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辽东楤木叶斑病叶片上分离得到叶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sp.),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 ℃,pH值4.0~11.0均可以生长,6.0为最适生长pH值.在Czapek培养基上,病原菌以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为碳源生长最好,以蛋白胨为氮源生长最佳.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最适pH值为6.0.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蓝莓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了代表性病原菌株Y2,科赫氏法则证明Y2是引起蓝莓叶斑病的病原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综合鉴定菌株Y2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Y2在PDA培养条件下,气生菌丝较发达,菌丝呈白色、密集,基质背面呈淡黄色,分生孢子单生,褐色,卵圆形、倒棒形,有纵横隔膜。该菌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察氏培养基,产孢最适培养基为WA培养基;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产孢最适温度为5℃;菌丝对碳源葡萄糖利用效果最好,但麦芽糖能更好地促进Y2产孢;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产孢最适氮源为硫酸铵;全光照适宜菌丝生长,但全黑暗促进Y2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为7。通过Y2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能够为蓝莓叶斑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麦条纹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麦条纹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大麦条纹病的病原菌禾德氏霉菌[Drechslera graminea(Rabenh)Shoem]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培养基、碳源、氮源对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菌丝的适宜培养基是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7,适宜碳源是蔗糖和可溶性淀粉;适宜氮源是甘氨酸和硝酸钠;光照对菌丝生长速率无明显影响;病原菌在常用培养基上均不产孢.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明确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的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进行病叶病原分离鉴定并研究病原菌株生物学特性。【方法】对福建省寿宁县福瑞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叶采用离体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对分离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方法(rDNA-ITS和TUB序列)进行鉴定,并对该致病菌菌丝体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碳源、氮源及致死温度等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病原菌分离株经形态特征观测及rDNA-ITS和TUB序列在NCBI数据库的分析比对,将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子囊菌门,格孢腔目,附球真菌属,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5~30℃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5℃;菌丝体生长最适pH值范围为5~9,在供试的11种碳源上均可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在8种氮源培养基中最适菌丝生长的氮源为蛋白胨;光暗交替不影响菌丝生长,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2℃。【结论】分离鉴定了福建省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害的病原菌为高粱附球菌(E. sorghinum),生物学测定结果显示其对环境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的生物学特性,为茶轮斑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和田间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系统研究茶轮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生长的最适温度、pH、培养基和碳氮源。【结果】菌株SQ-20-1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其次为OA培养基;碳源以乳糖,氮源以L-丙氨酸对菌丝生长最佳;菌株在19~28℃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株在pH 6~11均能生长,pH为6时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6.
非洲楝拟茎点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起非洲楝拟茎点霉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测定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根据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分子鉴定分析,确定引起非洲楝拟茎点霉叶斑病的病原菌为Diaporthe musigena。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合pH值为5;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最适碳源为蔗糖。光暗交替可抑制该菌的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特点,从光照、pH、温度、碳源、氮源等方面对其菌丝生长及产孢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光照为12 h/12 h光暗交替,最适pH为9,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甘氨酸,同时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时间﹑碳源及氮源上的菌落形态均有差异。孢子萌发的最适光照为24 h全光照,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9,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硝酸钾。  相似文献   

8.
刘红芳 《湖南农业科学》2011,(13):105-107,111
对茎瘤芥(榨菜)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PSA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5~30℃,pH值6~8,pH值为6时最适产孢,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在全光照处理下产孢量最多;麦芽糖为理想碳源,病原菌对有机态氮和硝态氮利用效果较好;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30...  相似文献   

9.
葡萄白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葡萄白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具有较宽的酸碱度适应范围,最适pH值为3~5;PDA是病原菌培养的较好培养基;在营养方面,不同碳源对病菌生长快慢顺序是:单糖>双糖>多糖,葡萄糖是较佳的碳源;不同氮源影响病菌生长速度的顺序是:无机氮>有机氮,最适氮源为NH4Cl。碳源比氮源更适合该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碳源中葡萄糖、氮源中NH4Cl和KNO3溶液最适合分生孢子萌发,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适宜孢子萌发的pH范围为pH值4~6,最适pH值为5。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白头翁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头翁叶斑病病原菌银莲花壳二孢(Ascochyta anem ones Kab.et Bub.)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白头翁叶煎汁+PDA,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为6,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分生孢子器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PSA,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9,在黑暗下易于形成分生孢子器,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甘氨酸;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pH在7~9较适,在光照下易于萌发,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天门冬氨酸;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7℃,10 m in。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羊肚菌白霉病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采用ITS鉴定病原菌,并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羊肚菌染病子实体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落形态、显微特征与长孢卵单隔孢霉Diplo9spora longispora基本一致,ITS序列与长孢卵单隔孢霉相似度为99.44%,经鉴定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可能为长孢卵单隔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最适培养基为MYG培养基,25℃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对pH适应范围较广,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乳糖及酵母浸粉。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发病规律及田间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云南省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叶片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单孢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应用平板培养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碳源为乳糖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仅能在pH 6~8内生长,最适pH为7;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以全黑暗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在玉米粉培养基(CMA)上病原菌产孢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有利于产孢.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8℃处理15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1℃处理5 min.[结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偏好高温,但适应的pH较窄;病原菌产孢的关键因子是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一株野生桑黄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野生桑黄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菌丝体种。对该菌种菌丝体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桑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0,最适碳源是葡萄糖,菌丝最适生长袋料培养基是桑树木屑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结合形态学和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法分离鉴定出引起甘肃陇南花椒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不同光照、pH值、温度、培养基、碳源、氮源条件下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为后期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造成陇南花椒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光照条件对菌落的生长无明显差异,适宜菌落生长的pH值为5~7,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培养基为PDA,葡萄糖和乳糖为最佳碳源,硝酸钠为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扁桃叶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ria)的生长特性,明确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在不同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培养基、碳源、氮源条件)下,培养扁桃叶斑病菌7d,测量其菌落直径大小或者菌丝净生长量,观察其菌落及菌丝生长状况,采用统计软件DPS7.01分析各数据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病菌在5~35℃均能生长,在20~30℃生长较为适宜;菌丝在pH值3~13间均能生长,两个菌株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5~8;两个菌株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PDA培养基上长势最好,在麦芽糖琼脂培养基上长势最差;病菌以果糖、葡萄糖、乳糖和木糖为碳源均生长良好,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氮源处理下菌落生长状况良好,不同菌株间对不同氮源要求有一定差异.[结论]该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碳源为果糖和木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和硝酸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以期更好地防治此病害。[方法]使用常规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并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8,最适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尖孢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9,尖孢镰刀菌在果糖和蔗糖中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最不利于其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结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共同侵染石竹引起石竹茎腐病。这2种病原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对从苏丹草叶斑病病斑上分离获得的高粱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ghicola(Lefebvre et Sherwin)Alcorn]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了解苏丹草叶斑病平脐蠕孢菌的生长发育特点,并为防治该菌引起的病害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高粱平脐蠕孢菌分生孢子在15~40℃温度下均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最适萌发pH值为6;菌丝在15~40℃,pH值4~1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值为8;在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和乳糖,氮源中甘氨酸、脯氨酸和蛋白胨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而脲等氮源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在各碳源、氮源培养基上菌落形态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由橡胶链格孢(Alternaria heveae)引起的橡胶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7~8,致死温度为52℃处理10 min;该病原菌能有效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乳糖和鼠李糖利用率最高,牛肉浸膏和酵母浸膏为最适氮源;不同的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有影响,在24 h光照条件下更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9.
花椒流胶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甘肃陇南地区花椒流胶病病原菌,明确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的特性.【方法】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花椒流胶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造成花椒流胶病的主要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光照、pH、温度、不同培养基、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造成花椒流胶病的主要致病菌为三线镰孢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小穴壳菌属(Dothiorella sp.).三线镰孢菌在黑暗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6~8,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硝酸钠;小穴壳菌属在光暗交替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生长,适宜pH为6~8,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培养基为PSA培养基,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硝酸钠.【结论】花椒流胶病病原菌具有碳氮源营养来源广泛,适宜偏碱环境生长,耐高温的生物学特性,为花椒流胶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引起云南省铁线莲叶枯病病原菌的种类,从患叶枯病的植株上采集病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通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结合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和大亚基(LSU)双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鉴定,采用科赫法则进行验证。并用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pH、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铁线莲叶枯病的致病菌为Spencermartinsia sp.,按照科赫法则接种植株的叶片均发病。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为其适宜培养基,生长最适温度为25 ℃,不同光照处理下生长不受影响,生长最适pH为6.5~7.5,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