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黑光灯诱杀农作园林害虫已成为综合防治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村电源的改善,应用黑光灯防治害虫的数量将会逐步增加,如九江县1973年应用黑光灯1078盏,1977年已发展到5000盏以上,其中大部分是二十瓦  相似文献   

2.
黑光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害虫的。它具有杀虫谱广、管理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黑光灯又是虫情预测预报必不可少的工具,一度受到广大植保工作者的欢迎。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几年来我场在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中,开展了黑光灯在茶树害虫防治上应用的试验。继一九七三年华岩山分场科枝小组安装黑光灯对诱杀茶树害虫取得很好成果之后,两年来在华岩山、立新、西丰里等三个分场已普遍应用。共安装黑光灯七十二盏。经生产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4.
利用黑光灯诱蛾是防治棉花害虫的重要措施之一。自从推广黑光灯以来,各地对它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有不少介绍,亦有不少争论。下面谈谈我们对黑光灯诱蛾几个问题的认识。一、黑光灯的诱蛾效果问题我们从一九六四年开始用黑光灯作诱蛾观察,从诱蛾量来看是比较多的。拿斜纹夜蛾和棉夜蛾,一支20W黑光灯的诱蛾量超过三个树枝把诱蛾量的十多倍。据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五年四年的统计,一支黑光灯共诱斜纹夜蛾9157只,一九七六至七七年两年共诱棉夜蛾3286只,最多每夜每支灯能诱斜纹夜蛾486只,棉夜蛾241只。从一九七七年第四代斜纹夜蛾发生情况来看,金清农场一、五两个大队未装黑光灯,平均每亩棉田产卵58.6  相似文献   

5.
利用红铃虫的趋性,把红铃虫彻底消灭在它的主要越冬场所—仓库内外,是防治上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1977年在我们农场八分场十队除释放金小蜂外,采用黑光灯、树枝把、性引诱多种办法,从六月上旬诱杀仓库红铃虫,效果很好。并即行推广到该分场七个生产队,同样收到很好的效果。具体作法是:在存过籽棉的仓库内把晒花帘和其他晒花工具,都放在仓库内,把门窗紧闭,仓库内安装一盏20瓦的黑光灯,还放44个树枝把和4个性引诱钵,仓库外周围墙壁上,挂树枝把50个,每天由队植保员检查一次。仓库内一盏黑光灯从六月十一日开灯到七月三日止,开灯二十三晚,共诱红铃虫蛾3535只,平均每晚诱蛾153.5只,而在此期  相似文献   

6.
奈良县农业试验场茶业分场(奈良市矢田原町),采用颜色诱杀茶叶害虫(茶绿叶蝉)的“诱杀法”。利用害虫趋向黄色的习性,建立了有效利用自然的生态系统的防治体系。这分场,在茶园各处悬挂涂有粘着剂的黄色尼龙带的“诱杀带”,进行驱除试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正>灯光诱杀是农业害虫物理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为了顺应绿色生产的需求,诱虫灯在茶园害虫绿色防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茶园中广泛应用的诱虫灯多为电击式诱虫灯,对鳞翅目害虫成虫有较好的诱杀效果,但对茶小绿叶蝉等同翅目害虫的成虫诱捕效果不理想。由于茶小绿叶蝉体小、活动性不强,电击式杀虫灯对其常是诱而不杀。为了提高诱虫灯对茶小绿叶蝉等小型害虫的防治效果,自2012年起,课题组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了以风力辅助捕杀害虫的诱虫灯装置开发及田间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该类装置及其对茶树重要害虫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基于图像的水稻灯诱害虫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灯光诱杀稻田害虫,并识别与计数这些害虫是水稻害虫的一种常规但非常重要的测报方法。在灯光诱杀的昆虫中,大多数昆虫是不需要测报的,因此,在人工识别灯诱测报害虫时,需要排除这些昆虫。这种人工识别与计数害虫的方法效率低、任务重、识别准确率差。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水稻灯诱害虫自动识别方法。首先,根据测报害虫的形态特征对水稻灯诱昆虫图像进行初步分组,每组昆虫图像中包含一种测报害虫的背面图像、腹面图像和与其形态相似的非测报害虫图像,共3类;然后,提取组内每一张水稻昆虫图像的颜色、形态和纹理共31个特征参数;最后,利用带后验概率的SVM分类器对每组的3类昆虫图谱进行训练和测试,输出时同一种测报害虫的背面和腹面图像被视为同一种害虫。结果表明,3种较大个体的水稻灯诱测报害虫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7.4%。  相似文献   

9.
频振式杀虫灯与其它灯光诱杀器械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频振式杀虫灯与其它灯光诱杀器械之比较唐济民,于志文河南省汤阴县农业局455000在害虫防治中,灯光诱杀是压缩虫口基数、降低田间落卵量,提高害虫防治效果的一项行之有效措施。从应用效果、技术性能和投资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在目前所有灯光诱杀器械中,以频振灯...  相似文献   

10.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丽  汪云刚  冉隆殉 《中国茶叶》2008,30(12):20-21
在国家各持勐海茶树分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分析比较了2005年和2006年同期茶园害虫的虫口数,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主要诱杀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峄各类害虫诱杀效果均较明显,虫口年减追率在22.9%-43.8%之间,在诱杀害虫的同时,也捕获一定数量的天敌,但益害虫比值很低,对天敌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搞好我省害虫天敌区系,准确预测主要棉虫的发生量、确定各代(期)棉虫的适当防(药)治指标,充分发掘棉田害虫自然天敌的潜力(包括合理引进和保护利用当地自然天敌优势种),协调防治棉虫技术措施和开拓棉虫综合防治新体系,笔者于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九年以本所棉地为基点,对棉田的二十瓦黑光灯下、柳枝把中、棉株(地面、空中)和主要棉虫危害的农作物上的害虫自然天敌进行了采集、积累,并采集了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铃虫等害虫大面积应用探讨唐济民汤阴县农业局456150赵树英,于志文汤阴县佳多科工贸公司诱杀技术是利用棉铃虫等害虫对光、化学物质以及一些环境的趋性对其进行诱集并杀灭的防治方法。多年的实践证明,采用诱杀技术可大量杀灭成虫,降低田间...  相似文献   

13.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的研制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的诱杀原理汤阴县佳多科工贸公司创建于1986年,是集科研、生产、服务、培训为一体的经济实体。近年来,我公司发明研制的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有独特的诱杀多种趋光性害虫的功能。基本原理是:利用害虫较强的趋光性特点,将光波设置在特定范围内。用波远距离和光近距离引诱害虫扑灯,灯外绕有频振高压电网,害虫一触电网即被灼伤翅梢,失去自控而坠入灯下的袋子中。  相似文献   

14.
新型LED杀虫灯对茶园昆虫的诱杀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利用昆虫趋光性对作物害虫进行灯光诱杀是农业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随着食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杀虫灯在茶园害虫的无公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茶园中普遍采用的杀虫灯多为频振式电网型,这类杀虫灯安装简便,应用范围广,但通过长期观察后发  相似文献   

15.
<正>灯光诱杀是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在茶叶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是频振式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特性,将电源转化为多种特定频率,保证不同频率波段下的诱杀效果,从而改变了传统单一光谱光源,延变为多光谱光源,提升诱虫效果。因为采用多光谱光源设计,所以不同波段组合的光源诱集效果也有差别。为科学地利用诱虫灯进行预测预报或诱杀茶树害虫,2012~2014年笔者收集了20种诱集光源,开展了多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掌握盘锦稻区常发性水稻害虫二化螟发生情况,做好害虫预测预报,为害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对盘锦新建基地、胡家镇、西安农场和王家农场4个稻区的二化螟越冬代、一代与二代害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使用黑光灯诱蛾技术,结果表明,盘锦稻区越冬代二化螟存活率约为20%左右,一代蛾羽化高峰期为6月24~26日,卵始盛期稍晚1~2d,二代蛾羽化高峰在7月底至8月初,世代略不整齐,落卵高峰期与成虫羽化在同一时期。调查也显示,二化螟能明显地降低水稻产量,生产中必须重视对二化螟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龟纹瓢虫 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分布范围广,江西各县和我国25个省市区均有分布;其幼虫、成虫能捕食棉蚜、棉铃虫、小造桥虫、玉米螟等害虫卵以及幼虫(若虫);在赣北棉田其发生数量较大;因此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棉花害虫天敌。为了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利用,作者于1979~1981年在本所(赣北洲地)利用20瓦黑光灯诱集,定田定期调查以及室内饲养等办法对龟纹瓢虫变型及种群消长进行了观察。现将主要结果整理报告于后供参考。一、龟纹瓢虫的变型及占比例  相似文献   

18.
1棉铃虫的发生情况近年来 ,棉铃虫在一四八团发生逐年增多 ,对棉花为害日趋严重 ,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首要害虫。1 .1发生期提前 ,越冬代成虫发生期较集中 ,高峰期明显。根据黑光灯多年诱集数据资料表明 ,越冬代棉铃虫成虫始见期 1 998年是 6月 4日 ,1 999年是 5月 7日 ,2 0 0 0年是 4月 2 9日。 1 999年比 1 998年提前 31天 ,2 0 0 0年比 1 999年又提前 8天。 1 998年 6月 9日为最高峰值 ( 6只 ,一盏黑光灯 5天诱集累计值 ,下同 ) ;1 999年最高峰值为 6月 9日 ( 8只 ) ;2 0 0 0年最高峰值为 5月 2 0日 ( 1 2只 )。1 .2发生量增多 ,且二、三…  相似文献   

19.
湖南娄底地区茶园害虫及天敌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共查得茶园害虫89种、害虫天敌119种,主要为捕食性天敌,其中以茶园蜘蛛最多,有41种,占天敌总量34.45%。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是茶园主要害虫,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紧密配合采摘,修剪等农艺措施,逐步减少茶园施用化学农药次数,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控制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板匹配的多目标水稻灯诱害虫识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灯诱害虫的识别与计数在水稻田间害虫监测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水稻害虫被黑光灯诱集后姿态各异,存在虫体残缺现象,增加了图像自动识别的难度。在获取水稻灯诱害虫非粘连图像基础上,利用模板匹配和K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多目标水稻灯诱害虫的识别。首先,提取每个水稻害虫图像中包括颜色、形态和纹理共156个特征参数;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降维,选取前6个主成分作为害虫特征参数;最后,根据每种灯诱害虫的姿态确定模板数,通过模糊C均值获得聚类中心作为模板参数,分别利用单模板和多模板匹配方法进行水稻害虫的识别。结果表明,针对姿态各异且有虫体残缺的多目标水稻灯诱害虫,多模板和单模板匹配法的识别率分别为83.1%和5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