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精准扶贫是应对新时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一项智慧方案,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然而,地方政府及基层组织在执行精准扶贫政策时因对政策的理解偏差,用静态视角来看待国家扶贫政策,导致政策执行中出现诸多问题,使实际效果难以达到政策的预期目标。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来弥补执行偏差。通过对安徽省S县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效果调研,发现其精准扶贫在动态调整前存在困境,运用动态贫困理论对S县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调整的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出具可行性、推广性的扶贫经验。  相似文献   

2.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在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全党、全社会、全人民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一同将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推到最终的胜利。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层面响应国家政策实施的组织,一直与政府相互呼应,积极协助政府推行国家政策,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和公共产品。研究社会组织协同政府部门参与精准扶贫政策有利于创新我国精准扶贫模式,使社会组织作用提升到社会治理层面,完善社会组织扶贫的规章制度,以便最大效应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政府政策逻辑与农户乡土逻辑作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少数民族特困区凌云县的精准扶贫实施状况,揭示精准扶贫在实践过程中政府政策逻辑与农户乡土逻辑存在的偏差。针对广西凌云县实际扶贫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梳理总结该县精准扶贫成效,分析扶贫资源分配中政府逻辑与农民乡土逻辑偏差,提出加强扶贫立法力度、建立完善的扶贫监督机制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6,(5)
自我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机制,出台重点攻坚工作方案,创新扶贫方式,丰富扶贫内容,把准扶贫关键点,扶贫工作进展显著,但也存在不同程度扶贫对象失真、扶贫资源配置有待优化、扶贫参与主体单一、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精准扶贫政策落地需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多层面全方位推进,以完善的机制体制为依托,构建扶贫治理体系促进精准扶贫常态化。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197-198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产业扶贫坚持和发展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向度。产业扶贫是以贫困地区优势特色资源禀赋为基础,注重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重结合,强调地方政府政策的精准性与特惠性。但产业扶贫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产业扶贫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产业扶贫过程中的行为对扶贫成效有较大影响,其行为偏离既定的角色与职责,使得产业扶贫效果欠佳。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在产业扶贫中的行为偏差表现进行阐述,对成因进行剖析,可为纠正行为偏差提供一定的参考,准确与恰当的地方政府行为能够促进产业扶贫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78-279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并提出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强调乡村治理的发展目标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具体任务。通过对广西钦州那思镇定蒙村实地调研发现,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中政府行政性力量强化,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较弱。结合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背景以及广西贫困地区乡村发展的实际,提出优化政府服务职能、推动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加强乡村治理制度建设等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我国将扶贫工作着重放在贫困群体中,将贫困群体的精准扶贫政策作为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重点工作内容。目前我国政府针对扶贫工作颁布的相关政策中,精准扶贫政策已经逐渐步入体制化,但是在精准扶贫实践工作进行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难点。本篇文章将浅谈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已成为党的十八大后农村贫困治理工作的重要措施。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性较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这些因素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广西玉林和广东湛江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东西部贫困区为例,从精准识别方式、精准扶贫资金来源与使用效率、精准帮扶具体措施等开展政策实施的区域差异性比较研究。基于宏观经济发展程度、地理环境资源、主观思想意识的不同因素,分析政策实施方式的差异现状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动态管理、增强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完善"第一书记"工作机制、健全精准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考评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维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4):296-297,356
痕迹主义是痕迹管理的异化,是形式主义的新变体,它不仅会影响扶贫工作的实际绩效,也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本文基于控制论的理论模型,从中央-地方-基层三级治理结构出发,认为痕迹主义是由中央政府检查验收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目标认定、激励分配方式的僵化和基层政府政策执行能力不足共同导致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完善中央政府检查验收制度,地方政府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认定机制和灵活的激励分配机制,基层政府则需要进一步提升政策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的重要决策,其中政策执行是关系决策落实效果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努力,精准扶贫政策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史密斯模型作为解释和分析政策执行的科学框架,可以为扶贫政策执行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该研究从史密斯模型的视角出发,总结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执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政策和方式。反贫困主要是针对一定区域内的整体贫困,旨在减缓由于贫困问题引发的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做好反贫困工作,有利于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计划。总结反贫困经验是新时期反贫困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P村的反贫困经验和成效,是在考察精准扶贫大背景下,政府对农业贫困问题政策支持力度和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  相似文献   

12.
十九大提出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大力推进精细化扶贫,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将成为未来中国扶贫开发的主要趋势。精准扶贫中社会组织的参与强化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社会组织专业能力,最终促成一个整合各方利益制衡格局的新型精准扶贫模式的形成。分析了当前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包括加强法律政策保障、构建协同共扶机制、强化制度建设等在内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精准扶贫正在执行最重要的扶贫瞄准工作环节,能否精准识别贫困户、致贫原因是后期扶贫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扶贫实践能否实现扶贫政策目标的关键。目前,中国农村扶贫瞄准存在着瞄而不准的问题,而其背后则是村民参与权利被弱化。通过削弱乡村精英政策活动空间,破除乡村精英资源分配主导权,能够提高村民集体行动可能性,实现乡村社会再组织目标,夯实村民民主自治社会基础,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增强村民参与权利,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4.
从精准扶贫到解决相对贫困是我国减贫事业前后两个阶段,需要平稳过渡和有序衔接,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风险。针对解决相对贫困的现实需要,应选择性延续精准扶贫时期凸显的政治制度优势以及形成的精准理念、建档立卡对象、有效减贫增收政策和全社会参与的格局。结合新时期减贫背景,树立更为全面的扶贫理念、实现扶贫对象的扩容发展、促进扶贫主体的协同治理、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扶贫格局、丰富和完善减贫政策体系,实现从精准扶贫到解决相对贫困的融合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九大以来,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我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郑州期货交易所的苹果期货是金融逻辑下的扶贫思维、是基于"三农问题"的金融创新。梳理苹果标的红富士的农产品特性、实物交割的交易方式、期货的避险功能、精准扶贫的思维创新,评价苹果期货的扶贫效益与未来的展望,为政府扶贫治理与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精准扶贫政策为脉络,详细论述了精准扶贫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其在我国的落实现状,并与韩国的新村运动做比较,分析我国在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可行性、实施阻力因素等作出了全方位评价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为扶贫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前扶贫已进入新的攻坚期,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实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扶贫措施。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手段,将精准扶贫战略扩展至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和精准帮扶,使互联网和扶贫政策有机融合,搭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扶贫信息综合平台,完善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机制,形成扶贫合力,开创贫困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当前精准扶贫规模越来越大,资助资金越来越充足,扶贫工作已经开始重视扶贫工作者的效率和质量,尤其是作为扶贫主要执行者和管理者的政府,其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扶贫的绩效和质量。在这个大背景下,从马克思主义伦理视角下分析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扶贫中存在的伦理道德缺失造成的角色错位、伦理制度建设落后导致角色越位以及扶贫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造成的角色缺位等问题,并指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应该加强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伦理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扶贫绩效观念;强化伦理制度建设,规范政府扶贫行为;完善政府扶贫绩效考核体系,健全绩效管理流程,以期对政府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提高政府在农村精准扶贫的绩效,从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和目标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最新推行的精准扶贫政策不但影响着广大贫困家庭,更波及到政府内部的执行者。此种扶贫方式的转变是由面到点的转变,更具有针对性与准确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与精准扶贫政策之下,研究并挖掘扶贫深层的阻碍因素与困境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帮扶政策,成为一个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以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精准扶贫,推动社会协调机制的健全、完善和全面发展,为贫困户寻找更为精准的帮扶措施,建立长期的帮扶监测体系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160-162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驻村工作队是推动扶贫政策落实的重要一环,其执行情况直接影响着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成效。通过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对N县四个驻村工作队扶贫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村和面上村驻村帮扶的差异明显。工作队受县级政府、派驻单位、自身条件等影响,导致贫困村和面上村驻村工作的重心不同。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合理分配扶贫资源、提高重视程度、保证工作队稳定性、健全扶贫培训机制四个方面的对策。希望能为提高驻村帮扶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