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弄清气温、饲养密度及其它因素对塑料棚猪舍内温度的影响,1986年冬季,我们在明月镇一家用塑料棚高密度直线育肥养猪户作了观察,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
借鉴吉林省各地冬季塑料暖棚养猪经验,我们设计了一种适于农村条件的简易塑料棚猪舍,并进行了饲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试验于1986年12月25日至翌年3月24日在我县滨河乡优胜村畜牧场进行,利用该场猪舍(敞圈,前檐高2米,后檐高1.6米),全封闭扣塑料棚。塑料棚后坡高2.6米,前坡高1.7米,长4米,侧面留门。按相似的原则随机选择农安本地黑猪10头,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头。试验组在塑料棚内饲养,对照组在敞圈猪舍饲养。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1):34-35
为了评价地道通风猪舍、自然通风类型猪舍和机械通风类型猪舍对冬季育肥猪舍环境和育肥猪生长的情况,选取36头40 kg生长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试验期为24 d。结果表明:地道组猪舍内温度都较自然组和机械组高,而且,地道组日增重分别比自然组和机械组多93.91 g和56.5 g(P0.001)。结果提示地道通风类型的猪舍提高了冬季猪舍环境温度,有利于猪生长。  相似文献   

4.
<正>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无污染的能源。在我国北方寒冷季节发展养猪业,尤其目前农村经济较为落后、猪舍简陋、常规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状态下,充分利用塑料薄膜的透光性、经济性和太阳辐射的热能,是解决冬季养猪生产的较好途径。但舍温的另一热能来源,即猪体散热对塑料棚猪舍温度和养猪效果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在塑料棚猪舍内设置不同饲养密度的育肥猪,经过一个冬季的饲养管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猪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8~20℃,如在严冬的低温条件下,就要消耗可转化成脂肪的热能御寒,从而,多消耗饲料,增加养猪成本,所以欲要获得养猪高效益,冬季必须做好保暖工作。笔者通过总结40多年养猪工作的经验,提出冬季养猪10条保暖措施,仅供养猪户参考:(1)防贼风贼风通过圈舍的缝隙进入袭击猪体,在猪熟睡时,会引起感冒、肺炎等疾病。因此,要堵塞好圈舍破漏处和缝隙,猪舍窗户或通风孔,要距地面1.5m以上。(2)挂草帘猪舍的门窗,在夜间或风雪天,要挂草帘遮盖膜,保暖御寒,条件允许时,可将整个圈舍用塑料薄膜搭棚盖严。这…  相似文献   

6.
1维修猪舍冬季必须用木板、草帘、塑料布、草捆或草袋子等遮盖物将猪舍各处的漏风处堵严实,以防止圈内的鼠洞、裂缝、缺口、破顶等风口吹进"穿堂风"和"贼风"。但要在猪舍内留有窗户和通风孔(通气孔可留在至少距地面1m以上高处),及时通风换气。2圈舍扣棚塑料棚透光性好,能聚温,能有效提高舍温5-7℃左右,同时塑料棚又有投资少、制作简便、见效快等特点,因此初冬应在圈舍内扣建塑料棚。塑料  相似文献   

7.
1基本饲养管理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冬季0.8平方米猪舍饲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饲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饲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位于北纬45°-50°,冬季气温低而且持续时间长,最低气温可达-30℃左右。多数农村养猪户采取开放式圈养,到了冬季,肥育猪生长缓慢,仔猪成活率低,生长发育受阻,限制其生产性能的发挥,使黑龙江省养猪业长期处于1年养猪半年长的状态。为了实现养猪业常年均衡生产,解决低温给养猪业带来的不便,现采用塑料棚饲养育肥猪,该项技术是利用太阳能,增高猪舍温度,避免气候寒冷对猪的不利影响,促进生猪生产,减少饲料消耗,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效益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省位于北纬45°~50°,冬季气温低而且持续时间长,最低气温可达-30℃左右。多数农村养猪户采取开放式圈养,到了冬季,肥育猪生长缓慢,仔猪成活率低,生长发育受阻,限制其生产性能的发挥,使黑龙江省养猪业长期处于1年养猪半年长的状态。为了实现养猪业常年均衡生产,解决低温给养猪业带来的不便,现采用塑料棚饲养育肥猪,该项技术是利用太阳能,增高猪舍温度,避免气候寒冷对猪的不利影响,促进生猪生产,减少饲料消耗,缩短养殖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省推广扣塑料棚简易猪舍,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我们在齐齐哈尔市近郊调查了5种,现介绍如下: 1.扣单层塑料膜的猪舍围墙厚度0.37米,北坡用建筑材料覆盖2.66米,南坡用塑料膜盖6平方米,后盖倾斜角为30度。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农民朋友形象地称它为自然养猪法、发酵床养猪法、懒汉快乐养猪法等等。其基本做法是:在猪舍内设置深度为80~100厘米的垫料坑,填充锯末、稻壳、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垫料,利用菌种制作发酵垫料床。每头育肥猪1.2~1.5平方米,50头-60头生猪可以在一个圈舍饲养。  相似文献   

12.
我县从1989年开始推广直线育肥养猪,从典型户示范,到全县铺开,1994年全县直线育肥养猪户达1.9万户,年出栏直线育肥猪30万头,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总结几年直线育肥养猪户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我们体会到,要想推广生猪直线育肥技术,发展养猪事业,必须掌握一室的疫病防治知识,严格执行各种疫病防治的技术操作规程,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究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使用对猪舍内环境和猪群健康的影响。选取4栋猪舍、60头初始重约为60 kg的育肥猪和36头妊娠日龄为15 d的母猪作为试验样本,试验期60 d。试验组母猪和育肥猪猪舍内安装使用低温等离子体设备,对照组猪舍内未安装设备。采取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方法,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猪舍内氨气(NH3)、硫化氢(H2S)、臭气浓度以及细菌菌群结构的差异,同时分析各处理组的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育肥舍和母猪舍内空气中NH3、H2S和臭气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育肥舍内气溶胶中细菌多样性和丰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育肥猪和母猪的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育肥猪试验组的IgM和IgG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等离子技术的使用能有效改善猪舍环境质量,且对育肥猪和母猪的健康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肥猪怕热!猪是恒温动物,耐冷怕热。育肥猪最适生长温度为12~18℃,当外界温度超过27℃,育肥猪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超过35℃即可能引起中暑。现在环境气温越来越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育肥猪长时间处在这样高温、闷热的环境中,极易引起热应激综合征,轻的引起采食下降,呼吸困难,生长发育缓慢,体质量下降,重的中暑,死亡。2004年,我在临诊碰到一起严重的育肥猪热应激综合征的病例,现报告如下,以求共研。1病例2004年6月,柳州鹧鸪江某个体养殖户,有体质量60~80 kg育肥猪80多头,饲养在一栋平房猪舍内,猪舍共8个栏。猪舍比较矮(约2 m高…  相似文献   

15.
塑料暖舍建造技术简单、成本低,容易推广,解决了北方冬季养猪的困难。其方法是,在原来敞圈或半敞圈基础上,冬天扣上塑料薄膜,变成封闭猪舍,提高了舍内温度。据对望奎县卫星镇5户养10头肥猪的专业户塑料棚暖舍温度测定,舍外温度—25℃,舍内平均温度5℃,舍内外温差30℃。 猪舍内过高的湿度和有害气体也对猪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在猪舍的设计上应考虑周到,以利于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及时对舍内小气候进行人为控制。 1 塑料棚舍建造要领  相似文献   

16.
猪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8~20℃,如在严冬的低温条件下,就要消耗可转化成脂肪的热能御寒,从而,多消耗饲料,增加了养猪成本。所以,欲要获得养猪高效益,冬季必须做好保暖工作。笔者通过总结40多年抓养猪工作的经验,提出冬季养猪10条保暖措施,可供农牧民兄弟参考。1 防贼风贼风是通过圈舍的缝隙进入袭击猪体,在猪熟睡时,会引起感冒、肺炎等疾病。因此,要把圈舍的破漏处和缝隙,加以严封堵塞,猪舍的窗户或通风孔,要距地面1.5米以上。2 挂草帘猪舍的门窗,在夜间或风雪大,要挂草帘遮盖,保暖御寒,条件允许时,可将整个圈舍用塑料薄膜搭棚盖严。这…  相似文献   

17.
1改造前保育猪舍 旧保育舍建于20世纪80年代,双坡双列封闭式有窗猪舍,砖墙水泥瓦,混凝土地板。猪舍坐北朝南,纵轴长5220厘米,宽870厘米,高320厘米,栋距2000厘米。砖砌批灰传统平地栏带露天运动场,每栋46个栏,3栋共138个栏。这种猪舍结构的缺点在于无法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工艺,只能带猪消毒和转出后部分栏舍消毒,不能做到猪舍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农村养殖致富的事情时有发生。农村养猪的关键在于注意种猪的引进,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存在的问题猪舍建设不规范。农村大部分养猪户的猪舍仍然采用传统的坑式圈舍,这种圈舍的缺点是潮湿,通风不良,猪容易感染病菌,不利于母猪生长及所产仔  相似文献   

19.
北方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在这个气候条件下,没有保暖措施,养猪不增重白搭料,或因冻害死猪,给养猪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探讨冬季利用塑料暖棚养猪的效果。我们于1986年11月18日到1987年2月15日在梨树乡九个养猪户,进行了为期90天的塑料棚养猪育肥试验,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通过可拆迁式猪舍与传统(固定)猪舍的饲养对比试验,研究了冬季可拆迁式猪舍对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及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选取同期转群、体重30 kg左右杜大长生长猪216头,随机分成可拆迁式猪舍组和传统猪舍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6头。试验至猪体重达到100 kg左右出栏结束。结果表明:可拆迁式猪舍组试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传统猪舍组提高17.28%(P0.01)和12.13%(P0.01),饲料料增重比降低7.00%(P0.05);可拆迁式猪舍的舍内平均温度为20.33℃,比固定猪舍的16.86℃高3.47℃,比室外的15.15℃高5.18℃,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可拆迁式猪舍对生长育肥的生长性能和室内环境控制优于传统猪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