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引进8个冬作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引种试验研究,旨在筛选出高产、优质、市场需求大、适宜于玉溪市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新品种丽薯6号、靑薯9号和丽薯10号产量和产值较高,薯形外观较好,品质好,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市场需求大,特别是马铃薯新品种丽薯6号和丽薯10号在玉溪种植潜力较大,可作为玉溪市冬作马铃薯种植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2.
玉溪市冬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研究,旨在比较出优质高产、适应性强、适宜于玉溪市冬作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系)。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新品种(系)、S04-109、 S13-592产量产值较高,薯形外观较好,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种植潜力较大,可作为玉溪市冬马铃薯主推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在马铃薯试验中,要注意种薯带芽播种,避免因出苗期差异大而带来的试验结果差异大。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不同种收期的块茎作种对其下代各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马铃薯不同种收期块茎作种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以马铃薯新品种毕薯2号为试验材料,设春种夏收、春种秋收、秋种冬收3种薯块作种对下代的产量及相关性状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春种夏收和秋种冬收薯作种,在块茎生长期间由于经受高温的时间短,生理年龄较小,而且由于躲过了蚜虫迁飞高峰期,使感毒机会减少,因此其产量显著提高、病毒病害显著减轻,所以作为生产马铃薯种薯,春种夏收和秋播冬收留种是提高种薯质量、减轻马铃薯退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选育出高产优质、适宜加工的马铃薯新品种,对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农艺经济性状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新品种(系)201727-4、201619-10田间长势好、商品薯率高、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宜在临夏州种植,建议参加明年全省区域试验,同时进行多点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试南方冬作组马铃薯新品种在北海市种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综合性状,为丰富北海市冬作马铃薯品种、品种合理布局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引进“中薯566号”“桂农薯4号”“华渝5号”“泉农薯6号”“闽薯5号”“费乌瑞它”共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费乌瑞它”作为对照,调查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块茎性状和经济性状,并测定其产量。【结果】“桂农薯4号”“泉农薯6号”和“中薯566号”出苗率较高;“中薯566号”和“闽薯5号”产量分别达到3380.02 kg/667 m2、3288.24 kg/667 m2,分别比对照种增产32.94%和29.33%,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中薯566号”晚疫病发病率最低,高抗早疫病;“桂农薯4号”晚疫病发病率较低,高抗早疫病。【结论】结果表明“桂农薯4号”综合表现良好,建议在当地进一步试验示范,“中薯566号”产量是最高的,抗病性较强,但空心率偏多,也可适当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合宁德市冬季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解决宁德市马铃薯品种单一的问题,2015年宁德市农技站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了福建省新近审定通过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以"紫花851"为对照(CK),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薯5号"、"中薯9号"、"闽薯1号"鲜薯产量、外观品质、农艺性状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较适合宁德市冬季种植,可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豫东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选用费乌瑞它等8个马铃薯品种与河南主栽品种郑薯5号进行田间对比试验,采取田间观察和不同时期实产验收等方法,分析考察供试品种特性,从中筛选出比对照郑薯5号更适宜豫东二季作区栽培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参试8个品种块茎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成熟期为59~70 d,属于早熟品种,在二季作区能正常生长,其中,洛薯8号、费乌瑞它、郑薯6号3个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均优于对照,可以作为豫东二季作区主栽品种替代郑薯5号,中薯3号、中薯5号可作为搭配品种,东农303、早大白不适宜豫东种植,建议在豫南地区试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永靖县马铃薯产业逐步形成了种薯繁育集约化和生产基地规模化的格局。为进一步筛选适该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永靖县良种场根据扩繁马铃薯种薯脱毒苗的技术优势,2014年引进马铃薯新品种8份,其中中晚熟品种5份,早熟品种3份。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按随机排列、重复3次的试验进行区间设计,每小区单独收获计产。结果表明,参试的中晚熟品种中,青薯9号、冀张薯8号、陇薯10号产量位居前三名,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13.09%以上,且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较优,可在马铃薯旱作区逐步示范推广;早大白、费乌瑞它、克新1号均为早熟品种,适合在该县的川塬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钦州市是广西发展冬种马铃薯的重要冬作区,为解决生产中存在品种单一的问题,满足种植户对新品种的需求,改善品种结构,2020年对合作88、兴佳2号、丽薯7号、桂农薯1号、荷兰15号6个马铃薯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6个参试品种的马铃薯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田间性状、植株性状及晚疫病抗性表现,希森6号产量最高,商品薯率高,大薯多,生育期适中,较适合钦州市种植,可作为钦州市冬种主推品种;其次为桂农薯1号,综合表现较优,可作为中早熟品种在钦州市推广,种植潜力较大;荷兰15号产量表现居第3位,可作为早熟主推品种,尤其适合在“稻—稻—薯”一年三造轮作区大面积推广;兴佳2号食用品质好,受市场欢迎,可作为早中熟品种在钦州推广;丽薯7号可适度发展,丰富本地市场。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高产、优质、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2007年寿宁县农技站引进6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闽薯1号、中薯3号、紫花851等3个品种丰产性较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寿宁县栽培、可示范推广;东农303抗病毒、产量高、商品性和食用品质好,上市早、效益高,适合作早熟地膜覆盖种植;坝薯58抗病、抗逆性较强,可进一步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马铃薯品种,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量,天水市秦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7号、费乌瑞它、东农303田间生长势好,抗病性强,产量高,增产显著,分别较对照品种早大白增产26%、10.95%、6.81%,无论是单产还是商品性状都明显优于当地旧品种。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新品种的抗病性是生产上田间防病的主要手段。试验选择17个马铃薯新品种,筛选适宜当地生产的抗病丰产优质新品种。结果表明,各品种在安定区种植都能成熟,马铃薯黑胫病、黑痣病、疮痂病、早疫病、晚疫病发病最轻的是青薯9号,发病率分别为2.9%、13.7%、18.3%、11.7%、16.9%,产量最高,为49 174 kg/hm2,比对照增产21.88%,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陇薯14号、定薯4号、中薯22号等品种抗病性表现较强,产量较高,也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在安徽省的示范推广,促进品种更新换代,2015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进了中薯4号等8个优质马铃薯品种,并以中薯3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薯10号、中薯11号及中薯8号平均鲜薯产量较对照增产48.33%、35.69%、34.34%。这3个品种产量、抗病性和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安徽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出适合云南玉溪冬季种植的马铃薯栽培技术,解决玉溪马铃薯栽培方法单一的问题,促进玉溪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对2014年引进的云薯303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栽培技术方法比较试验,观测各栽培方法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结果】单垄单行覆膜种植(行距0.8m,株距0.3m),其叶面积和产量与其它栽培方法相比最高,地下薯块产量达到12.6 t·hm-2。【结论】马铃薯单垄单行覆膜栽培方法,能增加马铃薯产量,在云南玉溪市冬作马铃薯栽培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广西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冬季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解决广西马铃薯品种单一的问题,促进广西马铃薯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对2010年引进的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调查各品种田间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以及抗性等.[结果]中薯7号、中薯8号、中薯13号和宣薯2号等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其商品薯率、淀粉含量高、产量较高,其产量分别为38821.5、37953.0、34986.0和33262.5 kg/ha,分别比对照增产40.6%、37.4%、26.4%和20.4%.其余品种的表现一般,需继续试种观察.[结论]中薯7号、中薯8号、中薯13号和宣薯2号等4个品种在外观品质、产量、抗性和生育期等方面均表现较好,较适合广西冬季种植,可进行扩大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金东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保证当地马铃薯的高产优质,保障当地种植户的效益。选取了马铃薯新品种及部分推广品种在当地进行品比试验,通过对比产量、商品薯率等性状对参试品进行比对分析,从而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华颂香早、中薯早30、中薯3号、中薯5号的生育期低于73天,生育期相对较短,适宜金东地区种植。中薯5号产量最高,折合50955.6 kg/hm2,商品薯率87.1%,商品性良好,早熟性好;中薯早45产量第二,折合50021.3 kg/hm2,商品薯率80.8%,早熟性好;华颂香早产量49039.0 kg/hm2,商品薯率78.5%,早熟性好。中薯5号、中薯早45、华颂香早在金东区表现优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16,(11):36-37
为了筛选适合贵州冬作区种植的高产、早熟、优质的马铃薯品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通过田间试验,对先后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评比分析。结果表明:"中薯1号"、"中薯5号"、"福克212"、"中薯3号"、"丰产1号"和"早大白"平均单产较对照分别增产27.6%、19.4%、17.1%、14.5%、14.1%、12%。但"福克212"、"丰产1号"虽然产量高于对照,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且商品薯率较低;"闽薯1号"产量低品质差;因此不不建议在贵州冬作区内推广。"红宝石"和"黑美人"作为特色品种,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性种植。"中薯1号"、"中薯3号"、"中薯5号"产量高于对照,生育期适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可在冬作马铃薯中进行适当面积验证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加快临夏县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工作,筛选出适宜临夏县旱作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熟性、产量、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等方面的观察、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中晚熟品种中,青薯9号和冀张薯8号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较强,可在马铃薯旱作区逐步示范推广;克新18号和荷兰15号均为早熟品种,适合在临夏县的川塬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出适宜德宏冬作区马铃薯种植的基肥施用量,本试验以丽薯六号为材料,在冬作高垄双行条件下采用田间试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N、P、K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丽薯6号生育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尿素20kg~过磷酸钙45kg~硫酸钾40kg处理产量最高,折合亩产达2201.7kg/亩。在处理基肥施用梯度内,增施N、P、K基肥用量均能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且K、N不同施用量对冬马铃薯生育性状及产量性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及时筛选出适宜兰州市西固区大棚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兰州市西固区种子管理站在西固区河口镇大滩村开展了大棚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试验以陇薯7号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在田间的综合表现和产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兴佳二号、吉仓1号产量分别为59 070.1 kg/hm~2、52 490.3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18.22%、5.05%,品种综合性状好,抗逆性强,适宜当地大棚种植。其中,兴佳二号可作为主栽品种在兰州市及相同气候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