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所每年种植辣椒400亩左右,1987年以来因疫霉病而产量大减。1989年,我们在总结两年防治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下列措施,使辣椒疫霉病的发病率较前两年下降30%左右,发病时间较往年推迟10—15天,从发病到绝收持续1个月左右。 一、消灭菌源 消灭菌源是防治辣椒疫霉病的首要环节。辣椒疫霉菌初侵染源是带菌的种子、土壤和病残体,故必须搞好种子、土壤灭菌和清除田间病残体。  相似文献   

2.
辣椒疫霉病是疫霉菌侵染辣椒韧皮部导致辣椒死亡的真菌性病害,多年来,在辣椒生产基地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和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疫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业科学》2000,(Z1):31-32
80年代以来 ,新疆各地辣椒疫霉病(Phytophthora capsici)发生十分严重 ,由于新疆干旱少雨 ,辣椒需多次灌水 ,病菌主要以浸染辣椒的茎基部和根部为主 ,与内地主要靠雨水传播的情况不同 ,因此 ,病株的分布有其特殊的规律 ,为此 ,对病株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在辣椒疫霉病发生严重的乌鲁木齐安宁渠乡进行 ,共查 18块田 ,通过聚集度指标 C、I、K、CA、Iδ、m※ /x等项计算 ,探讨辣椒疫霉病空间布局 ,并根据田间实测频次 ,按正二项分布、波松分布、奈曼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模型 ,计算各田理论频数 ,用 x2进行测定 ,以确定各田符合的分布型。结果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4.
辣椒在我国被广泛种植,辣椒疫霉病对辣椒的产量影响巨大,因而研究辣椒疫霉病十分必要。本文重要探讨了防治辣椒疫霉病的措施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辣椒疫霉菌的致病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疫霉菌的致病性及其影响因素彭相儒,刘文朴(乌鲁木齐市蔬菜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程秉铨,孙晓陆,肖英,周俊,陈璐(新疆农科院中心实验室)辣椒疫霉病在新疆始见于60年代初,70年代偶尔发生,80年代中期以来连年发生,尤其以乌鲁木齐、昌吉、石...  相似文献   

6.
辣椒疫霉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是辣椒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除引起大面积死秧外,还可造成叶片枯萎、果实腐烂、茎秆出现坏死斑等多种症状,此病在各地都有发生,但其发生规律因各地的气候环境不同有所差异,成为影响新疆辣椒生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辣椒疫霉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是辣椒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除引起大面积死秧外,还可造成叶片枯萎、果实腐烂、茎秆出现坏死斑等多种症状,此病在各地都有发生,但其发生规律因各地的气候环境不同有所差异,成为影响新疆辣椒生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8.
辣椒疫霉病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新  潘晓梅 《农村科技》2009,(11):24-24
辣椒疫霉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是辣椒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除引起大面积死秧外,还可造成叶片枯萎、果实腐烂、茎秆出现坏死斑等多种症状,此病在各地都有发生,但其发生规律因各地的气候环境不同有所差异,成为影响新疆辣椒生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9.
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孜然种子提取物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和室内盆栽法测定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毒力;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Calcofluor white染色法、苯酚-硫酸法等研究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细胞壁主要组分的形成及分布、β-1,3-葡聚糖含量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辣椒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效;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枯茗酸处理使菌丝分枝增多、不规则膨大、生长点密集,孢子囊表面不规则凹陷,甚至塌陷,出现空腔;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枯茗酸处理的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加厚、颜色加深,线粒体肿胀,部分线粒体内嵴解体消失成为空腔,内质网、核糖体等小型细胞器解体;枯茗酸处理后,细胞壁主要组分的正常分布受到干扰,极性生长受到抑制,β-1,3-葡聚糖含量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显著下降。【结论】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对辣椒疫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璐  王勇  张文革  孟野  沙小玲  冯春华  孔宪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38-6538,6543
对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防治辣椒疫霉病进行了研究。室内及田间试验表明: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对辣椒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处理剂量为100~200 ga.i./hm2,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效在88%~97%,持效期在16 d以上,且对供试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1.
辣椒疫霉菌在土壤中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辣椒疫霉病,对辣椒疫霉病田土壤进行了病菌分离、菌株配对培养、越冬存活形式等研究。结果表明:病田土壤中的疫霉菌数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5-8月最多,冬季和初春最少;湖南长沙地区疫霉菌的配对型有A2和A1A2两种类型,多以卵孢子形态在土壤中越冬;病田土壤和植物病残体是辣椒疫霉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12.
夏敏 《农村科技》2005,(7):24-24
辣椒疫霉病,又称辣椒黑茎病,是辣椒疫霉菌侵染辣椒韧皮部导致辣椒死亡的严重细菌性疾病。2002~2003年,我们在青河县一菜农地中进行了该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未防治的地块发病率高达80%以上,严重地块甚至绝收,而进行防治的地块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以FKJ-1为砧木,以新椒3号和新椒10号为接穗,研究了用嫁接技术增强辣椒对疫霉病抗病性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嫁接苗可有效抵抗疫霉病的发生,采收期延长,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辣椒疫霉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芳 《农村科技》2007,(7):27-27
辣椒疫霉病是我县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的病害之一,常年发生面积在1666公顷以上,产量损失在10%~30%之间,发病早而重的田块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5.
以FKJ-1为砧木,以新椒3号和新椒10号为接穗,研究了用嫁接技术增强辣椒对疫霉病抗病性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嫁接苗可有效抵抗疫霉病的发生,采收期延长,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辣椒疫霉病属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病菌主要通过风雨、流水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从而造成辣椒死秧.流水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大水漫灌是田间大面积发病的主要原因.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电泳鉴定表明,从新疆各地采集分离到的具代表性7个辣椒疫霉病病原菌,其谱带与美国的phytophythoracapsici标准菌株基本相同,证明它们为同一个种。  相似文献   

18.
甲霜灵锰锌-煤基酸防治番茄辣椒疫霉病的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甲霜灵锰锌—煤基酸防治番茄辣椒疫霉病效果十分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甲霜灵锰锌,增效倍数均在1.7倍以上。而且煤基酸有延长药效期的作用,可在较长时间内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并对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蛇床子素结构修饰物JS-B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离体条件下测试了蛇床子素结构修饰物JS-B对7种常见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对JS-B最敏感,其EC50值为41.78μg/ml。以蛇床子素为对照,测定了JS-B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释放游动孢子三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作用。显微观察发现:JS-B能够引起辣椒疫霉菌丝形态发生异常,而蛇床子素处理的菌丝形态则无明显变化。不同酸度对JS-B和蛇床子素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者在pH值为5~9时抑菌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微生物菌剂蔬得康对温室番茄和辣椒的防病促生作用.[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并调查番茄和辣椒不同生育期园艺性状和病害发生情况.[结果]微生物菌剂蔬得康对番茄植株生长促生作用不显著,但对辣椒植株促生作用显著;菌剂处理的番茄产量较空白对照增产5.8;,菌剂处理的辣椒较空白对照增产14.4;;蔬得康对辣椒白粉病防效为22.4;,对辣椒疫霉病防效为66.5;,对番茄叶霉病防效为29.7;.[结论]蔬得康能够促使辣椒植株生长,但不能促使番茄植株生长.蔬得康对番茄和辣椒都有增产作用,其中辣椒增产率较番茄高.微生物菌剂蔬得康对番茄和辣椒叶部病害防效低,但对辣椒疫霉防效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