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桐麦间作是一项调控环境、农业节水以及缓解农林争地矛盾的有效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作者分析了桐麦间作对小麦生长、生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阐述了桐麦间作系统中的光照和土壤养分状况以及田间小气候等与小麦生长发育相关的环境变化,并对桐麦间作系统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复合生态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控制枣树害虫,作者采用系统调查方法,对太谷地区复合生态枣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枣粮复合生态园的各类节肢动物共有15目82科217种(一些种类只鉴定到科),其中植食性类群129种,捕食性类群54种,寄生性类群24种,其他类群(包括腐生性种类)10种;不同的复合生态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有明显差异。(1)有杂草的枣园,逐月的多样性、均匀性和种类丰富度指数均大于无杂草的枣园;(2)未喷药的枣麦间作区的个体数与优势度指数均小于喷过药的枣麦间作区;(3)喷过药的枣麦与枣豆间作区的指标无明显差异;可见,化学农药对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有明显的干扰作用,而枣园的间作物与杂草能促进枣园节肢动物种群的建立或者增加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群数量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桐麦间作系统中小麦各部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外小麦种子生物量差异显著,系统外的小麦生物量高于系统内;同一间作模式内生物量分布受距树生近影响,处于模式中央的小麦各部分生物量都是最大的;影响小麦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和穗密度,间作模式和距树行远近对小麦种子生物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小麦总生物量影响较小,桐麦间作系统内外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差异较总生物量的差异小;影响小麦单穗生物量的主  相似文献   

4.
桐麦间作系统小麦光合生理适应性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桐麦间作系统内外的对比研究表明,试验期间系统内小麦平均光能利用率是系统外的133.3%,光能利用率在11时~13时之间最低.整个时段平均光合速率为系统外对照点的87.6%,其中,小麦抽穗开花期为97.9%,灌浆期为86.3%,成熟期为78.6%.桐麦间作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在灌浆期与成熟期.光合速率在11时~13时之间是最大的,呈单峰曲线.桐麦间作系统对小麦叶面Bal Bery指数的影响,表现在灌浆期末期和成熟期,在小麦抽穗开花期没有影响.从抽穗开花期到灌浆期和成熟期,小麦光合作用与光量的关系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桐麦间作系统中小麦各部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外小麦种子生物量差异显著,系统外的小麦生物量高于系统内;同一间作模式内生物量分布受距树行远近影响,处于模式中央的小麦各部分生物量都是最大的;影响小麦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和穗密度,间作模式和距树行远近对小麦种子生物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小麦总生物量影响较小.桐麦间作系统内外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差异较总生物量的差异小;影响小麦种子单穗生物量的主要因子为小麦品种,其次为距树行远近,而间作模式和小麦穗密度对其影响甚小;不同小麦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一致,在桐麦间作系统麦田东边,豫西832各部分生物量都有比西边减小的趋势,秸秆生物量平均减少5%;矮早各部分的生物量都有比西边增大的趋势,秸秆生物量平均增大6.5%,小麦种子生物量平均增大3.5%.  相似文献   

6.
林(果)麦间作是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力发展的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粮食安全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生态、经济和生产效益的互补优势,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土、养分等资源,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针对新疆特定的区域气候条件,分析林(果)麦间作系统的生态因子特征,阐明林(果)麦间作模式的优势表现,提出适于新疆生产的以果为主、以粮为辅,以粮为主、以果为辅及果粮并重型间作模式及种植配置,为新疆发展林(果)粮间作提供依据。总结了果粮间作小麦栽培技术,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田间栽植桐树是防止风沙、阻挡风口的一项措施,后来发展成为桐粮间作。目前,我县桐粮间作面积已达29余万亩。但是,这种在农田中栽植桐树的桐粮间作方式,在广大农民和乡村干部中的看法是不一的。这是因为桐树在4月中旬发芽生长时,正值小麦孕穗期,4月下旬桐树枝叶遮光和根系收水量增大开始影响小麦时,正是小麦抽穗期,其间经历开花、结实、灌浆,直至6月上旬小麦成熟为止。时间虽不长,仅一个多月,却是小麦产量形成最重要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桐粮间作生态模式的生态效应,本研究进行了桐粮间作与单作粮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桐粮间作区比单作粮区能充分利用光照、积温、水资源、土壤养分,且对空气温湿度具有调节作用.桐树‖小麦—大豆间作比小麦—大豆单作粮模式光能利用率提高0.49%;空气温度冬季提高0.2~1.6℃、夏季减低0.3~1.1℃;空气相对湿度提高2%~7%,且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和具有防风固沙作用.  相似文献   

9.
果麦间作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果麦间作系统内小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利用KS4000手持气象站和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对环塔里木盆地枣麦、杏麦和核麦间作系统中小气候因子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果麦间作系统对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量和散射辐射量均有一定的减弱作用。果麦间作系统小麦冠层风速、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相对湿度明显增大,在枣麦、杏麦和核麦间作系统中具有相同的趋势。可见果麦间作栽培模式是一项改善田间小气候,有效防治环塔里木盆地一带常出现的干热风、浮尘和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造成危害的重要措施,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新疆干旱荒漠绿洲区农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园后对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方法】 在阿克苏地区采集小麦地、枣园及枣麦间作园土壤,测定其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结果】 在0~100 cm土壤剖面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枣园 > 枣麦间作 >小麦,土壤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枣麦间作 > 枣园 >小麦。农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园后,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P< 0.05)。易氧化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则表现为由农田更替为果园后,降低了各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农田更替为果农间作园后,降低了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例,其余土层表现为增加。溶解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大致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果园和果农间作园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均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P< 0.05)。【结论】 新疆干旱荒漠绿洲区农田转化为果园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农田转化为果农间作园仅提高了表层0~20 cm土层有机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骆启权 《农技服务》2014,(3):185-186
<正>一、桐粮间作生态经济价值1、实行桐粮间作,互相有利,协调生长泡桐为间作带的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农作物起到防风沙侵蚀的作用,调节田间温度、湿度,提高其抗灾能力,保证了农作物的年年增产。农作物的年年耕种,为泡桐松土透气,提供养分、水分,促进泡桐的生长发育,实现林茂粮丰。2、泡桐有生长快、木质细、不变形等特点泡桐树干主要加工成板材、拼板、装饰材料、民族乐器、家具等桐木制品;泡桐树枝、树根主要加工成电工材料,锯末、刨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4种不同类型茶园中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害虫种群和个体数以纯茶园居多,天敌种群和个体数以林窗式生态茶园居多;昆虫群落多样性为梨茶间作>林窗式茶园>杉茶间作>纯茶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杏麦间作复合群体中,探讨杏麦间作系统的生态效应及小麦生理特性.[方法]以杏树为基点至2行杏树中间位置由近及远分为3个区:冠下区、近冠区和远冠区,对杏麦间作复合群体内风速、土壤地温、土壤水分含量、小麦植株养分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态指标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距离杏树越近,小麦生长空间的土壤水分含量越低;杏麦间作田的风速、植株养分均小于小麦单作田.在14:00之前,5cm土壤地温表现为杏麦间作田大于小麦单作田;在14:00以后,5 cm土壤地温表现为小麦单作田大于杏麦间作田.小麦孕穗期是杏麦争水矛盾突出时期,灌水需及时、量多.间作田不同冠区比较,远冠区小麦叶绿素含量比较大.间作田与单作田相比,间作田小麦存在与杏树争肥矛盾,小麦植株吸收的养分少,小麦植株养分含量也少.[结论]杏麦间作条件下,距离杏树越近,土壤水分含量、小麦叶绿素含量、小麦植株养分含量均越低.单作田小麦生理特性优于间作田.  相似文献   

14.
应用动态规划和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桐粮间作的动态优化模式。结果表明,动态间作模式能够有效地调节林粮之间的矛盾,具有较高的综合生态经济效益。而最佳的动态间作模式还要取决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条件,取决于对粮食生产、经济收入和木材收获的侧重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藜麦与豆科作物的间作效应,指导藜麦生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藜麦、红豆、绿豆、黑豆4种作物单作为对照,设置藜麦/红豆、藜麦/绿豆、藜麦/黑豆3种间作模式,共计7个处理,探究藜麦与豆科作物间作对藜麦产量、植株养分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1)藜麦与3种豆科作物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都大于1,其中藜麦/红豆间作的LER最高为1.52。(2)在藜麦生育期,藜麦/红豆提高了藜麦植株氮磷钾含量。(3)与藜麦单作相比,藜麦苗期间作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全磷的含量,藜麦/红豆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显著最高;藜麦成熟期间作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全磷的含量,藜麦/绿豆的有效磷和全氮含量显著最高。(4)在藜麦苗期,藜麦/红豆的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显著最高。在藜麦成熟期,与藜麦单作相比,所有间作处理的蔗糖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增加,藜麦/红豆的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最高。(5)回归分析表明,藜麦苗期的土壤磷酸酶活性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藜麦成熟期的氮磷钾养分与大部分土壤养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藜麦与3种豆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控制枣树害虫,对太谷地区枣园生态系统中主要害虫、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⑴在五种不同类型的枣园区发现的昆虫共有209种(包括螨类),它们分别隶属于13个目,80个科;⑵不同的间作管理园,主要害虫、天敌种类组成有明显差异。无杂草园的害虫和天敌的比值是有杂草园的5.66倍;喷过药的枣麦间作园是未喷药的5.73倍;喷过药的枣麦与枣豆间作园的害虫和天敌的比值无明显差异;⑶在不同间作管理园,害虫数量的增减趋势与天敌是一致的,但天敌峰值基本上落后于害虫10~20 d;⑷主要害虫和天敌丰盛度的变化是由于少数极丰盛种类的增减而引起的,在枣树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生育期,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农田或荒地改建为果园亦或果农间作后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方法】 在阿克苏地区采集单作小麦、枣麦间作、单作枣园、荒地单作枣园、撂荒地等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测定有机碳含量并估算其碳储量。【结果】 由农田更替为果园及果农间作后,提高了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0~40 cm土层各层土壤有机碳均显著提高(P<0.05)。由荒地改建为果园后,0~10、10~20、20~30和60~8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均有显著提高(P<0.05)。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范围2.21~14.31 t/hm2,垂直分布看,0~40 cm土层是有机碳储存的主要土层(份额比>56.9%),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均表现为枣麦间作>单作枣园>单作小麦>荒地单作枣园>撂荒地。【结论】 阿克苏地区农田或荒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后,均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提高。枣麦间作系统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相比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树龄杏麦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在杏麦间作模式下不同树龄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时序动态,调查发现在幼龄的杏麦间作园有节肢动物13目61科189种,老龄杏麦间作园有节肢动物13目59科192种,老龄不间作杏园有节肢动物12目46科120种,同翅目昆虫为优势种,是主要的植食性类群,间作小麦的老龄杏园比幼龄杏园聚集着较为丰富的物种。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杏树的物候期有关,并受间作物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系统聚类法分析了各亚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杏园间作小麦可以增加杏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及土壤养分元素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在阿克苏地区采集小麦地、枣园、枣麦间作园、荒地枣园和撂荒地等5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运用土壤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结果】各土壤养分指标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变异系数为0.92%94.00%,均为中等空间变异性。由农田更替为枣园及枣麦间作后,提高了各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020 cm土层各层土壤有机质均显著提高(P<0.05)。由荒地改建为枣园后,各层土壤有机质均有提高,其中010 cm、2030 cm土层显著提高(P<0.05)。0100 cm土层各养分元素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枣麦间作园>枣园>小麦地>荒地枣园>荒地,全氮表现为枣园>枣麦间作园>小麦>荒地枣园>荒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各养分元素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阿克苏地区农田或荒地改建为枣园或枣麦间作园后,均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核麦间作和枣麦间作模式下,探讨不同间作模式下小麦冠层光分布、光合速率及光合物质积累规律.[方法]在核麦和枣麦间作模式下,研究小麦不同冠区(冠下区和冠中区)总辐射、小麦冠层上部和下部光合有效辐射(PAR)、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及光合物质积累的变化.[结果]核麦间作和枣麦间作总辐射、小麦冠层上部PAR、冠层下部PAR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核麦间作总辐射、冠层上部和下部PAR值在最大值附近点分布较少,尤其是冠下区,而在最小值附近点分布显著多于枣麦间作,且冠层下部PAR值在光补偿点以下点分布显著多于枣麦间作,冠下区尤为显著.枣麦间作不同冠区小麦冠层上部PAR值均在光补偿点以上,核麦间作冠下区有0.5~2h在光补偿点以下,冠中区均在光补偿点以上.核麦间作和枣麦间作树冠遮荫导致不同冠区不同时间段小麦旗叶光合速率降低,冠层群体的光合生产能力降低,导致光合物质积累量降低,且核麦间作模式下Pn最大值及最小值和光合物质积累量均低于枣麦间作.[结论]核麦间作和枣麦间作模式下,果树树冠对不同冠区小麦都有不同程度的遮荫.核桃树冠对不同冠区小麦遮荫时间及遮荫强度显著高于枣树的遮荫影响,尤其是冠下区.核麦间作光不足限制了光合作用快速进行,尤其是冠层下部处在光补偿点以下点较多,使光合效率和光合物质积累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