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豆科蔬菜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豆科蔬菜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豆科蔬菜花粉类型较多,形状有长球形,近球形和球形,萌发孔有3孔沟,3拟孔沟和3孔等类型,外壁纹饰以网状雕纹花粉较多,对花粉的大小,P/E比等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灰分析,分析比较结果为研究其系统演化和分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0个茶树品种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茶树花粉粒为近球形或扁球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平均直径32.3~50.0μm,萌发孔为3沟孔,棱形。外壁厚2.5~3.5μm,分内、外两层,外层厚于内层,外壁表面为网状雕纹。但个别品种极面观为钝四角形、钝五角形,具4沟孔或5沟孔,萌发孔呈狭缝的。不同茶树品种的花粉粒其形状、大小、萌发孔,外壁表面纹饰均存在着差异、这些特征都反映了茶树花粉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蝎子草属(Girardinia)3种2亚种植物花粉微形态光学显微,电镜扫描结果显示:3种2亚种植物花粉在形状,大小,外壁厚度及雕纹特征等方面差异明显,可以作为种及亚种的划分依据,亦可作为生药鉴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道中国6种枸杞花粉形态,都是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进行研究的。本属花粉均为长球形或近球形;极轴长27~28.2um,赤道轴长20.5~25.8um;3孔沟,外壁2层约等厚,表面雕纹呈条纹状或条纹一网状。根据花粉形状和萌发孔可分两组:黑果枸杞组和红果枸杞组。后者,从极面观纹饰可分条纹系(中国枸杞系)和条纹-网纹系(截果枸杞系),而赤道面的雕纹特征可作为划分种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滇黄精花粉形态学研究及进一步的分类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个不同花色的滇黄精品系,在植株形态比较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对花粉形状、外壁纹饰、极轴长(P)、赤道轴长等方面进行观察描述和比较。【结果】P1、P2和P3这3个品系之间除了花色的差异,在多数植物学特征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而P4具有植株较矮、叶片窄小、花被短小以及根茎呈圆柱状、其横切面黄色等特点;滇黄精花粉粒大,长球形,极面观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具远极单沟,沟缘整齐,沟膜较清晰,无萌发孔,外壁很薄,两层,外壁表面具细网状雕纹;4个品系的花粉大小及形态结构上差异不大,花粉长68~70μm,极轴59~72μm,赤道轴23~31μm,极轴(P,μm)×赤道轴(E,μm)分别为65μm×25μm、70μm×28μm、64μm×26μm、66μm×26μm,P/E为2.5~2.6。【结论】尽管4个滇黄精品系花色迵异,但在花粉大小及形态结构上差异不大,难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杉木地理种源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杉木地理种源对杉木花粉的影响,将引种在一起的11个产区的杉木花粉进行系统的观察。观察表明:杉木花粉粒为球形与近球形,大小(32.9—40)×(29.9—35.5)u。杉木花粉有内外壁,外壁表面具粗或细的两种类型瘤状纹饰,以及分布不均匀的星状微颗粒,其中外壁纹饰为粗瘤状,星状微颗粒小而少,外壁纹饰为细瘤状,星状微颗粒大而多。根据杉木花粉粒的大小,形状,外壁纹饰等特征,将其分为二类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了国内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中的草绣球属(Cardiandra)2种和蛛网萼属(Platycrater)1种植物的花粉,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进行了花粉形态的比较观察。通过研究认为,两属花粉特征较接近,均为近长球形,具3(或拟)孔沟,表面为短刺状雕纹,刺间具明显小孔,说明两属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并结合其它一些资料,对两属的系统位置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耐冬山茶花粉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探索山茶属植物的演化、系统分类以及耐冬山茶的品种分类提供孢粉学依据。通过用扫描电镜对耐冬山茶18个品种及3个南方山茶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如下:耐冬山茶花粉粒为腰鼓形或长球形,极面观为近三角形或三裂圆形,具三孔沟,从表面看内孔不显著。外壁两层,外层厚于内层。花粉粒表面纹饰大多为蠕虫状,亦有拟蠕虫状或拟网状。脊间或网纹间具穿孔和穴,有的脊上有较明显横向波状纹,穿孔和穴的形态及数量品种间有差异。花粉粒形态可以做为耐冬山茶品种分类的依据之一,耐冬山茶和南方山茶品种花粉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较了13个牡丹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及萌发沟等。采用离体培养法,分析比较了13个品种的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13个牡丹品种的花粉有较明显的多样性,赤道面观有近球形和长球形,极面观有三裂圆形和三裂三角形。花粉均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形态多样,有小穴状、穴状、网状、穴网状。‘百花娇’花粉萌发率最高(67.70%),‘洛阳红’萌发率最差(19.43%)。  相似文献   

10.
对海南岛白花油茶(Camellia oleosa Rehd.)生物学特征和花粉粒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白花油茶为常绿灌木或中小乔木,树皮光滑呈灰褐色,嫩枝有粗毛,单叶互生,叶片呈深绿色,革质光滑,叶形卵圆形或长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长5~7 cm,叶缘有锯齿,叶柄长4~8 mm,花两性白色,顶生,蒴果,种子黄褐色,具浓毛,多呈三角状卵形、半球形或球形。(2)花粉具有山茶属花粉的种属特征,总体呈长球形,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为穴网状。花粉形状、大小和外壁纹饰与山茶属红山茶组某些种的花粉较相似,表明它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山茶属短柱茶组植物花粉形态相差较远。(3)花粉粒大小与果重呈负相关,与果形指数和产油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比较台农1号芒果“一年两熟”栽培过程中一次花和二次花的形态特性,对其一次花和二次花的花序长度、花朵直径、两性花比率、花粉活性、花粉量及花粉形态、大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次花和二次花的花序平均长度分别为30.74cm和20.67cm;一次花和二次花的直径平均长度分别为7.30mm和6.55mm;一次花和二次花的两性花比率较低,一次花的两性花比率为20.06%,二花的两性花比率为28.79%;一次花的花粉活性比二次花的花粉活性高,一次花的花粉活性为12.90%,二次花的花粉活性为7.63%;一次花的每花花药含花粉量为500个,二次花的每花花药含花粉量为333个;台农1号一次花和二次花的花粉形态可分为长椭圆形花粉、椭圆形花粉、近圆形花粉和不规则形花粉4个类型。  相似文献   

12.
依据花瓣颜色筛选出3种类型的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白花型,浅红花型和深红花型),通过形态观察和测量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红山茶不同类型间的花粉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其演化及品种分类提供孢粉学依据.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得出其花粉粒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赤道面观为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极面观为三裂正三角形或近圆形,花粉大小为(43.6~60.2) μm×(18.8~41.3) μm,极轴与赤道轴之比在1.7以上,属于大类型花粉.萌发沟为3孔沟类型,表面纹饰为皱沟状或皱沟-颗粒状.结果表明:花粉的大小、外壁纹饰在类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可作为浙江红山茶类型间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了解泰国金白花芒花器官及花粉生物学特性,对其花的生物学特性、两性花比率及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对花粉育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花的类型主要为雄花和两性花,花小但量多;两性花比例较低,仅为17.99%,但南面花序初花期两性花比例达到47.83%;其花药饱满,每枚花药含花粉粒408个;其花粉染色活力较低,为14.0...  相似文献   

14.
菊苣族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15属,28种菊苣族(Cichorieae)植物的花粉进行了研究。根据花粉萌发孔的数目,极面特征及纹饰特点,菊苣族植物花粉可分为6类:(1)4孔沟花粉类型,(2)具发达极板3孔沟花粉类型;(3)具小极板3孔沟花粉类型;(4)多小穴3孔沟花粉类型;(5)具条纹3孔沟花粉类型;(6)具3苣极面网胞3孔沟花粉类型。据各属种主要花粉特征,作出了花粉形态分属种检索表。本文还对菊苣族植物花粉形态的多样性、萌发孔的演化趋向,以及花粉类型和纹饰在分类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丁香属代表植物11种和2个变种的花粉形态,并对花粉的表面纹饰等性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主分量分析,同时将计算结果作了二维与三维排序,结果表明:(1)丁香属植物花粉形态在光学显微镜下种间区别甚微,而在电镜下的区别则明显,可做为分种的依据,尤其对形态上难以区分的种类更为适用;(2)根据花粉外壁表面纹饰等特征,将所做花粉分为四种类型;(3)除欧丁香外,其余花粉均为三孔沟型,对前人的工作作了一定的修正;(4)通过主分量分析,指出了花粉孔的宽/长,沟长及网眼大小是本属花粉分类的主要成分;(5)试图通过主分量的二维和三维排序,为属下分组,分种提供新的观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十字花科蔬菜花粉电镜扫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十字花科蔬菜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1)十字花科蔬菜花粉的基本形态特征为长椭圆形,具三沟,沟长几乎达两极;(2)花粉外壁纹饰多为典型的 网状雕纹,但花粉大小,P/E值,网眼形状、大小和密度,网眼内颗粒状物的有无和多少等在种间存在明显差异;(3)与二位体比较,四位体的花 粉显著变大,P/E值减小,网眼密度降低,网眼内颗粒状特增多,这些变异可以认为是基因剂量增加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柚品种花粉形态特征,为柚类资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JSM-6360A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沙田柚、桂柚1号、早熟沙田柚、蜜柚、酸柚和砧板柚6个柚类品种花粉的特征,500倍观察花粉粒群体,3000倍观察赤道面,3500倍观察极面,10000倍观察花粉粒表面纹饰.用CAD软件测量花粉粒极轴长(P)、赤道轴长(E)和穿孔直径.[结果]6个柚类品种花粉粒均属于中等花粉,花粉大小为(19.73~22.60) μm×(38.64~41.99) μm.赤道面观均为近长椭圆形或长方形,极面观为近圆形或正方形.6个柚类品种花粉均具有4条萌发沟,其中沙田柚和早熟沙田柚少数或个别花粉具有5条萌发沟,萌发沟以等距环状分布,花粉粒表面具网状纹饰.[结论]6个柚类品种花粉大小、萌发沟、花粉壁纹饰均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鉴定桂柚1号、沙田柚和早熟沙田柚亲缘关系及种间关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A total of 58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measured on flower-colour sport and original cultivar according to Disticness, Uniformity, Stability' (DUS) Test for New Plant Cultivar of Chrysanthemum published b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v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surface colour, the back color of ray floret among them were siginificantly different, their MS (mo by AFLP showed that rphological s GS (genetic imilarity) was 91.4%, and MD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 was 8.62%. DNA polymorphic analysis similarity) was 98.6%, and GD (genetic polymorphic diversity) was 2.81%. Five distinct bands which may include the flower-colour sport genes or be the molecular marker linkaged flower-color characteristics were ampl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