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南市长清区鑫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大拱棚早春白菜—西瓜—青蒜苗三种三收种植模式,经过3年实践,发现该模式投入较小、管理简单、茬口紧凑,且产品上市时间为蔬菜供应淡季,经济效益显著。各蔬菜在栽培过程中注意良种选用、合理密植、水肥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了提高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大棚种植 效益,充分利用现有温室大棚结构特点,经过连续 3年茬口安排试验,筛选出大棚早春豆角—夏豆角— 秋菠菜—冬生菜的4种4收高效种植模式,通过合理 安排茬口和种植时间、提早育苗、搭小拱棚提升温 度,配合科学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可实 现1年4收,每667 m2 大棚纯收入2.82万~5.91万元, 在满足当地蔬菜市场供求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农民 的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已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运用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 ,总结出五套大棚蔬菜茬口安排的模式 ,供各地菜农参考。1 茄果类—苦瓜套早大白菜—花菜或青蒜茄果类 (茄子、辣椒、西红柿 ) 1 2~ 1月定植于大棚 ,3月底~ 4月初上市 ,6月下市 ,2月中、下旬将苦瓜套种在茄果类中 ,茄果类采果后期苦瓜上架 ,免去了盖遮阳网 ,茄果类拔苗后套种短季早熟大白菜 ,大白菜采收后将过密的苦瓜苗进行适当的修剪 ,种一季花菜或青蒜 ,待花菜开花前或青蒜生长盛期 ,已经气温适合其生长了 ,将苦瓜苗全部拨除 ,一年可四熟。2 茄果类—早大白…  相似文献   

4.
<正>设施蔬菜生产如果茬口安排得当,增收增效显著。笔者通过试验和生产实践,摸索出一套拱棚早春育苗—莴苣—娃娃菜或者早甘蓝—萝卜—菠菜多茬轮作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很适宜于青海省川水地区(即高海拔河谷平原区)菜区拱棚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是大白菜种植大省,全年种植面积超过9.33万hm2,其中春季大白菜种植面积超过1.67万hm2,春季大白菜栽培方式有大棚、小拱棚、露地覆膜、露地栽培;栽培模式主要是大棚大白菜—黄瓜/豇豆轮作、拱棚大白菜/露地大白菜—玉米轮作、露地大白菜—大葱等蔬菜轮作等。山东省大白菜种植品种和种植栽培模式对全国大白种植有着较大的影响,针对目前春季大白菜生产中存在品种抗病差、品质差的问题,推荐适合山东省栽培的大白菜新品种德高CR69、德高CR143、德高1125等。  相似文献   

6.
塑料拱棚结构简单,投资少,在近几年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栽培过程中茬口安排是否得当,是增产增收的关键。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我们摸索出一套早春甘蓝——番茄——大白菜间墩芸豆拱棚四作四收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拱棚设施,既保证了早春甘蓝生产所需的棚内温度,又能在夏季采用防雨防虫措施,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7.
摘要:针对河北省二季作区大棚马铃薯栽培面 积逐年增加,但生产中存在土地利用率较低、效益 不高等问题,通过合理安排茬口,综合两膜覆盖马 铃薯栽培技术、夏甘蓝栽培技术及秋芫荽栽培技 术研究,总结了马铃薯—甘蓝—芫荽1年3作高效栽 培模式,通过大棚+地膜(小拱棚)覆盖种植马铃 薯可实现提前10 d左右上市,下茬甘蓝收获时恰是 “伏淡”缺菜的季节,芫荽属于反季节栽培,3茬 作物均能获得较高收益,较传统地膜马铃薯—大白 菜1年2作种植模式每667 m2 增加效益近3 000元,可 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是保护地蔬菜生产较高端的设施,但其建设投资大,而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村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如何节本增效、实现利润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栽培过程中,茬口安排得是否得当、用工量的多寡是能否节支增收的关键。通过几年的生产试验,我们摸索出一套日光温室秋冬甜椒-早春大白菜-菜豆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日光温室,既保证了早春、秋冬生产所需的温度,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用工量,经济效益显著,较适合成规模日光温室种植基地推广。  相似文献   

9.
杨洪 《长江蔬菜》2016,(13):39-43
贵州铜仁市和平乡气候条件宜人,土壤肥沃,盛产红薯等蔬菜。当地积极探索出大棚早春黄瓜—夏秋大白菜—青蒜周年新模式,并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高效栽培技术,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9,(5):78-79
大棚4膜早春黄瓜—夏秋黄瓜—秋延菠菜栽培模式,是近3 a(年)石家庄市藁城区大拱棚黄瓜基地规模推广的一种高效优化模式。该栽培模式通过引进新品种、大棚改原来的顶部单膜为顶部3膜再加上膜下沟灌共4膜多层覆盖技术的应用,可较原来大棚单膜早春黄瓜定植时间提前25~30 d,提前上市30 d左右,同时正确合理安排茬口,从而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1.
王振学 《长江蔬菜》2012,(13):30-32
邹城市通过合理安排大棚蔬菜种植茬口,使每个大棚年均纯收入达1.2万元。主要茬口安排包括早春番茄—越夏黄瓜—秋延迟芹菜和早春豇豆—越夏花椰菜—秋延迟黄瓜—抢茬油菜。为使各茬口衔接得当,应根据栽培季节选用合适品种,并安排好适宜的播种期。  相似文献   

12.
李文军 《蔬菜》2014,(4):36-38
在冬季光照条件较差的陕南地区成功地摸索出了大拱棚早春番茄—夏秋黄瓜—冬芹菜一年三作三收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三季合计667 m2纯收入达18 000元。按照一年三作三收安排茬口,分别介绍了早春番茄、夏秋黄瓜、冬芹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夏秋季蔬菜田杂草数量多、生长快、发生危害严重,尤以禾本科杂草危害最重,且除草劳动强度大、费工,往往因除草不及时发生草荒,严重髟响蔬菜正常生长。为此我们进行了威磊防除胡萝卜、芫荽、萝卜,大白菜等蔬菜田禾本科杂草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冬春季为蔬菜供应淡季,虽然一些反季节蔬菜可以实现周年生产,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白菜是冬春季主要蔬菜品种之一,秋季是大白菜主要种植茬口,因此做好大白菜的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对冬春蔬菜市场的供需平衡有着重要作用。1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江苏盐城地区,传统的中晚熟大白菜一般在8月20日~9月5日直播,9月20日左右间苗、定苗,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一些新建蔬菜基地为了增加效益而利用大棚周年栽培蔬菜,但因茬口安排不合理、栽培模式不科学而导致连作障碍问题过早发生,而且比较严重,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荒棚的现象。为此,我们走访调查了一些老蔬菜基地,当地老菜农探索出来并沿用多年的"早春大白菜——丝瓜——秋冬青蒜"大棚栽培模式,不仅能保持大棚蔬菜产量高、效益好,而且不产生连作障碍,有的已持续生产多年甚至10多年。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塑料大棚蔬菜周年高效种植可以参考以下10种模式,塑料大棚(四层覆盖)早春西瓜—上海青(遮阳网覆盖)—塑料大棚(加盖小拱棚)秋延后辣椒,塑料大棚(四层覆盖)早春西瓜—散叶生菜—秋冬甘蓝,塑料大棚(加盖小拱棚)草莓—早春辣椒,塑料大棚(二道幕或小拱棚)早春番茄—秋延后黄瓜,塑料大棚(二道幕)早春黄瓜—秋延后番茄,塑料大棚(二道幕或小拱棚)早春番茄—上海青—秋厚皮甜瓜,塑料大棚早春西瓜(四膜覆盖)—散叶生菜—蒜苗,塑料大棚早春甜瓜(苦瓜)—上海青—秋延后辣椒,塑料大棚冬春芹菜—春黄瓜—上海青,塑料大棚春辣椒(二道幕或小拱棚)—冬春芹菜。  相似文献   

17.
刘永 《吉林蔬菜》2014,(10):12-13
<正>近年来,我地区通过积极推广大中小拱棚等多种保护设施,不仅提早或延后了蔬菜的栽培茬口和产品供应期、实现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等资源、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单位土地面积种植效益,而且有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我们在长期的生产指导与实践中探索出早春拱棚马铃薯轮作越夏丝瓜的栽培技术,既充分发挥了马铃薯与丝瓜根系群体分布不同,可吸收不同土壤层的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冬暖大棚(日光温室)或早春拱棚等设施蔬菜收获后的盛夏休闲期,反季节种植夏大白菜,既为市场提供了补淡蔬菜,又能让菜农短期增收。越夏大白菜的生产周期短,一般生长期为45-60d(天),可在6月上旬建畦播种育苗,7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或6月下旬直接播种,8月中下旬收获。在休闲棚内种植夏大白菜,成本投资少,技术简便易操作,经济效益高,宜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大棚蔬菜生产适宜时期的光温资源,发挥"早春茬番茄—秋延后茄子"大棚种植模式的优势,饶阳县科学安排2种蔬菜的种植茬口,采用宽窄行定植,番茄采取培育壮苗、闭棚缓苗、划锄松土、单干整枝、熊蜂授粉、烟粉剂防治病虫害,茄子选用圆茄品种、高温缓苗、控水蹲苗、防落素保花、病虫害全程控制、植株活体贮存、待价采摘等措施,使667 m~2产值在2万元以上,实现早春番茄提前上市、秋茬茄子延迟采收,确保了这一模式的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市在东港区试验推广的拱圆型塑料大棚周年高效利用技术,通过合理地安排蔬菜品种和采用多种覆盖方式,达到了秋冬能深延至春节,早春能大幅度提前,夏季能遮荫避雨栽培,实现了拱圆型塑料大棚的周年利用。全年平均每667m2产蔬菜15000kg,收入18000元。一、种植模式与茬口安排由于拱圆型塑料大棚保温性差,秋冬茬可栽培耐寒性较强的芹菜。一股芹菜可于8月中旬播种育苗,9月下旬定植,采用一膜一苫覆盖延迟至春节。芹菜收获后定植早春番茄,番茄需提前75天在目光温室内进行育苗,定植后三膜两苫覆盖,即外扣大拱棚,内扣小拱棚,下盖地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