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是制备高活性乳酸菌发酵剂的核心技术.影响乳酸菌高密度培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培养模式及培养过程中抑制性代谢产物的调控等.本综述从以上几个方面讨论了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技术,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培养(HCDC,highcelldensityculture)以其优越性在发酵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获得高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将高密度培养技术用于直接饲用微生物(DFM)的生产中,对于提高发酵水平,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培养(HCDC,high cell density culture)以其优越性在发酵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获得高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将高密度培养技术用于直接饲用微生物(DFH)的生产中,对于提高发酵水平,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饲粮中添加不同的益生菌培养物,探讨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0头体况良好、胎次接近、体质量一致的军牧一号断奶仔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组、乳酸组和复合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8‰酵母培养物、1.6‰乳酸菌培养物和1.8‰酵母培养物+0.8‰乳酸菌培养物。预饲期7d,正试期28d。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和乳酸菌培养物可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P<0.01),而复合组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所有的益生菌产物添加组均能提高断奶仔猪血清IgG、IL-6和IFN-γ的含量;其中,IgG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IFN-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抗生素组(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我国饲料业的"禁抗"呼声越来越盛,因此,寻找"安全、绿色、环保"的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已成为学者和业界聚焦的研究方向。饲用乳酸菌制剂是一类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安全、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其可以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的定植、降低消化道pH等作用,达到提高动物免疫能力、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效果。然而,乳酸菌有抗逆性差的特点,导致其在畜禽生产中应用效果不稳定。因此,如何提高饲用乳酸菌制剂的抗逆性,使其更好地发挥饲用效果,也是目前饲用乳酸菌制备工艺研究的热点。此外,饲用乳酸菌的安全性问题也开始引起学者和从业者的重视,避免耐药菌株和携带有致病基因菌株的使用,建立相应的规范与标准,也是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乳酸菌制剂的关注热点,本文综述了饲用乳酸菌制剂的抗逆性和安全性研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植物精油类产品动力源和RO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以及与饲用微胶囊乳酸菌同时使用时对微胶囊乳酸菌的影响。在相应的培养条件下对微胶囊乳酸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培养,测定添加植物精油组和对照组菌量的差异,得出植物精油产品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和对微胶囊乳酸菌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添加浓度范围内,植物精油产品可以与微胶囊乳酸菌产品同时使用,而此时植物精油产品具有良好的抑制致病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乳酸菌是定植在畜禽肠道内且具有益生作用的菌群,了解其研究和应用动态,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饲用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饲用乳酸菌在畜禽和水产动物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饲用乳酸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越来越引起动物营养与饲料领域的重视.综述饲用乳酸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作用.有机酸、过氧化氢、胞外多糖和细菌素是乳酸菌发酵的主要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畜禽生长,改善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9.
家禽无抗养殖关乎民生健康和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未来家禽养殖模式的研究热点。饲用乳酸菌作为最早公布的可直接用于家禽养殖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之一,已在畜牧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文章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及应用成果,分别从饲用乳酸菌的菌种应用分类、功能机制、菌种安全和家禽无抗养殖应用四个角度进行综述,为饲用乳酸菌在家禽无抗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通过测定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探究复合乳酸菌培养物和酵母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的影响,从而筛选出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复合培养物在肉仔鸡饲养中的最适添加量。试验根据实验室筛选出来的乳酸菌培养物最适添加量1.6‰和酵母菌培养物最适添加量1.8‰进行组合,探索它们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采用4×4全因子试验设计,选取健康的、体况基本相同的1日龄AA肉仔鸡鸡苗608只,随机分配到19个处理组。同时设立日粮中添加1.6‰的乳酸菌培养物组(第17组)、添加1.8‰酵母菌培养物日粮对照组(第18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第1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结果表明:7~21日龄时,第8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第18组(P0.05),第8组和第11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酵母菌组、乳酸菌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7~42日龄时,乳酸菌培养物和酵母培养物对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干物质、蛋白质、脂肪、Ca和P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所提高,其中第8组和第11组提高的水平最多。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培养物之间有正协同作用,且第8组(0.8‰乳酸菌培养物+1.8‰酵母菌培养物)和第11组(1.2‰乳酸菌培养物+1.35‰酵母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提高的效果最佳,对于促进肉仔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作为饲用添加剂,具有无毒、无害和无污染等特点。研究采用双层牛津杯法评定264株乳酸菌的抑菌活性,筛选出4株抑菌活性强的优良乳酸菌A190、A491、A513和A104;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人工模拟胃肠液试验对此4株乳酸菌的生长特性和胃肠液耐受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190在p H3.0~10.0,盐质量分数0~6.5%,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等条件下均表现出很强的耐受能力。因此,在制作饲用添加剂和猪生产方面,乳酸菌A190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开发利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2.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饲粮的配制根据鱼类营养标准设计基础饲粮配方,作为对照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按0.5%添加酵母培养物,同时替换等量的麦麸,作为试验组饲粮。酵母培养物为美国达农威公司生产并提供。基础饲粮的配方组成和营养成分见表1。1.2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试验用鲤来自吉林  相似文献   

13.
反刍家畜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贵州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分离鉴定和引购的无毒芽胞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粪链球菌等多株益生菌 ,进行培养发酵、配方、生产工艺、主要技术指标等研究 ,研制成反刍家畜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用 0 2 %~ 0 4%的反刍家畜微生物添加剂对肉牛、山羊补饲精料进行 2 4h发酵处理后饲喂 ,饲养试验表明 ,试验组牛和羊比对照组可分别提高增重 1 4 5 %和 1 2 3 %。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类微生物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绿色无公害饲料添加剂是21世纪饲料工业的研究方向,饲用微生物制剂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文章对乳酸菌的功能、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以及乳酸菌类微生物制剂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益生特性及在猪生产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原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寻找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研究热点。乳酸菌具备诸多益生特性,可代谢产生抑菌物质,抑制或杀死肠道病原菌,与病原菌竞争肠黏膜黏附位点,调节肠道黏膜免疫,维持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改善猪只健康,已成为饲用抗生素潜在的替代品之一。论文综述了乳酸菌生物学特性、益生作用和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酵母培养物和黄霉素对育肥猪饲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健康、体重约56kg的杜x长×大育肥猪64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头。对照组猪饲粮为基础饲粮加黄霉素20mg/kg,试验组猪饲粮为基础饲粮加酵母培养物O.15%,比较研究酵母培养物和黄霉素对育肥猪的饲用效果。结果表明:①对照组猪腹泻频次为4;试验组猪健康状况良好。②试验组猪日均增重显著快于对照组猪(P〈...  相似文献   

17.
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及其国内外研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的意义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又名益生素、促生素、利生素、活菌制剂、生态制剂或生菌剂,是指摄入动物体内参与肠内微生态平衡,通过调整肠道内微生物菌群之间优劣势关系,代谢产生多种酶、维生素、抗菌素、氨基酸等物质,从而达到提高动物生长速度,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活的微生物菌体及其培养物。它包括芽孢杆菌类、乳酸菌类和酵母类等几种。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黄芪和乳酸菌对青脚麻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25日龄雄性青脚麻肉鸡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1%苜蓿草粉),黄芪组以1%黄芪粉替换基础饲粮中的苜蓿草粉,乳酸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5×10~7CFU/g乳酸菌,黄芪+乳酸菌组以1%黄芪粉替换基础饲粮中的苜蓿草粉同时添加4.5×10~7CFU/g乳酸菌。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黄芪、乳酸菌或二者联合添加对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黄芪、乳酸菌或二者联合添加显著增加盲肠中乳酸杆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大肠杆菌数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黄芪、乳酸菌或二者联合添加对胸肌和腿肌pH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可不同程度改善亮度、红度、黄度值及剪切力等感官性状指标。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黄芪及黄芪和乳酸菌联合添加显著提高肉鸡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肝脏T-AOC (P0.05),但添加乳酸菌对上述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1%黄芪和4.5×10~7CFU/g乳酸菌联合添加对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肉色、提高抗氧化能力和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乳酸菌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吉鹍 《猪业科学》2018,(11):86-90
通过对乳酸菌的分类、代谢、培养与保存,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并就乳酸菌在养猪生产中的典型应用进行综述,指出乳酸杆菌培养物具有的商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草甸草原牧草为试验原料,设置9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是LLAB(低密度,乳酸菌2.2×10^5cfu/g)、LCE(低密度,纤维素酶0.2g/kg)、LCK(低密度,无添加,CK),MLAB(中密度,乳酸菌2.2×10^5cfu/g)、MCE(中密度,纤维素酶0.2g/kg)、MCK(中密度,无添加,CK),HLAB(高密度,乳酸菌2.2×10^5cfu/g)、HCE(高密度,纤维素酶0.2g/kg)、HCK(高密度,无添加,CK)。60d青贮后开袋测定天然牧草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天然牧草青贮中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可以增加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牧草营养品质,降低纤维类物质含量和pH值。裹包密度较高时,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越好。因此,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及高密度裹包有利于改善天然牧草青贮品质,且乳酸菌添加剂效果优于纤维素酶,高密度裹包优于低密度裹包。添加乳酸菌和高密度裹包可获得较好的天然牧草青贮饲料,可在草原牧区进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