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泽学  付娟 《农业考古》2022,(1):251-259
中华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根基。本文从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出发,探讨了中华农耕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盛不衰的农业因素,从而提出赓续传承、提升发展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耕文化     
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一直伴随中华文明的历史脚步。悠久而厚重的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同时,灿烂辉煌的汉文化又丰富了农业的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农业虽经无数次大大小小天灾人祸的考验,仍然一直蓬勃兴旺,绵延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中华农业文明发展史。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中,结合文物陈列,不可或缺地都会涉及农业方面的内容。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农业面临发展困境,优秀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逐渐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国家大力提倡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继承优秀农耕文化,守护精神家园,农业博物馆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胡泽学 《古今农业》2022,(4):7-16+136
中国作为农业古国,农业生产及农耕文化不仅是国家经济和民众生存的基础,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提升和发展,离不开中华农耕文化的文化基础和历史贡献。本文从五个典型思想探讨了传统农耕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和塑造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中华农耕文化的育农、乐农作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是国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教育,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完善农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农林院校在实施传统农耕文化教育的实践中,应以构建完善的学科课程体系为主,以浓郁的校园农耕文化氛围为辅,突出继承传统为现代服务的教学理念,注重多样丰富的教学内容并突出地域特色,采取线上线下授课、第二课堂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形式。  相似文献   

6.
《农业考古》2021,(4):241-247
中华农耕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农业之中,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中国早期主要哲学流派对农业生产实践的认识,从新的视角探究传统农耕文化对这些哲学流派主要思想观点的影响,提出传统农业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基础,传统农学思想中的"天人关系"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之精华,至今仍对当代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农耕文化在中华文明长河中影响深远。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们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助力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农耕文化原创科普绘本,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智慧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希望小朋友们通过这套书更好地认识中国农耕文化的传统智慧。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农村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关于生命、自然、人类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农耕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但目前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华农耕文化是我们祖先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强调可持续发展,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我们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物质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体系。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生态农业等方面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国家粮食安全、循环农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汲取营来加以解决,因而,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继承与弘扬,是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源自于中华传统农耕文明,新时代农民丰收节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新时代农民丰收节对促进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深化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紧紧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弘扬新时代农耕文明的开拓创新精神;二是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新时代人们对“道法自然”思想的认识;三是紧紧抓住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提升新时代农民丰收节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山西地区农耕文明悠久,地理位置独特.在历史、地理、人文、民间习俗的共同作用下,山西传统耕犁形制多样,适合山西不同地域特点,在中国传统农具大家庭里,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云南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民、富民、稳国、强国而王天下是中国农本思想的核心,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强化了农耕文化稳定和谐的价值取向,促进了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历史是不能被割断的,厚重的中国农耕文化对当今我国国民修身养性,传承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走生态文明之路依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于对个人修养和品德的培养,对勤俭至上的推崇;云南农耕文化在传承云南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秩序与和谐仍然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智慧,云南农耕文明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能够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使人类获得更多的利益,但资源和自然规律的约束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活动所无法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意义。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4种典型模式,指出文化观赏型向文化体验型的转变是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三道茶悠久的发展历史、考究的泡茶过程和独到的敬茶习俗展现出白族和谐和包容的美德。白族人充分发挥三道特色茶水的物质功用的同时,还融入了农耕智慧与生命教育,从而赋予了三道茶精神价值。本文认为“物”始终在三道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承三道茶文化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三道茶中不可缺失的“物”,传承和发展好三道茶中蕴含的包容的传统美德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王荧  李昶罕  秦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902-10903,10906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云南各族人民在各自的居住地区,因地制宜,积累了许多优良的农业耕作技术经验,取得了卓越的技术成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笔者对云南农耕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当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环境下,云南农业的发展必然要同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才可得以走出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其理论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西方生态思想的批判与借鉴,历史逻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现实逻辑是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逻辑既丰富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也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孝经》及其蕴涵的孝道孝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明精髓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形塑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化,化育了中国人的人格品质和行为范式,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近邻尤其是东亚的朝鲜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取向,成为中国和韩国在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中和西方个体本位价值观念的冲击,克服现代文明病,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文化建设面临着全球多元文化的渗透和自身传统文化张力的双重作用。对于饱经沧桑从低谷中崛起的中华民族而言,为了续写辉煌,就必须弘扬华夏民族文化传统,汲取世界文化精华,构建适应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