作用 ,其中 BAU94 0 3影响更大 ;SQ- 1和 GENESIS对杂交种发芽率、发芽势和容重的影响与对照不喷药无显著差异 ,但 BAU94 0 3与对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60Co-γ辐射诱变获得的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K305ms的生理生化特征,以不育株K305ms及其姊妹交群体中的可育株K305F为材料,对雄花发育不同时期花药和颖壳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可育株K305F相比,不育株K305ms雄花发育过程中花药与颖壳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且K305ms花药的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而P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说明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可能与花药发育过程中物质代谢和抗氧化系统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 18个小麦品种和不同剂量化学杂交剂 SQ- 1为处理 ,研究了 SQ- 1的杀雄效果及不同基因型小麦对 SQ- 1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在适宜的 SQ- 1喷施剂量与时期下 ,供试品种均能被诱导产生大于95 %的雄性不育率。对参试品种而言 ,适宜时期为 Feekes8.0 - Feekes8.5 ,适宜剂量为 3.0~ 5 .0 kg/ hm2 ,以5 .0 kg/ hm2 效果最好。 SQ- 1与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黄曲霉侵染前后两种花生籽仁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接种8h后两花生品种POD活性明显提高,并表现出明显的活性高峰,之后POD活性逐渐下降,24h后POD活性变化幅度较小,两花生品种间的POD活性相差较大;接种后随时间的延长CAT活性降低,24h后趋于稳定,两花生品种CAT活性相差较大。两种酶之间的变化无明显的同步性,两花生品种中两种酶的活性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油菜化学杀雄+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化学杀雄 细胞质雄性不育 ( CH CMS)的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CH CMS不仅具有用药量少、安全、对 CMS的不育性要求低、杀雄彻底、技术难度低易掌握 ,易推广等特点 ,同时克服了 CH杀正常油菜用药量大 ,易产生药害、技术难度高、且杀雄不彻底和 CMS初花期出现微粉的问题。CH CMS既可以降低不育系的选择难度 ,易于选出强优势组合 ,又可提高制种纯度 ,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2a田间试验表明, 杀雄剂SC-2053对小麦具有良好的杀雄效果,但不同基因型所需的杀雄剂量、杀雄时期及杀雄效果不同,敏感基因型所需剂小,适宜时间长、杀雄效果好且稳定,适宜做化杀母本;普通基因型需较高的药物剂量和准确喷药时间,不宜用化杀母本。  相似文献   

19.
白菜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的遗传分析及选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37AB是受2对显性抑制基因控制的新雄性不育类型,分为杂合基因型和纯合基因型两类,采用简单成对保持双隐性测交方法,经2 ̄3个世代连续选育,能分离筛选出纯合基因型不育系,实现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