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欧李在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的引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合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栽种的欧李品种,采用田间试验对4个引进欧李品种的适应性、花期、坐果率和植株高度等进行观察,在室内对其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欧李3号、欧李4号、欧李5号和内蒙1号4个欧李品种均能在贵州正常生长并安全越冬,栽植成活率分别为93.5%、91.5%、90.0%和92.5%。2)欧李3号、欧李4号和欧李5号的平均坐果率分别为39.2%、43.4%和29.4%,平均植株高度分别为105.7cm、102.1cm和52.2cm。3)欧李3号和欧李4号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总含量分别为2 870mg/100g和3 647mg/100g;维生素B12含量分别为0.29mg/kg和0.26mg/kg。4)欧李4号的植株高度、开花量、平均坐果率等均优于欧李3号和欧李5号,但欧李3号在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长状况最好,在开花期和挂果期对欧李3号进行疏花、疏果,并注重水、肥管理,密度控制和修枝,可促进果实良好生长。结论:引进的4个欧李品种均适宜在贵州种植,而且欧李3号、欧李4号和欧李5号的表现均较好,可在贵州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新疆野生杏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授粉受精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新疆野生杏开花生物学规律及授粉受精结实特性.[方法]早春在新源野果林资源圃对野生杏开花物候期、花器官形态特征以及不完全花比例进行人工调查,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野生杏坐果率的影响.[结果]新疆野生杏树开花相对集中在3月底4月初,持续约8~9 d;落花期3~4 d,从花芽开始膨大到落花期末,持续30 d左右;在自花授粉试验中各树均坐果,且坐果率均≥6;,表现为自交亲和(SC);通过花器官特征调查,不同野生杏之间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比例差异很大,完全花比例最高的为4号杏,达90.0;,其次为2号杏80.0;,最低的为3号杏,仅为27.0;.[结论]5株野生杏人工异花授粉的平均坐果率为60.9;,比自花、自然授粉坐果率均较高,表现出较好的亲和性;通过授粉试验说明不同授粉方式中异花授粉效果较好,可以得到较高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榛子的有效授粉期、有效受精期和最佳授粉受精时间,为提高榛子坐果率和发展榛子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欧洲榛、平榛和杂交榛进行人工授粉,观察其不同授粉时间、柱头不同切除时间的坐果率,并对比分析人工授粉和自然状态下开花授粉的榛子坐果率.[结果]榛子开花后24~48 h是最有效授粉期,授粉后5~6d是榛子完成受精的最佳时间;经人工授粉,杂交榛的坐果率最高(61.4%),其次是平榛(坐果率56.1%),欧洲榛坐果率最低(43.2%);人工授粉可提高榛子坐果率,平均提高14.9%(绝对值).[结论]进行人工授粉能有效提高榛子的坐果率,有效受精期在授粉后5~6d,以开花后24~48 h授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欧李和麦李花衰老的内在规律,为提高坐果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年生欧李与麦李开花期间的花瓣为试材,对花瓣中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等7项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在开花期间,花瓣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持续上升,欧李与麦李花单瓣的干、鲜重从开花的第1~3天逐渐上升,并在第3天达最大,之后逐渐下降。花瓣中花青素的含量在开花的前3 d逐渐增加,3 d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趋势与欧李、麦李开花过程中花瓣的色泽变化一致。[结论]欧李、麦李的花与其他植物相似,从开放当天即开始了使花衰老的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4年生油用牡丹凤丹品种为材料,根据叶形的不同进行定株观察研究。从株高、叶长、叶宽、长势、一级分枝数、叶片干质量、物候期、叶斑病和开花结实情况等方面开展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叶形为近圆形的植株平均高度最高,叶形为狭长形的植株更易开花结实。不同叶形的植株一级分枝数是有明显差异的,叶形为狭长形的植株一级分枝数最多,达到5个以上。3种不同叶形的植株均在4月上中旬进入开花期,狭叶形最早开花,开花率达80%,结实率达70%,近圆形最迟开花,开花率和结实率均很低,分别为20%、0%。相关分析表明,叶形为近圆形的植株类型植株较高,叶宽较大,干物质量也较多,但是分枝数较少,开花率和结实率均较低,而叶形为狭长形的植株类型叶片虽然狭长,干物质量也相对较低,但分枝数多,开花结实率高。因此,句容地区适宜引种狭叶形植株。  相似文献   

6.
黄台明  莫蕤  韦爱琳  宋淑芳  旷松  潘庭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7-19978,19982
[目的]在反季节栽培条件下,探索四季蜜杧开花时期、花前及花期气温与坐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跟踪法调查四季蜜杧的开花时期、坐果数,利用生物学统计方法分析开花时期、花前及花期气温对坐果率的影响。[结果]①花期2009年7月4日至8月4日时,花穗平均坐果数为1.77个。②小花开放前1~5 d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分别与花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显著、显著直线负相关;小花开放前1~10 d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呈显著直线负相关,平均最低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关系不显著。③始花日至盛花日期间的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分别与花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显著直线负相关,平均最高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关系不显著;始花日至终花日期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显著直线负相关,平均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关系不显著。[结论]反季节四季蜜杧花穗平均坐果数均随花前1~5 d、1~10 d以及始花至盛花期、始花至终花期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整个花期,平均最高气温对花穗坐果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芒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9个芒果品种的植株生长量、开花率和产量等进行比较,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南宁地区推广种植的芒果品种.[方法]以12年生紫花芒为砧木,采用高接换种法嫁接桂热芒71号、桂热芒302号、桂热芒284号、台农1号、帕拉英达芒、水英达芒、金煌芒、肯特芒和紫花芒等9个品种,对9个品种的株高、冠幅、茎围、开花率和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桂热芒284号株高和冠幅均最大,分别为362.7 cm和354.0cm,显著大于肯特芒和桂热芒302号,开花率和产量中等,分别为75.3%和17973.5 kg/ha,均显著低于产量最高的肯特芒;桂热芒71号平均产量22235.4 kg/ha,其株高、冠幅、茎围、开花率和产量与金煌芒相当,产量极显著高于最低产的台农1号,具有树形矮化、树姿开张、开花率中等、产量高等优点.[结论]桂热芒284号表现植株生长快,开花坐果率良好、产量稳定,桂热芒71号表现植株矮化、树势开张、开花和坐果率良好、产量高等优点,这两个品种可进步进行生产性试验;帕拉英达芒、桂热芒302号两个品种的产量一般,可保留作进一步观察;水英达芒、台农1号两个品种产量较低,不宜在南宁地区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8.
阿克苏市4个枣品种物候特性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不同枣品种在干旱绿洲灌溉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为不同时期栽培管理措施和科学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阿克苏市主栽的灰枣、骏枣、赞皇大枣和冬枣的主要物候特性进行定期定株观测、记载和对比分析.[结果](1)从萌芽至果实成熟,历时天数最长的是赞皇大枣(164d),最短的是骏枣(156 d);(2)各品种的同一物候期相差2~3d,灰枣的盛花期较其它品种延长10 d左右;(3)果实发育时间最长的为赞皇枣(115 d),最短的为灰枣(107d);(4)6月上、中旬至7月中、下旬是枣树落花、落果高峰期,平均落花率达55.81;,其中落花最高为赞皇大枣(64.28;),最低为灰枣(50.00;),两者相差近15;;平均落果率为85.93;,最高为赞皇大枣(94.12;),最低为灰枣(77.78;);(5)冬枣、骏枣和赞皇大枣盛花期时气温是23~24℃,灰枣在25℃;结果期所需气温大致相同,达到25℃即可.[结论]4个枣品种的萌芽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和落花落果率存在差异,确定不同品种最佳适生栽培区时应考虑品种间的物候特征.  相似文献   

9.
张媛  邵建柱  李晓刚  陈波  陈海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77-7778,7786
[目的]探究延后栽培中控温方式对果树开花坐果的影响。[方法]以冷藏盆栽桃为试材,研究不同出库时期对冷藏盆栽桃开花坐果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出库时期延后,冷藏盆栽桃开花物候期加快,花期缩短,花朵直径、花柱长度变短小,僵芽率上升,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坐果率下降。花芽萌动至花期的持续高温是造成坐果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该研究为丰富果树休眠理论及盆栽果树、设施果树的延后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苇子峡乡野山杏进行开发利用,更好地指导生产,采用田间观测的方法对苇子峡野山杏的开花物候期、不完全花百分率及花期冻害对其坐果率的影响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表明:野山杏花芽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萌动,4月上旬或中旬进入初花期,始花至落花持续时间6~9 d,整个过程需26~31 d;各类型果枝不完全花百分率存在差异,遭遇霜冻后各类型结果枝受害程度依次为中果枝(93.96%)长果枝(92.30%)花束状果枝(80.65%)短果枝(69.09%),坐果率短果枝最高(5.43%),长果枝最低(1.24%);野山杏不同年份开花各物候期的起始时间存在差异,花期遭遇低温霜冻是限制野山杏栽培生产及连年丰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以分布于西藏林芝地区的大花黄牡丹为研究对象,通过2012要2013 年连续两年对其萌芽期、展叶期、 开花期等主要物候期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3 月上旬(或中旬)鳞芽开始萌动,植株进入生长期;(2)3 月底(或4 月 初)花芽开始膨大,5 月上旬(或中旬)始花,5 月中(或下旬)进入开花盛期,随后进入果实生长期;(3)6 月中旬、下旬 至9 月中旬为果实成熟盛期,之后果实开始脱落。两年的观测发现,年际间物候期存在一定差异。各物候期与温度指 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萌动前的候平均气温在4.1益时可视为萌动期开始的温度指标;候平均气温在10益时进入开花 期,花期逸5益的有效积温不低于325益,开花期前的累计日照时数不少于470 h;幼果出现期的平均气温在15益以 上,果实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在17益以上,果实脱落期日平均气温为13益;11 月日平均温度低于6益时,大花黄牡丹进 入休眠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罗汉果组培苗2茬栽培关键技术。[方法]以"青冠"组培苗为材料,第1茬为杯苗栽培,第2茬为宿根留蔓栽培,采用棚面宿根留蔓和棚下宿根留蔓2种留蔓方式。测定小区产量,调查病虫害及物候期,计算投入产出。[结果]第2茬采用棚面宿根留蔓栽培的萌芽期比棚下宿根留蔓栽培的推迟7 d,但前者现蕾期和开花期分别提早5和3 d。第2茬栽培的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比第1茬栽培提前了65、62和40 d。与第1茬栽培相比,第2茬栽培大、中果实比率有较大提高,小果率降低,结果株率为100%,果实等级和产量显著提高。[结论]棚面宿根留蔓栽培和棚下宿根留蔓第2茬栽培净收益分别为126 139.5和117 994.5元/hm2,分别比第1茬栽培净收益增加了175.1%和150.9%。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对欧李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欧李人工栽培及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欧李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欧李果实生长受到抑制,单果鲜重减少及硬度增大,有机酸含量升高,含糖果量降低,风味变差。[结论]水分胁迫通过何种途径抑制果实发育,仍需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欧李引种成都后其生长期多酚含量的变化,为欧李多酚类物质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欧李引种成都后的多酚含量。[结果]用95%甲醇提取欧李多酚效果最好,欧李体内的多酚含量并不会在植物体内大量积累,多酚含量在12∶00左右温度较高和傍晚时出现较大值,在14∶00温度最高时较低,在19℃左右时也较低,当有虫害胁迫时欧李体内多酚含量增加。[结论]多酚对于植物的次生代谢有重要影响,在鲜叶中的含量可以反映植物次生代谢的强度,并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各种环境胁迫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木本植物盛花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50种木本植物52年的盛花期观测数据和该地区过去52年间全年和每个月的温度数据,探讨黑龙江地区木本植物盛花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同时分析了生活型(乔木vs.灌木)和果实类型(肉质vs.非肉质)在这种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 研究地点在过去的52年里升温趋势明显,全年平均温度或春季平均温度的变化幅度每10年均升高达0.49 ℃,高于全球和全国的平均水平;50种植物中,多数植物(76%)盛花期主要与4月或5月平均温度显著相关,盛花期对气候变暖响应明显,平均提前2.09 d/℃,但提前速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其余12个种(24%)的盛花期不受温度升高影响或影响不显著;不同物种盛花期对春季不同月份平均温度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大多数(34种)开花较早的物种与4月平均温度变化呈极显著(P0.000 1,P0.01)或显著相关(P0.05),少数(4种)开花较晚的物种与5月平均温度变化显著相关(P0.05);生活型(乔木vs.灌木)和果实类型(肉质vs.非肉质)对这种响应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我国东北地区木本植物盛花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点,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并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主要对新疆木垒县文冠果果园的25~35 a生文冠果果树生物学特性、文冠果的物候期、开花结果习性、果实类型、树体结构等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采用测量法测定文冠果生育状况,即每棵树的树体结构、果实种类、种子数量。用称重法测定种子重量和单株产量。[结果]因倒春寒、春季持续低温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文冠果树芽萌动期、芽膨大期等物候期出现明显的差异,但是果实成熟期和落叶期基本一致;该园文冠果果实类型有3种:结3裂果的树占总株数88%~90%;结3裂果、4裂果的树占7%~8%;结3裂、4裂、5裂果的树占3%~4%;采取修剪技术可使文冠果产量明显提高。[结论]木垒县文冠果种植园管理粗放,产量较低,果实质量也不高,因此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2个莲雾品种在西北地区的植物学特性、果实特性和内在品质。[方法]连续4年对引进的2个莲雾品种,进行了树体生长、结果习性等的长期观察比较研究。[结果]黑金刚莲雾与黑珍珠莲雾在西北地区物候期相近,黑金刚果实较黑珍珠莲雾大,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均较高。[结论]黑金刚莲雾在西北地区引种栽培表现较好,是一个值得在西北地区推广的优良莲雾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