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崇明东滩越冬白头鹤生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和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通过记录崇明东滩越冬白头鹤(Grusmonacha)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价了东滩保护区白头鹤生境适宜性,分析了保护和管理野生白头鹤种群的适宜空间区域。研究结果表明,白头鹤主要活动于农田生境和滩涂生境。在农田生境中,白头鹤对居民耕种区及活动区存在明显的选择性(P0.05);公路、植被指数等因子对白头鹤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干扰(P0.05)。在滩涂生境中,白头鹤对潮沟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P0.05),主要分布于生境斑块密度低和植被指数低的区域(P0.05);人为活动对白头鹤分布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不考虑人为干扰因素的制约下,崇明东滩保护区越冬白头鹤潜在适宜栖息地的面积为172.2km2,最适宜生境面积为4.5km2;在人为活动影响下,白头鹤的实际适宜生境面积为101.7km2,最适宜生境为1.4km2。  相似文献   

2.
依据2013—2014年冬季野外调查的白头鹤分布点数据,结合2011—2015年间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和已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中记录的白头鹤分布点信息,基于气候、地形、水系、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干扰5类环境因子,应用Maxent模型分析了安徽省越冬白头鹤适宜生境分布及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结合已建自然保护区对白头鹤适宜生境进行保护空缺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达优秀水平;距主要水源距离、1月份平均最低温、12月份平均最低温和距主要道路距离是影响白头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对模型的综合贡献值分别为45.3%、21.4%、19.3%和7.6%。白头鹤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升金湖上湖和菜子湖,少量分布在龙感湖沿岸、武昌湖东岸及其东部的长江干流沿岸,其中核心适宜生境的总面积为45 980 hm2。空缺分析表明,已建自然保护区覆盖了60.1%的核心适宜生境,尚有18 346 hm2的核心适宜生境处于保护区之外,需要在重点管理保护区的同时,对保护区之外的核心适宜生境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
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越冬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黑颈鹤昼间活动生境和人为干扰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12月—2011年1月、2012年12月—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一江两河"流域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分别为6 041、5 949、6 496只。拉孜到南木林之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和墨竹工卡到林周之间的拉萨河-澎波河谷一区是越冬黑颈鹤最为集中的2个区域;黑颈鹤昼间活动的主要生境是农田和水体,在这2种生境活动的黑颈鹤集群分别占集群总数(n=125)的80.8%和17.6%;12.0%的越冬黑颈鹤集群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其中69.2%的干扰来自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滇西北2种生境类型中对54种被捕食的植物种子进行了为期2 a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植物种类、种子密度、生境和年份等因素对种子被捕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5年的种子平均被捕食率为17.4%,要显著低于2006年的种子被捕食率(66.6%)(P0.001);2种子在低干扰生境中的被捕食率为46.2%,要显著高于高干扰生境中的33.9%(P0.001);3种子在高低2种密度情况下的被捕食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40.3%和39.8%(P=0.519);4种子的被捕食强度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P0.001),但种子长度和百粒质量与种子被捕食强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52006年,种皮硬度对捕食强度的影响显著(P=0.007),但在2005年无显著影响(P=0.325)。  相似文献   

5.
在16、20、24℃3个温度条件下,以三氧化二铬(Cr2O3)作为标记物,测定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ensis对牙鲆配合饲料的表观消化率(AD).沙蚕按湿重分为3组:S组(0.50 g±0.19 g)、M组(1.00 g±0.22 g)和L组(2.00 g±0.50 g).结果表明:1)摄食混合Cr2O3饲料的沙蚕与摄食正常饲料的沙蚕体内Cr的残留量差异不显著(P=0.686,F=0.189).2)在试验条件下,双齿围沙蚕对饲料中干物质、蛋白质、有机碳和能量的AD分别为76.7%~90.6%、86.4%~96.6%、88.0%~95.7%和84.0%~92.1%;温度对4种AD的影响均极显著(F=8.829、P=0.002,F=25.330、P<0.001,F=9.360、P=0.001,F=18.131、P<0.001);而体重对4种AD的影响均不显著.3)试验温度下,各组双齿围沙蚕的肠道排空时间(GPT)为(61±14.15)~(131±13.00)min,体重对GPT的影响极显著(F=10.195,P=0.001),而温度对GPT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大沾河自然保护区白头鹤生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3-6月和2009年3-6月,应用分层抽样和定点观察的方法,对黑龙江大沾河自然保护区白头鹤(Grus monacha)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白头鹤分布与生境因子特征,判断白头鹤对生境因子的选择性,同时,利用GIS技术对白头鹤生境的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生境类型对白头鹤活动分布的影响作用最大(S4...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出生地的海南大学生在存在空虚上的差异;分析不同依恋风格的海南大学生在存在空虚上的差异。方法:方便取样,采用《存在空虚问卷》和《亲密关系体验经历量表》对海南省2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消极行为维度的得分上有显著差异(t=-3.30,P0.05),不同出生地的大学生在价值感维度上有显著差异(t=-2.38,P0.05)。2.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存在空虚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17.20,P0.001),在价值感(F=13.69,P0.001),意志自由(F=13.64,P0.001),消极情绪(F=13.16,P0.001),消极行为(F=6.53,P0.001)的结果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斑头雁(Anser indicus (Latham))种群动态与生境选择的关系,调查了贵州省草海自然保护区和杨湾桥水库农田、蔬菜地、草甸、水域和树林5种生境内斑头雁的种群变动情况.Mann-Whitney U Test分析表明:斑头雁数量在草甸冬季显著高于春季(P=0.019),在树林春季极显著高于冬季(P=0.002),但在农田、蔬菜地和水域生境中斑头雁数量冬、春季之间无显著差异(P=0.140 ~0.834).Kruskal-wallis Test分析显示:冬季(P<0.001)、春季(P=0.041)不同生境之间斑头雁数量差异显著.不同生境中斑头雁数量变异系数由小到大依次为:农田、水域、蔬菜地、草甸、树林.多元回归(Stepwise法)分析显示:在冬季,蔬菜地中斑头雁的数量与萝卜菜(Raphanus sativus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的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2 =0.400,P=0.002);在春季,蔬菜地中斑头雁的数量与紫花苜蓿的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2=0.630,P=0.001).农事活动是影响云贵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中斑头雁种群分布及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拉市海越冬灰雁(Anser anser)生境选择的机制,于2013年12月~2014年2月调查了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雁在农地、草地、灌丛、休耕地、沼泽泥滩地、浅水区和水中央深水区等7种基本生境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越冬灰雁对不同生境有明显的偏好性,在43个调查样方当中,31个为浅水生境,9个为沼泽生境,3个为草地生境;而对调查样方和对照样方的13个生境因子差异性分析中发现,主要制约灰雁生境选择的因子是干扰频率、距干扰的距离(P〈0.01)以及水清澈度、植被盖度(P〈0.05),人为干扰是影响拉市海越冬灰雁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13月12月至2014年2月,对拉市海越冬斑头雁觅食生境选择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区7种典型生境类型中,斑头雁偏好选择草地、沼泽泥滩地以及浅水区3种生境。通过对不同生境特征选择的分析,发现斑头雁偏好选择干扰频率低、距离干扰远、远离道路及人类建筑物的生境。  相似文献   

11.
于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对八仙山自然保护区鱼类区系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213号,经鉴定为7种,隶属2目、3科、7属。鱼类种类不多,但区系构成复杂,以北方平原复合体和古代新第三纪复合体为主。多样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鱼类多样性存在空间差异,与水生植物和底质的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12.
2007年6~8月和2008年12月~2009年2月,在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采用焦点猴群观察法和连续记录法,通过瞬时扫描行为取样,对野生黑叶猴的个体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光和降雨是影响黑叶猴活动行为的2个明显的非生物因子。它们都直接地影响环境温度。在夏季和冬季,黑叶猴对阳光照射采取不同的行为对策,对小雨和暴雨采取不同的行为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林国旺  姜国强  黄道建  郭振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54-9157,9193
于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对大亚湾湾口进行了10个测次的垂直采样监测,系统性地调查了水体理化因子和生态要素,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大亚湾湾口理化因子和生态要素的垂向结构和季节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鸡西矿区鸟类多样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鸡西矿区鸟类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6目36科98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8.24%,占黑龙江省鸟类总数的26.92%.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种,分别占所调查鸟类总数的1.0%和5.1%;有留鸟17种、夏候鸟64种、冬候鸟4种、旅鸟12种、偶见鸟1种,分别占总数的17.3%、65.3%、4.1%、12.2%、1.0%;共记录古北种20种、东洋种32种、广布种46种,分别占总数的20.4%、32.7%和46.9%.对5种不同生境类型及12处不同矿区中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鸟类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针阔混交林中鸟类群落的物种数和多样性均最高,为鸡西矿区鸟类栖息地的主要类型,这与其植被类型丰富,能为鸟类提供较丰富的食物和隐蔽场所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于2006年4、7、10月份和2007年1月份对镜泊湖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做了周年调查,共发现浮游甲壳动物5科13属17种,其中枝角类3科3属5种,桡足类2科10属12种。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分析了不同样点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多样性特征。对各样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组成的相似性用多维近邻尺度分析法(MDS)进行了分析,发现冬季各样点群落组成的相异性最大,春季相异性最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青岛海底世界于2007年2月从澳大利亚引进的小齿锯鳐的运输环节、管理及人工饲养情况。  相似文献   

17.
株两优15在娄底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株两优15系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用株1S与自选的优质恢复系H9815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引进娄底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水稻科研基地进行了试种示范,表现出株型紧散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耐肥抗倒,抗逆性强等特点,全生育期108 d,平均产量8.51 t/hm^2。2008年进行了大面积多点示范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为: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科学施肥,合理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人工补加食物对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作用,于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湖北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群体结构和繁殖情况进行研究。猴群于2007年6月22日开始出现社会单元主雄替代现象,持续至8月10日替代完成。替代前群体共有45只个体,构成3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替代后群体数量为43只,减少 2只成年雄性,构成4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替代后未发生新生小猴消失现象。2006和2007年共新生小猴11只,全部存活。结果揭示人工补加食物降低了投食群个体饥饿死亡的可能性,提高了新生婴猴存活率,人工投食是促进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mustard (Brassica campestris cv. B9) consecutively for three years (2005, 2006 and 2007) in the Crop Research and Seed Multiplication Farm of Burdwan University, Burdwan, West Bengal, India. In the first year, varietal screening of mustard under recommended dose of chemical fertilizer (100:50:50) were performed with seven mustard varieties during November 2005 to February 2006. In the second year, 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ix different combined doses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biofertilizer and six different levels of growth retardant cycocel. In the third year, six different levels of compost along with the best screened dose of growth retardant (CCC-300 ppm) and the best combined dose of biofertilizer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3/4thchemical fertilizer:1/4th biofertilizer) from the previous year were appli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growth attributes of mustard, and the field data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he variety B9 recorded a significant higher seed yield along with other yield contributing factors, which was found to be superior to other varieties under old alluvial soil of Burdwan, West Bengal, India, in 2005. In 2006 and 2007, seed yield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 for CCC-300 ppm treatment and the best combined dose of biofertilizer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was found to be 3/4th chemical fertilizer:1/4th biofertilizer. In 2007, the best yield was given by the treatment of 7.5 t·hm?2 compost along with the best dose of growth retardant cycocel and the best combined dose of biofertilizer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