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降低船式拖拉机驾驶室的低频噪声,对驾驶室壁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建立驾驶室的声振耦合模型,采用基于模态的声振耦合法对驾驶室内部声学环境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声压峰值较高处对应的振动频率,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然后对驾驶室进行板块贡献量分析,得到在较高声压峰值处噪声贡献量较大的板块。最后分析周期性穿孔空气压膜阻尼结构的降噪机理,并将其应用在噪声贡献量较大的板块,结果表明,通过敷设周期性穿孔空气压膜阻尼,驾驶室噪声在声压峰值处分别降低6 dB,11 dB和10 dB,显著降低驾驶室的低频噪声,研究可为船式拖拉机驾驶室降噪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耦合结构模态振动对驾驶员耳旁噪声影响,建立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模型,结合边界元和模态声学贡献量法,得到对驾驶员耳旁位置峰值频率噪声贡献最大模态阶次,针对相应振型对驾驶室改进处理。对分析结果中振型最大的驾驶室右门和前挡风玻璃进行加厚处理,对右挡板振动位置进行加强筋处理,有效降低驾驶员耳旁峰值噪声和总声压级,提高驾驶室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3.
根据某驾驶室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了该轻卡室内声腔边界元分析模型。基于模态分析理论,获得了驾驶室白车身前十阶模态频率和振型,并多次与模态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修正并确定后续分析采用的模型。以Hypermesh结构频率响应分析结果作为室内声场分析的边界条件,利用Virtual.Lab软件计算出驾驶员和乘客耳部的声压级、车身板件振动声学贡献量。基于此提出了降低该车车内噪声的车身改进意见,而这一结论可用来改进车身系统的声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初步掌握振动基本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模态叠加法对分流气体对冲排气消声器结构有限元模型、声腔有限元模型和结构声腔耦合模型进行了结构模态及声振耦合特性研究,获得了该消声器的结构模态和声振耦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G25型单缸柴油机的激励频率与该排气消声器的固有频率接近而引发共振,通过改进消声器结构的壁厚来改变其结构模态频率,避开了发动机的激励频率,从而减少振动、降低壳体辐射噪声。  相似文献   

5.
以某款工程机械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建立驾驶室结构有限元模型和声学模型,考虑声腔—结构耦合作用,开展声学特性分析,得到驾驶室声学模态特性,从而判断驾驶室声腔设计是否合理。利用试验数据,对驾驶室进行板块声学贡献度分析,找出关注频率范围内对噪声贡献度较高的板件,从拓扑优化方面对驾驶室关键部件进行优化和降噪处理,并对优化后的驾驶室进行仿真,验证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某拖拉机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驾驶室结构和声场有限元模型,将试验测试的驾驶室悬置点加速度信号作为振动激励得到驾驶室强迫运动响应结果。通过基于模态的声固耦合分析得到20~200 Hz范围内驾驶室结构噪声。将计算得到的驾驶室内噪声信号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出激励谱和模态的影响,与试验结果相符。利用此方法预测车辆室内振动噪声水平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为驾驶室声学性能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降低驾驶室低频结构噪声对驾驶员耳旁声压的影响.结合声学贡献量结果与正交试验法,对声学贡献量最大的结构进行改进研究.通过建立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模型及边界元模型进行声学响应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针对场点声压贡献最大的结构进行改进,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结构改进参数.结果 表明,将声学员献量法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驾驶...  相似文献   

8.
车身的声学灵敏度是指施加于车身的单位力产生的内部声压,是一种提高车辆NVH特性的很有效的途径。本文以一拖拉机驾驶室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声振耦合模型,计算了该驾驶室模型的声学模态和声振耦合模态。并根据声振耦合特性和声学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在悬架接触点处振动激励引起的驾驶员耳旁的噪声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客车的NVH特性受到汽车生产厂家日益增加的重视,尽可能的减少振动和噪声已成为当今客车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借助有限元软件hyperworks及LMS Virtual.Lab声学软件求得车身结构模态和声腔模态,得到的频率和振型。然后,在Virtual.Lab中利用模态叠加法求解频响,将车身频响分析的车身振动速度文件导入Virtual.Lab中计算车内声场分布及车内测点处的声压曲线,分析找出了有可能影响车身噪声的几个特定频率,为厂家改进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拖拉机驾驶室的结构和布置形式直接影响其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在拖拉机驾驶室板件结构设计时,应避免板件结构的局部模态与驾驶室声腔模态耦合。以某型号拖拉机驾驶室为例,使用有限元法求解该驾驶室的结构模态和声腔模态,对该驾驶室的结构特性进行评价,为驾驶室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某轻卡驾驶室为研究对象进行自由模态试验,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通过模态实验结果和模态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为避开发动机怠速激励频率,避免共振,以驾驶室部分板件厚度作为设计变量,通过尺寸优化提高驾驶室一阶模态频率。  相似文献   

12.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某拖拉机驾驶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模态和振动特性分析,并通过试验分析了该模型的声振特性;针对模型的试验结果对驾驶室内噪声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以某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客车车身有限元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该客车室内声腔有限元模型。基于模态分析理论,获得了该客车白车身前十阶模态频率及振型,通过与模态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运用Radioss进行车身的模态频率响应分析,以此分析结果为边界条件,基于声学传递向量计算车内声场及板块贡献量,为车身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客车车身振动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建立了汽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模态分析;通过比较计算模态和试验模态,验证了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模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车身减振的改进方案,并且对改进前后的车身结构进行动态特性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案能有效减轻车身结构的振动,可以作为控制车身振动,进而控制车内低频噪声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影响度分析的车室内噪声控制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边界积分公式表明,封闭区域内某一点的声压可以看作由边界面上次级声源发出的声波在该点贡献的叠加。因此,以边界积分公式为基础的边界元法不仅可以方便地计算区域内的声场,还直接反映了边界单元与区域内声场的关系。本文根据由边界积分公式建立的边界单元与区域内声场的关系,阐述了边界单元影响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和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对车室模型内的结构振动噪声进行了数值预估,对边界单元的影响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然后采用优先控制正影响度较大的单元的声辐射降低内部噪声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拖拉机驾驶室声场分析中的边界元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边界元分析软件SYSNO ISE对有座椅拖拉机驾驶室进行建模和声场的分析研究;应用ANSYS软件建立有座椅的驾驶室空腔模型,在边界元分析软件SYSNO ISE中实现了用有限元法和间接边界元法的声固耦合;并采用间接边界元法分析计算了有座椅驾驶室的声学特性;对有座椅与没座椅的驾驶室内的声场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座椅对驾驶室内的声学贡献。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驾驶室悬置系统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发动机怠速激励频率与悬置系统最高模态频率比值达到2.3,满足隔离发动机振动的要求。完成了拖拉机在原地怠速、田间耕作、土路转场三个典型工况下驾驶室悬置系统振动测试。通过计算隔振率发现,悬置系统对发动机激励衰减效果较好,对路面不平引起的低频振动衰减效果较差。本文通过模态分析和典型工况下的隔振率分析,为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分析和优化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汽车结构模态参数反映汽车车身固有振动特性,而构成汽车车身大部分的板件的局部模态对汽车的车内噪声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客车骨架模型和车身结构模型的建模技巧和建模过程、建模单元特性、及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技巧,计算了客车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模态,最后对所计算的模态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车身结构性能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驾驶室的固有振动特性对驾驶室振动响应预测与故障诊断分析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某拖拉机驾驶室进行自由模态仿真计算得知该驾驶室的前4阶固有频率在发动机激励频率范围之内,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容易引起驾驶室的共振,影响拖拉机的舒适性。通过对比计算模态和试验模态结果,两者固有频率误差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为进一步改善拖拉机驾驶室的舒适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履带拖拉机驾驶室为例,根据其结构特点和工作条件对驾驶室进行了结构试验模态分析,得到驾驶室结构的动态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驾驶室结构的振动和噪声,为设计人员提供结构优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